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针灸完,纪桃正在净手,纪韵从床上坐起身,“桃儿,我真的觉得好了许多。”
纪桃忍不住笑,“哪里就那么快?”
“无论如何,谢谢你。”纪韵满眼真挚。
纪桃不在意,“姐夫付了银子的,还让人帮我们家做饭打扫。”
“那些本就是齐府的婆子,又不费他心思。”纪韵微怒道。
纪桃理解她,前些日子听她说起,齐梓杰他爹,就要带着一家人回京述职,且不打算外任,他和纪钧一样,在淮安府多年,虽然无功,却也无过。应该会留京了。
上一回齐梓杰那继母当众给纪韵的汤里加了落胎药,也只是被关了几个月,这一回京,指定要将她放出来,实在是齐府不能没有女主人。
不过,纪桃听纪韵话里话外的意思,大概纪家这边胡氏应该会上门讨要说法,也不会让那女人好过的。
“若不是梓杰,我真的……”纪韵显然气不平。
纪桃揶揄的看着她。
纪韵无奈道:“她好几次想要往我们院子里送丫鬟,都被我不软不硬的顶回去,有次趁着我不注意,往梓杰身边塞丫头,我气狠了,杖毙了一个,她才稍稍收敛。”
“你回去住吗?”纪桃好奇。又道:“若是不高兴,完全不用回去,直接回家去住,大伯母反正也不会催你走。”
说起这个纪韵又愁,“我娘……她净出馊主意,上一回那个艳儿,我好容易才说服她打消了念头。我想好了,往后我还是住在这里,以后我就回齐府去,凭什么我这个长房长媳要替她一个继室让路。”
纪桃问问还行,不好给她出主意,要不然手也伸得太长了。
纪韵也不需要纪桃给她出主意,想起什么,又道:“对了,娘告诉我说,萱萱也要回来了。”
纪萱萱,当初她拿着心直口快当借口,什么都敢说,也不知道她如今改了没有?
纪韵穿好衣衫,纪桃先出了门,看到杨嬷嬷带进来了瞿倩。
自从搬到了这边,纪桃又要带孩子,和余氏和瞿倩都不怎么来往,不过几人还是很亲密的,看到瞿倩急匆匆过来,纪桃忙问,“倩儿,怎么了?”
瞿倩有些焦急,“婷儿病了,好烫。”
纪桃伸手去探,赶紧道:“赶紧解开衣衫。”
又急忙去配了药过来给杨嬷嬷拿去煎,纪桃问道:“怎么弄成这样?”
“就一下子,我发现她发热就赶紧抱过来,路上就越来越烫。”瞿倩几乎急哭了。
纪桃拿出银针扎了几下,“别着急,喝了药退热就好了。”
“最近怎么样?”纪桃笑着询问。
瞿倩微微镇定了下来,她最信任的人,除了瞿炜夫妻和何然,大概就只剩下纪桃了。纪桃说没事,她还是相信的。
“还不是那样。”瞿倩伸手倒水喝。
“除了带孩子,就是带孩子。你们这边还好,那么多人,一人抱一会儿,大半天就过去了,我家就我和娘两个人在家,遇上做饭的时候,还会手忙脚乱的。”
她放下杯子,伸手摸了摸孩子额头,松了口气,道:“我想要学大嫂,请个婆子给我们家打扫做饭,每日让她回去。可是娘不答应,非要觉得浪费银子,还说不要我做,她一个人做。可是你想想怎么可能,我做人儿媳妇,也不能看着婆婆一个人干活,自己坐在一旁不管不顾。对不对?”
纪桃含笑听着,瞿倩还是这样,只是抱怨几句。
不过她想起那一回在船上闹的别扭,一家人可是过了大半年才和好,忍不住问道:“你想要请人,有没有跟何然说过?”
“说过。可是阿然觉得,反正娘愿意做,让她一个人做,让我不要理会。”瞿倩随口答。
纪桃挑眉,“你好好跟他说清楚,比如婶子干活你身为儿媳妇不能只看着,这些都告诉他。”
瞿倩想了想,点点头。
门口又传来敲门声,杨嬷嬷送上了药,那边已经有婆子去开了门,吴氏一脸焦急的进来,“倩儿,孩子怎么样?严不严重?”
