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终究不是人能抵挡的……
正文 第397章老太太离世
“我这一辈子也去过不少的地方儿,果然还是这里最好看了。”
感叹的看着四周的景色,遍布皱纹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看样子,老太太的心情不错儿。
想到这里,杨夕颜的心里头才稍稍舒服了些许。
“七夕啊。”
姜淑芳忽然又开了口,笑着对杨夕颜道,“等我走了,能不能把我埋在这里?”
“这儿这么漂亮,就算死了,能被埋在心里,我在九泉之下也会很高兴的。”
听到这话,杨夕颜微微一愣,随即才连连点头道,“好,都听娘的。”
不过是这么样儿一个小小的要求,杨夕颜自然是会满足的。
从小到大,姜淑芳对她有多好,杨夕颜的心里头都有数。
别说是这个愿望,就算姜淑芳想要天上的星星,她都愿意想尽办法去上天给她弄来。
身为女儿,杨夕颜尽可能的想要满足姜淑芳的所有要求,因为她知道,恐怕不久之后,她就算想去对姜淑芳好,都做不到了。
将桃源里的小屋子又稍稍的收拾收拾,只因为姜淑芳想和杨国礼住在这里。
于是杨夕颜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老人也有春天,岁数大了也能浪漫。
自从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之后,老两口便不用再像年轻的时候儿那样日夜干活儿了,闲暇的时间也得多了许多。
以前起早贪黑的时候儿,只要有点儿时间,便觉得用来休息都不够,自然也没有精力去想别的。
可如今闲下来了,老两口整日唠唠嗑儿,看看花儿,逗逗家里头的活物,一天别提多自在了,感情也变得越来越好。
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过是穷到一定的地步,除了穷再也没法儿考虑别的事儿,自然也不会觉得快乐。
也难怪,人人都想成为有钱人。
自从将老两口安置到了桃源以后,二人明显精神了许多,杨夕颜他们看着也高兴。
家里头来人的时候儿,杨夕颜便让他们出来,没人了,他俩再进去悠闲自在,倒也不麻烦。
就这么过了一个多月,杨夕颜依旧和往日一样儿,去桃源里看望老两口,却发现杨国礼的表情不打对劲儿。
心里头咯噔一声儿,杨夕颜不敢相信的道,“爹……娘她……”
轻轻的点了点头,杨国礼的表情我有些伤感,却也没有太过悲伤,就好像是早就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一般,平静的让人心酸。
“你娘有的很安详,没有痛苦,你也别太伤心了。”
杨国礼的声音传入杨夕颜的耳中,平淡又深情,杨夕颜的眼睛顿时就红了。
“我去通知其他人。”
杨夕颜说了一句,便出了桃源,推开门招呼外面的丫鬟,告诉她去找人。
老太太离世,这可不是小事儿。
半天的功夫,无论是龙城的亲戚,还是小青村儿的亲戚,就连书院的孩子,都聚到了家里。
在家里人这里,桃源早已经不是秘密了。
抢也抢不走的东西,就算有些人心里头羡慕,却也都没有贪念。
对于如今已经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他们来说,杨夕颜的桃源就好像时不时去游玩儿的庄子一样儿,鸡肋的很。
除了好看,这东西对他们来说,倒也没啥太大的用处。
况且杨夕颜夫妻俩都不一般,也没有人感惦记他们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杨夕颜后来才放心的让他们知道了桃源的存在。
老太太想要葬在桃源这事儿,他们一早就知道了,只是没想到姜淑芳竟然走的这么快,让他们一点儿准备都有。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日日进桃源探望的杨夕颜都没有发现姜淑芳的异常。
或许是因为桃源的原因吧,姜淑芳的状态一直都不错儿,根本看不出来是要去世的样子,所以他们才觉得如此突然。
一家子人伤心不已,哭了一会儿,便齐心协力的将其葬在了桃源,也算是满足了老太太的遗愿。
只不过杨家如今身份不同了,老太太的葬礼也不能如此的草率。
流言蜚语害死人。
为了不让某些有心人诟病,在葬了老太太之后,杨夕颜一家子又用空棺材走了一场形式,也算是对杨家之外的人有个交代。
人,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走了。
