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扫帚绑得这么好,怎么不多绑些拿去卖呢?用过你家的之后,对比起以前我们在外面买的不知道好多少。”
米兰儿做的扫帚采用的是现代扫帚的做法,所以不那么容易掉“毛”。不那么容易坏。
“还有,听小虎说,你家的药壶是你自己烧的?”
这点才让马婶子佩服不已,“你怎么烧出的这样有趣好看的药壶的?”
马婶子看着艳羡不已,都恨不得带回自己家去了。
米兰儿莞尔,“你不提我都不知道还能这样子做,那我到时候试试看,不过药壶是烧不出来的,太费工程了,我们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实际上米兰儿是不想太过招摇,只想勉强糊一下口。
不过她这个借口也找得正好,挺充足的。
马婶子理解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我看你手艺不错,就是单靠绑扫帚这门手艺也够养家糊口了。”
马婶子对于米兰儿母子三还是带有怜惜之意的,从米兰儿口中,她知道了米兰儿的丈夫三年前被征兵,从此之后了无音讯,母子三无依无靠的,也容易招人欺负。
和马婶子又说了会话,米兰儿便送了马婶子出去。
回来之后,一边收拾,一边考虑着她的话,米兰儿越想越觉得可信。
买扫帚或许不能完全养家糊口,不过她还会做些小玩意,倒是能贴补家用,这样的话也不会让他们母子三显得太过突兀。
这样想之后,米兰儿就开始着手操办起来了。
跟大虎小虎说过之后,交代他们在家里或者出去玩要注意安全,就朝着山脚下自家的木屋去了。
那天母子三搬走之后,米兰儿就将木屋还有果园全都拆了,除了盖过房子的地方和周围长草的地方相比显得突兀了一点,其他的实在看不出这里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米兰儿过来看了自家居住了三年的地方一眼,就径直往山上去了。
进山,米兰儿倒是遇到了不少老朋友,这些小动物都是经常到自家果园摘果子吃的,米兰儿母子三自己又吃不完,教会这些小动物不能浪费之后就放任它们去吃,久而久之倒是和米兰儿混熟了,一点都不惧怕米兰儿。
到了中午米兰儿就砍好了一大批竹子,又去村里收了一些高粱杆,稻秆。
回到家之后也不急着做,先把看来的竹子还有收来的高粱杆等材料处理好,摊在太阳底下翻晒好了,才开始做了起来。
家里有工具,倒是不用另外准备。
这几天米兰儿忙活的,大虎和小虎都看在眼里,想要帮忙但是都被米兰儿赶出玩了。
不知不觉,大虎和小虎都交到了朋友,每天一大早就会有小孩过来找他们。
而且米兰儿发现两人好似隐隐还成为了孩子王,米兰儿并没有过多地插手他们小孩子之间的事,只是让两个孩子有什么吃的可以带去跟其他孩子分享。
当然,要是有人欺负他们,就要告诉她。
不过这也不太可能,在山里长大的孩子,身体都要比其他孩子强壮得多。
“娘,我们出去了。”
看到米兰儿在绑扫帚,大虎和小虎纠结了一下还是出去了。
米兰儿倒是有点诧异,今天不用她多说,两个孩子就出去,心里奇怪了一下,就将这事放在一边了。
米兰儿专心地绑起了扫帚,马婶子知道米兰儿家这几天来来回回了几趟牛车,过来看过几次。
看到米兰儿在忙活就没有多打扰。
忙活了两三天,米兰儿大小型号的扫帚都做了一些。
而且还分为了以高粱杆和竹梢的,用高粱杆做的扫帚比较轻便,但竹梢做的扫帚就比较好拿一些。
米兰儿家院子里还晾着一些竹子,她并没有立即动用这些竹子。
做完了这一批扫帚的第二天,大虎和小虎前脚吃完饭出门,米兰儿后脚跟着挑着两捆也出去摆摊了。
米兰儿对两个儿子的日常活动更加好奇了,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去了。
米兰儿想着,不忘招呼面前的客人。
“你们可以试试看,我们家的扫帚质量好,买一把起码可以用两三个月,一把只需要五文钱,很划算的,和这附近的价格是一样的,你们不妨试试?”
