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云中谁寄锦书来 (微云烟波)


  锦书却是耐心十足,听着孙氏说着过去那些事情,又在那里拙劣地恭维她什么福气造化什么的,脸色半天都没有变化,倒是叫损失渐渐放松了起来,絮絮叨叨地跟锦书说起了刘家那些事情,不知不觉,却是叫锦书套了不少话。
  而外头那边,陆春林跟刘德在那边敷衍了半天,陆春林心里是心虚的,何况他也明白,冯家在锦书那里没个好印象,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锦书日后是支持刘家还是支持陆家,那还说不准呢,因此,尽管心里发虚,对刘德依旧非常客气。
  而刘德呢,做了多年生意,也最是明白什么叫做和气生财,因此,也不跟陆春林在那里追究当年的事情了,毕竟,这些事情多想无益,如今锦书这个情况,娘家和外家闹翻,那可就是大笑话了!因此,尽管刘德瞧不上陆春林的人品,也得承认,这陆春林实在是个运道挺好的人,先是一家子节衣缩食,供他一个人读书,读书的时候叫刘老爷子看上了,还将独女嫁给了他,陪上了厚厚的嫁妆,等着自家妹子没了,他秀才也考中了,又攀上了冯家,后来又中了举,做了官,等着冯家那边靠山要走了,自家女儿通过选秀变皇子妃了!
  刘德怎么想都觉得陆春林人品不怎么样,但是也不知道上辈子积了什么福德,才有了这辈子的运气。不过,心里这般嘀咕,明面上,刘德还是客客气气的,给了陆春林一个台阶,只说自个这么多年来,一直忙着到处行商,却是难得回来,两家这么多年却是少了不少往来,如今自个生意也上了正轨,正好可以跟妹婿一家好好叙叙旧云云。
  陆春林脸皮也厚,打蛇随棍上,自个也是道了歉,又是骂了冯氏几句,总之,坏事全是冯氏做的,自个被冯氏蒙在鼓里,啥事都不知道,以至于叫冯氏苛待了女儿,连刘家这边关系也断掉了云云,如今没有冯家掣肘,日后两家还是正经的亲家,正该多多往来才好。
  刘德也不在这事上头追究,只是跟陆春林同样回忆了一下往昔,然后又表示,自个这些年经商赚了些钱,如今外甥女要嫁入皇家,嫁妆上头可不能寒酸了,因此,却是在江南置办了不少东西,回头给外甥女添妆云云。
  陆春林更是觉得心里敞亮,以前还想着冯家毕竟有钱,日后不管是自个想要补个实缺,还是平常在京中的往来交际,都得从冯家那边拿钱,只是如今这正牌的大舅子一下子也变得财大气粗了起来,看样子日后不用再多忍着冯家了,冯家就是不成了,还有刘家呢!
  因此,陆春林直接就暗示,冯家想要靠着锦书的关系,攀上五皇子,最好能够谋一个皇商的位置,这些日子,一直舔着脸在讨好自家女儿呢。
  刘德却是没想到这个,他野心不大,不过是想着有个差不多的靠山,保证自个以后做生意不要被那些人坑罢了,如今却是心中一动,自个完全可以学着冯家吗,冯家想要做皇商,刘德一时间可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天下商人不知多少,正牌的皇商不过就是小两位数罢了,哪家没个几代的底蕴,刘德可不觉得自个有这个资本。不过,刘德琢磨着,自个完全可以直接投奔了五皇子嘛,挂着五皇子的旗号,起码那些下头的小官小吏是不敢找自个麻烦了。以前自个一半的利润都得便宜了这些人,如今干嘛不拿了这笔钱直接孝敬五皇子,扩大自个的生意,让自个赚得更多呢?
