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姜姬 (多木木多)


  ——在鲁国里面做二道贩子就可以赚很多钱了!
  白哥承认,姜姬确实“悯民”。
  徐公摇头:“她不是怜惜百姓辛苦,而是在养民。这才叫治国。”让百姓安心留在国内,繁衍生息,生生不息,这样的国才叫国,国才安定。
  徐公说:“而且,她也确实贪婪。她用这种方式夺去了不少百姓呢。”
  人皆向利,向善。哪里的日子更好过,百姓们或许没读过书,说不出道理,可他们都知道。
  公主城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得尾大不掉?
  解县和新县的世家被抓之后,百姓们为什么不逃?还有的就算是跑,也是往公主城跑,而不是跑到更远的地方去?
  还有鲁国。
  虽然远了点,可徐公现在对鲁国下的功夫比对凤凰台下的都多。这几年人是越派越多,已经有人在鲁国乐城安家落户了。
  鲁国蒸蒸日上,可旁边的郑、燕、魏呢?
  都已经无力与鲁相争。
  三地百姓都在争向逃到鲁国。
  宁可在鲁为民,不愿在郑为仕。这种话在郑国可不鲜见。
  燕国燕贵手底的兵也都在往鲁跑。燕地为祸鲁国多年,从没像这一代一样,他们的兵跑到鲁国,鲁国一个小小的边镇太守不肯还给燕贵,燕贵竟然没一个敢派兵去打的。
  什么时候燕贵也如此知礼了?
  魏国是蛀虫赶不尽,杀不绝。
  今年才出了一件事,魏王开库,发现库中的祭器不见了,兵器也少了大半,发怒砍了许多人后,东西仍没找回来——早就被商人运走了。
  魏王并不软弱,心胸手段都不缺。可他砍一批人,好一点,过一阵子又死灰复燃。
  他也不能把国中世家都砍完啊。就算那些不听他话的砍了不可惜,可他自己的亲信中也有蛀虫,难道还能杀光亲信?亲信不扶持也就罢了,怎么能砍自己好不容易立起来的手足耳目呢?
  魏王的手一软,就更管不住底下的歪风邪气了。
  徐公开始百思不解,后来千方百计追根究底,到底从鲁商的行事上猜出了一鳞半爪。
  最早从魏国贩货的正是从鲁国过去的商人。他们在鲁国经营数年后才被魏王赶出魏国。
  但魏国的风气已经被带坏了。
  可一开始是谁的手笔呢?画下这百年毒计。此计非图一时之快,而是图十年、百年、千年后,能将魏国一举击垮!
  徐公对白哥说过很多,道最终令他下定决心的,正是姜姬在这三国的布置。
  “她如日中天,而我早已是垂暮之年。十年内,我没有把握把她除掉。十年后,这大梁无人可阻她。所以到不如我将大梁双手奉上,求她怜惜一二。”
  这黎家在她眼中算什么?案上之肉而已。
  白哥突然觉得眼前的黎青河不值得他再费心了。一臂之力,何以阻车?
  这万应城能算一臂吗?
  既然她都不在意,他又何必把黎氏放在心上?
  与其助黎氏,不如助她。


第619章 白哥挖坑
  黎河青已经得知了“庆王”的事, 当然他也知道了庆王的封地是河谷。
  这让他很不高兴。
  河谷是产粮地, 而且是距离万应城相当近的产粮地。跟大梁其他几个产粮地相比,从河谷运粮能省去很多在路上的花费,不止是时间。
  所以一直以来万应黎家对河谷没少下功夫。
  一旦河谷归了庆王, 那就意味着黎家以前做的布置全都白费了不说, 还要重新花大力气跟庆王打交道。而得到的回报, 说不定还不如河谷不归庆王的时候呢。
  这也很好理解。以前河谷有四个主人, 四姓各自为政,互相依存又互相提防。黎家不需全部讨好, 只需找准其中一家或两家就能事半功倍。
  但河谷归了庆王后, 黎家就不能像在四姓中左右逢源那么简单了,他只能卯足了劲去“收买”庆王。而庆王的胃口到底有多大还不知道。
  黎河青得知之后就暂时“偃旗息鼓”。
  哪怕河谷王家、祁家都给他送来礼物, 请他代为打探庆王的来历,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他要等河谷争出个输赢后再下注。
  未来的庆王与河谷著姓中, 谁输谁赢?谁最后能得到河谷?能掌握河谷?谁才是万应黎家需要交好的人。
  这可能是庆王, 也可能是王、祁等姓中的一个。
  他不讳在其中推波助澜,但他忌讳在事态没有明显之下就匆匆下手,致使族中招祸。
  但凤凰台上的消息打听不出来。
  黎家也不是只跟徐家交好, 但正因为黎氏搭上了徐公,不可避免的,黎家在凤凰台的许多动作都必须收敛了。
  像陶公、毛昭、黄家等, 黎家都只能维持一个泛泛之交。
  早年徐公一言九鼎的时候, 黎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
  但等徐公退隐, 陶公出头后, 黎家的行动就开始受限了。许多消息他们不再能第一个知晓,许多事办起来也不如以前那么方便。
  可他们又不能见徐公失势就改换门庭。人谁不老?黎家在徐公尚好时靠上去,徐公退下来就要走?如此行径,不成了小人了吗?
