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在路边的树下歇息,看着好些赶集的人匆匆路过,有背背篓的,有挑担的,还有赶着牛车的。
文秀眼馋的看着牛车越来越远,一双手攒的的紧紧地,她发誓,等她有钱了,她一定要买牛车。不,香车宝马,怎么也得买一辆马车坐坐。
“好了,走吧!”
宋晓月见文秀起身,她也赶紧站起来,两人重新启程。
剩下这一段路,文秀没有再歇息,两人一鼓作气的走到了镇上。此时,东边的太阳已经升起,镇上已经很热闹了。
今日是赶集的日,和平镇周边村落的村民们有买卖需求的都会来赶集。当大伙儿走到城门口时,清静的耳根一下喧闹起来。
和平镇的经济在永安城所管辖的县城里属于中下,兜售贩卖的东西也不如那些中上的镇,就别提与永安城相比了,东西的价钱更是差了两个等级。
和平镇镇,不到赶集的日比较安静,但一到赶集日,那可就热闹了,街上行人不断。沿街叫卖的贩,牵着牲口的农人,途径镇的商贩以及赶集的人,看得人眼花缭乱。
文秀看着热闹的大街,心中的担心在一点一点的减少。
“秀娘,集市在东面,布庄在北面,咱们是先去集市呢,还是先去布庄呢?”宋晓月怕文秀走丢,进镇后便拉着她的手没放开。
文秀心里挂着家里的孩,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巧妙地脱开宋晓月的手,应道:“你去布庄买布,我去集市问价,咱们一个时辰后在这里碰面,行不?”
“额”宋晓月有些为难。
文秀为了不让她担心,拉了拉她的手,“你别担心,我认识路呢。再了,以前在娘家的时候,我也来赶过集,认得路呢!”
“这样啊!”宋晓月一听她认识路,心里的担心一下就放下了,笑呵呵的道:“行,那咱们就分开办事,一个时辰后在这里见。”
两人约好了碰面时间后,便分道扬镳。
文秀其实不知原身来赶过集没有,反正她脑海中是没有任何印象的。但人有两片嘴,能能问,还能自个儿把自个儿丢了不成?
她抬头望了一眼东面,那边行走的人流显然比北边还多,她心中越发期待,走向东面集市的脚步也不由得轻快了许多。
*v本s文*/来自\v\v/**\ .G ZBp i. ,更sq新更t快无弹*窗**
正文 第048章赶集2
和平镇分为四个方向,东面是集市,赶集时最是热闹的区域;北面大都是卖绸缎和成衣的布庄、粮铺、杂货店,西面是饭馆、酒楼和客栈,南面则是一些富户们的住所和官老爷的衙门所在。
集市上贩卖各种东西,其中红枣也是贩卖物的其中之一。只是,也不过零星的两三家而已,最重要的是,红枣的个头和颜色都不如她家的。
文秀上辈干的虽然是见不得光的买卖,但讨价还价、与人沟通却是没有半点问题。她自己给自己打气之后,佯装成买红枣的客人,走到其中一家红枣摊前,随意挑拣了两颗个头大的红枣,开口问道:“你这枣咋卖?”
卖红枣的是位婶,大概四十几岁,她摆着红枣滩卖枣,手上却半点没闲着,坐在凳上纳鞋底。她听见文秀问话,抬起头来,看了文秀一眼。随后她将手上的针在头上擦了擦,又往鞋底上扎了进去,然后才道:“十五文一斤。”
十五文一斤,那是多少钱?
文秀来了这世界半个多月了,可是除了村里那些关于自己的破事外,她对这个世界真真儿算不上了解。她把集市都逛了一遍,对买卖双方口中的铜板完全没概念,对经济物价什么的更是全然不知。
现在对方喊价十五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总不至于,看电视里那样,一文钱两个肉包这么算吧!
文秀对“十五文”毫无概念,向大婶笑了笑,放下红枣赶紧闪人。纳鞋底的大婶仿佛也没奢求她买似的,面无表情的又低下头忙着纳鞋底儿去了。
为了弄清一个铜板的购买能力,文秀愣是将集市里贩卖的东西的价钱都问了一遍。然后走进了一条巷,凝神静气的分析一文钱的概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大概分析了一刻钟,便大致了解了。
集市上,肥肉一斤的价格是二十二文,瘦肉一斤十八文,鱼八文。猪肉价钱差不多是鱼肉价钱的三倍,这一点倒是跟文秀上辈生活的地方的物价差不多。只是不同的是,鸡鸭这些家禽,鸡鸭的价钱是十五文左右,与上一世比起来要贵一些。
十五文一斤的鸡鸭肉,十五文一斤的红枣,也就是,吃一斤红枣就能吃一斤鸡鸭肉。算起来,红枣还真有些贵。
这下,文秀想明白了,难怪摆红枣的大婶能闲的纳鞋底儿了!
