“把和悦找回来!”皇帝才进来,太后就对皇帝吩咐。
“和悦在给朕的三万顷皇庄田培育良种,朕要用皇庄发大财,为了天下统一大业,和悦是做贡献去了!”皇帝马上就护住穆琳。
太后满心的怒气对皇帝道:“一个姑娘到处跑,真没有规矩。”
皇帝说道:“琳娘是乡村人,怎么能强迫她守皇~宫~的规矩?”
“成了我皇家的女儿,就得遵守皇家的规矩。”太后坚持道。
“太后认女儿的时候可没有跟人家讲下守你的规矩!”皇帝紧抓空隙反驳太后,太后气得不轻。
“你一味的纵容她,知道他在外边干什么呢?”太后说不过皇帝就要污蔑穆琳了。
“她干什么?她没有干过错事!”皇帝这样护穆琳!
“她没有进~宫呢,你就这样纵容她!要是成了你的女人,哀家说她一句你还不得疯了!”太后气得不知说什么好。
“她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说她?”皇帝的态度真的气死太后,太后不想说话了,只想处置穆琳,太后的念头涌上心头:杀了她!杀了她!
“杀了她!”太后气极喊出来:“十三呢?”
皇帝听到了太后的话,突的……打了一个冷颤……皇帝不禁警惕起来:太后要杀穆琳!
皇帝隐忍的没有吱声,离开太后这里,他立即布置下去,派了三十暗卫去余杭保护穆琳,穆琳身边还有八个暗卫,三四十人,护不住一个小姑娘?
皇帝不知太后有多大的手笔,太后的人就是长孙家的人,长孙家百年世家,底蕴深厚,只要出手,就是狠厉的,不会给人喘气儿的机会。
太后来浑的了,不讲理的人,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
皇帝派人监视起长孙家,和太后接触的人,皇帝的人紧紧的盯着和太后和长孙家接触的人。
皇帝虽然不能说太后是狗急跳墙,那是她的亲娘,那样说他也吃亏。
太后就是狗急跳墙了,威胁不了皇帝,就从根本解决问题,只要穆琳死了,一切就都解决了。
太后给儿子保住皇位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有长孙家的势力,长孙家百年来蓄积了多大的力量,太后不仅知道,还在她的掌握之中。
皇帝的婚姻是太后控制着,长孙家的女儿务必是皇后,这也是太后和长孙家达成同一条战线的契约。
长孙家不能衰败,太后不会让娘家失去繁华,娘家就是她的后盾,她有坚强的后盾,她才可以掌控皇权。
皇~宫的女人野心都大,知道权利的重要性,哪个舍得失去权利?
太后护住长孙家,就是护住皇权啊!
儿子不听她的话,她就是失去了皇权,他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持续下去?
斩草除根杀穆琳,让儿子也知道她这个母亲也不是吃素的。
太后气得闭上双眼……
林嬷嬷劝道:“太后,您说走了嘴!”
太后简直气晕了,激凌凌的醒过神,她想干什么,何时气得失了分寸?
第208章 心有所动
林嬷嬷看太后听进去了,面现悔意,乍了乍胆儿继续说下去:“太后娘娘,您不能生气,因为一个小姑娘伤了母子的和气不好,您这样和皇帝摽劲,还不如您一句话把公主给哪个,您怕伤了哪个,您这样坚持给公主和亲,真要是做成了,会把皇上和十三王爷两个人的心都伤了,和悦公主谁也没想嫁,太后您急的什么?”
“是皇帝伤哀家的心!”太后这口气出不来,总要找出气筒!
“是您逼皇上给公主和亲,皇上没来伤害您,您要是不吱声,什么事也没有!”林嬷嬷是从小就陪在太后身边伺候的,主仆的感情好,林嬷嬷说什么太后不会生气,也喜欢听她的话!
太后觉得是这么一个理儿!自己为什么这样冲动?
穆琳和皇帝签了十年契约,十年里穆琳是不会进~宫的,十三喜欢穆琳,穆琳也没有答应,自己慌得什么神,穆琳成了公主自己都有了借口,他们不能娶穆琳了。
穆琳她想终身不嫁,就让她不嫁吧,只要鼓捣穆琳不嫁给他们哪个,自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太后觉得自己是被皇后让穆琳和亲的提议冲昏了头,觉得皇后可出了一个好主意,皇帝既然和穆琳签了十年的契约,认为皇帝对穆琳退了心,趁这机会认义女,把她打发的远远的。
没想到皇帝对她是永不放弃的……
皇帝没有十三听话……
“她成天沾着皇帝和十三,哀家看着生气。”太后昧良心说道。
“太后娘娘,不是和悦公主沾着皇上和十三王爷!”林嬷嬷说了一句,下句就没有敢说下去。
“哀家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她把皇帝和十三的心勾走了。”太后不是傻子,她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人都是迁怒别人,明明是她儿子~勾~引人家,她却说别人~勾~引她儿子.
