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侯爷的原配 强推完结+番外 (漫步长安)


  如此正好,那礼自然就免了。
  程司马这一死,程八按制当守孝三年。与广昌侯府的婚事,就得暂且搁一搁,三年后是什么光景,还未可知。
  看来程方两家的联姻,十有八成要黄。这么一来,程八倒是能如愿。
  程世万位高权重,又是国丈。他的死在京中掀起轩然大波,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头百姓,无一不在讨论着他的事情。
  雷劈之事,本就诡异。传来传去,越传越玄乎。很快流言四起,有人说他不光是杀戮太重,做过阴损之事,才遭了天罚。
  流言传得极快,待宫中的程皇后听说时,已是满城风雨。
  程皇后眼睛红肿,跪在正康帝的面前,「陛下,臣妾的父亲一生效忠朝廷。为国征战,受伤无数,哪成想到死后还要背负着那等骂名?陛下…臣妾恳求您派人彻查,一定要还臣妾父亲一个清白。」
  「皇后快些起来,大司马忠心为国,朕岂能不知。你放心,这事朕一定会让人查个清楚。」正康帝上前,亲自扶起程皇后。
  程皇后泪流不止,满脸哀恸,「…臣妾替父亲谢过陛下。」
  外面太监传话,说是方太后来了。
  程皇后擦干泪水,福身告退。
  她退出去时,不免与方太后迎面碰到。她行了一个礼,方太后脸色凝重,淡淡地「嗯」了一声,与她错身而过。
  出了大殿,她脚步加快。
  方太后去找陛下,想都不要想,她就知道是为什么事情。
  她没有回自己的宫殿,而是去了成太后的祥云宫。她知道,父亲这一死,方家必会落井下石。而且,没了父亲,程家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何况,还有那样不利的流言。
  成太后看到她进来,有些吃惊,心疼道:「就你礼数多,这个时候还想着来给哀家请安。」
  「母后…」
  程皇后一听成太后的话,原本还强忍着的泪水流下来。红肿的眼,泪汪汪的眼睛,还有那故做坚强的表情,无不令人动容。
  「你节哀顺便。」
  「母后,儿臣…实在是心里难受。儿臣的父亲一生劳苦,不想死后还有人朝他泼脏水。一想到他老人家死不瞑目,儿臣的心就像刀割一样…」
  成太后走过来,轻拍着她的背,「总有那起子小人,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上窜下跳。你放心,哀家相信陛下圣明,一定会还大司马一个公道。」
  这个小人,意指方家。
  程皇后闻言,哀伤的脸上添了一份痛恨,「母后,还是您知道儿臣的苦…」
  成太后幽幽地叹口气,「哀家怎么会不明白,这么多年来,哪一天哀家不是忍气吞声。」
  正康帝幼年时,成太后何尝没有想过除掉方太后。可是先帝护得紧,方太后自有孕后,身边安排服侍的全是先帝的人。
  先帝忌惮成国公府,她自入宫以后,从来不曾有孕。
  他即不仁,她又何必在乎贤名。那时候,宫里的妃嫔要么全是怀不上孩子的,要么就是刚怀上就落胎的。
  先帝看她的眼神,如同看一个仇人。
  而她,也在漫长的日子中,磨灭了对先帝的最后一丝幻想。
  她和先帝,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怨偶。
  「忍忍就过去了。」
  她劝着程皇后,眼底冰凉一片。
  程皇后哭了一会儿,像是觉得有些不妥,忙擦干泪水,「母后,儿臣失礼。」
  「这个时候失礼些又何妨?你呀,就是太过懂礼。看你这小脸哭得,自你进宫起哀家就没见过你这样。快些回去歇着,一切都有陛下替你做主。」
  成太后心疼地吩咐宫女,赶紧扶自己的主子回去休息。
  程皇后低声道谢,行了礼便告退了。
  她一走,成太后的脸色变淡,慢慢走到座位边,缓缓地坐下去。眼神看着殿门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那边,方太后在试图说服正康帝。
  「陛下,此事一定要仔细查查,雷劈可是不祥之兆。自古以来,哪个被雷劈的不是该劈之人。不知陛下可记得当年的匡家?」
  一听匡家,正康帝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生母。
  「母后,匡家的杀戮都是因为大赵。」
  「哀家知道,可是匡家杀戮太重是事实,被雷劈也是事实。」方太后摆着手,沉痛道:「陛下您仔细想过没有,匡家自遭天罚后,家中子孙代代凋零。到现在,唯剩一根独苗。我们赵氏是皇族,若是皇子皇孙们流传着天遣之人的血,难道能躲得过老天爷的惩罚吗?」
