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掌柜走到她面前把柳条递给她说:“拿!就这些了!”
徐小米接过柳条,拿在手里那纸放在柜台上面,她个子矮了一点,她只好把纸拿下来,放在坐的椅子上蹲在哪里画。
难怪人家不服啊!一个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老店,被一个连柜台高都没有的,小孩说这些都是些看不上的样式,换谁听了都会不服的。
在徐小米画的时候,女掌柜走到她身边也蹲下来看着她画。
只见纸上画了孔雀步摇,那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好像真的要展翅高飞了一样。
女掌柜看得移不开眼了,她金玉莲从小到大都是在玩金饰,玩画画怎么也没有画到如此深动的画作。
如今看到一个小小的孩童就有这样好的绘画功底,实在是少见啊!
等到徐小米把手里十几根柳条画完时,已经画了八张了。
金玉莲拿在手里仔细的看,画上面连这些动植物身上的纹理都画得清清楚楚的,对她来说太不可思议了。
她看到徐小米画了有一支珠钗牡丹,有一支桃花簪,有一支凤头钗,有一支梅花簪,有一支蝴蝶钗,还有一支蜻蜓钗和一副皇冠头面。
这些画让她看了真的心服口服了。说好的要按启样算的。
金玉莲拿着图样说:“丫头你等一下,我马上就来!”说完又走到后面去了。
大概五分钟后金玉莲从后面出来,两手里都拿着银子。
她走到徐小米面前说:“来,丫头咱说好的,一两银子一个,你画的这些我都喜欢,明天我就拖人拿去做出来,谢谢你!
以后啊!还请你长来啊!说了半天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住在哪里呢?
我金玉莲啊!想交你这个朋友呢!你不嫌弃吧?我们做个忘年交怎么样?”
“那,我就不客气啦!承蒙你看得起!我喜欢姐姐这样直爽的人,那我们以后就做朋友吧!
我叫徐小米,住在离青龙镇十五里地的徐家村。你要是不嫌弃我以后都叫你玉莲姐姐啦!”
徐小米巴不得呢!到时候缺银子了就来画几个样子。嘿嘿!这是一件大家互利的事情她当然乐意啦!
父亲站在哪里一开始还肉疼她买珠花花了那么多钱呢!
可这时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高兴从心里都溢到脸上来了,看!这会脸上笑得都成了朵长胡子的菊花了。
徐小米拿了八块一两的银子放在衣服里层的口袋里,就跟金玉莲告辞了走出了永逸斋。
徐小米看看天,太阳都快晒直了,马上就要到中午了,她没时间再耗了。直接去了城南,出了城门直奔外公家。
父女俩用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外公家,这时外婆正在生火做饭。她们在大门外就看见房顶烟雾缭绕的。
徐小米一到门口就喊:“外公,外婆!你们在那里?快出来我有话要给你们说,外公快出来啊!”
“来啦!是小米啊!什么事啊?你叫这么急?”外婆从厨房里走出来,头上包着头巾,身上捆着围裙,听到徐小米的声音急切的问道。
徐小米父女俩站在院子里,看到外婆出来了忙打招呼。
“岳母好!”徐二强对着岳母说。
“外婆好!我外公呢?舅舅他们还没回来?”徐小米急切的问了一大堆问题。
“好好好!你外公和舅舅们去看地里麦子去了,快屋里坐吧!这么急啊?”
外婆有些激动看到这个懂事的外孙女了,忙让她们父女进屋坐。
“外婆,我们就不坐了,我是来告诉你们一声,青龙镇城外来了很多难民,官府也还没有什么安置动,你们这里离得近,要小心有吃的东西赶紧藏起来。
外公经历过灾荒年,他知道什么叫“异子果腹”的道理。
实在不行你们就往我们那里去,我知道该怎么办。外婆一定要记得说啊!我们走啦!”
外婆还要留她们,徐小米坚持要回家守护家和娘,外婆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徐小米父女俩离开了外婆家,又去了青龙镇。
路上徐小米和父亲商量说:“爹,我们家现在就那么一点粮食,这雪灾一来今年的收成几乎没有了。
我们这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我们没有遇到灾荒年,收的粮食都吃不饱,更别说今年了。
再说,这样的年景今年粮食肯定要涨价,我们现在手里有了银子,趁现在还没涨价就先买来放在家里。
以后就怕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啦!”
徐二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灾荒年,但是他也是吃过没银子走没粮食的苦的,那真的要饿死人呢!
