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风摇翠竹 (君子慢)


  奶奶,娘和慕君就负责把碾过的秸秆收回来,摘净上面残留的麦粒。再由爷爷把光秃秃的秸秆堆到后院向阳处,晒干切碎后还田或者做堆肥,还能供牲畜食用。一家人各司其职,配合得井然有序。
  整个流溪村都是一幅繁忙的景象,金黄的麦浪里满是劳作的人们,“刷刷刷”的割麦声不绝于耳。
  平时满村跑的半大孩子们也不见了,都在地里帮忙。有那人手不足或手脚慢的,还趁星夜下田割麦打麦,只为尽快将每一粒麦子送进谷仓,心里才能踏实。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1”就是这幅景象。
  总算天公作美,万里无云的晴好天气持续到收麦结束。今年的麦子收成也好,比前几年都多,村里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
  不过夏忙还不算完,收了麦子,还要整田除草下肥,玉米,大豆,高粱和红薯这时候都可以开始种了,家里有水田的还要忙插秧,真是一刻都不得闲。
  好在夏家的佃户奔丧回来了,剩下的事就交给他们了。
  ------------------------------
  半夜就开始惊雷,到了早上,瓢泼似的大雨如约而至。银色的雨幕遮天蔽日,来势汹汹,门口池塘的荷叶和荷花被打得一片东倒西歪。
  夏慕君昨晚就把药材苗收进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养护,株株长势良好。她盘算着,等雨一停,就把药材苗都移栽到竹林里。
  黄精,三叶青和铁线莲都是喜阴抗潮,竹林套种正适合。
  如她所愿,暴雨很快就停了。爷爷和她来到山脚竹林,选定一片平坦的地面。大雨冲刷后,土壤松软,深坑三下两下就挖好,坑底还垫上荷塘泥来增肥。直接敲碎瓦盆,将药材苗连根带土埋进坑里,再细细撒上锯木沫。
  爷爷还教她把蓑衣绑在架子上,做成雨棚,以后下大雨也不怕了,最后把碎瓦在周围插了一圈,以免小动物误入,破坏小药苗。
  种好后,爷孙俩继续往竹林深处走去,去找上次摘菌子的枯竹。两人惊喜的发现,上次留的种又发了一大片。
  她告诉爷爷这个可以拿到表哥药铺换钱,爷爷听了,高兴的直搓手。
  两人捡那个大的摘,还是留下细小的做种,爷爷还说回头要来施施肥。
  又转了一圈,这次没找到竹黄,竹黄少见在其可遇不可求。只有那竹蜂在竹子上造洞后,竹节间溢出的伤流液凝固而成竹黄。
  慕君盘算着能不能养一窝竹蜂呢……
  爷爷看着沉思的慕君,探询的问道:“君儿啊,你怎么知道这许多?竹黄,竹筠可以换钱,还有竹林里种药材苗,你怎么想起的啊?”
  慕君有些心虚,心想总不能告诉爷爷这是我上植物资源课学的吧。
  她尽量自然地笑着回答:“表哥告诉我的啊,他还说咱家这么一大片竹林,可都是宝呢,若能好好用,能赚好多钱呢!”
  爷爷听了她的话,点点头,陷入回忆:“是啊,这竹林可是咱家祖上一点一点种起来的,我从小就在里面玩,一手编竹篾的手艺还是你太爷爷手把手教的,够混口饭吃了,后来我师傅就是看我编竹手艺好才肯教我木工……”
  大雨后,鞭笋都冒头了,爷爷经验老道,瞄一眼就知道哪根竹子下有,两人说说笑笑,摘了一大筐,回去能添道好菜。
  走近院门,门内一片喧嚣,才发现来客人了,原来是外嫁的姑姑回来了。
  1 摘自白居易《观刈麦》

