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田大强乐得不知道说啥了,只会答应着,就好像这小子已经会叫爹了似的。
周氏想起一事,说道:“他爹,你来得正好,给这两小子起个啥名呢?”
田大强心思都在儿子身上,不假思索地说道:“让小明和荷花商量着起去,他们俩读书多,肯定能起个好名。”
周氏笑道:“头前我也这么寻思的,可后来我想啊,小明读书好,可让他给孩子起个贱名,他还真不一定会。可是要是咱给儿子起名,叫那些狗啊猫啊什么的,我这心里不知道咋的,就觉得可难听了。”
农村里有这个习俗,给孩子起名要起个贱名,这样才好养活,周氏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儿子,她疼还疼不过来,让她管儿子叫猫啊狗啊驴啊什么的,她总觉得心里别扭。
田大强一边冲着儿子笑,一边寻思着,半晌才跟周氏说道:“这么地吧,咱也不起那些文绉绉的名字,就先按着家里的排,大的叫小六,小的叫小七。”
田家那头这一辈有五个孙子,到这两个小子正好是行六行七。
这小名简单,又避开了那些牲畜和屎尿屁之流,周氏听了也高兴。
“行啊,等他们以后长大了,再给起大名。”
梅花给小六小七收拾完,就拿着尿布出去洗了,屋里只剩下田大强和周氏,以及两个刚吃了几口奶就睡着了的孩子。
见周氏的目光追随着梅花的身影,脸上带着几分心疼和难过,田大强哪里猜不到媳妇的心思。
他坐在炕边上,一边拨弄着襁褓上的带子,一边说道:“你咋地了,还寻思梅花的事儿呢?”
周氏的视线移到田大强脸上,一副想说什么又不敢说的样子。
田大强轻叹了口气,说道:“昨儿的事儿,荷花都跟我说了。”
周氏听了就知道,田大强已经知道昨天王大娘来提亲的事儿了。
她低了头,长长地叹了口气,虽然没说话,脸上的愁容却怎么也掩不住。
田大强想起王大娘,不禁冷哼一声:“那娘们儿是啥样的人,村里谁不知道?你理她干啥?昨儿亏得你和俩小子都没事儿,要不然,我饶不了她!”
周氏极少见到田大强这么恶狠狠的样子,不由得一愣,忙说道:“他爹,我和儿子们不是都没事儿么,你可千万别惹事儿啊!”
她还不知道,昨天夜里田大强已经去找过王驴蛋了,所以还以为田大强要去惹是生非呢!
田大强见她满脸担忧,就没提她说昨天晚上的事儿,只说道:“啊,我知道了。”
见田大强痛快答应了,周氏才放下心来。
想起梅花,她又叹了口气。
“唉,我倒没啥,就是梅花……昨儿王狗蛋家的说话挺难听,梅花都听见了,翠花又说,梅花不嫁人,她也不嫁人……”
提起昨天那一幕,周氏的眼睛湿润了。
田大强这才知道昨天翠花说了啥,不禁一怔。
“这丫头,啥话都敢说!”他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见周氏抹眼睛又担心,忙说道,“你才生了孩子,可不兴哭啊,要是伤了眼睛可咋整!”
周氏也知道月子里不能掉眼泪,使劲眨了眨眼睛,才把泪水忍回去。
“唉,说到底,都是咱们这做爹娘的害了梅花……”她扭过头去,鼻音很重地说道。
田大强听了这话,半晌不语。
是啊,如果当初知道梅花会遇到这样的事儿,就算给再多的钱,就算田王氏赶他们出门,也不能把梅花卖给那个孙府啊!
可是事已至此,后悔又有啥用呢?
田大强拍了拍周氏的胳膊,沉声说道:“他娘,梅花是遭了不少罪,可她才十九,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周氏擦了擦鼻子,说道:“往后?她……她落得这样的名声,往后能咋整啊?”
说着伤心事,周氏又忍不住想哭。
田大强放缓声音,安慰道:“咱梅花手巧,那针线活做得多鲜亮,我瞅着比外头卖的都好,她有这个本事,也能赚钱养活自己。翠花她们三个闺女,不是我这个当爹的夸,个个儿都是好样儿的,你还怕找不到婆家?”
见周氏渐渐停了眼泪,田大强继续劝道:“梅花这事儿,说小不小,说大也不算大,也就咱小田村里人知道呗,等过个几年,也没人嚼舌头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几个闺女也长大了,到时候再给她们说亲事,也不耽误啥。要是你还担心啊,咱就这几年多置办点儿嫁妆,要不就给她们说别村的人家,我就不信咱几个闺女嫁不出去!”
