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点了名,要是推脱那就是不识好歹了,何毅心里叫苦,不过还是出列领命。另一个为辅的是如今五军都督府的参军刘嘉,刘嘉是武进士出身,又结了个好姻亲,是知远伯府的女婿,因此这些年混得还算不错,之前围猎的时候很是出了点风头,圣上对他印象也可以,结果这次就把人点起来了。
光有人平叛还不够,军政互相干涉是大忌,因此,还得弄个钦差下去处置那些官员,安抚灾民,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眼见着下头那些官员一个个低着头,恨不得立刻学会隐身法的样子,圣上就气不打一处来,结果就看到前头站着的,脸上还残存了一些震惊愤怒之色的楚穆了,圣上一时也没多想,直接就说:“老五,近来内务府也没什么大事,这次你就走一趟吧!”
“啊?”楚穆顿时有些傻眼,很过回过神来,“儿臣遵旨!”
等着退了朝,圣上又留下何毅刘嘉还有楚穆,一番交代,反正就是告诉他们这次的底线,领头造反的,甭管有什么难言之隐,都不可饶恕,他们能够挑动那些灾民造反,可见在本地也有些威望,又能带人攻入县城,说明才能也是有的,这等人,若是一门心思跟朝廷作对,那接下来可就叫人头疼了,尤其,如果宽恕了他们,日后有了什么事,大家都干脆跳出来造反,反正朝廷不会杀了他们,那么以后难道朝廷就要成天去平叛吗?因此,必须杀鸡骇猴,这些人绝不能留。
至于那些灾民,也得加以甄别,他们就算是留在家乡,也不能就这么让他们还回到原籍,要想办法将他们打乱了,甚至将原本就有些矛盾的灾民放在一起,前几年还得实行保甲连坐制,免得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而那些刺头们,直接让他们去实边。朝廷其实一直鼓励百姓前往边关开荒,只要你肯去,你开垦出来的田地都是你的,而且前五年免税,另外,前期朝廷会提供耕牛,种子还有农具,虽说除了种子之外,别的都不是无偿的,但是价格很低。只不过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故土难离,边关又很有可能直面那些蛮人,很是危险,因此很少有人肯去,如今直接就叫这些刺头到边关实边去,这些人有血性,即便是遇到蛮人,也不会束手待死。
对于楚穆,圣上想着他是头一次离京办这些事情,因此,很是叮嘱了一番,比如说对那些官员,民愤比较大的,就在当地砍了平息民愤,其他的,就得押送进京,别的不说,每年巡视河工的御史一流是怎么瞒过去的,或者是怎么跟他们同流合污的,就得审问清楚了,而且还得担心这些官员狗急跳墙,谁知道这些蠢货会做出什么蠢事来。私底下,圣上又告诉楚穆,民间兼并之事,如今趁着灾情,好好整理一下档案,将那些隐瞒的田亩人口都清查出来,若是当地那些大户有什么不满的,也干脆找了罪名,一并处置了。
山东那边最大的麻烦在于衍圣公,说实在的,朝廷对于衍圣公这一脉并不怎么看得上,孔家历朝历代都屹立不倒,足以明白他们的本质,甭管是谁当朝,是汉是胡,孔家都能立刻改变立场,只是天下读书人还认孔家这个牌子,所以,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叫孔家人继续沿袭这个爵位。
圣上不确定这事孔家人知道多少,有没有掺和进去,对孔家的处置也是轻不得重不得,圣上犹豫了一番,最终说道:“你先去查查看,如果孔家在此事里头做了什么不该做的,尽管一查到底,孔家繁衍多年,如今衍圣公这一脉也不是原本的嫡长,实在不行,换个人继承衍圣公这个爵位就是了!”
