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最快的速度把锅刷好,掺好水打着火烧起来。
大舅他们在附近找了几块石头在院子里搭了个放猪的地方,等徐小米烧好水他们就拿了桶来提着去院子里,几下功夫就把一头一百五六十斤的野猪给烫好了。
徐小米站在旁边看到野猪那又长又尖利的牙齿,就能想象得到它的攻击力有多强?
也不知道这又是不是,去偷御龙果,而被神仙处理掉了扔给她们吃的?
徐小米一想到这些,马上又想起了离开她,已经好几天都没有音讯的小白龙和彩衣来。
眼睛里一下就涌出了一片水雾,她忙往门外走去。
徐小米知所以往外走,一来是:想去看看小白龙和彩衣有没有在屋后的林子里等她;
二来嘛:是怕这不争气的眼泪流出来,家人问她原因。她怕不知道怎么回答。同时,她也真的很想小白龙和彩衣了。
不过,她也知道她对于小白龙和彩衣的事情是帮不上忙的。于是乎,她又想起了,还在那冰天雪地里苦苦挣扎煎熬的人们。
还有青龙镇上无数无辜的百姓,她心里好不难受!
她想要是她当时有能力的话,一定会阻止那些血腥的事情发生,无奈自己的人小力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坏人作恶。
于此,她又想起了在大雪中哭泣的邱永峥,那一幕她可能这一辈子也忘不掉。
白茫茫的雪地上,除了穿着盔甲戴着头盔,趴在一匹黑马上哭泣的邱永峥,再也看不到其他颜色。
当时,寒风凌厉的吹在他身上,他也丝毫不觉得冷。他伤心欲绝,为的就是送不出去信,眼看着整个邱家军就要在冰雪中覆灭,他无奈之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泄。
想想要是当时,要不是自己好奇,也许……唉!总之这次雪灾造成的损失,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徐小米一个人在林子里胡思乱想着,一会儿又在想,也不知道邱永峥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把那个什么狗丞相送回京城去?
他要是回了京城,会不会再来徐家村呢?
想着想着,徐小米抬起头来望着天上的蓝天白云,和那温和的阳光,心里默默祈祷着:求老天保佑邱大哥一家平安无事吧!
这时,定州城邱家军的军营里,邱永峥正在为冰雪开始融化了而开心,他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徐小米。他要写信把雪化的事情告诉她,让她不要再担心了,这个善良的小丫头,分开这几天他一直牵挂着她。
第81章 思念!点火,遇搅局
邱永峥正拿着毛笔龙飞凤舞的写着。突然想起,当时小白龙抱着徐小米离开的情形。
当时躺在小白龙怀里的徐小米脸色苍白,气如游丝……
邱永峥想到这些,他的手再也拿不动那只重如千斤的毛笔了!
放下笔,他豁然站起来,心口起伏眉头紧锁,他很想大吼一声,来发泄一下,对于这种无能为力的事情,看到心急却束手无策。
可是,又想到徐小米曾经说过,遇事要冷静……
于是,他又一屁股坐在了椅子里,沮丧的趴在桌案上,默默的流起了泪水。
这个内心坚强如铁的少年,对于很多事情他都可以不在乎,很多人他都可以不闻不问。可是事情一旦是关于邱家军和徐小米的,他就非常在意。
他正在为不知道徐小米近况而伤感时,门开了邱忠祥刚刚出去视察了回来。
他本来带着一脸的喜悦进来是要告诉儿子,外面的路上都能看见泥了,太阳也很温暖让邱永峥陪他一起到外面去晒太阳的。
可是,进来却看见儿子趴在桌案上,邱忠祥还以为他在睡觉呢!他走近桌子仿佛听到了儿子的抽吸声。
邱忠祥忙走上前,用手拍拍儿子的背。温和的问道:“这是怎么啦?大男人了,还哭鼻子啊?是想你娘了吗?你这次回京没有去见她?”
邱永峥忙擦擦眼泪,抬起头来红着眼睛,不好意思的看着父亲道:“我这次回去十分冲忙,娘又去了广济寺烧香。我没来得及见她就……”
邱忠祥听他这样说十分欣慰,这个儿子胆大心细。
这次要不是他不顾自己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去京城要粮草,再以神仙一样的速度,把粮草送到。这雪灾可能就真的成了邱家军的大限了。
他看着又长高了不少的儿子笑着说:“别哭了!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既然想你娘了就回去看看她啊!
反正,你是要送那钟……回京的,看他那脸上的冻疮,再不回去治都要化脓了,你们明天就启程吧!”
