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还真是笑死人!
文秀有先见之明,临时决定去镇上开户存钱,让杀气腾腾的李老太扑了个空。结果,李老太没见到文秀,硬是在文秀家门口骂到了晌午吃饭,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去。
镇上有三家钱庄,规模最大的那家叫福来德。据,福来德在整个大夏国的城镇里都有分号,无论在哪里开户存的钱,到别处去了,只要拿出票据就能兑钱,很方便。
文秀将来是要做大买卖的人,自然选择最好最便利的钱庄。听冯川介绍之后,福来德自然成了她的首选对象。
福来德钱庄里人来人往,但却半点不欺客摆架,伙计跟熟人冯川冯大少和文秀都打了招呼,客气的问道:“不知二位是要开户、存钱、兑换银票还是取现银?”
冯川道:“这位嫂要开户存钱,麻烦你一下。”
伙计连连道不客气,便请了冯川去一旁喝茶等待,然后让文秀出示她的身份文牒,并把要存的银拿出来。
文秀把文牒递给他后,又把六百两银票递进了窗口,“六百两。”
伙计接过银票,验证了真伪过后,便请了她稍等,自己则拿着文秀的文牒、银票去了后院。开户,需要钱庄管事盖章签名,手续齐全了,才能发对牌和存钱票根。
福来德钱庄虽然生意好,但办事效率挺高,没多一会儿,伙计便拿着办好的手续出来了,然后让文秀在几页纸上摁手印。
文秀照办之后,伙计又跑了一趟后院,这才将对牌和票根递给了文秀,“嫂,这两样东西你收好了,以后你无论在哪儿,只要到福来德分号递上这两样东西,那就能取银了。”
“好,谢谢你!”
文秀看着一寸大的对牌,心里一阵狂喜和激动。
伙计了一句客气话,又把她的身份文牒还给了她,在福来德钱庄开户的事,也算成了。
文秀拿着手里的东西真的很激动,她有钱了,她有存款了。
虽然只有五个多月的时间,但最初的心酸和煎熬,她真的是永生难忘。现在好了,她和孩以后再也不会过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了。
她们的好生活,这才刚刚开始!
“走,我请客,咱们吃好吃的去!”
文秀高兴,豪气万丈,大手一挥,大方的请客吃饭。
两个家伙一听有好吃的,激动地连连拍手,尤其是桐桐,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兴奋的泛光。肉啊肉啊,她最喜欢吃肉了。
冯川看着文秀开心的模样,今早在西塘村经历的噩梦也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他笑着大声道:“走,我请客,算是为你祝贺。”
文秀高兴,中午点了一桌好菜好饭,大家吃的都很高兴,结账的时候也没让冯川买单,而是自己抢着付了饭钱。
做生意,有来有往,不斤斤计较,相互之间多信任,合作关系才会长久。她不是爱贪便宜之人,不会因为冯川家境好久时时刻刻都占人便宜。
饭后,冯川不知文秀打算,便道:“你是带着孩回去,还是去布庄坐会儿?”
文秀想着这点儿,李老太怕是应该没找到人回去了,道:“去买点东西就回去,后天就是年了,家里大扫除还没做呢!”
冯川闻言,惊讶的道:“年?什么年?”
文秀也愣住了,冯川这反应,难道大夏国没有年这个法?她脑袋飞速的转了半天后,打着哈哈道:“我娘家那边的习俗而已,反正也就那样。”
“哦,原来是这样。”冯川一听是习俗,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点着头道:“好吧,那我让四送你们回去。等过了年,再请你来家里吃饭。”
“好!”
文秀娘仨要去买东西,四则先把冯川送回了布庄,然后再把车赶到指定地点接文秀。文秀就随便去集市买了点东西,时间上与折回来的四刚刚好。
四是个活泼的,性格也很开朗,来了文秀家两次,也算跟人熟了。他今儿莫名其妙的被李桃花咬了一口,心里还有些不痛快,一想起李桃花凶巴巴警告自己的模样,送文秀回去的路上便道:“嫂,那姑娘什么来头啊?”
“什么来头?”文秀起初有点吃惊,但想了想还是道:“一个乡下丫头,能有什么来头?”不过是虚荣心作祟,妄想攀高枝儿罢了。
李桃花之前口口声声要嫁王燕青,碰到宋晓月总是给人瞪眼睛,尖酸刻薄,跟李老太不相上下。自从冯川来过西塘村后,她就改追冯川了。虽冯川摊上了麻烦事,但宋晓月却是从中得到了解脱。
四闻言,“噗”的一声笑了,“原来如此。不过,我家少爷可不是阿猫阿狗都会娶的。我们家夫人啊,已经给少爷物色了好几个姑娘了,是少爷过完二十岁生日,就挑一个合适的娶进门。”
“哟,那好啊,能嫁给冯川的姑娘,想必也不会差了去,到时候,我可得跟你家少爷讨杯喜酒喝喝。”
“嫂净是笑,少爷若成亲,不请别人,那也必须得请你啊!”
