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四狗子正在付钱,拿好小灯笼,转身看到五狗子与李如意手里的小兔子灯,再看看自己手上平淡无奇的小灯笼,呃,两盏灯六个铜钱,实在是送不出手,有些懊恼出门没多带钱,无意中看到李山兄弟抱着两个小婴孩,就走至把小灯笼送给了两个小婴孩。
小婴孩不懂小灯笼,结果小灯笼成了李石的礼物。李石喜滋滋。
一个时辰后,众人离开灯会返家。赵氏心疼五狗子,就把她带去李家歇息,明天再让她回许家。
四狗子、六狗子两个男孩与几个村民结伴回礼村。
“赵夫人对你家五狗子真好。”
“赵夫人是不是想让五狗子当儿媳妇?”
“我看李小姐跟五狗子情同姐妹,肯定愿意五狗子嫁给李家少爷。”
几个村民刚才都看到两家人一起吃馄饨,李英华还给五狗子送兔子灯,再加上赵氏把五狗子单独留下带回李家,心里特别的八卦,路上就跟四狗子兄弟开起玩笑。
为什么说是开玩笑,那是他们觉得李家今非昔比,不可能跟许家联姻。
他们就是逗逗四狗子兄弟。
“我们两家长辈以前是灾民,共患难。我姨一家人一直对我们兄妹很好。”四狗子压根没想过李英华与五狗子能成为夫妻的事,以前他在李英华面前老说五狗子的缺点,李英华要能看上五狗子,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388扩大生产
六狗子小脸一吊,道:“你们可别乱说。我姨对我姐好,可没有想把我姐当儿媳妇的心思。”
六狗子人小,却聪明的很。这样的闲话要是传到李家,李家为了避嫌就会远离许家。
这几个村民真讨厌。
上元节过后,江青云回府了,之前给李家四少年留了不少功课,一回来就检查。
李家四少年过年的这些天,只在正月初一玩了一天,其余日子至少学习四个时辰,哪怕是上元节,也是学了两个时辰。
他们不怕被江青云检查功课,只是怕做诗。
李家以前是泥腿子,家里压根没有人做诗,所在的礼村连个秀才都没有,压根没有做诗的氛围。
在学堂、书院读了一年多的书,刚接触做诗,还不知道什么是韵味,更别提意境。
偏偏江青云就让他们做诗,明年就要科考,做诗是必考的一项,做诗这项弱,那就多做多练,熟能生巧,“你们从今日起,每日做两首诗,这是第一个月要做的诗的题目。”
李家四少年一个个脑袋大,从江府出来时都成了霜打的茄子。
正月下旬,天气依然十分寒冷,甚至有一晚下了一场大雪。整个长平县又是银装素裹。
江青云曾在燕王制定的管理灾民的计划,至今已经实施了一些日子,初见效果。
为了不让灾民吃闲饭变得懒惰,他特意向灾民安排了活计。
灾民的身子骨还没有恢复过来,体力小干不了重活,他就让灾民搓麻绳、织布、做绣活等等,干力所能及的活。
三千多的灾民每天光是吃饭都要花二十多两银子的粮食,还有烧炕用的柴,看病用的药材等等。
每天都是支出,没有收入。
好在这些天,只死了一个老人、夭折了两个小婴孩,人口保住了。这跟往年十之八九的灾民死亡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北地的家族都盯着几个庄子的动静,得知死亡人数,先是惊诧,然后就不怀好意的等着开春。
那时,几千名灾民不返乡,周莫玄是一直这样自掏腰包养着几千名灾民,还是动用军队把几千名灾民赶走?
两种结局都证明周莫玄的失败及愚蠢,如果是后者,燕王府在此次赈灾中得到了民心,会全部失去,甚至会让很多的百姓失望。
上元节之后,李家的豆腐房买卖销量降低,其实不止是李家,燕城的商家都这样。
人们在年后的购买力都下降了。
这个时候,李如意又开始安排自家、江家进猪崽养猪。
去年李家香肠大卖特卖,直到现在想买的大商贩络绎不绝。
香肠将是李家的主卖的吃食之一。
李家、江家的猪圈去年的小母猪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交配下小猪了,不过这个过程得几个月,这期间李如意就让人从外面买猪崽。
燕城的猪崽价格在这个时候也涨价了,每只要比去年多花
几十个铜钱。
伍余年与周伯都心疼买猪崽多花出去的银子。
李如意微笑道:“这笔钱得花。过几个月我们家的母猪产猪崽,就不用从外面进猪崽。”
伍余年问道:“张家、礼村的人问了小的几回了,什么时候可以进猪崽?”
