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池春 完结+番外 (春梦关情)



郑扬的嗤笑都僵住了。

卫箴不是不信他,这模样,倒像是利用他。

倘或他徒弟真的跟杨明礼有所勾结,他一旦去信,问及石记商号的事情,他徒弟势必惊慌,一定给杨明礼写信商量对策,而远在济南府的杨明礼,对福建之事束手无策,便只会向他背后的人求救,一来二去,卫箴便能拿住了他,届时再呈送奏折回京,先控制住杨明礼,叫消息无法递到福建去。

如此一来,既不会打草惊蛇,保不齐还能顺藤摸瓜,揪出杨明礼背后的主使之人。

这样的人,隐藏在朝,绝不是什么好事。

郑扬呼吸一滞,觉得胸口憋闷的厉害。

好端端的牵扯到这样的事情中,任是谁都高兴不起来,更不要说是他。

难道真的看走了眼?

看错了杨明礼倒罢了,当初人家本就是计谋,恐怕也很难由得他脱身的。

只是他徒弟……

郑扬略合了合眼,踅摸着往门口方向去,临出门的时候,又顿了一回脚步:“我回写信去问他,其余的事情,卫大人布置妥吧。”

他称卫大人,便是心情很不好。

谢池春望着他步出去的背影,只觉得这位从来高高在上的西厂提督,这转瞬之间,说不出的孤寂与落寞。

在郑扬的身边,究竟还有什么是真,还有什么人,是以真心待他的?

人家说高处不胜寒,久居高位的人,本就该习惯了孤独和虚情假意。

可卫箴的身边,至少还有吴赞他们,也还有个她,就连她一向最不愿提起的褚娴,也是真心实意的爱慕着卫箴。

郑扬他……

她抿紧了唇角:“福建的守备太监,是郑公很得意的徒弟吗?”

卫箴眯缝着眼睛来看她,眼底的情绪晦涩,叫人难猜透他此刻在想什么:“那是他大徒弟。他这个人,跟怀章一个样,不认什么干儿子,但是徒弟没少认。他别的徒弟都平平,唯独这一个,当年他风头无人能及时,就跟在他身边,简直是他左膀右臂,再后来,他向陛下举荐,把人送到了福建。”

郑扬有郑扬的打算,为的无非是军中有人好说话,大概当初也没想过,回为这个,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次与昭德宫离了心,惹得徐贵妃猜疑忌惮他,甚至要他死。

谢池春深吸口气:“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卫箴的脸色越发铁青起来,吴赞忙咳了一声,有意岔开了话题:“老大真不怕郑公暗地里动手脚吗?不是说怀疑他,只是这么大的事,谁都脱不了干系,什么人都值得怀疑,更不要说,杨明礼和冯秉都是他的人,退一步来讲,就算跟他无关吧,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忍下这口气,万一节外生枝,岂非不好?”

“他不会。”卫箴面色并未有所缓和,冷然的瞪了谢池春一眼,“告诉他,也有别的用意。且看着吧,再往南走,他只会比我更上心。”

第一百零七章:蒋招的话

第一百零七章蒋招的话

六月二十八,惠风和畅,万里无云,大约是因昨夜里下过了一场雨,隔天起来的天空,明净的水一般,浅淡的蓝色,叫人看的再没那么舒坦。

福州府的北城门大开,有一行人高头大马的入了城中,看着十分有气势,为首的男人面无表情,只是在瞧见此地繁华一片时,冰冷的脸上才有了些许松动,而后一行寻了临着北城门的一处酒楼下榻,再无人留意他们的动向。

而此时的巡抚府邸中,张显阳把自己丢在四方的官帽椅里,背靠在椅背上,手上还握着一柄黄翡如意,时不时的转动两下。

堂屋正中站了个三十出头的男人,这大热的天,脖子上却裹得严严实实,低垂着头,只是在不经意的抬眼扫上去时,才叫人看见,这男人面上有一道极深的刀疤,眼色倒淡,大概是经年的旧伤,这疤自他左侧眼位,一直延伸到左侧嘴角,实在骇人。

“再去盯着,看看他们还往哪里去。”

男人嘴角动了动,想了须臾,抱拳礼了一把:“大人,小人手上是有些功夫不假,可锦衣卫的大人们,个个身手不凡,小人能混在人群中守着城门,但是要想再近身盯着,十有八九会被发现。”

“刘三儿,你也跟了本官这么多年了,今次脑子叫驴踢了?”张显阳啧的咂舌,手上的如意也不转了,直勾勾的盯着刘三儿,“用不着近身盯着,他们不是住了酒楼,没去驿馆吗?我也不用你一直盯,三天,这三天之内,他们必会登我巡抚衙门的大门。但是我要知道,这三天中,他们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听明白了?”