人心长在咯吱窝,全都是偏的,这是林嬷嬷的体会,也是太后干的。
太后觉得她这次真是得不偿失,信了皇后的话,假亲假近的认义女,堂而皇之的打发穆琳去番邦。
是皇后巧使了她,好主意没有,损招不少,坑她和皇帝反目,皇后是罪魁,这个蠢货更会巧使人,自己这个打燕的反被啄了眼。
太后还是郁闷……被皇后那个蠢货耍了,她嫉妒成性,却遇到了不喜欢她的丈夫,她就天天的想招儿抓住皇帝,可是她不会笼络皇帝的心,专使损招坑人,怪不得皇帝不喜欢她,和悦跟皇后真是两类人。
怪不得皇帝和十三都喜欢她……
人家就是招人喜欢,自己也是喜欢,就是嫌她被休过,娘家没有一点用处。
太后不服,皇帝不顾她的感受,一味的向着穆琳,不把皇帝制服,太后心里不平衡,要是她一说给穆琳和亲,皇帝就痛快答应多好,那样的皇帝,才是她十月怀胎第亲生儿子,想到皇帝的作为心里不舒服,得把皇帝制得一心向着老娘,不向着那个野丫头。
不知她在那里安分不?跑没跑远处去野?
太后想抓住穆琳的短处,要是她跟哪个男人勾搭,看看皇帝还疯了似的护她不?
太后的人下去了,去监视穆琳,抓她的风~流~韵~事,堵皇帝的嘴,这还不算,太后还要继续装病。
太后的人监视穆琳来了,穆琳是没有发现,十三王爷的暗卫发现了,十三王爷那就知道了。
十三不理会,只要太后不刺杀穆琳,就让她的人随便跟,十三带出来穆琳,乐得给太后和皇帝知道,他反正也想跟她们摊牌,他要大声的声明,他定要娶穆琳做王妃,希望皇帝放弃,希望太后不要再算计穆琳,和亲的事太后是办不到的,就是皇帝同意穆琳去和亲,他也会阻止皇帝!
皇帝的人到了余杭,没有找到穆琳,听说是和十三王爷去了南方。
一帮人追去了南方,两个人给皇帝送信去了,皇帝听了这话,气得转皱了,十三这是先下手为强,偷跑去抓穆琳不放,穆琳在给他培育良种,十三竟然怂恿她去游山玩水,他是想对穆琳下手吧?想把生米煮成熟饭!
皇帝怒吼道:“去!快去!把穆琳给朕抢进宫!”
皇帝派人去抢亲了!
这一下儿江南就热闹起来了……
穆琳和十三王爷虽然是游山玩水,可是穆琳惦记的良种,她不仅给皇帝培育那三种良种,她惦记的是前世她吃过的营养菜,紫叶儿苋菜,木耳菜,黄色黏玉米,她在到处走,找世上最好吃的粮食和青菜。
前世她吃过的生菜就是十几种,大唐的京城根本就没有,她想不定在哪个偏僻的山村,就有这些青菜粮食的原种,她要经过培育改良达到千年后现代的良种,好吃的东西在任何年代都是赚钱的法宝。
穆琳可没有跟十三王爷卿卿我我的过二人世界,她奔波在乡间集市寻找种子,三个月过去到了春天,田野和小院都是翠绿,穆琳看什么菜是后世改良的,就是后世青菜的祖宗!
穆琳找到了三十种青菜种子。
十三王爷也不嫌生活枯燥,就陪着穆琳串乡村。
二人默契的不说什么,心里都起了波澜,这就是处出了感情。
十三王爷像农夫一样穿布衣,草鞋凉帽,泥里水里的忙穆琳种植青菜,等着打了种子,晒干收好,珍藏起来,二人真像一对农村小夫妻,志同道合的对种田有兴趣。
穆琳的感觉是:十三王爷要是个农夫,自己真的认可嫁给他,她们出来了半年,没有纷扰,没有争斗,借住了多少农家,农村的小家都是那样温馨,穆琳很羡慕。
她的前世是在城市长大,父母工作,自己读书,家庭也算温馨,可是没有农村这样一家人天天相聚不分开,情义是那么的浓,没有繁琐的礼节,随随便便的生活,自由的说话,这种生活才是幸福的。
如果十三王爷不是作假,心态真的是这样,那才是她最好的选择。
皇帝的人没有找到穆琳她们,他们找的目的地不对,他们在大城市,风景优美的山川到处寻。怎么会成想穆琳她们会去偏远的山村。
十三王爷最喜欢偏远的山川,这里有穆琳要找的菜种子,他也可以肃肃静静的和穆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