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们抠门儿,不愿意给儿媳妇儿礼金,只是对方是皇族,这种高高在上的人家儿,哪怕是把他们的骨头渣子都砸了卖钱,也给不起那么多的彩礼啊?
说句平常的话,若是普通人家儿的孩子,他们也会尽可能的去满足女方儿的要求。
毕竟嫁了女儿,人家也都是爹娘生养的,也都是在家里被宠大的,他们也不愿意委屈了。
可刘思颜不一样儿。
这身份毕竟在这儿摆着呢,这种差距,不是他们想满足就能满足的了的呀。
说到底,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所幸人家没啥要求,也让他们能松口气。
若是人家真的狮子大开口,他们作为平民老百姓,也不敢不给。
如今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了。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可能啥也不给。
细细的想了想,将他们家所能给的最好的东西说了一遍,两家儿商议着,就这么把事儿给定下了。
与此同时,刘清华和刘思颜两个当事人皆是羞红着脸看着对方。
好不容易修成正果,有了好的结局,他们自然高兴。
定了亲事,定了日子,两家人这才都心满意足,乐呵呵吃完了这顿饭。
从未想过自个儿家有朝一日竟然也能和皇族扯上关系,刘父刘母只觉得自个儿像是做梦一般。
那种虚幻的感觉,就好像他们只要一睁开眼睛,如今的这一切就会像烟雾一般消失不见似的。
想着两家儿第一次在一起吃饭,这种场合,他们作为男方儿,总不该让女方儿结账。
握着兜里他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刘父开口道,“小二!”
听到有人叫,店小二忙跑过来,笑着应道,“来了,客官有啥吩咐?”
刘父第一次在这么大的酒楼吃饭,有些拘谨的道,“我们要结账。”
店小二看了看杨夕颜等人,这才笑着道,“不用了,客官,您不需要结账的。”
听到这话,刘父还以为是因为杨夕颜他们的原因,店小二才不肯收他的钱,顿时急道,“那怎么行,吃饭咋能不给钱呢?多少钱你尽管说,我能给的起。”
见刘父急成这样儿,店小二又笑道,“客官,真的不用,哪有老板在这儿吃饭还收钱的道理?”
“啊?”
听到这话,刘父顿时懵了,整个人呆愣愣的,怎么也反应不过来。
无奈的看着自家爹爹,刘清华这才解释道,“爹,这酒楼是伯母开的,整个御龙国每个城镇都有。”
听罢刘清华的话,刘父这才明白过来,心里头更加震惊。
本以为人家是皇族,又是做官的,就已经够厉害的了,却不想人家经商也绝对不差。
更何况刘清华刚刚说的是,这酒楼可是杨夕颜开的。
回想起之前杨夕颜和他们说的,是她抛头露面才让家里头富起来,刘父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儿。
一个女人,小小年纪就能做这么大的生意,这可不是啥简单的事儿。
此时此刻,刘父对杨家人除了敬畏之外,又多了佩服。
一家子,有王爷,有将军,还有这么会赚钱的夫人,这一家子都像是传奇一般,让人惊叹。
此时的刘父才觉得,他们当初竟然误会这么厉害之人的女儿不知廉耻,简直就是个笑话。
人家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金银钱财,一概都不缺,哪里还需要靠男人去赚钱?
再说了,单凭人家父子俩保家卫国,给他们老百姓带来了好日子,就值得让他们高看一眼了。
将事情定下,两家都高兴不已。
送回了刘父刘母,杨夕颜等人这才在酒楼歇息下来。
这几日刘思颜一直惦记着和刘清华的事儿,日日夜夜都睡不踏实,整日心思重重的,眼圈儿都有些发黑了。
而刘思夕和段雨霏也是赶了许久的路,压根儿都没有机会休息。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几人的脑袋才沾上枕头,便直接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一家子人那叫一个痛快,昏天黑地的,都不知道屋子外头是何时辰了。
待一家子休息好,同刘父刘母打了招呼,他们才又坐马车赶回了龙城……
正文 第454章回归平淡
“回来了?”