  刘德这边豁然开朗,看着陆春林也顺眼了不少,两人在一块儿推杯问盏了一番,简直如同当年刘氏还在的时候一般了,只是心里头却都是有数,十多年的变故过去,两家之间早就有了隔阂,如今不过是因为锦书,或者说是因为利益一致的缘故,才能坐在一起罢了,日后若是利益有了冲突,直接撕破脸也是正常的事情。
  锦书这边两个舅家很快对上了,毕竟,大家都有诉求,但是五皇子偏向谁却不好说,论实力,自然是冯家为先,论感情,却是刘家占优,因此,如今谁也不肯退让。
  而楚穆那边,对陆家这儿的事情,却是一清二楚,他有了夺嫡之心,但是这等事情,是要花钱的,既然有现成找上门来的钱袋子,那么,只要里头没裹什么毒药,楚穆却是不会推拒的,不过,到时候怎么做,还得看这两家的诚意如何。


第26章
  楚穆那边很快找了个机会出了宫,跟冯家和刘德都见了一面,最终到底是个什么结果,锦书可就不知道了,反正刘德随后就在外城买了个小院子,准备回头将家里人都接过来,以前他也就是偶尔带着大儿子出去做买卖,如今却打算将几个儿子都带上,毕竟,日后的生意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至于冯家那边,条件却是没有刘德优厚,不光是因为远近亲疏的缘故,真要说起来,在楚穆看来,刘家与锦书也不算亲厚,毕竟,十多年不见的舅家,又能如何呢?主要还是因为冯家太过滑头,楚穆可不想为别人做了嫁衣,因此,很是敲打了一番,差点没将那位冯家家主唬得出了一身汗。
  锦书也不理会这些事情,她原本觉得,自个只需要待在家里备嫁就行了,但是,她却是接到了一张赏花宴的帖子。
  对于官宦人家来说,一年四季,总有各种各样的由头举办各种各样的宴会,男人之间有文会,有诗会,后宅女眷也是如此,通过这样的宴会,组成了一个个小圈子,互相之间互通有无,一些朝堂内外的消息就是这样流通开来。
  以锦书原来的身份,就算有机会出去交际,也不是如今这样的圈子,不过,谁叫她日后就是皇子妃了呢,哪怕五皇子再不成器,日后怎么着也能混一个郡王,日后锦书就是郡王妃了,到时候,一众诰命遇到锦书的时候,还得行礼呢!
  锦书接到的帖子却是延龄侯府发出来的,延龄侯府却是当今皇后的娘家,只是皇后不得宠,膝下只有一女荣安公主,本朝皇子妃尚且出身不足,何况是公主,因为祖制规定,本朝驸马最高不过三品,而且不能担任什么重要的实职,多半不过是一些没什么实权的清水衙门,可以说,尚了公主之后,固然可以得个官位,子孙也能混到一个不错的爵位,只要不做死,总能有个三代富贵。但是但凡有点野心的,也是不肯尚公主的。
  太宗年间的时候,当时最为受宠的寿春公主下嫁那一年的探花,其实那位探花除了通晓诗词歌赋之外,是个不通庶务的,结果尚了公主之后,却觉得是公主妨碍了他的前程,竟是迁怒于寿春公主,经常出没于花街柳巷,还在外面养了外室,却对公主极为冷淡。
  寿春公主可不是什么没脾气的,她忍耐了两年,忍耐到那个外室居然挺着肚子跑到公主府来求她给自个一个位置了,这才忍耐不下去了,直接叫了公主府的侍卫,将驸马捆了起来,抽了几十鞭子,将驸马那张俊脸抽成了破破烂烂的渔网,这才大张旗鼓地进宫告状。
  太宗可不是什么太平君主,他登基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可是马背上出来的,见得自家女儿被人这般轻视,自然是勃然大怒,又听那驸马振振有词,说什么尚了公主之后,自个前程无望云云,更是啼笑皆非,也不跟他争辩什么,毕竟,作为帝王,又不缺人才使唤,这位探花郎无非就是有一张俊俏的脸蛋,又擅长吟诗作赋,在家的时候,便是柴米油盐都搞不清楚,随便一个下人都能糊弄他,叫他做官,简直是拿百姓开玩笑。
  太宗见他这般姿态,也不多说,直接下旨叫寿春公主休夫,然后以不敬皇室的罪名,革了他的功名,这位驸马当年仗着自个勉强算是宗室,可是得罪了不少人,没了依仗之后,自然多有落井下石之人,最后穷困潦倒而死。
  虽说是太宗下旨命寿春公主休夫,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好名声,寿春公主后来也没有再嫁,直接出家做了道姑,号称明玉居士,在京中颇有盛名。明玉居士出家的青阳观,如今更是香火鼎盛,香客信众络绎不绝。
  不过,此事一出,皇家也有了警惕之心,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那些读书人自个不知道自个的本事,反倒迁怒别人压制了自个的前程,因此,不管是谁,都不会在新科进士里头挑选驸马了,因此,后来这些公主多半是下嫁到了各个外戚或者是勋贵人家。
  外戚也就罢了,反正本来就不能掌权,若是勋贵人家,一般也就是选的嫡次子,免得再冒出之前那样的事情来。
  皇后所出的荣安公主就是嫁入了外戚之家,偏生还不是什么得势的外戚,却是先帝贵妃的娘家常乐侯府。先帝当年宠幸贵妃,家人也得以封侯,先帝在时,自然一切都好,先帝驾崩,常乐侯府自然是大不如从前,毕竟,如今这位圣人可不是贵妃所出,别指望他给贵妃多少面子,因此,一直颇为低调,而且圣人登基,一开始就开脆利落投了诚,还帮着圣上做了些暗中的事情,总算是得了圣上的另眼相看,正巧荣安公主当时也十二岁了,圣人直接下旨赐婚荣安公主与常乐侯府世子程远之。只是常乐侯府虽说尚了公主,但是在京中依旧没多少话语权,毕竟皇后无子,圣上连个养子都没有给她,在宫中说话还没有四正妃响亮,因此,常乐侯府也是得意不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