  「依母后的意思是?」
  正康帝问着,眼睛看着方太后。
  方太后心一喜,她就等着陛下这一问。
  「陛下,为了大赵的千秋万代,您一定要慎重。后宫不能干政,哀家言尽于止,请陛下三思。」
  正康帝眯起眼,母后的意思是让他废太子。
  他沉默不语,方太后以为他听进去了,心中欢喜。
  离开后,她心情大好。
  却不知,正康帝在她走后,砸碎了桌上的一个砚台。
  他觉得心好累,方母后心思浅显,到底是怎么活到现在的?而且还是父皇在位时,唯一个诞下皇子的妃嫔。
  这么些年来,周旋在两宫母后之间,他很是疲惫。
  「陛下,巩大人求见。」张东海轻声禀报着,缩着身子。
  他抬起头来,这个巩福宁上次自请外放,他还压着折子没批。
  「让他进来。」
  不大一会儿,巩福宁弯着腰进来,跪在地上请安。
  「行了行了,你赶紧说什么事情。」正康帝心情正不好着,哪里愿意听他磨磨叽叽的。想都不要想,又是为外放之事来的。
  巩福宁口里应着,人未抬头,从袖中拿出一个折子,「臣有要事奏禀。」
  正康帝眉头一皱,接过张东海传来来的折子。原本还不以为意,待看到折子上的内容时,脸色大变。
  「这折子上所说,可当真?」
  「回陛下的话,千真万确,臣不敢胡乱编造。」
  张东海看了巩福宁一眼,缩着脖子。
  正康帝脸色十分严肃,又把折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末了,把折子拍在桌案上,「好一个程世万,只手遮天,连朕都敢糊弄!」
  张东海的脖子缩得更深,他能从陛下的语气中判断出事实的严重性。显然,陛下这次是震怒,朝中该有人要倒霉了。
  「你为何没有早些上折?」正康帝盯着巩福宁,目光含怒。
  「回陛下,臣早有怀疑,却一直苦无证据。」
  「哼,没有一个省心的。」正康帝才不会相信事情就这么赶巧,那边程世万一死,这边巩福宁就上折。必是以前惧怕程家的势力,所以才一直压着不说。
  程世万,当真是罪胆包天!
  「罢了,你的心思朕知道,赶紧收拾东西,给朕滚出京!」
  「谢陛下。」巩福宁谢着恩,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这京中,看来确实开始变天。此时他能远离是非之地,哪能不叩谢皇恩。离京好啊,天高皇帝远,他不用天天胆战心惊,也不用费尽心思避开王爷们的拉拢。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岂不美哉。
  回去后,他便开始收拾东西,还命心腹给景修玄送了一个口信。大意是事情已办妥,他要离京了,以后有缘再聚。
  隔日,他就收到派令,一家人立马离京,毫无留恋。
  天空晴朗,碧空白云。哪里还能想得到,前几日的大雨雷鸣。远去的城门,还有视野中越来越朴实的景致。
  「祖父,为何不留在京中?」
  他的长孙问道,少年眼中还有对京中繁华的留恋。
  「祖父老了,不想过提心吊胆的日子。」
  不出意外,程家倒台是迟早的事情。后宫和前朝的格局原呈三角之势,相互制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势力会引来一番腥风血雨。
  腥风血雨过后,则变成两派相争。
  两派相争,极易争出高下。
  此时此刻,远离京中是非之地,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少年似懂非懂,问道:「那些陈年旧事,程司马必是早已毁灭证据,瞒得合合缝缝。为何今时今日被人揭发?」
  巩福宁放下帘子,想起那身姿像旧主的男子。意味深长地回答:「那是因为,五爷在天有灵,不愿忠仆子孙蒙冤。」
  少年点点头,很是赞同。
  那折子被正康帝压了两天,时不时拿出来看。
  好一个程世万!
  夺人军功,罪不容赦!
  按折子上面所说,程世万之所以平步轻云,是因为冒领了别人的军功。匡家自忠义公死后,后继无人。匡家军便由一位姓李的家将代为掌管。
  而程世万,在李姓家将战死后,占了所有的军功。
  是以,他平步青云,慢慢超过了昔日的旧主。
  更可恨的是十二年前,他故技重施。以拂照旧主为名,带着匡有两位公子出征,最后落得一死一伤。
  死去的匡家二公子还是他的女婿,任谁都不会怀疑他会从中做手脚。
  而匡家兄弟的军功,则被他安在郁亮的头上。
  他很聪明,没有让程家子孙顶替。而是推出一个没什么大关系的属下,别人就算是想破头,都看不出他做的手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