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之家 [强推] (小树要长高)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小树要长高
- 入库:04.10
这里靠近城南巷,消费群体百分之八十都是里面的居民,消费水平搁在那呢,都是做苦力挣的辛苦钱。
之前没有其它人做这种吃食,只三牛一处,即使贵点,没有对比性,人家愿意买账,可如今有更便宜的,他们肯定选择的是即能填饱肚子又便宜的东西。
“算了,收拾东西回去吧,等会咱们哥三找个地方吃个饭,我有事与你商量。三哥,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今晚我请你吃酒。”
原本他还准备去做调研来着,这一听没必要做了,一个馅饼六文钱比别人三文的多一倍,离的又不远,谁不愿意省几个钱。
“好啊,我早就憋坏了,不过回去娘知道咱们喝酒了,你就说是你请的,和我没关系的!”
正在煎水豆腐的姚三顺听了江沛说要请他喝酒,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来到府城三牛忙着婚事和他的小吃摊,没空陪他喝酒。
他一个人没那个胆去喝,在姚家庄时,曾经他们弟兄三因醉酒把别人预订的豆腐都忘了送,被姚父拿着棍子追着打,之后就明令禁止他们饮酒,除非是应酬时才能喝点。
“行,娘怪罪起来,我帮你担着!”三人手脚麻利的把摊子收拾好,把火炉闷灭抬到一旁停着的平板车上,馅饼和煎豆腐三牛让他晚上吃完饭带回去。
…………
“二哥,你说让我在明华街找个铺子?!可你也知道那里的店铺每个月得不少钱……”
三牛听江沛是和他商量租门面的事,而且还是在府城最繁华的明华街,拿着筷子夹猪头肉的手一顿,皱着眉头为难的望着他。
“我同意二牛的想法,现在咬咬牙花钱租个铺子,凭你二牛的手艺不愁没生意,光靠摆小摊何时混出头来!”
三顺端着碗恣意的喝着酒,才七八岁时他就跟着姚父的豆腐挑子走街串巷的卖豆腐,头脑自然比旁人想的深远。
“对,就在明华街,那里人多,离府城的大户人家又近,不怕租子贵,就怕没生意,钱的事情暂时不要管,这两天你和三哥先去看店铺,觉的合适先让中人留着,到时我请个假咱们再去谈。”
把门面选在明华街再合适不过,府城最繁华的街道自然有钱的人多,有几处大酒楼都在那里,还有比较出名的点心铺子,为了给兰香买糕点,他去了好几趟。
有他小舅子在场,不好和三牛说他们合伙做生意的事,毕竟涉及到分红,不好有第三者在场,还是私下里再和他谈吧。到时铺子租下来后,搞个开业活动,好好的宣传一番,争取一炮打响。
听他们俩都这样建议,三牛的心中的豪气也被激发出来,不破不立,拼一把又何妨,听二哥的,明天就去看门面。
江沛不敢太晚回去,兰香还在家等着他呢,上午刚回来只在家呆一会就跑商号了,下工又来这里喝酒,实在有点不像话,于是拉着还未喝尽兴的三顺和三牛要回去。
三牛不与他们住一处,不过在城南巷附近,都是一个方向的,当时三顺担心家里只兰香和徐氏,晚上不放心,一直都是睡在江沛家的。
“是二牛跟三顺吗,锅里还给你们留着饭呢,喝酒去了?”徐氏听到敲门声,听到两人的回音后,开了院门,一股酒气扑面而来,猜想可能他们谈事去了,徐氏倒也没说什么。
“娘,不用管我们,歇着吧,都累一天了,我和三哥睡,您不用睡榻上。”
丈母娘必定因他回来又要给他让床铺,委屈自己睡书房木榻了,赶紧他话说到前头。
“让娘睡我屋,我皮实,不怕硌着,我睡小房!”
既然小舅子那么善解人意,不好拒绝,徐氏也没说什么,儿子多吃苦对他有好处。
回来时已快到亥时,徐氏观他俩人都清醒着没喝醉,让他们自行洗涑,自己去三顺房间把被子调换一下准备休息。
…………
“我身上有酒味,若受不住酒气,我再拿双被子单独一个被窝。”兰香此时已躺在床上,他轻手轻脚的进来时,正对上她漆黑的眸子,兰香笑着摇摇头。
“一个半月没和宝贝女儿说话了,这些日子乖不乖啊?想不想阿爹?呀,她听的到我说话,在动呢!香儿,孩子在踢我呢!”
江沛掀开被子钻进被窝,手自然而然的放在鼓起的肚子上,没想到刚说完话,手掌就感受到胎动,不由激动起来的喊起来,当清晰的感受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莫名的想要流眼泪。
兰香见他如此兴奋,不由温柔的轻笑起来,这种情况发生半个月了,孩子每天都会轻轻动一下,只是这两天动静要大一些,比以往要活跃些。
“恩,劲大着呢,可淘气了。”
“劲大好,说明咱孩子身子骨长的壮实,又踢你阿爹了,这么淘气!以后小名就叫淘淘好啦!”
