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殿,皇帝的寝宫。大明寺里的高僧们此时都坐在殿内两旁,手中轻轻敲打着木鱼,口中念念有声,日夜为皇帝祈福保安。
阳绍身上穿着白衣素服,若仔细看,上头还绣了经文佛印。他面色凄苦,带人匆匆走进去,一位公公领着两个太监欲要阻拦,被阳绍一脚踢开了去,“我有要事禀告父皇,一刻也耽搁不得!”
进入后殿,他还未走到皇上塌前,便哭着扑在地上,跪着爬了过去。
“父皇!父皇!三皇兄他出事了!”他满脸是泪大哭着道。
皇帝双眸闭着却未曾睡着,整个人飘飘忽忽不知身在何处,被阳绍的哭声惊得醒神睁眼,口中喃喃:“你……说什么?”
“三皇兄他出事了!儿臣听闻他带人巡逻被野兽围攻袭击,又被火药炸伤,如今已先父皇而去!”阳绍伤心大哭道。
皇帝两眼浑浊且茫茫然的望着头顶黄帐,接着便剧烈的咳嗽喘气,枯朽的手指用力抓着被褥,连青筋都显露出来。
“你、你……是你……阳……绍……”皇帝上气不接下气,面带怒容,眼角有泪流出,口水也顺着唇角流了下来,痛苦的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
宋居安面上带着黑色面具,薄唇轻抿,神色极为平静,站在离龙床两米远处静静地望着他。
阳绍手握绢子为皇帝拭泪,又端着茶碗喂给他喝了几口水,跪在一旁痛哭不止。半个时辰后,皇帝终于咽了气,阳绍伏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几日后,新帝登基。
宋居安一早进了宫,杜若先去了书斋,问他们刻印了多少本,情形如何。回家后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等着宋居安回来,没想到宫里又来了人,请她进宫。
到了宫里,她在大殿见到了宋居安,以及新帝阳绍。
阳绍神色和悦,在她跪下去后,连忙叫她起身,“听说丞相大人对你用情至深,朕早就想见你一见了,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奈何没有一点空闲!”
杜若朝宋居安望了一眼,道:“民妇早该来拜见陛下的,恭祝陛下万福。”
“其实,今日也不是朕要见你,想见你的另有其人。”阳绍道。
宋居安这才开口对她道:“柔妃想要见你一见,你若是不想见,便不见。”
“她求着朕提了这么个要求,朕觉得见见也无妨!便叫人带你过来了!”阳绍又笑道。
杜若没想到柔妃知道自己,只是她要见自己做什么?
想了想,她点头,“那便见一见吧。”
现在不见,以后没机会了。
宋居安担忧的道:“她如今是戴罪之身,你小心些。”
阳绍视线在两人身上扫视,笑着道:“怕什么!朕叫人看着!”
片刻后,杜若被宫人领着走进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她将整个大殿扫视一眼,心道,这应当是柔妃平日里居住的寝宫,这样富丽堂皇,犹如天上宫阙般。看来阳绍还没对她怎么样,依旧容许她住在这里。
殿里烧着火炉子,暖洋洋的,驱散了她从外头带来的一身寒气。她看到一个锦衣华裳的女子歪坐在正中间的贵妃榻上,自她进来便默默地打量着她。
那应当就是柔妃了,杜若想。她果然美的绝色天仙,撑头的手臂肌肤白皙如玉,眸子柔和恬淡,不沾染半点俗世尘埃,仿佛生来就应当被人捧在手心宠爱呵护的。
只是人不能貌相。
“见过柔妃娘娘。”她走近了道。
“坐吧。”她直起身子,依旧打量着她。
杜若便淡定的在左下首椅子上坐了下来。
柔妃又看了她片刻,才开口道:“我就是想知道阿暝后来喜欢上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杜若没答话。
“听闻你农户出身,自小在乡野长大,不曾出过远门,这京都也是第一次来?”她声音娇娇滴滴的,听着很是温柔美妙。
“是。”杜若点头。
她轻笑了一声,不知道是不是在嘲弄。
“阿暝他可曾向你提起过我?”她又问。
“极少提起,除非我问。秦蕊倒向我多次提起你。”杜若道。
“你认识秦蕊?她现在在哪儿?她当初求我救她,我便叫人偷梁换柱换她出了天牢。她告诉我说她不相信孟远舟死了,要去找到他并杀了他,如今如何了?”