刘三儿面上没什么表情变化,可是鬓边盗出的汗珠,却出卖了他。

张显阳只当没看见,又点了点桌案:“另一宗事,着手去办吧,要不动声色,知道吗?你可别辜负了本官这么些年,对你的栽培。”

刘三儿弯了腰说是,一一应下来,垂下头时,眼神略变了一回,可是等到再抬起头来,却又一切如常了。

……

卫箴他们是把酒楼包了下来的,给的银子多,掌柜的看了满心欢喜,同先前住下来的客人一一赔了不是,又拿着卫箴他们给的银子,悉数赔给了人家,总算是把人全都给撵了出去。

这样的举动,其实已然有些大张旗鼓了,但谢池春和吴赞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是等着张显阳先找上门来的。

圣旨他们有,张显阳这个巡抚也一定早就接到了密旨,只等着他们这些上差抵达福州,便开始着手查办汪易昌通倭一案,是以作为不敢明目张胆的告发汪易昌的张显阳来讲,必然算着日子,见天儿的安排人在城门守着才对。

如今他们进了城,张显阳就该避开耳目,先找上他们。

张显阳的态度,其实也很关键。

案子是得这么查的,并不是说你张显阳先告了状,就一定得听你的。

这一路走来,先后又出了杨明礼的事儿,更让此案显得扑朔迷离,卫箴便更加不会轻易就信了张显阳的那些话,还有他所谓的铁证如山。

倘或真是铁证如山,为什么不敢明着告御状?当初他要是把手上的证据一并送往京城,内阁也好早做决断,是抓是杀,内阁议了,再回给陛下,也就是了,哪里有这么麻烦的事情?

是怕汪易昌反了吗?他不过握着福建一省的军权而已,就算通了倭寇,也难敌天下兵马。

这其中,只怕另有猫腻。

况且郑扬当日往福建送信,杨明礼却久久没有动作,仿佛压根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一样。

如果郑扬这个徒弟跟杨明礼的事情真没关系,那杨明礼的案子,跟汪易昌,关系也就不会太大,可路上又突然冒出这样一件事,保不齐是想要祸水东引。

可引的究竟是谁身上的祸,还得两说。

一直到这日临近黄昏时分,郑扬带着个人,敲开了卫箴的房门。

郑扬进了门才发现,吴赞他们都在,于是眼神变了变,合着说得好听,什么一起查案,真遇上要商量事儿,还是把他排挤在一边儿。

他面色不善,迈过门槛儿,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径直往旁边儿坐过去,冷哼着白了卫箴一眼:“你不是有很多事情想问吗?人给你带来了,要问什么你只管问。”

卫箴这时看过去,跟着郑扬进门的人,带着个黑色的兜帽,把整个人都罩了进去。

他眉头微一拢:“你这样子过来……”

来人把兜帽摘下来,露出来的是一张圆润的娃娃脸,白白净净的,倒生的可爱。

他请了个安见过礼:“卫大人不必忧心,福建的事儿,师傅大概其也跟我说过,真惊扰了人,才更好,卫大人不动,我不动,他们都不动,这案子,还怎么查呢?福建的水浑了,可都浑浊在底下,明面儿上还是一片清澈,非得搅动起来,你才看得见,哪里是浑浊的,哪里是干净的。”

谢池春听来,心道怪不得当年能做郑扬的左膀右臂,这样子口齿伶俐,条理清晰,的确是个能干大事儿的。

卫箴便果真没多说什么,也不与他绕弯子瞎扯,扬了声一针见血的问他:“汪易昌真的通了倭?”

他没说话,眼中却闪过惊诧,大概也是没想到,卫箴还真的这样直截了当,于是先是侧目看向了郑扬。

郑扬欸了声:“看我干什么?我不跟你说了,卫大人问什么,你就答什么。招儿,你可别藏着瞒着,叫我知道了,头一个不纵着你。”

蒋招立时正经起来,又打个礼说徒弟知道了,跟着才转回目光,落在卫箴的身上:“大人久居京城,我却是长住在福州府的。要是说汪指挥使通了倭,您可着整个沿海这一带去打听,看百姓不把说这话的人舌头给拔了。”

很得民心啊?

卫箴搓着手指想了想,没言声,拿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第一百零八章:一言难尽的征兵令

第一百零八章一言难尽的征兵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