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和他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实体店的售卖。
这店铺不用季家操心,他们只要弄好货源就行。
但必须保证得和网店上的一个味道。
因为这样,才会有回头客。
季兴海听到这个消息都,直到挂了电话好半天后,才缓个神来。
于是乎,晚上娘仨(陆书昱)回到家后,就看到这个傻爹坐在沙发上傻笑,让他们都觉得这人是中邪了呢。
陆书昱听到这事情后,第一个想到了这是他老妈的决定。
因为在几天前,钱宁夏特意给他打电话问了问季家的情况。
现在有了这个消息,他也能想明白。
老妈这是想不动声色的‘帮’季家一把。
不为季家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最起码能在四九城立足。
到时候小姑娘也会安心的呆在四九城,呆在他的身边了。
可以说,这一家三口,为了能把小姑娘拐回家,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当然了,这些想法只有陆家的人知道。
季兴海和李曼是纯粹不敢相信,季语则是心安理得,嗯谁让她家的东西好呢!
李曼先一步冷静下来,想到的是货源,“你没问问这主要是卖什么?是单纯的山货,还是瓜果蔬菜都卖?咱家可就那二亩地,没啥可以供货的。”
“陆哥的意思先系着网上那些,好储存,好运输,其他的以后再说。”
现在以他们的条件,运输蔬菜显然不现实。
他们店里的蔬菜大多数还是外地了,怎么可能再弄到四九城,那样成本太高了,根本就赚不了钱。
但干货就不同了,他们家乡的特产,就算自己种植,也不会有多大的成本,加上店面的事情不用操心,现在还有网店的快递。
这件事是怎么看怎么合适啊。
可是李曼显然是想到了另一层,“山货咱家是有,但这网店都供货费尽,再弄店的话,还真是不行啊。”
“这个没事,咱家这都是靠山的,咋就不行了,到时候我回家和村上说说,让大家一起折腾起来。”
听傻爹这话,季语忽然灵光一闪,有了个感觉还不错的想法。
“等等!老爹啊,我有个小小的想法。”
“瞧你个小样儿,还小小的,说说吧,咱家很民主的,小昱有想法也说说。”
被点名的陆书昱心里一美,嘿,这算是一家人了啊!
季语不知道某人心里的想法,她笑眯眯的看着三人,装作很是高深莫测的说道,“我们可以用自家的地盖个小工厂啊。就围着在家那口井。
咱家那口井和人家的水不一样,这也是咱家菜比进的菜要好吃的原因啊,我想用那水煨着,不管是山货或是其他的口干肯定好啊。
而且陆伯伯既然说了,那店面肯定小不了,加上咱自己家的店面,这供货需求肯定打。
对了,还有网络上,宝宝店的销量是蹭蹭的往上涨啊,我们必须得考虑做大了。
光像现在,弄个真空包装机在店里打包装是不可能的了,就是累死也不是供不上的。”
见闺女摇头晃脑说的头头是道,季兴海很是满意,他越看闺女越像他媳妇儿,就是聪明!
可是他媳妇儿这时候冷冷的来了一句,“你这么说也有道理,家里的那两口井水确实不错,但现在我们这些网络上销售的货物,不是没用那水吗?口感也挺好的啊。”
“”
季语被老妈这么一噎,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难道说这里的东西都被她动过手脚了?
