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 (四叶莲)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但也让李海棠见识了四喜的食量。足足吃了两大盘饺子,还只是半饱,他想把好吃的留给二叔二婶一家,自己又吃了三个大馒头。
  李金琥眼睛都直了,四喜一顿,差不多顶他三天的,若是带到书院,估计饭堂消耗粮食的速度急速增快。
  “麓山书院有专门的茶水间和小厨房,到时候自己准备一些米面菜蔬就行。”
  彻夜苦读的书生多的是,半夜饿了,简单做点吃食垫垫肚子,这就得靠书童帮忙。
  “少爷,我会生火做饭。”
  四喜力气大,会揉面,做面条,馒头,还能炒几个家常菜,不过点心糕饼,他不会做,从小到大,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家里也没银子给他买食材。
  “娘子,麓山书院的小厨房,就是在茶水间。”
  萧陵川经常跑鹿城,偶尔碰见书院的人,听他们抱怨,饭堂的菜色和猪食一样,最好带个厨艺出众的书童。
  大户人家培养书童,是为了陪读,细皮嫩肉的,哪里会做这些粗活。
  “我有个想法。”
  李海棠看了看自家小弟,比四喜矮半截,平时吃不好喝不好,将来不长个儿,万一相看媳妇,被人嫌弃咋整。
  “姐,你那是啥眼神啊?”
  李金琥抱着自己的肩膀,躲在萧陵川身后,只探出个脑袋。就在刚刚,他心里一寒,顿时有一种自己是砧板上的鱼肉的感觉问。
  “躲啥躲,我还能害你?”
  李海棠对着李金琥勾勾手指,把小弟叫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脑袋。
  麓山书院有规矩,学子不能下山,但是书童可以,少爷们的小厮都在酒楼订饭,自家不如在鹿城买一套院子,让陈家搬过去。
  吃过饺子,李海棠发现陈二婶干活麻利,不如就负责做个饭,到时候让四喜下山来取走,小弟还能改善伙食。
  家里在鹿城有院子,李金琥就不用来回奔波,不然仅有的两三天休息日,大半浪费在路上,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李海棠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这个想法非常合理。


第69章 低调的有钱人
  至于陈二叔一家,可以签订五年十年的工契,整理院子,买菜做饭,每个月给一两银子。
  “不用给这么多!”
  陈二婶被一两银子吓到了,做饭和打扫院子都是最简单的活计,寒冬腊月,还能在屋里猫冬,比顶着寒风洗衣裳舒服的多。
  李海棠的意思,一旦签订契约,一家子的吃喝全归主家,他们只要做活,别的一点不操心。
  陈二叔伤了腿,治好之后重活干不了,赶车却是没问题的,大丫还能着做点杂事,一大家子才给一两银子,人家还嫌多。
  “主家心善,我现在是个废人,啥也不能干,家里就大丫能给她娘帮帮忙,一个月给二百文就不错了。”
  陈二叔这样说,还觉得自己占便宜,主家明显是想帮衬,才给他们找轻松的活计。
  他伤了腿,家里的屋子没翻修,如入冬日下大雪,肯定会压塌屋顶,能搬走,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这样,他们还有别的心思,不好好做活,简直就是良心狗肺,不配做人!
  “我们打算买个两进的小院子,到时候活计多,一两就一两。”
  以后做生意,还得划片,偶尔能到鹿城,有个安身之所,总比住客栈好。
  再者,夫君的兄弟有不少都在鹿城,以后多走动走动,多个朋友多条路。
  李海棠最感兴趣的是那三只手,她也想学两招,万一以后有用得上的机会……
  “你们就收拾一些衣物,别的锅碗瓢盆带着不方便,到鹿城重新采买。”
  陈家的屋子是泥瓦房,墙壁有好几个裂缝,冬天肯定要冷的。
  李海棠记得黄记牙行在鹿城有生意,合作一次,她对黄记观感很好,又去找伙计,让他陪着一起走一趟。
  牙行卖四喜,完全是赔钱的买卖,伙计没想到,能接到一桩大买卖,果然,掌柜说的没错,诚信是做生意的根本,那些欺上瞒下的,砸自己的招牌,生意只会越来越差。
  第二日,一行人又租了一辆马车,浩浩荡荡上路。
  到鹿城第一件事是找地方安顿,牙行的伙计把他们带到麓山书院脚下的客栈。
  “小娘子,麓山书院脚下的村子叫上河村,村里有不少村民的加盖屋子,赁给书生的家人。”
  有钱人家都在城里有大院子,奴仆成群,条件中等的,就住在村里,这样让书童来取吃的倒也方便。
  几人在上河村走一圈,发现这边的屋子密密麻麻,有的占用了农田,售卖的都是低矮的农家院,根本不符合李海棠的标准。
  “上河村就是近一些,但是村里人杂乱,经常发生事端。”
  伙计揉揉眉心,他们做牙人的消息灵通,包括八卦和小道消息,听说上河村出现一个奇怪的偷衣贼,专门喜欢收集小娘子的亵裤。
  “这里不合适,我们打算买个两进的宅院。”
  李海棠无语,变态无处不在,最好能找个清静一点的地方,周围住户都不要太复杂,这样省去很多的麻烦。她问,“附近镇上有没有两进的小院子?”