远在边关的刘思夕小两口儿和杨希泉都没有来得及赶上姜淑芳的葬礼。
等到他们赶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好在姜淑芳的墓就在杨夕颜这里,他们去拜祭也很方便。
只不过逗留了两日,三人便又折了回去,片刻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而自从姜淑芳去世之后,杨国礼便再也不愿意离开桃源了,整日在里面陪着姜淑芳,哪怕只是个墓碑。
虽然担心杨国礼一个人在里面会不会太过孤单,不过杨夕颜也知道,这才是老爷子想要的。
不在强求他出来,杨夕颜只是嘱咐他照顾好自己,别太压抑了,并日日送饭菜进去,虽然里面并不缺吃喝。
只可惜事情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没过多久,龙城便是爆发了一场很严重的鸡瘟,死了不少的人。
“小姑,这次的鸡瘟很严重。”
杨家家大业大,分支极多,大房杨国仁一家子如今都在陵国,二房杨国义一家子这几年也有些小钱儿,买了不少的地,靠收租子为生。
四房杨国智一家子和六房杨国廉他们则是自己做了生意,虽不及杨夕颜他们,却也还不错儿,至少银子不愁赚。
五房杨国孝一家子没啥特长,就只能守着家里头的老本儿,在村子里头拾掇拾掇自家的地,偶尔让二房接济接济,倒也还好。
至于杨果果一家子,也是老样子,吃军饷。
而杨夕颜一家子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该文的文,该武的武,该官的官,就只有刘思颜一个人算是个例外。
因为刘思夕和刘思颜都有各自的事儿,如今杨家的生意已然由杨希文的儿子杨怀瑾接手了,所以无论大事小情,杨怀瑾才是做决定的那一个。
可即便如此,杨怀瑾还是习惯于有什么事儿都找杨夕颜去商量商量……
正文 第398章新小东家杨怀瑾
自从杨怀瑾接手了家中生意之后,杨夕颜就真的退位让贤了,小东家的名头也落在了杨怀瑾的头上。
老一辈儿的人一个一个的走了,新一茬儿的孩子也都大了。
时过境迁,如今知道杨夕颜曾经光辉事迹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她也就名正言顺的享清福了。
杨怀瑾这孩子算是他们这一辈儿里最大的一个了,比刘思夕成亲早上两年,娶得也是一个富家小姐,名唤殷娇娇。
殷娇娇那丫头虽不如段雨霏生的好看,却也挺水灵的,人性子开朗,做事儿干脆利落有条理,也不怕生,是一个十足十的做生意的料。
毕竟她爹娘也都是做生意的,从小在那种环境长大,不知不觉间也会了解许多事儿。
比起杨夕颜,显然这丫头的天赋更好,若是杨夕颜当初没有桃源,没有人从现在带过来的那些点子,她做生意一定比不上殷娇娇。
而杨怀瑾虽然学业很好,人也聪明,却并不愿意入朝为官,所以才选择接手了家里的生意。
对此,杨希文也是很赞同的,毕竟杨怀瑾的性子太温柔,官场并不适合他。
而若是做生意,有殷娇娇在一旁帮衬着,倒也到也不错儿。
杨怀瑾一开始还觉得自己继承了杨夕颜的生意不大好。
要知道,杨家最大最富有的生意命脉,便都在杨夕颜的手里,一到接手,便是瞬间富可敌国。
而这般庞大的家产,理应是刘思夕和刘思颜兄妹俩的。
杨怀瑾怕他们会心里不痛快。
而杨夕颜却是笑他想的太多了。
刘思夕就是个战争狂人,战场那种刀剑无眼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而刘思颜更是一心扑在自个儿喜欢的事儿上,一年到头都回不到家几次,更是没有心里打理生意。
所以对杨夕颜来说,由杨怀瑾接管这些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杨怀瑾才安心的替杨夕颜打理起这庞大的生意帝国来。
只是没想到,太平了这么多年,却忽然闹起了鸡瘟来。
“查到原因了吗?”
听着杨夕颜的话,杨怀瑾忙道,“查到了,说是有一户人家的鸡被黄皮子咬死,没被发现,如今天又热,那鸡就臭了,后来整个村儿鸡都染上了鸡瘟,连人都病死不少。”
“最开始大伙儿都还没当回事儿,寻思着头疼脑热的也没请大夫瞧,后来事儿就大发了,也越来越严重。”
“现在就连整个儿龙城的人都不敢再吃鸡鸭鹅了。”
“原来如此。”
听到这话,杨夕颜又道,“那你的想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