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卫国的时候,我妈和我爸找人打听钟家的事,打听到的。”钟大嫂道,“我哥不同意,说钟家情况太复杂。我妈跟我说,不用怕,赵银要是敢欺负我,她带我婶子,大妈来揍赵银。”
钟建国扭头看着宋招娣:“你又憋什么坏呢?”
“你才憋着怀呢。”宋招娣瞪一眼他,就跟钟大嫂说,“嫂子,叫你哥去一趟我表姨的前夫村里,跟他们村里人说一声,咱们两家每个月给我表姨五十块钱。我表姨还有退休工资。”
钟大嫂想问什么意思,一想到赵银像个蚂蟥一样缠着他们,正是钱闹的:“这,这不太好吧?”
“她做初一,咱们做十五,没什么不好。”宋招娣道,“你对她仁慈,她不会感激咱们,还会觉得咱们人傻钱多。”
钟大嫂看到赵银的两个外孙那样子,从不敢做亏心事:“我回头问问我爸妈。”
“行吧。”宋招娣和钟建国工资高,一年给赵银五十块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她只是不想便宜赵银。
如果钟大嫂不愿意,宋招娣也不想勉强,为了五十块钱,逼着钟大嫂做她不愿意做的事,也不是宋招娣的本意。
快到钟家门口,宋招娣不忘回头叮嘱几个孩子:“进去了都给我忍住,不准笑。”
“娘,我们知道。”钟大娃推一下她,“走了,走了,快进去。”
钟大嫂回头道:“屋里站不下。”
“那我带着几个孩子在外面。”宋招娣接的特别快,“你和建国进去。”
宋招娣对这个筒子楼有印象,原主来的时候,也是这个时候,筒子楼里的人都在做饭,整个楼道里全是烟火味。
今天也一样,钟家对面的人正用炉子炒菜。瞧着宋招娣看她,下意识点头微笑。眼睛扫到她衣袖上的黑袖章,意识到不应该,便开口说:“你是建国的媳妇儿?”
“是的。”宋招娣往屋里看一眼,见里面全是人,就回过头问正在做饭的女人,“里面都有谁?”
女人楞了一下:“你不知道?不对,你不认识?”
“我只认识大哥和我表姨一家。”宋招娣道,“建国的继母是我表姨。”
女人点头:“这事我知道,胜利的妈说过。你嫁给建国,她都没领着你认识认识亲戚?”
“我表姨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我们相看两厌。”宋招娣怕把赵银招出来,干脆走到女人身边小声说,“她做事这么不讲究,就不怕她的胜利讨不到媳妇?”
女人很讨厌赵银,见宋招娣也不喜欢,便说:“她和胜利都有工作,家里又没老人要养,这么好的条件,城里的姑娘不愿意嫁,到农村找媳妇,想挑个什么样的都能挑到。只要她舍得出粮票、油票和布票。”
“难怪呢。”宋招娣往屋里看一眼,听到有人提时间,“这里埋死去的人,是不是还讲究时间?”
女人也听到对面屋里的话:“十二点之前。现在快十一点了,再过一会儿就会去墓地。”话音落下,钟建国抱着照片,钟卫国抱着骨灰盒出来。
宋招娣连忙冲孩子们招招手,小声说:“跟在你们大妈身后,手拉着手,别走丢了。”
“娘,我们知道。”二娃很好奇,“爷爷就在那个盒子里面?”
宋招娣点点头:“别说话,跟上去。”一手拉着二娃,一手拉着三娃,跟着大部队下楼。到路口,宋招娣被钟大嫂拦下来。
宋招娣疑惑:“不走了?”
“咱们女人只能送到这里。”钟大嫂道,“这边的规矩,埋死人只能男人去。”
宋招娣还真不知道这个规矩,看到赵银也没再往前走,“那咱们现在直接回家?”
“本来是去她家吃饭。”钟大嫂指着不远处跪坐在地上,扯开喉咙,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累的赵银,“咱们不走,她能哭到下午。”
自立好奇:“为什么?”
“不想管饭呗。”钟大嫂道,“小宋,咱们回家做饭,待会儿都去我们家吃。”
宋招娣点了点头,走出一段距离才说:“今天这事怎么弄得小孩过家家似的?”
“现在虽然不准烧纸,放鞭炮,但也没有像她家这么安静的。”钟大嫂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家成分有问题,埋人都偷偷摸摸,不敢惊动左邻右舍。”
宋招娣好奇:“那为什么这么安静?我刚才数一下,加上建国三兄弟,成年的男人才八个。咱们钟家只有这么多人?”