楚穆赶紧点头应了下来,心里有了底,回去之后,锦书抓紧叫人帮他收拾了行李,立马就跟着平叛的队伍出发了。
第105章
楚穆去了很长时间, 锦书如今真是觉得这年头消息太不方便了,尤其作为女子,外头的事情她能得知的渠道非常有限, 只能等着楚穆送信回来。
楚穆的信里头总是报喜不报忧,随信送回来不少东西, 毕竟, 他一个郡王, 当朝的皇子下去做钦差,谁不得好好巴结一下, 这位未必记得谁给他送过礼, 但是谁没给他送过, 多半是记得的,回头仗着自个是钦差, 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扣到自个头上来, 那可就糟糕了,毕竟, 当官的没几个真正=经得起检查的。
楚穆也算是明白,什么是水至清则无鱼了,不过,这水也太混了点, 这些官员,有一个算一个, 几乎就没一个清白的, 只是他要是真嫉恶如仇到看到一个逮一个, 这次的差事也别想干了。
楚穆有的时候想想也有些沮丧,不过,对于这一点,别说他了,就算是圣上也没办法改变,人的贪欲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没钱的希望有钱,有钱的希望更有钱,还有的看着不错的,他们实际上是想要更进一步,但是更进一步到底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了他们自己,那就不好说了。
赈灾这种事情,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灾民的处置更是麻烦,大灾之后容易产生瘟疫,好在如今天气已经开始转凉,要不然,乱子还在后头。
楚穆并不是什么热血上头的小青年,跟他一块儿过去的人都觉得这个皇子还算是老成持重,起码没有一上来就喊打喊杀,因此,倒也没有引起当地那些注定要倒霉的官员的反弹,这些官员也明白,不管是闹出民变,还是失土之责,都是祸及家人的死罪,不过,都是死罪,怎么死,还有对家人的处置,都是有区别的,何况,还有一个词,叫做戴罪立功呢!当初他们怕的就是来个愣头青,二话不说就将他们砍了平息民愤,如今楚穆还算是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挽回,因此,一个个也顾不得继续贪赃枉法,上下勾结了。几乎是用尽了自个的本事,绞尽脑汁开始安排起来。
这些官员熟知当地的情况,甚至对于那些乱民的首领也有些了解。能够鼓动灾民造反的,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的灾民,他们在当地就有些威望,其中一个甚至是读书人,叫做赵勤,十几岁就中了童生,后来屡试不第,不得不做了个教书先生,主要给孩童启蒙。
屡试不第的人多了,有的是运气,有的就有自个的原因了,赵勤自个没注意,刚开始几次或许是因为运道,没碰上赏识他的人,才一直没有考中,但是后来,他的文章就显得有些刻薄,格局太小,甚至带着怨气,这样的文章,考官要是取了,那才叫怪了呢!
这次遇上大灾,赵勤家也遭了灾,大儿媳贪图家里的那点细软,没来得及跑,就被大水卷走了,大儿子摔了个跟头,跌断了腿,小儿子也跟他们失散了,后来衙门捂着盖子,不肯上报,没有赈济,结果两个孙子一个饿死了,一个饿极了去找野果吃,结果吃了有毒的果子,上吐下泻死了,老妻哭得眼睛都瞎了,身边只剩下一个孙女,遇到这种事情,赵勤满腹的怨恨自然是挡不住了,正好听到有人商议着劫富济贫,他心思一动,觉得还不如反了算了。
赵勤即便后来被抓了,依旧死不悔改,觉得谁都对不起自己,他有志不能伸,那些官员有眼无珠云云,满嘴都是怨愤之词,楚穆刚开始听着还觉得愤怒,后来只觉得好笑了,与他一样的人多了去了,人家也没像他这样,何况,当时的情况,也有些认识赵勤的人说过,赵勤他一向自诩是读书人,清高得很,虽说开了个私塾,但是也没真正教出几个学生出来,那些人家觉得孩子学不到什么名堂,因此也不往他那里送。
他两个儿子也都不是科举的料,本来按照他妻子的意思,别的不说,两个儿子都能写会算,去城里做个账房什么的,结果他觉得有辱斯文,说赵家要耕读传家,赵家土地就这么多,就算是会读书,也得靠天吃饭,偏偏儿子成亲了,家里吃饭的嘴也多了,收入却没有增长,因此,日子自然越过越差,若是家里还有些家底,他儿媳妇也不至于为了那三瓜两枣的,不肯早点撤离。等到逃走了,人家都是尽量有东西给孩子吃,赵勤倒是好,先满足了自个的嘴再说,这么一算,这人所谓的命不好,多半是自个作的。
至于领头的另外一些人,就是市井里头类似于游侠的这些人,他们有些家资,一向仗义疏财,跟上头保持着一定的默契,在寻常百姓里头也颇有威望,有的时候,出了什么事情,百姓们宁可找他们,也不愿意找上衙门,因此,这些人振臂一呼,下头那些百姓就很容易被鼓动起来。
这些匪首被抓捕起来之后,所谓的民乱也就差不多平了,下面就是加以甄别,这些人中,寻常的小头目还有杀过人的青壮直接送去实边,剩下的纯粹是被裹挟的打散了安排下去,总之,不能给他们再次串联的机会。
这些虽然不用楚穆亲自经手,但是却也需要他坐镇,因此,他就一直留在了山东。
衍圣公府在这次的民乱中的确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不说之前勾结官员的事情,眼看着堤坝撑不住了,衍圣公府先一步派人在自家田地较少的那一侧掘开了堤坝,等到灾后,衍圣公府又趁机高价卖粮,逼着那些农户贱价将田地卖给他们,至于原本的佃户更是彻底破产,许多不得不卖儿鬻女以至于家破人亡。
相似小说推荐
-
盛世帝宠:娘娘,闹够没! (奈可可) 云起书院VIP2017-08-21完结苏锦溪穿越了,竟然人品爆发成为了大南姜国的皇后?还是个快要被打入冷宫的废物皇后?...
-
农女艾丁香 (鲤鱼丸) 云起VIP2018-09-22完结总推荐:85419莫名其妙的成了一个小村姑,刚睁眼就欠了一个妖孽男人的救命恩情,天天被他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