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 (独步阑珊)



而苏锦莲见此,把络子给拆开,又重新打了起来。

孟荷香看来就是来串门的,期间不免也有套近乎的意思,不过都被柳氏三两句话给应付了过去。

见此,孟荷香也不恼,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坐了有小半个时辰,在镇上定制的大床就被店家用牛车给送了过来。

大床安置在西间,整整占了有一半的空间。

和里间的大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睡上四五个苏锦夏这么大的人完全没有问题。

付了钱,送走人家之后。

这边柳氏已经把缝制好的一床被给铺了上去。

孟荷香在苏锦夏家里坐到该做晚饭的时候才离开,走之前,柳氏留她吃饭,但被她拒绝的干脆。

她走了之后,柳氏就去厨房做饭。

苏锦夏进去烧火帮忙。

“三丫,你下去去作坊卖淀粉,一共卖了多少银子?”

碍于孟荷香在,这个问题,柳氏憋了一个下午都没问。

现在正好逮住机会,才问了起来。

一边问着,一边手里也不闲着。

把馒头放到蒸笼上,顺手盖上锅盖。

“作坊才运作了三天,一共生产了四千三百斤(上网查了一下,一斤玉米面生产七到八两淀粉,我按七两算的)淀粉,一斤按三十六文订的价钱,算下来是一百五十四两零八百文钱,人家正好给凑个整数,给了一百五十五两。”

听柳氏问,苏锦夏也不瞒着。

一边伸手往锅底填着柴火,一边扭头快速看了一眼门外,见没有人,便跟柳氏小声说道。

而柳氏一听她的话,呆滞了半晌,才吞吞吐吐的道:“这……这么多。”

一百五十五两!

倒是把柳氏吓了一跳。

先前,她就知道卖淀粉挣钱,三丫也跟她说过,可没想到竟这么赚钱。

一百五十五两,除去卖粮食的成本,以及工人的工钱,这至少挣一半的钱。

这才三天,要是一个月,那就是至少七八百两。

要是一年下来……

柳氏连想都不敢想。

捂着心口,缓了好一会儿,柳氏才回过神来。

“咱家挣钱这事,千万别往外说漏了嘴了。”

说也不要紧,就害怕有心人红了眼。

他们一家小的小,弱的弱,万一有坏人起了坏心思,那就完了。

所以柳氏赶紧叮嘱了一遍。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夏收农忙

“我知道了,娘,你就放心吧。”

见柳氏这么紧张,又这么谨慎,苏锦夏失笑的摇了摇头。

不过,倒是理解柳氏为何这般。

要是她一直生活在苏家村,她也不敢想想。

做好饭,苏锦夏就把藏钱的地方告诉了柳氏。

让她有用的话就去取。

虽说家里还有两千两的银票,但是柳氏去不敢拿去花,现在这一百多亮都是一个个十两的银锭,花着倒是方便不少。

日子不知不觉的过着,天也越来越热。

转眼间,日子到了七月初三。

七月初三本不是什么大日子,不过整个苏锦夏却都忙活起来了。

站在门口往南边地里望去,一片一片金黄的麦田里,一个个村里人扎着头巾,在阳光下不顾脸上的汗水,挥舞着镰刀。

大人们在前面割麦子,稍大的孩子们在后面把割下来的麦子,一堆堆的捆起来,到时候好弄到地头圆场里。

稍小一点儿的孩子,则坐在树边阴凉的地方,给大人们倒着水。

苏锦夏家里没有佃地,所以一家人倒是无事可做。

虽是这样,可柳氏还是有些愁眉苦脸。

“三丫,你说我该不该去帮帮忙?”

屋里炕上,柳氏正缝着苏锦夏秋天要穿的衣裳,突然抬头问道。

这是第四遍了!