第54章 租铺
第二天中午江沛去田宅牙行, 找负责他这个院落的中人,咨询一下房主是否有卖房的意愿。
由于买卖房屋的抽成比租赁多, 因此中人的态度特别殷勤,拍着胸脯保证两天内给他准信, 即使房主不卖, 也会帮他物色一座更好的宅院。
江沛想着倘若房主没有卖房打算, 当前的宅子住着很方便, 他们可以继续租下去, 自己买的那座可以租赁给别人收个租钱, 这样以来可以把每月的租钱抵消一部分, 投资房产在哪个时代都试用。
过了两天, 他刚下工回来, 正准备扶着兰香趁着夕阳未落春风正暖,去院外散步时,三牛和三顺跑来激动的告诉他,他们看中了一处铺面。
因为位置好太抢手, 死缠烂打费劲口舌才让中人答应不把铺子暂时许人, 约定明儿带着银子来相谈。
见两人都如此兴奋,想来门面应该差不了,告诉他们明日大家一起去看看,如果没什么问题就把租金交了, 把店铺定下来。
只是三牛在欢喜过后,挠着头迟疑的对他说门面好是好,就是租金太贵了, 那么小的门面每月得六七两银子,江沛笑着说
“你也不看看明华街是什么地方,哪处不是寸土寸金的,要不是你们的运气好,还不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呢,做买卖时谁不是先投资,再赚钱的,再说等明天看了店面才能确定租不租,与其现在想这些没用的,还不如好好想想租了店铺如何经营好。”
“二哥,我晓得,我同三哥商量过,除了卖馅饼我再做些卤菜卖,若不然样数太单一,交过租钱后,到手里的也剩不几个钱。”
三牛问过租金后,算着每天要卖多少馅饼出去,才把房租挣回来,最后发现不搭配着其它的吃食卖,划不来。
他有自制的佐料,卤出来的各种卤菜的味道很不错,况且还会做姚三顺交的豆干的做法。
“那样最好,把饼的价格提一下,荤的九文,素的六文,开业前三天给大家一些优惠,要好好想想如何优惠不亏本。”
毕竟他没有参与,不知道实际成本多少,即使再优惠,也不能做赔本买卖。
约定好明儿三人在离祁记粮行店铺不远处的,成衣店铺门前汇合后,各自散去,三牛因江沛回来,不用再担心他老娘和妹妹的人身安全,已搬到三牛的院里,这样做起事来方便许多,不用再来回奔波。
之后夫妻两人继续他们被打断的散步活动,这个时辰不去往夜市的话,街道上的行人不太多,不用太过担心出什么意外,江沛扶着兰香慢慢悠悠的出了海棠巷。
府城被一处不知存在多少年的古土城坡隔成城南和城北,只是为了道路通行和建房需要,被百姓破坏了不少,遗留下来的上面种植些很多花花草草,成为蒲阳府城的一大特色。
如今春暖花开,上面的景色怡人,也有不少人和他们一样,闲庭碎步的赏着风景。
“二牛哥,娘说她和三哥最迟下个月月中回去,咱们得买些东西让他们捎回去,如今爹瘫痪在床,老是不回去,旁人要说闲话的,面上不好看,对你名声也不好。”
如果去年秋播没被旱情耽搁,端午前后都可以收麦子了,芒种过后要尽快抢种下一季的庄稼,可如今没有麦子收,便要提前播种。
姚家的田地多,每年的那个时候都异常忙碌,因此徐氏和三顺端午之前必须要赶回姚家庄。
徐氏知道女婿能挣钱了,可以雇个人在家里帮忙做事,即使自己回去,女儿也不会太辛苦。何况她和三顺已来府城一两个月了,再不回去,三个儿媳妇心里该嘀咕了,说她偏心女儿。
“恩,我听三牛说娘气血亏的厉害,到时我从商号买些补品,再去回春堂给爹抓几副缓解五心烦燥的方剂。”
古人重孝道,自己一年都没回去了,便宜老爹又瘫痪在床,再不有所表示,那些村里的八婆肯定又是一番编排。
想着兰香生产完等孩子满月,那时进入十月份了,正赶上农闲,朝廷大概率的又要征役,为避免把这件重要的事给耽搁了,丈母娘回去时要把找人顶役的钱给她。
到时一旦征役任务下来,直接让姚家人把银钱给代交上去,只是不知道要交多少,他打算明日去商号打听一下,因为梁朝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普通人都是需要服役的,包括商人在内,只不过他们决大部分是出钱顶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