第84章 猝不及防
钟大嫂:“咱们钟家的人多。虽然没有亲叔,亲大伯,但有几个堂叔,还有两个亲姑姑。那两个姑姑跟咱妈关系好,赵银把卫国和建国赶出去的时候,两个姑姑过来跟赵银说,不能做这么绝。赵银逮住人家骂一顿。
“后来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赵银也不照顾。两个姑姑和建国、卫国把两位老人送走,就跟咱爸断往了。人家昨天过来看一眼,就跟我说今天不来了。几个堂叔家里的孩子结婚,都是卫国过去帮忙。咱爸和赵银装不知道,不出礼金,也不过去帮忙。
“几个叔叔今天能过来,也是给卫国和建国面子。几个婶子没来,也没别的原因,就是烦赵银,也怕被赵银缠上。刚才大家在屋里商议着怎么埋,赵银也不说给人家倒杯水,递根烟。”
“等一下,嫂子,我姨奶奶那边没来人?”宋招娣问。
钟大嫂:“前天来了。听说咱爸的死跟赵银有关,人家嫌丢人。坐一会儿就找个理由回去了。”
“这……”宋招娣无语,“那几个堂叔家是不是不富裕?”
钟大嫂点头。
宋招娣摇头叹气:“踩低捧高,我早该想到。可是她这么过一辈子,有什么意思啊。”
“谁知道呢。六零年那会儿,大部分人家一天吃一顿,或者两顿饭。赵银、咱爸和胜利,一天吃三顿。”钟大嫂道,“有的人家里孩子多,发的商品粮不够吃,瞧着她家一天三顿,就找她借点粮票。她不愿意借,还说人家养不起生那多孩子干什么。
“以前讲究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早知道那几年那么艰难,国家命令生孩子,也没人愿意生。我们还是靠建国寄来的粮票才撑下去。
“筒子楼里住几百口人,愿意跟赵银来往的也就三五家。那几家可能觉得赵银做事太过分,今儿都没出来。”
宋招娣笑了:“能和赵银处得来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没背后捅刀子,就很对得起赵银了。”
“你说得对。”钟大嫂打开门,“我买好菜了,咱们炒点菜,蒸点米饭就行了。”
不是在自己家,宋招娣也没说她炒菜,钟大嫂叫她做什么,她做什么。
晌午,一桌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在钟卫国院子里吃的。饭后,宋招娣帮钟大嫂一块收拾好锅碗瓢盆,一家七口就直接去火车站,也没去小宋村。
下了公交车,宋招娣牵着二娃和更生,钟建国拎着包,抱着三娃,走一段发现不对,回头一看,自立和大娃在合作社门口站着。
钟建国大声喊:“你们看什么呢?”
“娘,饿了。”钟大娃扒着自立的肩膀磨蹭过来。
钟建国抬手一看腕表:“一点钟吃的饭,现在才两点半。”
“大娃吃一小碗米饭。”自立替大娃解释。
钟建国:“你在家也是吃这么多啊。”
“我在家吃一碗饭,一碗菜。”钟大娃伸出两根手指,“有时候还有一个鸡蛋。”转向宋招娣,“娘,我今天就吃三口菜。”
宋招娣笑道:“行了,我知道了。”松开二娃和更生,“钟建国,你们在路边等我一会儿,我去合作社里看看。”
“自立也饿了?”钟建国问。
自立不太好意思:“娘说吃多少盛多少,我以为跟在咱家一样,就盛半碗饭。”
“没事的。”钟建国笑道,“幸亏你们今儿吃的少,不然的话,你大妈做的饭都不够咱们一家吃。”
大娃连忙说:“咱们吃的不多,是我大妈做得少。”
“大多数人做菜都是用碟子,只有你娘用盆盛菜,或者是很大的碟子。”钟建国把三娃放地上,“二娃,更生,咱家的碟子是不是比你大妈家的大?”
二娃摇头:“我忘了。”
“好像是。”更生道,“我夹三次菜,我跟前的菜就没了。”
宋招娣拎着一包东西跑回来,直接递给大娃:“米花糖和麻糖杆,没买到别的。”
“这么一大包全是?”钟建国忙问。
宋招娣:“是的啊。”
“你,你怎么给他们买这么多?”钟建国道,“他们几个正换牙。”
宋招娣看一眼:“吃慢点,不会把牙累掉。”顿了顿,“大嫂要给咱们煮鸡蛋,我没让煮。咱们包里没吃的了。我想着咱俩路上也得吃,才买这么多。”
“没有馒头什么的?”钟建国问。
宋招娣摇了摇头。
“难怪我觉得包很轻。”钟建国,“我还以为是三娃太重,显得包轻。”
三娃嘟着嘴:“我才不重。我一点都不胖。”
“行行行,你不胖。也没人说你胖。”宋招娣道,“咱们快点走,争取后天上午到家。”然而,发往申城的班次少,钟建国一行赶到车站,并没能立即坐车回去。
相似小说推荐
-
快穿之护短狂魔 (兰桂) 2018-09-20完结8790 26027 营养液数:48402 文章积分:534,880,960别跟我讲道理,你敢动我的人,我就叫你知道这世界...
-
第一宠妃:遵命,所罗门! (a九歌) 云起VIP2018-09-22完结一本传说中的魔法书带她穿越时空,遇见传说中的所罗门王。她因为这本书有了预知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