邱忠祥心想:这孩子已经很不错了,九岁就跟着他来定州这苦寒之地历练了,离家四年没有见过母亲了,也该让他回去和自己的母亲呆一阵了。
再说,他和妻子感情也很好,他从没想过要纳妾,妻子也给他们邱家生了三子一女,而且个个都是好样的,想到这里邱忠祥觉得很满足。
其实,他也很想妻子了,四年没见了,不知道她有没有瘦,或者胖,唉!军属的女眷可真可怜啊!这真是人们嘴上说的夜夜守空房啊!
想到这里,邱忠祥长叹一口气,抬头望着窗外那被冻死的枯枝。
邱永峥听父亲这样说倒是高兴起来了。他看着父亲说:“爹!那我可以去看看那个帮助过我们的徐姑娘吗?也不知道她身体好了没有?我很担心……”
邱忠祥正在想着什么时候适合进谏请求回京探亲的事。
听到儿子这样问,就道:“去吧!那孩子是个稳重的,小小年纪不远千里的来帮助我们,我们理当去看望的。只是,你要先回京城复命,再去看她!”
邱永峥听了高兴的答应道:“是!父亲!孩儿现在就去准备。”
邱永峥说着转身走了出去!
徐小米这边石灰窑今天就要正式点火了,早上徐小米依然起得很早,做好一大家子人的早饭,天还没亮。但是,所有的人都起来了,包括徐晓婷今天也跟大家一起起床了。
徐小米张罗着大家吃过早饭,就让人把煤弄到木牛流马上,往窑边上运。
这样的运送工具,又引来了村里人的围观。都问徐二强这是谁想出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徐小米早就告诉父亲怎么回答了,于是,徐二强按照女儿讲的说:“这是我岳父做出来的,家里还要做呢!”
有很多人羡慕的说:“嗳!二强啊!你家有这不吃草料的牛,以后收麦子不知多省事呢!给你岳父说说,请他也给我们家做上两只……”
徐二强听了说道:“那哪儿行啊?这东西可费事了,你们要做啊?可能,工钱得不少吧?这个你自己去问他老人家吧!我可不敢做主!”
那些人一听徐二强这样说,只好兴兴的走了。
河边上窑前也围了很多村里人在那里看热闹,前几天就有人再问这是要做什么?徐小米为了将来自己的石灰有销路,就告诉大家,这是要烧制一种像糯米浆一样的建筑黏合剂。
以后,大家要盖房就不用糯米了,直接用这烧出来的石灰就可以了,而且这个刷出来的墙面还很白。
这个时候是农闲,大家看到徐小米家这么多人,都在那里围着,他们也想看看徐小米究竟是怎么做的?
这时,徐耀武也闻讯赶来,看到村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来了,他就趁这时给大家宣布了,徐小米家租河床的事情。
只见徐耀武走到人群里,对着正在七嘴八舌问徐小米问题的村民们,大声喊道:“徐家村的村民们请安静一下听我说。”
这一喊,大家都不说话了转过头来静静的看着他,他清理一下嗓子继续说道:“大家都看到啦!
徐二强家把这一片河床都租下来了,他们家要为我们大周用石头发明一种新的建房材料,我们大家都要支持他们。
因为,他们家做成了,每年要给我们村交一两银子,要是他们没做成,我们村就什么也没有,这些石头还是石头。”
徐小米和家人特别是外公周学武听了徐耀武这话,都高兴的在心里笑。心想:只要理正这样说了,大家看在银子的份上都不会来给他们添麻烦了。
可是,总有那么些人见不得徐小米家好的,比如说,文秀娘吧!她听了徐耀武这么说,当场就杠上了。
说道:“一两银子,我们这么多人分,一人能分多少啊?还不如把这河床分给我们各家来种些粮食呢!大家说是不是啊?”
徐耀武听了气得吹胡子瞪眼的看着她说:“文秀娘,你嫁到徐家村也有十几年了。
这么多年,他们家没租用这里,你怎么不种啊!我们谁也没有拦着你啊!
你种了每年给村里交一百斤麦子就行了,你也交不起每年一两银子的租金。
有本事你就先给交了这十年来的租金,一千斤麦子吧!”
文秀娘听了徐耀武的话,脸涨得通红低着头,轻声嘀咕道:“我那十年又没种,那里有麦子给呢?这不是欺负人吗?”
站在她身边的吴氏听了笑着道:“我说,大强家的,我们这大清河的水流淌了几百年了,还没有谁在这里捡几块石头,就给银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