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当老衲是什么人,当时你们都不信老衲,现在老衲也不会理会你们。”
李昭道:“本宫年纪轻,经历的事情少,不信大师情有可原。”
“大师,您想要什么?本宫和皇上富有四方,只要是您能说出来的东西,本宫什么都答应送给您。”
觉远语气更为讥讽:“富有四方?”
李昭没出声。
觉远继续道:“富有四方,九五之尊,高高在上是吗?”
“好,老衲就是喜欢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匍匐在老衲面前,皇后娘娘对着老衲行大礼,给老衲磕十个响头,叫老衲一声天帝爷爷,老衲就帮你救皇上。”
李昭脸色一变,小鹦鹉在外面冲进来:“老和尚,你不识好歹。”
觉远的眸子变得恨意重重:“你们可以不照办啊?”
李昭见他又摸扳指,怕他犯病,回头怒道:“出去。”
小鹦鹉委屈的看着李昭:“娘娘,他这是侮辱您,侮辱皇家啊。”
李昭眼睛一瞪,小鹦鹉气鼓鼓的出去了。
等小鹦鹉走了。
李昭转过头看着觉远,语气带着不认同和思考:“大师,您知道本宫贵为皇后,除了皇上,没人能让本宫叩拜,您还要自称天帝,如果本宫叩拜了,岂不是就承认了您的封号?”
“您要不要考虑换个条件?”
☆、第八百二十四章 觉远的心结
觉远诧异的看向李昭:“换一个?”
李昭道:“是啊,换一个吧,第一个条件本宫不能对不起皇上,所以无法完场,第二个,本朝历来都没有天师国师,怎么能树立这种榜样?”
“所以大师您难道没有别的需求?金银珠宝,宅院古玩,只要是世上有的,您想要什么本宫都会找给你。”
觉远怒道;“别的老衲什么都不要,怎么就没有天师国事?”
“太祖开国之初在,重用刘瞎子,难道这不是天师国事?”
李昭道:“那毕竟是谣传,太祖开国之初,真正立下汗马功劳的是各位国公将军,刘伯温,不过是个文人,不信您去打听打听,到底是常玉春付友德的功劳大,还是刘伯温的功劳大?”
“那是谣传,从封赏就可以看出来。”
别人都是公爵,刘伯温是伯爵。
觉远愣了下,随后道:“皇后娘娘知道的还不少。”
又问道:“那太宗皇帝呢?靖难起家,靠的不是黑衣宰相?和尚也能封国公,位极人臣,老衲为什么不行,老衲的本领,要比黑衣宰相高得多吧,娘娘你是见过的。”
黑衣宰相姚广孝。
就是他撺掇太宗靖难的。
相传起兵那天,来了一股黑风,把太宗的帽子吹掉了,所有人都认为不吉利,就连太宗自己,都觉得这是上天给他的什么指示,帽子,不就是头?
掉了帽子,起兵要掉脑袋。
但是姚广孝就力排众议,说太宗掉的是亲王的帽子,因为要换更大的帽子了,所以这是上天的指示,让他起兵。
当然,靖难是实打实的打仗,太宗身先士卒,他只是用了封地的那一点兵力,要平推到南京,想想那种难度,也是遇到十分多的挫折,九死一生。
曾几度想要放弃,但是都是姚广孝在给他打气。
在最颓败的时候,太宗准备束手就擒,但是姚广孝揪着太宗的衣领骂他,你就这么放弃了吗?你准备像你的兄弟一样,被谋杀灭种吗?
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
最后太宗被激发了斗志,一举夺下南京。
而且姚广孝非常聪明,当然也出了许多计策。
可以说,姚广孝确实是太宗的贵人。
在太宗登基之后,姚广孝被封为一等国公,太子太保……所有好的官衔和荣誉,太宗恨不得都给姚广孝。
不过姚广孝最后没有留在朝廷,出家了。
相传是他位极人臣之后非常得意,因为之前家里穷,也是郁郁不得志,人一富贵,都要还乡。
项羽都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没什么意思。
不过姚广孝回去之后等待他的并不是赞颂和恭维,而是辱骂和看不起。
他的亲戚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说他是乱臣贼子。
原来,就算是有地位了,有些东西,穷尽一生,也得不到。
乡亲们的看法对姚广孝来说,打击太大,回来之后他直接在皇觉寺住下,太宗如何召见,都不肯入朝了。
但是因此也经常被太宗惦记,姚广孝病重,太宗都要亲自到寺庙里慰问探病,哭的稀里哗啦,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姚广孝也活了八十多岁,善终!
