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个人是来找她做活的,请她帮忙剪几幅绣样,有的是为女儿准备嫁妆,有的是孩子出生了,做点小衣裳、绣几双虎头鞋等等,既然她们都不是很着急,杜若便答应了下来。
说完了正事儿,几个人便开始打趣杜若。
一个妇人道:“听说你也被贼秃驴关在塔上了,和尚没把你怎么样吧?”说完上下大量她一番,期待的望着她。
“是啊!苏家的慧娘回来后一直哭,饭也不肯吃!吓坏了!”
“有没有把你们怎么样?!”
一旁说话的王婆子与蔡氏连忙伸长了脖子听她们讲话,王婆子还往这边挪了挪。
杜若知道她们没安好心,但也不便发火,有时候在一些人看来,你解释越多反而越可疑,就是这样歪曲的逻辑。
“我和慧娘被抓不久乌大人就去了,那些和尚都去迎接乌大人了,再说了有官府的人在那儿,那些和尚怎么也得避风头吧?”杜若‘心平气和’的解释。
“杜如兰这婆娘胆子大!慧娘一个娇弱的姑娘家哪里比得上她皮糙肉厚!估计是给吓着了!过几天就好了。”一个妇人大笑着道。
其他人纷纷赞同。
杜若不想与她们啰嗦,便起身回了西屋。
宋居安拿到乌大疆给的那些赏银,先是还了借粮,还了宋老爹的医药钱,剩下的银子买了一大袋白面,半袋米,给宋老爹和蔡氏各添了新衣新鞋,又买了一匹布,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杜若估算那些东西的价值,算下来宋居安手中的银子又所剩无几了。
宋银花用那匹布裁剪出了两件裙子,杜若一件,她一件,虽然不是什么好料子,但毕竟是新衣裳,有的穿还管什么好赖。
杜若虽然暗叹宋居安花钱无节制,不懂得开源节流,手里头有多少花多少,但宋银花拉着她忙活做衣裳,她只好和宋银花认真商量上面绣什么花样。
衣裳缝制好了以后,杜若专门设计了花样,宋银花抽空绣上去。本就素朴的衣裙被她们绣上花草设计一番,样式好看的紧。
有了米和面,家里暂时不愁饿肚子了,宋居安还从韩良那里买了二两肉,包了顿猪肉馅饺子,一家人各吃了一大碗,宋老爹似乎也有了精神,吃了半碗下肚。
地里的庄稼也要收了。
宋家地里的庄稼收拾的没那么勤,长得自然也没别家的好,杜若瞧着人家的,又看看自己的,心里思索着原因。
农忙时节,天气炎热的不像话,一出去身上就出汗,更别提在田间劳作了。
正文 第二十五章 下河洗澡
由于秋收,村里的学堂放了几天假,宋居安一早就磨好了镰刀。杜若与宋居安、宋银花三人去田里忙活。
家里劳作的那头牛去年就卖掉了,地里的庄稼收割下来只好由架子车慢慢拉回来,往返许多趟,杜若脚底磨了许多泡,走一步都生疼,她咬牙坚持下来。宋居安推着架子车,她在旁边扶着。
宋银花的身体底子没那么好,干到中午的时候差点晕倒,便留在家里照看东西,做饭。
拉了两趟后,杜若靠在地头的梧桐树上,她皮肤很红,发烫,晒的了,要是连着这么干几天,暴晒之下恐怕会晒得褪皮甚至皲裂。
宋居安弯着腰在地里劳作,干了半天,直起腰来看向杜若那边,发现她一动不动的靠着树坐在那儿,他将镰刀丢下来朝杜若走了过去。
杜若闭着眼睛,头上盖了两片宽大的梧桐叶遮阳,壶里的水喝完了,她现在就想早点回去,胸口憋闷恶心,整个人无精打采的,躺床上睡上一觉才是好!
“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宋居安走到她面前问道。
杜若睁开眼睛,将头上的汗擦了擦,“没事儿,车上装满了吗?满了咱们就回去。”
宋居安见她脸色难看,一副难受的样子,朝四周看了一眼,朝另一块田地走去,找邻村的人借了水来,走回来递给她。
杜若喝了几口,没那么难受了,道:“谢谢!”
宋居安盯着她的面容,继而蹲下去说道:“后天是岳母生辰,这两天准备些贺礼去看望她,你张罗吧。”
他不说自己还真的想不起来,她心中不高兴,但脸上也不能表现出来,以前杜氏是最喜欢往娘家跑往娘家拿东西的了!