早在过年的时候,张家、礼村的人就又跟李家签了养猪的买卖契约。
张老头、礼村的几个老汉现在跟伍余年的关系很好,时不时的走动交流一下。
对了,张老头与张屠夫现在因为会骟猪,在燕城的养猪圈子成了名人,赚了银子还认识了不少人。
李如意道:“这个时候青黄不接的,猪崽贵,他们要是不心疼银子,就现在买。”
今年她准备在秋季、冬季售卖香肠,所以现在就得养猪,根据大商贩的需求量,养一万头猪都行,只是她不想把摊子铺的这么大,更不想让市场饱和了。
这次,李家、江家合起来养的公猪也就一千头。
张家、礼村的人顶多养一千头猪。
“是。”伍余年又问道:“他们还想养鸡,您看?”
生蛆及用蛆喂鸡的方子都传授礼村及张家。
礼村及张家在去年是第一次养鸡,没敢多养,今年打算多养,不过,养太多,鸡、鸡蛋卖给别人价格低,只有李家收的价格高。
他们就想听听李如意的意思。
“可以养。不要养太多。亲兄弟明算账,我们还是跟他们签契约。”李如意在做买卖上面,从来都是先兵后礼,有什么丑话说在前面,一是一,二是二,这样才能做的长久。
离春耕还有一个多月,李家、江家的佃农就开始忙碌起来。
“小姐说了,鸡棚的鸡数量比去年增加一倍,猪的数量增加十倍。”
“我家那口子早就跟我说,主家的活多,给的工钱也高,活干好了,还有奖赏,比在外面打杂工强十倍。这不过年那些天,他数着日子盼着主家给活干,好了,终于盼来了,不但他有活干,我们全家都有活干,人人都能拿一份工钱。”
“今年养这么多头猪这么多只鸡,比去年更忙。”
“忙碌好,忙碌才有钱赚,日子才有盼头。”
大早晨的几个佃农汉子打扫鸡棚,你一句我一句,语气透着喜悦。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还没养鸡还没喂猪,过日子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只要活着就行了,今年不同了,过日子要吃饱穿暖,不止是活着了,要攒钱给成年的儿女寻亲事,要给老人买些好吃的补一补身子。
江家的佃农同样忙碌起来,他们的人数比李家的佃农多,人多就热闹,活干得热火朝天。
黄昏,江家的几个佃农吃过晚饭,相约去李家佃农那里坐坐,问问情况。
江家的佃农都知道跟着李家干活,养的鸡,收的鸡蛋,养的猪,都得卖给李家。
他们当中有灵活聪明的人,就常跟李家的佃农见面,搞好关系,早点掌握情况,心里也踏实。
“去年你们主家收山货,今年还收不?”
“这个就不知道了。回头我去问问伍管家。”
389动真格的
“马上开春,山里有蘑菇,有的地方还有笋,要是你们主家要,我就弄点。”
“老哥不提,我还忘记春天出山货的事。
两家的佃农在一起聊天,什么都说,从春天山货又说到了家里的儿女,有年龄相当的,就想凑成一对定亲事,还有的给亲戚说亲事,气势十分的融洽。
两家的主子关系密切,奴仆及佃农也是如此。
傍晚。燕王府。北风呼啸,春寒料峭,何况是冰寒的北地,这个时候人们仍是穿着棉袄,外面还得披着斗篷。
富丽堂皇的偏厅,秦太妃正在让贴身的大奴婢数着盒子里的银票。
“太妃,奴婢数过了,里面有三万两银票。”
“拿出三千两。”秦太妃语气十分平静。
几个大奴婢不知秦太妃要把银票用来干什么,面面相觑。
不多时,穿着紫色官袍气宇轩昂的周莫玄带着一阵寒风进来了,极为英俊的脸上带着微笑,“孙子给奶奶请安,奶奶晚饭可吃的好?”
“还好。你去府外了?”
“好几天没去看灾民,今个去瞧了一眼。”周莫玄怕身上的凉气把秦太妃冻着,没往前凑。
秦太妃示意大奴婢把银票送给周莫玄,目光慈爱,柔声道:“春耕将至,那些灾民该返乡了。你是个大手大脚的,又不好意思向你爹向银子,我给你准备了几张银票,你拿去换成碎银,给灾民每人分点,让他们返乡种地去。”
相似小说推荐
-
田园小娇娘 (YJ紫霞仙子) 17K小说网VIP2018-11-11完结一朝穿越,程曦变成了农家冲喜小新娘。破旧的茅草屋,据说能克死亲人的命硬相公,各种...
-
地表最强狐狸精[快穿] (混元三喜) 晋江高积分VIP2018-10-31完结总点击数:501594 2784 10959 营养液数:2729 文章积分:132,173,200妖狐林小酒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