听到这些,杜若感到好笑,秦蕊可真有能耐,“她嫁给了孟远舟。”她实话实说,反正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柔妃略有些吃惊,一手转动着另一手腕的镯子,轻声叹息道:“他果然没死,我干爹死的可真是冤啊!千年的道行竟然败给了一个商人!还赔进去一个女儿!”
“俗话说,邪不胜正,哪里有冤。”杜若冷笑。
柔妃诧异于杜若竟然这样和她说话,不由得呆愣了一下,才发现杜若从进了这殿门,就没一点害怕,连一丝怯意都没有,根本不像是粗鄙愚昧少见识的农家女。
她面上又带了柔和的笑意,“我看你两手纤纤细腻,根本不像是做惯了农活的女子,不知你平日做些什么?”
“什么都不做,让我夫君养着我。”杜若总觉得她说出的话阴阳怪气的,高高在上俯视着自己,连带着自己也不想跟她好好说。
“是啊,阿暝那样聪明,应当很会赚钱,你又何必去做事呢。”她轻声道。
杜若:“……”
作品正文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携手与共
“他哪里聪明?若是足够聪明当初就不会被你骗的那样惨,从天上摔到地下再也爬不起来。”杜若略带讽刺的说道,“其实我们夫妻俩也没谁养着谁,不过勤勉做事,携手与共过日子罢了。”
宋居安这人好处多多,可长情这一点不知该归为好处还是坏处。
想想就觉得可恨又可怜。
若是对她,那自然值得欢喜,若是对别人,眼前的殷华容,那真是叫人恨的牙痒痒。
他喜欢上一个人,总把深情托付,死也不肯放手,想着法子叫人喜欢上他。可若对方不能以同样的深情回馈,甚至诓他骗他,他可真是倒了大霉了!
“携手与共……”柔妃指尖轻颤,她忽然意识到跟前这女子与她想象的有些不同,不似寻常女子。
她眼睛望着大殿中央烧的红艳艳的炭火,恍然有些出神,一时间想起了许许多多她此生最为快乐的日子。
那些潮水般涌现在脑海中的记忆恍若前世,很远很远了,远的叫她觉得很不真实,深深地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经历过。
她也不知道为何走到了这一步,可每一步又都是她选的。
杜若见她皱着眉靠在塌上,陷入了沉思一般,便也不再说话。
她心疼宋居安,自然也是恨着柔妃厌着柔妃,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一切已经翻转,无需多说也无需多做。
过了好半天,柔妃才从眼前的浮光掠影中回过神来,嘴角勾了一丝笑意,柔声道:“那年,父亲说等阿暝考过会试,就让我们俩人成亲,我连嫁衣上绣什么东西都想好了。我们那样好,好的让许多人艳羡……”
杜若安静的坐在那儿,听她讲着。
其实她并非想听俩人当时如何相爱,只是想多知道一些宋居安以前的事,他的那些过往。
不管是值得高兴的事,还是令人跟着担心难过的事。
柔妃接着讲下去:“我父亲是极喜欢他的。那时的阿暝翩翩少年,举止有礼可亲,他住在我家,我们每日一块玩儿,一起看书识字,去城外踏青赏景,他吹箫我伴舞……”
“阿暝书读的好,才思敏捷,谈吐文雅,先生们总在父亲面前将他夸个不停。在他的那些同窗之中,他也是一枝独秀,父亲说他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阿暝脾气是那样的好,无论我做什么事,招了麻烦也好,惹他生气也好,他都会护着我,哄我开心……”
杜若十分认真的听着,虽然柔妃说的时候三句话不离她和宋居安之间的事。
她胸口有些闷沉,嗓子眼也堵的慌,故作镇定,想听又不想听,不知为何要自虐为自己招气。
女人的心一旦狠起来真是可怕。
终于,杜若忍不住讽刺道:“所以,就因为他脾气好,对你千般好万般好,你就利用他帮你在后宫之中一步步往上爬,帮你除掉眼中钉肉中刺?!你趁着二皇子刚死不久,他意志消沉心中悲痛,你告诉他你要跟他离开?!安排好一切,让先皇亲眼撞见他对你的‘纠缠’与‘肖想’?!彼时你是先皇心尖儿上的宠妃,先皇震怒,所有罪责全部加起来,使他入狱并流放,你和三皇子里应外合,终于除掉了他这颗不能为你们所用的钉子!即使在流放的路途中,你们仍旧不肯放过他,几番派人去杀他!”
柔妃嗤笑一声,不以为然,“自打我进宫便成为了先皇的妃子,是他痴心妄想,与我何干?他放不下,我不能放不下,人总是要往前看的。”
“那你还想着念着他的好做什么?!”杜若握紧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