米兰儿只需要解说几句,就有人试了起来。
看着别人真拿着扫帚在地上扫了几下,米兰儿也没有介意。
试用的妇人自己用过了之后,眼睛一亮,“称手很多,而且这扫帚比我们家之前买的都要轻,扫了一下也没有立马就掉草(糜子)。”
妇人随口喃喃两句,脸上带笑的神情骗不了人。
“这是自然。”米兰儿笑眯眯地道。
“这把既然我用过了,那我就拿这把好了。”
妇人也挺爽利,拿过自己试用过的那把付了钱就走了。
其他人看着也不再犹豫不决了,毕竟左右家里也是要买的,价格跟其他家的也是一样的,试试也不损失什么。
一个大清早,米兰儿就卖出去了五六把,母子三的口粮勉强算是挣了下来。
米兰儿也没有死磕在这里,看到了别人都开始陆陆续续地收摊了,米兰儿也准备收摊。
正收拾着,就有两个妇人过来看扫帚了,米兰儿只好停下手中的活去招呼客人。
两人显然是相熟的,一边看着扫帚一边聊着天。
米兰儿不好意思强行打断人家去介绍扫帚,只好听着她们说。
“我们家的兔崽子,天天不着家,想要找他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人,这阵子更是这样,天天大清早地就出门,等到晚上天黑了才回家,玩得一身的泥巴,饭都不用回家吃了。”
米兰儿翘着耳朵听着,这不正和自家俩儿子一样吗?
米兰儿没有像面前的妇人那般气恼,她还担心两孩子会不习惯,毕竟五岁之前两个孩子都是被人欺负着长大的,没有小孩愿意跟他们玩,五岁之后就被她带到了山脚下生活了,那边连人迹都鲜有,更别说同龄的小孩子了。
“这样不更好,倒是省了饭菜了,都说半大小子吃穷爹,他们知道自己出去找吃的那不更好吗?”
另一个妇人笑呵呵道。
“唉,要管也管不了。”妇人无奈叹息道。
妇人抬头看向米兰儿,问道,“这扫帚怎么卖?”
“一把五文钱,和周围的价格一样。”
妇人皱了一下眉,“不能少点吗?你新来的,怎么知道你做的会不会比别家的差?要是这样的话,我们还不如跟老店买呢!”
米兰儿闻言也不恼,笑着道:“虽然我是新来的,价格也跟周围的一样,但是我可以跟你保证我们的扫帚可以使用两三个月,要是不行你到时候尽管来换。”
听到米兰儿都这样说了,妇人倒是没有再说。
如果真要按照米兰儿所说的,那倒是比之前买的要好,平常他们买一把扫帚,要扫院子,现在要收稻了,到时候又要用来扫谷子,可比平时要不耐用得多。
“这话可是你说的,到时候要是用不到一个月就坏了我可就来换的。”
米兰儿依旧笑眯眯,“没问题,你尽管来换。”
两人都各买了一把走了,米兰儿也收拾东西回去了。
回到家,家里还是静悄悄的。
陡然间米兰儿还是没有适应过来,米兰儿轻笑着摇了摇头,去把东西收拾放好。
那边,大虎和小虎此时此刻正和一帮子小孩子一起在山里,两人入了山里犹如鱼儿入了水一般自得,其他孩子也追得辛苦。
“诶,你们这般臭小子,等等我。”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追赶在一帮小孩子后面,追得面红耳赤,这样的日子已经好几天了,老头还是没有适应过来。
好在之前就有约定好在哪里碰面,过了好一会儿,老头就在半山腰一个老树下看到了猴儿般的一群小孩爬上爬下的。
“你们都挖到草药了没有就到处跑!”
老者手撑着一旁的树慢慢地走了过来。
说是一帮孩子,其实也就五六个,数清了人数,老人才放心了。
翻看了几个孩子的背篓,还是那对双胞胎的收获最大。
老者问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你们家里人是有人懂草药吗?”
两孩子茫然地摇了摇头,老者想破脑袋也不会知道两个孩子是因为对山里环境熟悉,加上记忆力好,所以才能比其他孩子多采了些草药。
“老爷爷,我们的工钱什么时候才能结算啊?”
小虎迫不及待地问道。
小虎问完,大虎也眼巴巴地看着老人。
这老人正是那天去给米兰儿看病扎针的赵老大夫。
小虎一提,其他在玩的小孩也吵嚷了起来,争相问着什么结算工钱。
赵大夫被吵得头疼,看向罪魁祸首,他还没见过像这两孩子那么爱钱的,像他们这般大的孩子只知道玩,哪里有挣钱这个概念。
“今天回去就结,就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那样。”说着赵大夫没好气地瞪着小虎。
一旁的大虎对赵大夫没有那么敌视了,但是看到他瞪小虎,还是挡在了小虎面前,恶狠狠地瞪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