听田大强说得底气十足,周氏忍不住想笑。
“哪有你这么当爹的,把自己闺女都当宝儿似的!”
这年头都重男轻女,尤其是男人,只把儿子当自己亲生的,闺女那都是赔钱货,有几个像田大强这样宠闺女没边儿的?
田大强见周氏嗔怪自己,嘿嘿地乐了。
“咋地了,闺女也是我亲生的,疼自己的孩子,谁敢说啥?”他瞅着并排躺在炕上的两个儿子,越看越是稀罕,忍不住说道,“再说了,咱现在有儿子了,还是一对双儿!等他们俩以后长大了,看谁敢欺负他们姐姐!”
周氏顺着他的视线,目光落在两个小小的襁褓上。
是啊,如今他们有儿子了,再也不用担心自己闺女以后娘家没人,被别人欺负了!
想到这里,周氏只觉得心里都涨得满满的,里头全都是幸福和满足。
有儿有女,又有这么疼爱自己的丈夫,她还求什么呢?
新生命的降临让整个家有了巨大的变化,原本悠闲的农家生活,因为两个小宝宝骤然变得忙碌不停,全家人都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事,开始围着两个小宝宝转,两个小宝宝一下子就成了全家人的中心。
在此之前,荷花从来没想过,原来忙碌劳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充实和开心。可是有了小宝宝,家里的气氛就是这样。
这里没有洗三的习俗,或者是因为荷花家里是农村,没有富贵人家那么多讲究。这里的习俗是如果有新生儿降生,亲戚好友会带着各种礼物来探望,俗话称作“下奶”,主要是送给产妇的补品和小孩子用的东西,在东北农村,通常也就是小米红糖老母鸡之类的。
正文 第338章敬茶
次日庆婶她们就来了,昨儿算是来帮忙接生的,今天才是带了礼物,正式来下奶的。
来的人都知道田大强两口子是老来得子,成亲二十多年才生了儿子,自然是大喜事,所以带来的礼物也都格外丰厚,女人们坐在炕边上看看孩子,说些恭贺的话,男人在外屋也坐不住,就去院子里帮着干点儿杂活啥的,反正庆叔和三叔他们都是自己人,此刻家里正忙乱着,荷花也不跟他们客气了,劈柴打水这些活就请他们帮忙搭把手。家里除了周氏坐月子不能乱动,几个闺女帮忙照顾孩子,招呼客人,预备酒席,倒是一团热闹。
这么热闹的时候,田大强却不在家。
生了小宝宝,自然要通知长辈,因为周氏娘家离得远,所以田大强托了人去告诉周氏娘家一声儿,自己则去老田家那边了。
自从年前他去老田家送礼,被田王氏赶出来之后,他还没去过老田家,所以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田家院子里比自己家还热闹。
自打分了家,几个儿子都带着媳妇孩子们搬出了田家,往年闹哄哄的院子今年却显得空旷了许多,不过今天,老田家院里院外倒是聚集了不少人。
正屋门大敞四开着,里头摆放着两桌酒席,二三十个老少爷们儿正喝得热火朝天,灶屋里头则聚着一群女人,灶台上堆着一堆残羹剩饭,显然是刚刚吃完,正在烤着火,嗑着瓜子,兴致勃勃地扯着家长里短。
原来今天是田大壮纳妾的日子,古代纳妾跟成亲不一样,是没啥讲究的,更不用说啥三媒六聘,有的人家拿一顶小轿子接了小妾进门就算完事,嫌麻烦的连轿子和摆酒都没有,给正室敬杯茶就行了。
但是田大壮可不想这么简单,用他的话说,他对何春是认真的,绝不能委屈了何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接何春进门。
是以今天他穿了一身簇新的蓝布衣裳,何春则穿了一条桃红色的裙子,头上带着一套银首饰,脸上浓妆艳抹的,比平时更添了几分娇艳。此刻何春陪在田王氏身边,时不时伺候田王氏喝水吃饭,一副贤惠又体贴的样子。
院子外头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毕竟这小田村还没有人纳过妾呢,田大壮可是纳妾第一人,全村人只要没事的,都跑来看热闹了。
谁不知道老田家的田王氏和蒋氏是两个母老虎,平日里这家三天两头就打架,大大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如今又多了个妾,以后的热闹可多了去了。
正屋里喝酒那些男人都是平日里和老田家要好的亲戚邻居们,此刻有人见田大壮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便借着酒意笑道:“大壮啊,你小子倒挺有福,四十来岁了还能纳个妾!你媳妇就没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