那是不现实的。
就在这时候,陆书昱也发表了作为家庭成员的意见。
“海叔,曼姨,我觉得小语这个建议挺好的。我们要做就做大,而且有我爸看着,肯定没问题,花家弯子所有的费用都比县里要低,而且都是自家的地,盖个小仓房肯定没问题。
还有刚才海叔也说了找大家一起,那还是得有仓库,到时候联系物流,一起发货到四九城,这算下来,就得弄整个完整的流水线。
这样守着那两口井,让货物的口感更好,更美味,算的上是一举多得了。”
李曼一想也是,不能因为局限想像而不敢放手去干。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一家三口现在还是在花家弯子啃庄稼呢。
第153章她家盖厂房啦
季兴海见李曼同意了,才敢拍手决定道,“行,我明天去村里问问,要是能行的话,我们就用自己的水养殖山货,这样雇人干,还有就是收购各家的山货,算得上是全村致富了。”
季兴海说干就干,他这么着急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是陆屹风那里可是大忙人,好不容易给他这个‘项目’,他要是不上心的话,人家以后说不定就不管他了。
二来就是闺女这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去四九城了,他得快点折腾起来,好实现他能随时陪着闺女的豪言壮志啊。
村长郭德亮在听到季兴海这件事后,心里很激动,但也不敢自己拍板。
他立马打电话给村支书郭献民,让他过来和季兴海见一面。
对于为村里好的项目,他们自然是接受的。
这些年,村里的人们除了种大棚以外,还有的建起了养鸡场,养猪场。
不过这些都是各家的,用人啥的也都是自家人忙活。
像季兴海这样,用到各家各户的,还真是头一份。
郭献民是党员村支书,经常到各地方学习开会。
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后,他早就想大干一场了。
可怎奈何,现在的生活富裕了。
大家都知足了。
有的就种几亩地,而后出去打工,一年到头不在家,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什么的。
那要是自己的村子有了产业,他们还会出去吗?
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谁不愿意守着自己的家生活啊。
季兴海一听这个,怎么都觉得这是给自己戴高帽啊。
这可不行,他家也只是刚有这个打算,怎么能一下子成了为人民服务呢。
于是他赶紧说道,“我就是想现弄我家那地,盖个仓库和小厂房,然后先试着,前期会收购老乡们的山货,以后要是供货量大了,我会选择种植。
可是三叔,你们也知道,这做买卖有风险,我不能”
季兴海话没有说的太白,但郭德亮和郭献民是听明白了。
他们也知道是着急了,不过这就是个希望啊。
“大海啊,你放心干吧,地的事情我给你申请,保准没人敢阻挡。村里什么情况你都知道,到时候收购的时候抹不开面子就找我们。
但我们只有一个条件,你要是干大了,首先想着的得是在花家弯子。”
不管是人力还是地皮,郭献民都觉得没问题,他的打算就是想把季兴海留在花家弯子,最起码得把他们村子的经济带动起来。
不要说他现在想的太远了。
人家季兴海前两年大家都觉得他疯了,和银行借了好几十万的饥荒,非得整到县城。
可是你看人家现在,楼房住着,还开了两个店,家里的大棚菜供应不足,还收购了周围好几家的,这不就说明了人家有这个能力吗?
还有一点,郭献民知道季兴海和曾经在这里住过的陆家关系不错,这陆家他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个身份,但绝对低不了,都有警卫员了,肯定是大官。
他想过了,自己这辈子无儿无女的,只要让村子红红火火的,他就是完成任务了。
就这样,季兴海一点力气都没费,直接把自家的那几亩地的大棚用转头围了起来,而后又拆了一部分,作为厂房和仓库。
随后他想到自家那三间房
从出了黄秀娣那件事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家住过了。
现在
他跟李曼商量了一下,直接把房子拆了重新盖,怎么说这也算他们家的祖屋了。
等以后他们百年后,也得进季家的坟地,到时候得有地方停不是。
李曼对此没有意见,不仅如此,她还让多盖两间,以她家闺女那疯劲儿,有时间肯定得往家跑。
到时候会面跟着陆书昱和小耗子两个小尾巴。
虽然宅基地的地方不大,但把西屋缩小一点,给这哥俩还是能盖出一间的。
就这样,季兴海一家在从城里买房后的两年,回到自己的老房子热热闹闹的又盖起了厂房。
这一下子,整个花家弯子又炸锅了。
季惠英抱着季响,小名蛋蛋,也就是黄秀娣生的儿子到季兴海盖屋子的地方转悠。
大家都是知道这老太太怀里的孩子是怎么来的。
这时间久了,所有人都当个笑话看了。
这沈梅出去打工了,把她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扔在了家里。
季东强为了追沈梅也跟着出去了。
现在就季惠英这老太太,自己在家养活仨孩子呢。
不过好在小丫和小宝年纪大点了,不用人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