李昭心中一动,原来他还有偶像。
李昭佯装思考,随后问道:“大师可知道姚广孝的本事是从何而来?”
觉远目光不解。
李昭道;“姚广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论是什么学问,都研究的透彻分明。”
“为人精明,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久考不中,是学子中的遗珠,大师您呢?您有什么不平事,非要学习姚广孝?”
觉远低头一想,随后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李昭:“你不是要问这个问题吧?你是看不起老衲,你觉得老衲没有要姚广孝有本事,老衲的本事,难道你没见识过?”
姚广孝和真才实学,处心积虑接近太宗,见缝插针的怂恿太宗起兵,视死如归的跟随太宗起兵。
靠的是谋略,学识,才智,勇气。
觉远靠的是什么?
李昭心中讥笑,到面上不显,道:“本宫确实非常不解,大师您是不是心里有什么放不下的事,所以才会地位这样的热衷和仇视?”
“若是您不是,就换一个条件不好吗,万岁爷还在等着我们去救命,您如果能救了皇上,本宫真的什么富贵财宝都会给您。”
李昭在说那句有什么放不下的事的时候,就见觉远眸子瞬间变得呆滞,随后他看着前方的虚空出神,细想之下脸上涌现痛苦,接着就是不甘心和愤恨。
他攥起拳头道:“换一个?真的能讨价还价?您们说换个条件就能换个条件,当年对于我,为什么你们没有换个条件?”
他这样的状态,和这句话说出,李少瑾的心敞亮了一半。
一个偏执的人,大多是有一段解不开的愁绪,放不下的人和事,他有心结。
觉远的言行举止,就印证了这句话。
李昭在初次见到觉远之后,就让小鹦鹉去调查觉远。
真的被小鹦鹉挖到了一段陈年往事。
觉远是圣人故乡生人,姓邱名强,生在一个小村子里。
父亲早亡,上面有一个寡妇母亲和四个姐姐。
他是家里最小的,还是男孩,姐姐和母亲都宠爱的不行。
他家境在当地也不算很差,姐姐们早早出嫁,彩礼的钱他母亲都给他存着,等着娶妻之用。
觉远在十六岁的时候,喜欢上村子里的一个姑娘。
那姑娘据说长得很不错,但是因为姑娘的母亲和觉远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因为一快地打过仗,所以觉远的母亲就不同意。
觉远的母亲说“想结婚行,但是她不会出一分钱彩礼。”
当地的风俗都要出彩礼的,如果不出,那不是看不起女方。
女子家里就不同意这门婚事,然后就告吹了。
刚分手的时候,觉远还没怎么样,然后突然这个女子订婚了,要嫁给别人,觉远就开始缠着这个女子,不让她订婚。
但是女子的父母不喜欢觉远了,后来觉远说服了自己的母亲,肯拿彩礼,可是女子还是嫁给了别人。
自此后觉远离开家乡,出家为僧。
不过这是当地人传言的事情,真相往往会出人意料。
李昭对于真相不感兴趣,她就想知道,觉远是不是因为这件事变成现在这样的,要想攻克他,要从那个地方入手。
***
宫里,薛立斋给杨厚照吃了保险子,但是这是一时保命的东西,对于头部出血,他起不到作用。
接下来还是要用三七止血。
但是用了三七,血能止住,里面的血水很难短时间吸收,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凝固,成为淤血,只要有一点淤血除不干净,随便压迫了哪里,这个皇上,就算不死,也不是原来的皇上了。
☆、第八百二十五章 娘娘,你懂我!
接来下怎么治,薛立斋感觉有些素手无策。
李时珍和张景瑜看了医书,张景瑜提出建议道:“难道要像书里写的,给皇上的头破个洞?”
王太后一直在看着杨厚照呢,听了高声怒斥;“大胆,头脑五脏,都是脆弱不堪的东西,怎么能破头,你是想谋反?”
张景瑜也只是习惯性的讨论。
听了急忙跪下来。
王太后又看着薛立斋;“所有人的推崇你,皇儿外面皮都没破,这你都治不好?如果你们治不好,哀家一个都不会放过,统统都要治罪。”
薛立斋和李时珍也跪下了;“娘娘,我们会尽力而为的。”
****
宫里的危机,李昭当然不知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当玄学风靡世界 (总裁哥哥) 2018.9.20完结5663 营养液数:1669 文章积分:73,080,304 修道者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勾动异象、沟通天道。大元王...
-
田园花嫁 (花无双) 起点大封推VIP2018-09-15完结总点击:146.66万 总推荐:3.74万平生最爱数钱的花朵朵穿越了!穿便穿了,还要穿成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