现在,只要再去沿街包铺问问价,基本上便能确定一个铜板是不是能买一个大肉包了。
文秀觉得,摆摊的那几家红枣都不是特别好,个儿不大,颜色也不是很红。如果把自己家的红枣带来摆摊,还是卖十五个铜板一斤,那是不是得亏了?再看看摆摊人家面前基本上没人问津,摆摊卖红枣的心思也就越来越淡。
方氏的不错,红枣在药铺属于补品一类了,养颜补气血,这种好东西,还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吃得上的。西塘村里的农民,每年有幸摘的一些回去尝尝味儿,还真是得了老天爷的恩赐。
罢了,看来集市上是卖不出去了,再想想其他法。
文秀今日除了有这些收获外,她还发现,集市也没有土豆粉卖。不仅是土豆粉,就连最平常的干粉条也没得卖。粉条一般分为红苕粉和芭蕉芋粉,虽然口感不一样,但是提粉的过程是一样的。集市上没这两样东西卖,显然提炼的技术在这里还未发掘或者推广开来。
如果想要大量提粉推广粉条,那便需要作坊。最重要的是,这两样东西需要的人工很大,而实际收获却不行,这种生产最多只能糊口,想要发家致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发财,只有寻别的路。
文秀又在集市上逛了一圈,想买的东西很多,但是无奈身上一文钱都没有,最后只能叹气作罢。一路精神怏怏的走回与宋晓月约定的地点,只见宋晓月已经在等她了。
这会儿,离约定的时间还早呢!
文秀见宋晓月两手空空,疑惑道:“月娘,你买的布呢?”
宋晓月摇头,然后赶紧解释道:“我与管事的嫂认识,付过钱就放布庄了,等燕青回去的时候去取,这是昨晚我们约好的。婆婆让我去给孩们买些糖,但是我怕去糖铺耽搁,错过了与你约定的时间,让你在这里傻等。”
文秀挑眉,这是要让自己一起去糖铺?
“走走走,咱们一起去糖铺,不会耽搁多少时间的。一会儿啊,我多买一些,你给两个孩也带一点回去尝尝”
宋晓月对于买糖这事儿,显然很高兴。即便自己如今没有孩,但是心甘情愿的为家里的孩们服务。大人之间那点摩擦和过节,无论怎样,也没有牵扯到孩身上。
这一点,王家几房的人都做的还不错。
因为糖贵,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口,所以在的和平镇,卖糖的铺只有南面街口上的一家。铺开在这儿,也是情有可原,这里住的贵人多,穷苦人家吃不上,但这里住的人却是吃的上的。
去南面的糖铺,就必须要走两条巷,巷都是青砖灰墙,有两三米高,从巷口进去,颇有种巷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走进巷后,七拐八拐根本辨不清方向。如果不是有宋晓月带着,文秀在这迷宫似的巷内,兴许还真会迷路。
“救命唔唔唔”
“救救命”
“闭嘴,臭娘们儿!赶紧把钱交出来!”
“唔唔唔”
“哎哟,臭娘们儿,还敢咬老,行不行老上了你?”
“啪——”
“救救命”
突然,隐隐约约的声音传来,文秀静气凝神的听着,脚步不由得慢了几分。越往下听,眉头就蹙的越紧,紧皱的眉头随时都能夹死一只蚊。
宋晓月一路叽叽喳喳的的眉飞色舞,讲的都是家里孩有趣的事情,可着着,她便发现文秀不在自己身旁了。她停下步,急忙转身,刚想喊文秀,却瞧见她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了。
*v本s文*/来自\v\v/**\ .G ZBp i. ,更sq新更t快无弹*窗**
正文 第049章路见不平
宋晓月看着文秀莫名其妙的跑了,连喊了几声她也没应,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便急吼吼的追了上去。
文秀顾不得回应宋晓月,她急慌慌的在巷里寻着之前那道微弱的求救声。可是,一连跑了两个巷口,却是没再听到那声音。
难道自己听错了?
上一世,文秀经过特殊且残酷的训练,听觉异常敏锐,周围只要有风吹草动,敏锐的听觉便能分辨出来。这一世,她的听觉虽然赶不上以前,但是应该还不至于听差。但是,为什么寻了半天没找到呢?
难不成,自己真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