两人现在的关系还的确是这样,冯川成亲若不请自己,那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肯定是决裂了。要不然,一个车夫都看透的问题,冯家人看不到?
马车跑得快,不过是着笑的功夫,马车已经进了村了。看文的仙女们,活跃留言跟我讨论剧情哦么么哒
正文 第156章过年(二更)
文秀带着孩回到家后,便各给了孩两块糖,然后让他们去玩儿。而她则穿上围裙,把家里的被什么的全收拾到了院里,然后开始大扫除。
大扫除大扫除,在文秀上辈生活的西南地区,大扫除方言叫做“打阳尘”,意思是一年四季,房里房外积累的灰尘都清扫干净,除尘迎新。
平时家里若是要做点什么事,那都得翻老黄历,日合适才会动手。可腊月却不一样,只要过了腊月二十,在俗称的“倒牙”过后,家里不管是大扫除、修整房、柜、打灶等等活儿,都可以随时做,不用再挑日。
也是从腊月二十开始,各家各户也就忙碌起来,搞卫生、换洗被套、清洗锅碗瓢盆,条件好一些的,一家人则分工合作,一些人大扫除,一些人着手准备吃食,然后全家老能在年夜吃上一顿丰富的饭菜。
哪怕文秀上辈是一个人,但大扫除和年却是一方习俗,她早过惯了这种日,所以即便大夏国没有年的习俗,但她却也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个人在堂屋和厨房来来回回的忙碌,仰头扫蜘蛛,弯腰擦灰尘,等到她扫干净房梁、扫干净地面、擦好桌椅凳,洗好被套晾好,天已经快黑了。
“哎哟!”
干完所有活儿,文秀只觉自己老腰都快断了,直起腰时,只听见骨骼发出“咔擦”两声,浑身都痛。大扫除,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树儿和桐桐擦着点儿回来的,跑进屋,两个家伙只觉家里大变样,好像一股“新新干净”的味道。虽然平时家里也很干净,但跟今天比起来,还是很不一样。
“娘亲,娘亲,你在哪儿啊?”
文秀正打算淘米做饭,听见桐桐的声音,连忙应道:“厨房呢!”
两个家伙听到娘亲的声音,蹦蹦跳跳的进了厨房。
文秀原本打算责备两个东西一番的,可她责备的声音还没出口,树儿就夸道:“娘亲真棒,家里好干净,娘亲辛苦了。”
得,这马屁拍的正是时候,她还有什么理由责备孩回来晚了一会儿?
若是回来的早,调皮捣蛋,自己是不是又要想着责备两人太过顽皮,在家里都碍着她大扫除了?
文秀想了想,温柔的道:“娘亲不辛苦。”
桐桐在一旁看了哥哥一眼,大眼睛滴溜溜的转,见哥哥没继续话了,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娘,我跟哥哥玩儿的时候,听见方婶婶同朱婶婶,姑姑被冯叔叔打了,她那只野鸡变不成金凤凰了。”
啥?
桐桐的八卦因似乎天生俱来,见娘亲一愣,又心翼翼的道:“娘亲,你忘了?姑姑不是你打的么?”
“方婶婶是冯叔叔打的,我在一旁点头了。”
这
文秀看着眼前的一双儿女,心里五味杂陈,淘米的动作都跟着慢了。
丫头八卦因滋生,竟然知道回来聊李桃花的八卦。大儿也是个腹黑的主,明明是她这个嫂打了李桃花,他却顺水推舟,把黑锅让冯川背了。
这俩孩,究竟像谁?
文秀好半响才回过神来,累了一天却是连教育孩的精神都匮乏,对两个家伙挥了挥手道:“去堂屋里玩儿吧,过一会儿就开饭。”
腊月二十三,在文秀上辈生活的天朝,那是年的日,家家户户祭灶神的日。南北有差异,北方人习惯包饺,取意“送行饺迎风面”。但其中也有一些地方是炒玉米,谚语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法。而文秀所在的西南,几乎是家家户户烧一桌丰盛的家常菜。
除了包饺烧菜,用好吃的来招待灶王爷,还要在灶膛边上贴上对联,大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种。每家每户都把灶王爷奉为神明,由它来主宰一家兴衰祸福,由于四季常住灶间,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也就成了“一家之主”。有些地方更为隆重,还会在灶台上供奉上灶王爷的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