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 (冷香忆)



“许家的孩子多,男娃就有五个,可银芳嫁的是长子。”邓族人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许家的家财多半要落在二狗子与邓银芳手里。

“我刚才听邻桌的礼村人说,礼村最有钱的是李家,银芳的公公婆婆与李家是过命的关系。李家做的豆腐买卖都卖到燕城去了,连燕王都吃李家豆腐。我们族现在跟许家是亲戚,许家能不能跟李家说说,让李家把豆腐卖给我们族?”

邓老头醉酒被冬风一吹就醒过来了,一点都不糊涂,扭头看到最后说话的人是侄子,没好气道:“银芳刚嫁过去才一天,在婆家脚都没站稳,可不好开这个口。”

邓大对于给妹妹的嫁妆太少一直心怀愧疚,不想让妹妹刚嫁进婆家后难做人,便道:“李家能把豆腐卖给我妹妹婆家已是破例,怎么会卖给我们?”

那人眼珠子一转,连忙笑道:“叔、大哥,我就是说说而已。”

邓老头嘱咐道:“这事你回到族里莫再提。”

那人笑而不语,心里想着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件事又不是让邓银芳去死,只是让她用许家长儿媳的身份向李家开口求一求而已。

从李家的大厅里传来男女的欢笑声。

219初谈嫁妆

李福康笑嘻嘻道:“今个我大哥吃喜宴,嘀咕说炸豆腐丸子好,我成亲那日也要有这道菜。”

李健安羞得脸颊通红,急道:“哪有的事,你听错了。”

李英华哈哈大笑,“大哥,你别说自己没说过,我二哥坐在你左边听见了,我坐在你右边也听见了。”其实他就顾着吃了,根本没听见,就是逗逗平时总板着脸很严肃的大哥。

李如意打趣道:“大哥着急娶燕姐进门了?”

李健安摇摇头:“没有。”

李如意挑眉一本正经的道:“噢,大哥不着急娶,那就是不喜欢燕姐,回头我跟燕姐姐说说,唉,燕姐肯定会很难过。”

李健安急忙道“不,你别跟燕儿说。”

很少说话的李敏寒突然神秘的道:“今个燕姐跟大哥说话了,说了三句,我都听见了。”

李健安失声问道:“你在哪里听见的?”

兄妹几个见大哥羞得脸色红里发紫,都好奇的问道:“都说什么了?”

“健安,我想你来娶我?”

“好健安,你有没有想我?”

“新娘子有我漂亮吗?”

李健安都急了,瞪眼道:“没有。燕儿才不会说这种话,你们可别胡说!”

李如意望向四哥,问道:“燕姐跟大哥说了什么?”

李敏寒清了清嗓子,大声道:“燕姐问邓族远不,大哥答不算远。燕姐说你少喝酒。”

“燕姐还没嫁给大哥,就这么关心大哥。”

“难怪大哥今个只吃了半杯酒,原来是怕燕姐生气。”

“我的好大哥,你还没把燕姐娶进门就开始听她的话了?”

兄妹几个一人一句,把李健安说的借尿遁走了。

在一旁目睹全程的李山夫妻面露微笑,心里均琢磨着长子大婚要比今个二狗子办得隆重,显得重视满意这门亲事。

伍二进来禀报道:“老爷、夫人,燕城那边来人,说是要从我们家购买五千斤豆腐在上元节卖。”

李家的豆腐正月初八就开始卖了,不过因为还在过年,卖的数量只是以前的一半。

原以为这几天都会是这样,没想到今天就有商人上门要买五千斤豆腐。

买卖上门当然不能推掉。李山大喜,连忙亲自出去相迎,见来人是熟人,请进来说了几句话,得知除去要豆腐,还要一千斤豆腐干、一千斤豆腐皮,就起草契约收了定金,而后叫上伍家父子去豆腐房开工做豆腐干。

李如意问道:“娘,我怎么觉得我爹比前几天得了五家的谢礼还高兴?”

赵氏笑道:“你爹就是干活的命,一刻也闲不住。”

“给您瞧一个东西。”李如意把地契放在了赵氏的手里,自信的道:“我爹看到这个东西应该很欢喜。”

赵氏惊呼,“五十亩良田,你哪里来的?”

“许家管家说这是他们老太爷送的我当嫁妆的。我寻思我又不会种地,拿着地契没有用处,不如交给爹。”

赵氏分明记得许家没有任何人来过李家,问道:“许家管家什么时候给你的?”

