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看见文秀,立即从凳子上起身,赶紧去扶她,然后不顾唐元和桃红的目光,在两人面前大秀了一场恩爱。
幸亏两人“见多识广”,练就了一番“铜皮铁脸”,半点没有了以前的羞涩模样,反而忍俊不禁的想笑。
——爷,好狗腿!
文秀一边让李俊吃刨冰解暑,一边道:“你给彭大人送没人,也不怕他‘坐怀不乱’把人给你送回来?两个,二十个人家不收也不收。”
“夫人说的是,以后在遇到这种问题,为夫一定再多揣摩揣摩!”
唐元:“”男人的尊严呢?
桃红:“”嫁人当嫁如老爷这般的男儿啊!
文秀被他逗乐了,见他已经解决了前两日夺走彭继鹦鹉的事,心下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叮嘱道:“以后不能再这样做了,小丫头会被宠坏的。”
桐桐这丫头虽然她也疼爱如宝,可若是养成了她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性子,将来可怎么好?
文秀的担心,李俊不懂。
李俊只知道,闺女想要的,他竭尽全力也要为闺女找来哄她开心。至于其他的,他没考虑到,也认为女儿不会因为“被满足”后,就会变的不好。
待李俊吃完一碗刨冰,桐桐带着提着鹦鹉的青梅跑了进来,喊了娘亲后,便扑进了爹爹怀里撒娇,声音糯糯软软的道:“爹爹,我今天想去看大姐姐,看外甥,好不好?”
李俊连鹦鹉都给她“抢”来了,怎么会不满足她别的小小要求呢?
正文 第482章新进展
桐桐要去看李麦穗和外甥,李俊又答应了她,文秀这个当娘的,自然也要跟去。倒不是怕李俊照顾不好女儿,而是也想去看看李麦穗母子俩了。
李麦穗难产时受了不少罪,没把她照顾周全的丫鬟也被冯川发卖了。冯夫人闻讯赶到后,便一直亲自亲为的负责她的饮食和照顾孩子,比起之前,坐月子这段时间,她又胖了一圈,水色也更加好了。
女人啊,嫁人难得嫁一个温柔体贴的丈夫,更难得的是遇到一个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婆婆。
李麦穗很庆幸,有那样一对让人决心绝情的父母,婚前受了不少苦楚,可嫁到冯家后,遇到了冯夫人这个比亲娘还疼她的婆婆。
李麦穗说起冯夫人,脸上都挂着真切感激的笑,三句不离婆婆对自己的好,倒是让文秀生出几分羡慕来。
回想在西塘村的那些日子,李老太隔三差五来作妖,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激情澎湃”和“斗志昂扬”。稍有懈怠,很可能就又被李家那一家子给算计了。
文秀看了一眼旁边逗弄孩子的女儿,这才收回视线同李麦穗继续说话,“麦穗,孩子名字可是取了?”
李麦穗笑着摇头,脸上的幸福自然而然的洋溢出来,“婆婆说,等我出了月子,一起去观音庙拜菩萨,到时候再请大师给孩子赐名。现在,家里人都叫他小宝。”
小宝?
有些意思!
桐桐听见外甥小名叫小宝,便“小宝小宝”的叫起来,都得二十来天的孩子笑完了眉眼。
李麦穗一心围着儿子转,还不知道作坊起火损失惨重的消息,见她不知道,文秀也没提,两人说着家常话,倒也愉快的很。
李麦穗五黄六月坐月子,热得不行,又不敢唤人打扇,说是怕将来得头风病头痛,自打生了小宝以来,各种遭罪。
但也好在冯夫人和冯川体贴,这段日子,心情算是很不错了。
李俊坐在椅子上,瞧了好几眼一声不吭的冯川,最终忍不住道:“你这就真不打算出门了?”
作坊在李俊的帮助下再次运营后,冯川便呆在家里哪儿都没去。时不时的派人去作坊瞧瞧看看,起个监督作用,自己是一步都没再去过。
对此,李俊很是担心。
虽说作坊那场大火可能是冯川自己失手点燃的,可他心里还是装着事儿,除了比之前镇定一些外,一点儿没有放松。
冯川也不知该怎么对李俊说,想了想道:“三叔,最近我都不想去作坊。我们商量的生意,不如劳你受累,你来我这儿如何?”
反正都要走一趟,在哪儿商量不是商量?
李俊还没见过这么“怂”的人,想告诉他暗中保护他的人很厉害,或者还可以利用他出门“引蛇出洞”,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若是冯川知道自己有利用他的想法,只怕会当场翻脸!