  ☆、第五章姑姑

  在慕君还小的时候,姑姑就嫁给了桃花镇的一个姓肖的行商,后来全家搬去了中都城。侍候公婆,操持家务,好多年没有回来了,不过一直牵挂着家里,时常寄东西回来。
  进门只见一名妇人华贵打扮,大眼睛长脸蛋,云鬓高耸,虽样貌不如慕君娘秀丽,却别有一番风韵,正是姑姑夏婉娘。也许是太久没见到女儿,夏奶奶眼泛泪光,姑姑和慕君娘正细细宽慰着。
  旁边坐了一位锦衣少女,生的朱唇粉面,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着。地上堆了大大小小好几件箱笼,小慕兰好奇的摸摸这个,看看那个。
  姑姑一见进门的慕君还有夏爷爷,立马笑着迎上,接过夏爷爷手里的竹篮和锄头,递上帕子,殷殷问声:“爹爹可安好?不孝女婉娘回来看您了……”
  她又回头叫那少女,“映荷,过来见过外公。”少女乖巧的叫道:“外公安好。”
  爷爷看到多年未见的女儿也是高兴,再看到亭亭玉立的外孙女,叠声道好。这边姑姑牵过慕君的手,亲热的问话,连叹慕君生的好,又拽下自己手上的玉镯子给慕君做见面礼。慕君推不过,只好笑着应下。
  晚上一家人齐聚一堂,姑姑坚持要下厨,做了几个中都城的时兴菜,还拿慕君和爷爷采回来的鞭笋炒了一大盘,鲜香软糯,十分诱人。
  慕君娘打趣说姑姑回来,自己的大厨位置就不保了。一家人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用过饭,一家人灯下闲话,姑姑拉着云峥又是一番称赞。云峥从未见过姑姑,看到娇滴滴的表妹,竟然还脸红了。
  姑姑又拿出好几件名贵衣料,人人有份,连小慕兰都得了一件絳红的云雾绡,听到姑姑说给自己做新衣,高兴的不得了。
  入夜,姑姑娘俩就安置在院子西边的屋子里,还是姑姑未出嫁时的闺房,一直空置着。慕兰仔细打扫,还帮忙把箱笼抬进来,一直怯怯的表妹映荷总算主动道了声谢。
  月朗星稀,一夜无话。
  第二日,家里来串门的婶婶婆婆来了一拨又一拨,都是来看姑姑娘俩。
  来人有认识姑姑也有不认识的,都对衣锦回乡的姑姑很好奇。乡下地方,人们淳朴爱热闹,可也没什么规矩。
  这个问姑姑男人在中都城做什么营生,肯定发达了吧;那个摸摸姑姑的衣料说不便宜吧;又有人夸映荷,城里姑娘就是不一样,天仙似的;还有爱俏的小媳妇要姑姑教教自己时兴的发式。
  姑姑也大方,爽朗的和大家谈笑,还吩咐女儿拿出米糕,芝麻糖等小零嘴发给跟着来的小子丫头们。
  慕兰看出表妹被一群人围着颇不自在,拿出绣棚子,借口要跟表妹请教中都城时兴的绣样,把她叫到了里屋。
  映荷信以为真,拿出自己的绣帕给表姐看。看着单纯的表妹,慕君随口问道:“表妹,姑父呢,怎么没一起回来看看?”
  谁知映荷一听,立马红了眼圈,那眼泪跟断线珠子似的掉下来,好一会,才平复下来。对着才见没多久的表姐,映荷心里有一股莫名的亲近,在表姐的询问下,她细细说了缘由。
  原来姑姑这次回来并不只是探亲,姑姑已经跟姑父和离了!
  在映荷看来,爹爹不要自己了,还把自己和娘赶出宅子,她能不伤心吗?
  慕君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不过很佩服自己的姑姑,这样的情况还能谈笑风生,可见不是那一般的女子。
  她搂着还在抽泣的表妹,一边给她拭去泪水,一边宽慰:“映荷不要难过,你还有我们,我们也是你的家人,安心在这住下,这就是你的家……”
  外面一帮女客终于散了,姑姑听到声音,寻了过来,一见女儿的样子就明白了。姑姑叹了口气,索性把爷爷,奶奶和慕君娘也叫了过来,打算跟大家说清楚。
  想当初,夏婉娘和那姓肖的也是两情相悦,婚后很过了一段蜜里调油的日子。姓肖的头脑灵活,米面,布匹,木材,什么赚钱贩什么。这些年,开铺,置宅,丫头婆子也请了,不说比得上那官太太,夏婉娘也算享过福。
  要在中都城立稳脚跟,上下打点孝敬少不了,有时还难免受气,灯红酒绿见多了,姓肖的就时常盘算着结交权贵。
  左右钻营,阴差阳错之下还真勾搭上一个小官的寡居嫡女,对方看上他了,愿意给他牵线搭桥,前提是以正妻的身份嫁过来。
  自此后,姓肖的就对夏婉娘百般不满,诸多挑剔,闹的家无宁日。
  夏婉娘知道实情后,自愿求去,多余的钱财也不要,只要带走女儿肖映荷,中都城也不愿久留。
  语罢,姑姑长吁一口气,平静的说道:“只当他死了,我们缘分已尽。”
  映荷现在才知道事情始末,心里默默鄙夷权欲熏心的爹爹,又想到前路茫茫,只有自己和娘相依为命,不由鼻子一酸,眼泪又跟断线珠子似的掉下来。
  “我苦命的女儿呀,造了什么孽啊,以后孤儿寡母可怎么过活啊……”夏奶奶拿帕子不停擦拭,哭的满头银丝都跟着颤巍巍。
  “待我去打死这个畜生!”夏爷爷气的脸都青了,捏着拳头捶桌子。
  慕君娘一边宽慰着二老,也满是同情的看着姑姑。
  只有夏慕君,觉得姑姑看得通透,做得洒脱,失去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爹娘,我已经与他毫无干系,至于以后的生计,我会想办法,你们不用担心……只是我暂时需要一个地方落脚,我知道外嫁的女儿照理不该回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