李如意解释道:“许家管家没有来我们家,去的是江哥哥府。前几天福伯来我们家把许家管家的转述告之我。当时我忙着给福伯拿药,就把这件抛到脑后,昨个晚上才想起来。”

赵氏眼帘低垂,暗自琢磨。

回想那日,福伯来了以后不止一次说谢礼是五府送给小神医这样的话。

赵氏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许家是怕李家把李如意的东西都吞掉了,让福伯悄悄把地契给李如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家六个儿子一个女儿。李山没有本事,以前一年的收入都不如卖豆腐一天赚的多。

李家能有今天功在李如意。

李如意又是小神医,把县公爷、几位将军的病都看好了。

外人怕李家苛待李如意,把她赚到的银钱全部贴补给六个哥哥弟弟。

许家老太爷是真心感激李如意。

一个外人都能如此为李如意着想,赵氏作为李如意的生母更是如此。

“我的儿,你把地契收起来,我给你爹说一声,让他雇人去种地,秋收得到的租子都归你。”

“我要那么多的地干什么?”

“当嫁妆。以后你嫁到婆家腰杆也硬。”

李如意见赵氏态度坚决,只有把地契收了起来。

赵氏伸手摸了摸爱女的头发,去年还是个黄毛小丫头,好吃好喝了半年,就成了大姑娘,头发密了,个子长起来,身挑也显了,不过胸前还是扁的,离有葵水还早。

“邓家给邓银花的嫁妆太少,村里人笑话你姨,这几天你姨心情不好,在我跟前唠叨了好几回。”

当地有晒嫁资的风俗,邓银花的嫁妆三天前就抬到了许家,礼村的男女老幼都去瞧过。

邓家穷,只给邓银花三十个铜钱压箱底,连张床都没有,被褥也没有,就给了一对八成新的木箱和一个新的木盆,还有邓银花穿过的旧衣服,合起来顶多二百个铜钱。

许家给邓家的聘礼光银子就有三两,还有吃用的东西,总共下来近五两银子。

邓家全部留下来,没有给邓银花。

李如意轻声道:“五狗子听镇里药铺的人说邓族那边的村子嫁女都是这样。”

“我听你马姨说,之前邓老头说的好好的,邓银花的嫁妆至少给二两银子,后来邓大媳妇的娘家爹重病,把银钱借走了。”

“哦。原来是这样。救人如救火,跟嫁妆相比,人命关天,人命重要。”

“是。这不邓老头在酒桌上跟许伯伯说了此事,你爹在场听见了。”

“这下马姨心情该好点了吧?”

“还凑合。”

“娶都娶回来了,日子自己过,管别人怎么说。以后邓银花好好跟二狗子哥好好过日子,给马姨生个孙子不比什么都强。”

赵氏见爱女十分的通透,笑道:“下次你帮我劝劝你马姨。”

李如意眼珠子一转,问道:“不知丰姨给燕姐多少嫁妆?”

赵氏是王燕未来的婆婆,不好跟未来亲家丰氏打听嫁妆的事,不过按照王海夫妻的为人,自信的道:“应该少不了。”

“不见得。您忘记王志高读书需要大笔的开销。”

220小有名气

赵氏经历过疫灾,九死一生活了下来,在许多人上比寻常女子看得通透,缓缓道:“好好的人嫁过来就行。”

“娘,你真好。我回头告诉燕姐,她肯定很庆幸有您这样的婆婆。”

“你这个孩子故意套我的话?”

“不是。我这是高瞻远瞩,若是燕姐的嫁妆少,被村里人说笑,让您生气就不好了。”

赵氏便道:“日子过得好不好自己知道,别人管不着也说不着。”

“娘的话让我受教了。”

转眼便至上元节,按照大周国风俗,这一日无论有钱没钱,都要吃元宵晚上到街上赏花灯。

往年李家穷得叮咚响,也是全家都去金鸡镇赏灯,今年条件好了,更是要去。

不过,家里有两个小婴孩,必须有人留下照顾他们。赵氏作为母亲,义不容辞的留下,李生为了陪她也留下来。

夫妻两个觉得伍家人活干得好,就放了他们的假,让他们都去。

伍余年、张嫂都是非常本分的人,怎么可能抛下主子不管去赏灯,主动留下来,只让两个儿子跟着李家五兄妹去。

李健安拦着去套驴车的伍大,道:“看灯的人太多,别赶驴车,步行前去就行。”

就这样七个少年少女兴奋无比的加入了礼村去往金鸡镇观灯的人群中。

李如意被三狗子、五狗子”霸占“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