  上河村出村的道路平坦,每年都要修整,冬日下了大雪,马车照样进村,出行便利。
  也因如此,李海棠想在镇上找院子,一来距离书院近,二来镇上采买食材,肯定比村里方便。
  “有是有。”
  伙计手里拿个小册子,镇上还真有一套院子,小三进,房主买下之后,推倒了重新加盖的青砖大瓦房。
  “房主是外乡人,也有秀才的功名,在镇上开一间书画铺子。”
  麓山书院街边,有专门卖笔墨纸砚的一条街,生意火爆,房主这么多年,没少赚银子。
  他是个孝子,听说他娘身子不好,就打算回乡,消息刚放出来,铺子就被人买走,只剩下一套院子。
  “实不相瞒,这套院子好是好,就是太贵了。”
  屋子全部是新房,全屋家具定制好了,还有宽敞的书房,光是家具,房主就花了上百两的银子,怎么肯便宜卖。
  依照伙计看,卖出去肯定不成问题,但是最快要明年开春。
  “多少银子?”
  李海棠这次下山带了两千两,其中一半是她自己赚的银票。
  在村里生活,一年花不了二两银子,这出门买宅院,她发现,有多少钱都不够花的。
  穷苦百姓眼中的巨款,对于有钱人来说,很可能就是一顿饭钱。
  “一千二百两,价钱没商量。”
  房主不差钱,不想贱卖,这个银钱是他盖屋子,定制家具的总和,不赔不赚,就想转个手。
  一口价,差一个铜板都不卖。
  后续到衙门上档子,过户籍,一切费用由买主承担,加上中人费,大概是一千二百五十两。
  “正常宅院,在那个位置,最多卖六百两银子。”
  伙计很实在,虽然屋子好,但是按照原主喜欢的风格设计,有钱人家特别重视风水,买了屋子重新盖,不会找这样的新房,里外里就差了六百多两!
  陈家一大家子不敢说话,千两银子一套院子,听都没听说过,是他们眼界太狭窄了。
  靠近麓山书院的院子都不便宜,李海棠有心里准备,她目前就想快点搬进去,买个不用翻修的房子,省时省力,只不过这个价钱,超乎意料。
  “去看看。”
  萧陵川对银钱上从来没概念,他见自家娘子心动,催促伙计带路。
  伙计一直察言观色,见说出天价,对方没有反应,就知道人家不差银子。
  说来也是奇怪,现在有钱人都那么低调吗?看穿着,就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细棉布。
  宅院位于城东,从上河村村口出来,一个拐弯就到。城东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聚居地,白日里也是安安静静的。
  “这边宅院多,前后都有角门,走着也方便。”
  伙计手里有一串钥匙,打开黑漆漆的铁门,带着一行人进入。
  “在城西有一套三进的院子,就是离麓山书院稍微远点。”
  伙计觉得价格偏高,主要是那些家具,一般人家不用选择太好的木头料子,在后山砍两棵树,找木匠定制,花费不了什么银子。家具几百两加进去,让院子的价格高出一头,一般有预算的人家,根本不会来看屋子。


第70章 买院子
  李海棠进了院子,当即就喜欢了,深秋时节,树木枯黄,很可能因为房主不在,庭院没人打扫,地面铺着一层厚厚的黄叶。
  正房高大气派,门前还做了回廊,上面挂着几盏风灯,庭院中间,引用上河村的活水,改造成一个小池塘,中间还有凉亭,夏日看雨,冬日看雪,很能附庸风雅一番。
  价高有价高的道理,一千二百两,值得了。
  “姐,这也太贵了。”
  李金琥内心纠结,他和他姐现在都要依附姐夫生活,他还小,念几年书,赚不到银子,买这个大院子,不是一千多两能解决的。
  之前他姐把陈家都带过来,李金琥很不认同。他也不是娇生惯养的大少爷,需要人伺候着,他来书院,是为寒窗苦读,随便吃点什么凑合一顿就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