瞿倩眼神里柔和了些,“无事,等她喝过药,我们就回家吧。”
吴氏过来接过孩子,满眼疼惜,“哎呦,我们逛逛去啊。”
看着她抱着孩子满院子转悠,瞿倩道:“心倒是好的,就是将银子看得太重。”
“一家人嘛,都可以商量的。”纪桃安慰道。
纪桃看着不远处吴氏抱着孩子不停转悠,虽说一般人喜欢儿子,但只婷儿洗三那日,翰林院的夫人上上下下都到了何家,吴氏就不会亏待了这个孩子。
没过一会儿,林天跃就回来了,何然也跟着他,气喘吁吁的模样,显然是追上来的。看到院子里的瞿倩和吴氏,顿时松口气,“你们都不在家,我还以为你们去了哪儿。”
“婷儿发热,过来让大夫看看。”瞿倩柔声道,带着些安抚的意味。
何然担忧起来,忙过去看吴氏怀里的孩子,“现在如何了?”
“已经好多了,我们回家吧。”瞿倩站起身,走过去接过孩子。
纪桃和林天跃将他们一家人送出门外,瞿倩和何然再三谢过才离开。
纪桃从背后看他们慢慢离去,一家人分外和谐。
日子慢慢到了九月,轩儿已经能够在床上自由的翻来覆去,还能控制着往哪边翻,柳氏和田氏整日就这么看也能看半天。
九月的天气,却丝毫不见凉意,已经足有三个月不曾下过一滴雨水。
纪桃每月买冰的花费不少,今年实在太热。纪韵搬来后,齐梓杰每日都让人送冰过来,只是纪韵身子虚,一般用得少,都让纪桃他们用了。
这样的情形下,京城外却渐渐地有灾情传来,今年一直干旱,虽不至于颗粒无收,却是减少了五成,有的地方甚至是只收了三成,朝中已经下旨减免赋税一半。却还是有衣衫褴褛的人往京城而来。
杨嬷嬷都说,买菜买米都贵了不少。
对于这个,纪桃也无奈,不过好在林天跃如今有俸禄,一家人吃喝还是够的。就是纪唯想要给纪桃银子都被她拒绝。
纪唯生养她一场,如今纪桃奉养他本就是应该,若是真过不下去自然可以收下。但是如今一家人日子好过,根本就不缺银子,纪唯的银子还是给他自己留着最好。
往京城来的灾民越来越多,不少人纷纷上书,请求皇上重视。
自然是要重视的,灾民本就是没法活下去才背井离乡,到京城时都已经饿了许久,京城这边若是一个没处理好,暴动都是可能的。
很快,皇上下旨,守城的士兵务必善待灾民,城外还专门设立了救灾的棚子,以供外来的灾民住下,可是人越来越多,也不知还有多少人还在赶来的路上。
回京述职的纪钧,就被皇上一道旨意打发去了郓城,命他在那里也设立救灾棚。
而齐梓杰他爹齐栎就在更远一些润城,两道防线下来,到京城来的人果然少了许多。
京城短短时日,运出的钱粮不计其数。
但是这些都没解决根本问题,若是一直不下雨,这些人就一直没法回乡,那么京城这边就得一直这么养着这些人。
第一百零二章
国库再充裕,也有用完的那天,再说当今皇上,登上皇位二十多年来,只除了每年必要的检修,就只当初大修过慈宁宫一次,从未认真修建过宫殿。
在景泰帝时让人羡慕的工部,如今已经成了六部之中最没落的了。
户部尚书冯远山被发配罄城后,由原来的户部侍郎暂代,却也只是暂代而已,一应事物全部都要上报,也就是说,如今的户部其实是捏在当今手中的。
再舍不得,粮食和银子还是运了出去。
九月过了一半,天气还是炎热,较前两个月虽凉快了些,却还是一滴雨都没下。京城里冰的价格已经飙升了两倍,纪桃已经不买冰了。
这样的情形下,有人上书请求皇上请道长祈福求雨。惹得皇上大怒,当场就将人关了起来。
且不说皇上信不信道士,若是皇上设了祭台求雨,没有求下雨来,当下本就是多事之秋,有心人一煽动,□□就在眼前。
当然了,若是皇上相信就又是不同,若是真的求下雨来,那上书的人可就是立了大功。
纪桃听林天跃说起这个的时候,不由得感叹道:“果然是用命在拼前程。”
林天跃躺在床上,伸手揽着她的腰,“皇上不会将他如何的。认真说起来,李大人也是忧国忧民而已,虽然用错了方法,却可以原谅的。”
纪桃想想也对,不能因为这个就砍人啊。
林天跃捏捏她的腰,笑道:“能够考上进士的,又有谁是傻子?”
又皱眉,“你都瘦了。”
纪桃失笑,生了孩子快半年了,再不瘦下来,往后大概也不能瘦了。
纪桃也捏了捏林天跃的腰,惹得他呼吸急促了些,“你也瘦了。”
纪桃知道,林天跃嘴上没说,心里却还是担心城外的灾民的,常常夜里睡不着。
只要是有些良知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京城里甚至有些官员家眷派人每日在城外施粥,却远远不够的,灾民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