文秀一家三口在冯川家吃了饭才告辞,一家人离开时,李麦穗泪眼汪汪,特别想留三婶和妹妹歇一晚。但是想想又认为不可能,没好开口,只是把不舍含在了眼泪里。
文秀坐在马车里,说完李麦穗的情况后,便追问冯川的境况,谁知李俊却是摇头,“那家伙,只怕凶手一日不落网,他一日都不得安宁。”
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冯川就认定了潘誉是凶手似的!
对此,李俊和文秀都很无奈,毕竟,没有证据,别说他们俩,就连府衙的彭继也不敢张口就认定潘誉是凶手。
周大福和彩凤的尸身腐烂严重,怕引起瘟疫,彭继不得不下令让仵作再次尸检后,记录要点,然后把尸身下葬。
衙门里驻守义庄的两个衙役终于得以解脱,但是受的影响却不小,一连好几天吃什么吐什么,一吃饭便想起腐烂的尸体以及那股怎么都无法摒弃的恶臭味儿。
衙门这边有了动作,李俊派去临安城调查梁家人的下属送回了消息。而这消息,足以振奋人心,因为,这使得案件又有了新进展。
粱婉的母亲梁夫人曾经有个胞妹,而她的胞妹曾嫉妒姐姐嫁给了梁大人这个前途光明的夫君,自己却遭人抛弃,在梁大人带着梁夫人回娘家的一天,其胞妹便在梁大人酒水里下了药,然后两人发生了关系。
东窗事发,梁夫人的母亲接受不了小女儿设计姐夫,背叛嫡姐,而且还怀了大女婿身孕的事实,最后自缢而亡。而其胞妹,被娘家人赶出了府,还将她在族谱中除了名。假粱婉准确说来还是梁大人的女儿,只不过,梁大人一家知不知道她的存在,那就不知道了。
假粱婉实名萧蓉,随其母亲姓,从小生活在隶属临安城的一个村子里。而周大福与她们娘俩,正是曾经的邻居。萧蓉与周大福是邻居,那便认得且熟识,那么,周大福的死,说不定萧蓉还能提供一些很重要的线索。
李俊收到消息后,便亲自去了府衙,彭继看他的目光不善,但到底保持了三分理智,道:“李兄,有何贵干啊?”
李俊见他气色不错,一针见血的道:“彭兄最近容光焕发,精神不错啊!”
彭继:“”
事关命案,李俊倒也没多奚落嘲笑彭继,适可而止,随后道:“彭兄,我刚收到下属从临安城那边传回来的消息,绣艺坊老板与死者周大福以前是邻居,两人都在永安城做生意,想必相逢了也不一定。如果没别的头绪,不妨把人请回来问问话。”
彭继找潘誉问话那得多番考虑,但把一个绣坊的老板请回来,那就不用再考虑太多,当即拍板道:“本官立即派人去。”
只要有一线可能,他是半刻也不想再等!
彭继刚把人派出去,调查周大福生前与哪些人有来往时,下属便将名单递了上来。而名单中的人,恰巧便有蜀绣阁的老板萧蓉。
名单中的名字叫萧蓉不叫粱婉,看来,从一开始便是文秀从主观意识上认为且称之为“粱婉”而已。
正文 第483章后招
萧蓉被彭继派去的人请回了衙门,只是,她就没潘誉那般好运了,直接被传到了公堂上问话,而且,一字一句,全都由文书记录在册。
彭继断案也是有两把刷子的,问话的方式很巧妙,往往让萧蓉回答不回答都很棘手。如果说,萧蓉从一开始还很淡定外,随着彭继的问话,她便越来越不安。
永安城里,见过她容貌的人并不多,见过临安城粱婉的人更是不多。所以,她压根儿没有想过,衙门的人会因为周大福的事查到她身上。
彭继和李俊的关系自然是不被萧蓉所知,所以,她此时此刻都还没联想到这一切会是李俊在背后推波助澜。
文秀见过粱婉,萧蓉是知道的,而且也以这种主观意识让文秀认为她就是粱婉。因为,没人会去调查她不是粱婉!
但是,彭继现如今叫她“萧蓉”,想必,关于她身世的那些事,衙门的人也已经掌握了。
可是,那又如何?
萧蓉到底不是个能被三言两语就吓倒的人,定了定神后,条理清晰的回答彭继的问题,并且,半点不含糊的承认她曾认识周大福这个事实。
并且,她也承认了周大福帮彩凤赎身的银子是她借给周大福的。
萧蓉承认了两件事,让官府有了新进展,但是却是矢口否认杀了周大福。对方欠她银子,她把人杀了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彭继见她抵死不认,有些上火,面色一沉,吓唬道:“见你是个女流之辈本官不欲动刑,但是,如果再不老实交代,休怪本官翻脸不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