回了杨府,闲来无事的陈依梦便是第一个出来迎接的。
“回来了。”
杨夕颜应了一声儿,一家人往里头走去,偌大的杨府才又热闹了几分。
原本还觉得家里头大些好,比以前的破屋子强多了。
可如今各自成家,杨府的人越来越少,大大的府邸变得空荡,他们才觉得家太大了也不是啥好事儿。
如今这么看来,还是小青村儿后盖的小房子好,不大不小的刚好。
看着喜滋滋的刘思颜,陈依梦便笑着道,“看来你们这次去的很顺利啊?”
听到这话,杨夕颜忙道,“大嫂怎么知道?”
陈依梦示意杨夕颜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儿的刘思颜,这才笑着道,“你自个儿瞅瞅,这丫头,笑的嘴都合不上了,若是不顺利的话,她早哭了。”
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杨夕颜的眸子里头却带着宠溺。
将刘家的情况儿和陈依梦大概说了说,陈依梦这才有些感叹的道,“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的性子还是一点儿也没变。”
“无论对方儿是啥家庭,无论有没有钱,只要人好,其他的在你这儿就都不是事儿。”
听到这话,杨夕颜笑了笑,同陈依梦闲聊着。
另一边儿,许久不见刘思颜的妹控刘思夕,也是寸步不离的跟着刘思颜,弄得刘思颜和段雨霏都有些无奈。
同他们一辈儿的殷娇娇显然跟他们更合得来。
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殷娇娇跟着他们几个小年轻在一起,不住的发出笑声儿,看起来心情不错儿的样子。
几人从湘城回来,赶了好多天的路,原本休息好的身子又一次变得疲惫起来。
几人吃过饭,闲聊一会儿,便又一次陷入了沉睡之中,就好像可以睡一辈子似的,怎么叫也不会醒。
就这样儿,几人成功的错过了晚饭,一觉睡到了第二日早晨。
如今的天气冷了,所以刘清华和刘思颜的亲事便定到了明年。
刘思颜是个闲不住的,在家小住了几日,便又急匆匆的去忙自个儿喜欢的事儿去了。
而刘思夕情的假不多,几乎都浪费在路上了,还没在家里头待够,便又火急火燎的赶回去了。
刘思夕好不容易回趟家,还没待几天呢,就又走了,一家人难免不舍。
杨府又一次变得空空如也,年岁已经大了的杨夕颜他们又要花时间去适应。
儿女都不在身边儿,难免会觉得寂寞。
孤零零的在家,杨夕颜除了在家做饭,都不知道自个儿还能干点儿啥。
抢了家里头厨子的活计,厨子们领着月钱还不用干活儿,闲的无所事事,自个儿的心里头都快过意不去了。
要不是还有府里头的下人捧场,厨子们只觉得自个儿都能收拾包袱回家了。
拿着不菲的工钱,却干着这么轻松的活儿,厨子们都不知自个儿是该喜还是忧。
转眼间便到了过年。
往年家里头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可如今即便是过年,也没几个人赶的回来。
除了龙城的这几个人,其他的都还在边关,根本回不来。
大房的杨希晟一家子,还有杨夕凝母女俩,二房的杨希山一家子,和杨夕婉。
四房的杨国智王婉柔,五房的杨国孝一家子。
再加上杨国廉和林莲子,还有姜齐姜环两兄弟家。
如今过年这么热闹的日子,就只剩下这么几个人了。
杨夕婉是家里头唯一一个出嫁还在家里过节的人。
只因为太恋家,又有着杨夕颜的帮衬,她的夫家也不敢说什么,就任由杨夕婉高兴了。
而家中其他的已经出嫁的女子,过年便都不再赶回来了,只有平时才回来看一看。
从二十七到初七,空荡的杨府才终于热闹几分。
虽然离得都不远,可各自都有事儿要忙,大伙儿也没啥机会能聚在一起。
如今过年了,他们好不容易都放下了手中的事儿,都凑在一起过年,许久不见,他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儿。
虽然家里头有的是下人,不过他们还是享受着自个儿买年货儿,自个儿忙活着家中琐事。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做这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怀念,自然不会觉得辛苦。
想着以前啥也舍不得买,一去镇子里头都眼馋的时候儿,大伙儿都是满脸的怀念之色。
时光匆匆,过得飞快,转眼之间,他们都老了,孩子都成家,又有孩子了。
而以前的事儿,还像是就在昨日一般,历历在目,很是清晰。
过年,老一辈儿的都在怀念过去,小一辈儿的都在说说笑笑,更小的,便是又哭又闹的淘气的时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