  黎家只好继续跟在徐公身后,希望徐公能快点找个接任的人,他们好继续靠上去。
  可等了许久,唯一一个有点像的就是鲁国公主。
  黎家松了口气,只等鲁国公主登上后位,那徐家就可再续两代寿命,他们也不必担心徐家倒台了。
  但鲁国公主的封后之路走得格外不顺,徐公对鲁国公主的态度也是一日三变。
  黎家思前想后——包括黎青河在内,都认为也是时候换个人依靠了。
  于是他们既不拒绝徐公,也接纳了鲁国公主的示好。打算来个两头下注。
  ——这是多亏了鲁国公主不是本地人氏,不怎么顾忌徐家和徐公。
  但鲁国公主和徐公一样,先画一个大饼,然后就再也没动静了。
  黎家看在公主城蒸蒸日上的份上,只能默默等着,希望这回黎家选的人没错。
  徐氏白哥的到来绝不是单纯的为了送回黎氏女。
  但这却证明了徐公并没有真的跟鲁国公主翻脸,他们私下仍有联系。
  或者之前曾经翻过脸,但两边又握手言和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鲁国公主前脚还表现得十分需要万应黎氏,后脚就把他们扔到一边。
  显然她又有了徐家的支持,当然就不太看得上黎家了。
  黎河青其实不希望鲁国公主和徐家再次成为盟友。这意味着两边都不太需要他了。
  他几乎是没有思考的就决定先弃鲁国公主,再想办法跟徐公示好。
  所以他先关起白哥,准备激怒他。
  白哥到万应城就是想重新让黎氏归于徐公门下!
  黎氏当然要先表现出不驯来,给白哥“机会”,令黎家或他重新变得忠心。
  他只需要顺势而为,自然一切不费吹灰之力。
  果然,在第一次他们发生冲突后,黎河青果然厚葬了那个女子,还把她一个颇具才学的弟弟接到了家里,打算为他寻一位名师好生教导。
  然后他让人不经意之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白哥。
  跟着,他再次来见白哥时,白哥就请他屏退左右,然后把庆王的来历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他。
  圣旨上说得相当不清楚。黎河青只知道庆王立了大功,在天火降落时保护了陛下,陛下感念,这才送了庆王一场富贵,还将朝阳公主嫁给他。
  这样的“封王”确实有点儿戏了。
  但黎家商议过后,却觉得不是不难理解。
  陛下年纪轻,有些不够稳重是很正常的。皇权早年一直被权臣把持着,陛下冲动一下,封个救了他的忠心之人是说得过去的。
  再说,陛下可能早就想好了。凤凰台下现在没几个人是忠于陛下的。前有徐公,后有陶公,都是如此。
  陛下想要忠臣,只能自己去找。而他平时见到的人也只有他身边的,当然身份地位都不会太高,这样的人也更愿意为陛下效死。
  就连黎家这样心心念念要进凤凰台为陛下尽忠心的人,也只是送几个女儿进去获取陛下宠爱,图一二夫人之位,却从来没想过送子弟去陛下身边帮陛下夺权啊。
  这里头的轻重一望即知。
  这忠臣的身份既然低,陛下当然要替他提一提身份,日后好叫他效力。
  于是先是因功封王,后来又觉得此举仍不足以服众,就把朝阳公主下嫁。
  如果论起身份来,朝阳公主的身份绝对够了。她是先帝的长姐,当今的姑母。庆王娶到了朝阳公主,从身份上说,也能算陛下半个长辈了。
  简直就是一夜之间就凌驾到了徐公等人的头上!
  如此强援,必是陛下的心腹啊!
  但说来说去,他们还是不知道庆王的身份啊!
  倒是看出不能等闲视之,不能轻易下手来了。
  白哥这一番解说,倒是解了黎青河的燃眉之急。
  白哥说,这人是先帝留给陛下的护军统领,姓云,原是军户出身,曾有两妻,皆亡。
  ——果然身份不高,军户出身,形同奴仆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