前三遍,苏锦夏没有吭声。

可这一次却抬头看了一眼柳氏,道:“娘要是想去,不如去姥姥家帮帮忙,正好我也想去姥姥家了。”

老宅那边不过几个月,把二房三房四房都分了出去。

而且基本上都是净身出户。

所以家里佃的十六亩地都交给了大房。

十六亩地,每天还去卖着鱼。

家里现在能干活的不过是苏老头,苏云德,苏瑾昊,还有张氏。

不用想,现在那边忙得已经是顾首不顾尾。

今天一早,苏云康耐不住性子,去老宅帮忙去了。

柳氏心里想着,也想去帮帮忙,不为别的,只是良心难安。

可是苏锦夏听柳氏这么说,倒是不大愿意。

现在收麦子,其实老宅完全可以把卖鱼的事情给停上几天,可偏偏那一家人钻到钱眼里了。

为了钱,就算是累死,也舍不得歇上一天。

这样的话,倒是没有什么同情的。

“哎,我知道了,”听三丫这样说,柳氏就知道她不愿意自己去参合一脚。

算了,不去就不去吧。

就算心里不好受些。

不过,听三丫说要去柳家屯,她……

“你姥姥那边还是再等等去吧。”

村里人口舌多,前两次她回去,就有不少人指着她的后背指指点点。

虽听不见那些人说些什么,但是总归不是什么好话。

她听听就算了,几个孩子,她可不想让他们听到。

想到这儿,柳氏心里又有些不好受。

现在家里连个男人都没有,这二丫转眼就快十五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愿意上家里来提亲。

“娘,娘,那些流言蜚语当不得真的,你要是当了真,那我们几个这辈子都不用去看看我姥姥了。”

听柳氏说完,突然就走了神儿。

苏锦夏轻喊了两声,才把她给喊过来。

接着轻皱眉头,看向柳氏说道,语气中颇带些怒其不争的意思。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算买地

“是啊,娘,我们都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去过姥姥家,你就带我们去吧。”

见柳氏听完苏锦夏的话愣在那里,苏锦笑这边也不愿意了,赶紧跟着劝道。

三姐说得对,不能因为害怕人家指指点点的就不去姥姥家了。

流言蜚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人。

“好吧,”听三丫这么说,又见六丫睁着一双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柳氏只好无奈的应了下来,“不过,咱们现在不能去,你姥姥家正在收麦子,正是忙的时候,可没有时间招呼你们,咱们还是寻个空闲时间再去。”

“恩,行,娘说了算。”

柳氏终于把此事答应了下来,不仅是苏锦夏和苏锦笑,就连性子沉稳的苏锦月都笑了起来。

“娘,我昨天跟村长打听了一下,我想找个时间去买上几亩地。”

去柳家屯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苏锦夏便转移了话题。

不过,这个话题是关乎家里的大事,所以她一说完,柳氏脸上的表情就严肃了起来。

“行,这地早晚就得买。不过,你说你跟你村长爷爷说了,是咋说的啊?”

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一直以来就是靠地为生。

有了地就有了活着的保障。

这个柳氏自然清楚,所以并没有拦着。

可是这买地是大事,得慎重再慎重。

不过听三丫提及她问了村长,柳氏便问道。

“就问了现在地的价钱,还有上哪里买?”

当初姚璐家里买地的时候,她曾经问了一嘴。

但还是不大清楚。

所以就又问了问村长。

“村长说地有好有坏,好的自然价格高一些。我问他怎么买地,他让我去县里衙门里去买。”

衙门里去买!

当时苏锦夏听了之后,吓了一跳。

这买地不是该去找中人吗?怎么要去衙门买?

她当时听苏志山这么说的时候,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不过,苏志山倒是回答的轻松。

他说:“现在的地金贵,只要谁家里有地不是出了什么难事,是不会轻易卖地的。再说了,现在有地的不是举人就是员外郎,要是从他们家买了地,万一他们仗势欺人再被欺负了该怎么办。所以,只有去县衙买地最保险。现在县衙的地不少,都空着,正愁着卖不出去呢。”

晋国初立国的时候,颁布律法。

地都是国家私有的,农民可以向国家佃地,也可以向国家买地。

地价钱摆在那里,多少年没有变过,但是多少年,除了那些读过书或者有能力的人买的起,其他平头老百姓哪里买得起。

所以只能佃地。

但自古以来,向来民怕官,所说国家允许农民去佃国家的地,可是极少有人敢去那么做。

颁布的律法里,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一点。

一个人可以向国家买地,但是有限制。

这个限制并不是限制你买地的数量,而是价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