宋居安见她点头,目光中闪过冷意,缓缓站起身,转身朝前走去。
杜若拿起一片梧桐叶扇了扇风,忽然抬头疑惑道:“你记错了吧?我娘的生辰不是下个月初么?六月初七。”
宋居安身形一顿,扭头看她一眼,“是,我记错了。”
他继续朝前走去,心道,她几乎不曾露出破绽,看来在潜入他身边之前做了十足的准备。
昨天晚上他让她挖酒坛子也是在试探她,即便来人再怎么了解杜氏了解宋家,但绝不可能连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都探查的清清楚楚,可她连埋了三年的老酒的位置都知道。
明明和杜氏长得一模一样的一张脸,却心思玲珑细腻,又十分大胆!
前几日在青阳寺里她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他吃惊不已。
在断案问讯的过程中,从旁人口中他详细了解到杜如兰都做了些什么,又是如何躲过别人暗地里的谋害而逃命。
先是双手被捆绑在后,她竟然能想到将香放在布上点燃,虽然后来烧起的大火差点让她没命。
之后被关在玉佛塔中,她沉着冷静,不肯同别人一样坐以待毙,想办法爬到下面一层,那样高的地方,即便是壮年男子,也未免心里发慌,可她做到了,甚至在玉佛塔二楼巧妙将僧人引开,她借机从窗子上下去。
再后来就是他命捕快将她暂时关押起来,真广命人在饭菜里下毒给她送去,她竟然也察觉出来,甚至骗过了僧人以为她已经中毒死了。接着她爬上窗户跳入水中,艰难游到岸上。
这个女人绝非一般的女子。
在青阳寺那晚,她被那些僧人追赶向他跑来求救的时候,他能深切感受到她的害怕、惊慌、无助……竟然让他觉得有些心疼。
让他心疼的想要庇护的女人自始至终只有那一个,而她是个例外。
杜氏已经完全改变了,也不屑于继续装疯卖傻。
他已远离朝堂,那些人对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要放这样一个女人在他身边?
从地里回来的时候,气温终于降下去了,晚风凉凉的,田里的人都已经归家了,路上也没什么人,宋居安推着架子车在前面走,杜若一瘸一跛的跟在后面。
杜若想着这两日找个借口,去青阳寺一趟,再把那支簪子卖掉,凑些钱买头牛耕地,不然等庄稼收种完,家里头没牛,又是难办。
别人肯帮宋家一次两次,但经常去麻烦别人,必定会遭人厌烦。她太了解这种困境了。
远远地看到横在前面微波荡漾的仙女河,在夕阳的映射下,仿佛天上仙女的绿丝绦,弯弯绕绕曼妙无穷。芦苇随风摆动着纤细的腰杆,风儿掠过,一片飞鸟啁啾鸣叫,映着远山,心旷神怡。
杜若快走几步跟上宋居安,对他道:“我想下河里洗澡。”
她感觉身上的衣裳都臭掉了,今天一直在不停的出汗,擦了出,出了擦,汗津津的,汗湿的衣服贴着身体让她难受的不行。
“去吧。”宋居安道。
到了桥头上,宋居安还没停下的意思,杜若正准备朝下了桥朝芦苇荡那边走,见他不停,疑惑道:“你不下河洗个澡么?”平时宋居安很是整洁干净,怕是早就受不了了罢!
问完这句话,她忽然想起来发生在杜如兰与宋居安发生在仙女河上的荒唐事,不由得红了脸,她倒是忘了这档子事儿,话说出去再收回来也晚了。
“我先回去了。”宋居安望着她道。
杜若朝周围瞧了瞧,迟疑道:“你在桥上等我一会儿吧,我很快回来,我一个人,不太安全。”
宋居安似乎有些想笑,却还是点了点头。
杜若猜想宋居安定是觉得杜如兰不对别人怎么样也就算了,谁会对她如何。
她下了河,畅快的扑腾几下,河水凉沁沁的,将她身上的疲惫消去一大半,身心都得到了涤荡,自由自在的游了一圈,又迅速将身子洗了洗,穿衣上岸。
走出芦苇荡,朝桥头上望去,上面没了宋居安的身影,杜若一下生气起来,他未免太言而无信了!谁知道走了几步,听到另一边传来水声,走出芦苇荡,她看到宋居安正在河里洗澡。
他背对着她,所处的位置水还不是很深,到他腰腹处,墨发披在背上,身上皮肤细嫩,碧绿水草漂荡在水中,更衬得他肌肤白皙。
平时他穿着衣裳,杜若还觉得他太清瘦身子弱,没想到脱去衣服,身上竟隐隐看出肌肉,肩宽腰细腿……腿在水里,他身姿颀长,腿应当也很长……
她最佩服杜如兰的就是这一点,先是看上了他,又想办法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