所以,徐小米一说他就赞同的点点头说:“闺女,现在咱家你当家,你说咋办就咋办!爹娘都听你的!”
等到了镇上,徐小米想过了如果要在一家卖很多粮食,被旁人看到了一定会引起骚乱的。
所以,她决定在几个地方买,买了找几辆马车拉回去。
她还是先去了回春堂,她想请于之墨让人帮她找马车,到时候把买来的粮食拉回家。
她去时正是午饭时间,于之墨正和夫人郑氏在后堂吃饭。前面就那次送她们回家的那个管家——阿贵!
阿贵看到徐小米来了,就让她们等一下,他进后堂去叫于之墨。
几分钟过后,于之墨出现在大厅里,满面红光像是喝了点酒。
一过来就问徐小米说:“丫头,你咋还没回家啊?”
徐小米笑着答道:“我是因为舍不得您啊!您看我这不是走了又回来了吗?”
“哈哈哈,哈!你这丫头,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吧!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于之墨听了徐小米说的话哈哈大笑起来。
“还是于大伯了解我啊!好吧!我就直说啦!于大伯,这粮食过不了几天肯定要涨价,我是来请您帮我找几辆靠得住的马车,我要买些粮食回去。”
于之墨听了徐小米的话瞪大眼睛惊讶的问道:“你要买几车粮食?”
“是啊!我们家人多嘛!所以,就只能多买些啦!”徐小米耸耸肩答道。
于之墨好像在徐小米这里看到了这次雪灾的严重性,对跟在身后的阿贵说道:“你去帮着找三辆马车吧!”
阿贵鞠身走了。于之墨又对徐小米说:“你这一次买这么多,会让人不安的。”
“是啊!所以,我才来找您啊!”徐小米还是笑嘻嘻的答道。
“你想怎么做”于之墨好奇的问道。
“等马车来了,您帮我叫他们在城里所有粮油店里,每个店里白米买两百斤,白面买两百斤,黑面买四百斤。是每一家店。”徐小米依旧笑嘻嘻的说道。
于之墨听了觉得这样很好,大户人家买粮食一次买个两百斤也不算多啊!
所以,他赞许的点点头,他现在对这小丫头又多了几分喜欢。只可惜自己就养了两个儿子,要不然……
唉!不过也还好两个儿子都还争气,两个都入朝为官了也都已经成家了。
“于大伯你家里要买些粮食吗?”于之墨在想心事的时候,徐小米又问起来。
“这倒不用了,我们家里有百亩良田,每年收租我们都吃不完,就不凑这热闹了。”
于之墨后来才知道后悔这时说了这话。可是话又说回来,谁又知道以后的事情呢?
徐小米听于之墨这样说也就没多说,她把买粮食的银子拿出来准备好。
这时,阿贵从外面走进来对于之墨恭敬的说:“老爷,车找来了!都在外面。”“好!你叫他们一个一个进来吧!”于之墨对阿贵说。
第53章 运食回家——灾民抢杀
车夫们一个一个进来,于之墨把租车的钱给了他们,就让车夫们各自回去了,说好晚饭前还车。
他又让阿贵去把家里的长工会架车的,叫三个来他徐小米放在他那儿的银子分发给他们。
然后,由阿贵,徐小米和徐二强各跟一个人去买。
三辆车不碰头,只要在天黑前回到徐家村就可以了。
徐小米跟的车了去南街,这里比西街繁华多了。街两边的铺子门面都是崭新的。
其实,先前的首饰铺‘永逸斋就是在南街上最繁华的地段。徐小米现在坐在马车上经过才知道这是南街。
马车走到南街快出头了才有两家,幸好两家相隔七八个铺面没挨着,不然只能放弃一家了。
徐小米她们来到第一家叫做李记粮油铺的,她下去问了价钱。白米白面全城都是一个价十五文一斤,黑面也是一样,都是八文钱一斤。
她买好了粮食付了账,就让伙计架着车往家里赶。
徐二强跟的车去的是他们曾经买粮食的西街上的陈记粮油铺子。
他们也是一样,买好了付了钱就架着车往家里赶。他们一定要在阿贵跟的车前面,因为阿贵找不到路。
阿贵跟的车去的是东街,因为东接上他最熟,虽然,于之墨家不需要买粮食,但是,在这里谁都认识于之墨——于大夫,包括他的管家阿贵。
阿贵他们买好就慢悠悠的往徐家村方向赶。等他看到徐二强跟的车走到前面去了,才叫架车的长工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