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无不遵依。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
旁边闪过玄奘,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太宗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玄奘顿首谢恩。
唐太宗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唐太宗甚喜,即命回銮,待选良利日辰,发牒出行,遂此驾回各散。
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发誓愿上西天,实否?”
玄奘道:“是实。”
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又道:“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众徒将此言切切而记。
次早,唐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曰:“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
唐太宗大喜。又见黄门官奏道:“御弟法师朝门外候旨。”
随即宣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絺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
唐太宗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
唐太宗见了,先教收拾行囊马匹,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
唐太宗举爵,又问曰:“御弟雅号甚称?”
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
唐太宗道:“当时观音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
玄奘又谢恩,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唐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唐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
只见唐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唐三藏不解其意。
唐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
唐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唐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唐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
这一去,西游正式揭开了序幕!
龙汉初劫 兄妹消难(1)
且说唐三藏带了两个随从出来长安城,行经半日,更不见个人烟村舍,一则腹中饥了,二则路又不平,突然前方窜出一条斑斓猛虎,张牙舞爪向他们扑了过来。
那两个护卫原本只是人间普通的武夫,他们本就不想和唐三藏一起西行,只是碍于皇命勉强随行,如今一见这种状况,扔下唐三藏就跑掉了。
护卫逃走,面对着猛虎,唐三藏大惊,忙转身催马便逃,却哪里逃得过猛虎。
只见那猛虎几步抢到马前,一个饿虎扑食,将唐三藏扑落马下倒在地上。
唐三藏顿时吓得三魂不见七魄,立即昏倒在地。
就在唐三藏就要命丧虎口之时,一道紫光闪过,一柄锤子击在猛虎身上,那猛虎顿时抽搐两下,没了性命。
只见两个人影从天空落下,正是杨蛟和杨婵兄妹。
唐三藏乃是凡人之身,无力保护自己,所以他在遇到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三个徒弟之前,他遭遇的劫难会比较简单。
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前面这几劫这么容易,怎么彰显佛法‘可贵’,杨蛟和杨婵奉云霄之命前来替他‘消灾解难’的。
杨婵看了看吓得昏迷不醒的唐三藏,笑道:“大哥,你看这和尚,居然被小小一只老虎吓成这样,就这样还能去取经。”
杨蛟道:“这和尚毕竟是凡人之身,手无缚鸡之力,见到老虎哪有不害怕之理?”
杨婵道:“既然如此,咱们就留下来保护他一阵子。”
由于男女有别,兄妹商议之下,便摇身一变,变成了两个普通的猎户模样。
很快,唐三藏醒了过来,看到两个猎虎站在自己的面前,刚才要吃他的猛虎却死了,知道是他们救了自己,赶紧施礼谢道:“多谢两位壮士救命之恩。”
杨蛟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大师客气了,敢问大师如何称呼?为何一人到了这荒山野岭?”
唐三藏道:“僧是大唐驾下钦差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适间来到此处,却不想遇着猛虎,多谢两位壮士相救。”
杨蛟道:“我们两兄弟在这里住人,专倚打些狼虎为生,捉些蛇虫过活。你既是唐朝来的,与我都是乡里。此间还是大唐的地界,我们兄弟俩也是唐朝的百姓,我和你同食皇王的水土,诚然是一国之人,就让我们兄弟两个护送大师一程吧。”
唐三藏闻言,满心欢喜,却道:“贫僧多谢壮士好意了,只是如此一来,岂不耽误了壮士之事。”
杨婵笑道:“不过是小事一桩,大师不必推辞。”
唐三藏道:“如此,就多谢两位壮士了。”
就这样,唐三藏在杨蛟和杨婵兄妹护送之下,一路平安袭来,很快就来到了双叉岭。
双叉岭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麂。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
此地乃是一座原始森林,山路崎岖不平,道路蜿蜒曲折,毒蛇猛兽时常出没,甚是难行。
龙汉初劫 兄妹消难(2)
此地乃是一座原始森林,山路崎岖不平,道路蜿蜒曲折,毒蛇猛兽时常出没,甚是难行。
但是,唐三藏一路上有杨蛟和杨婵两人随行,两人将大罗金仙的威压一释放,宛如排山倒海一般碾压过去,双叉岭的毒蛇猛兽岂敢冒犯?
就这样,杨蛟和杨婵把唐三藏送到五行山之后,知道前面就是孙猴子关押服刑之地,便与唐三藏辞别,驾云离去。
唐三藏一见两个保镖走了,无奈之下,只能孤身一人上路。
且说佛门九九归真,九九乃是圆满之数,所以西方二圣才会定下九九八十一难,旨在让佛法东传之事功德圆满。
唐三藏乃是取经之人,因此九九八十一难从他开始,第一难金蝉遭贬。第二难出胎几杀、第三难满月抛江、第四难寻亲报冤。
第五难乃至第八十一难,发生取经途中,在杨蛟和杨婵的护送至下,原本定下的出城奉虎、落坑折从、双叉岭上三难,尽皆消于无形,不作计数。
西天取经是整个佛教关注的重点工程,九九八十一难一下子少了三难,自然瞒不过佛教众人。
如来得知此事之后,眉头紧皱,暗道:“后土娘娘果然出手了,此番佛法东传不顺利呀。”
想到后土娘娘的强大实力,冰清一脉五大准圣,如来心中一阵戚戚然。
随后,如来便开始分析局势,衡量双方实力,最后得出结论,要是和冰清一脉硬碰硬,绝对没果子吃。
如今佛教虽说有六位准圣,但是只有他一人斩去两尸,而冰清一脉五大准圣之中,却有三位斩两尸的高手。
须知,准圣之间,虽说境界相当,修为却有高下之分,一个斩去两尸的准圣足以抗衡两个斩去一尸的,更别提他们手中那些威力强大的先天灵宝了。
对此,如来自然是忧心不已,他深知佛法东传是佛门大兴的关键,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抱着巨大的期望,若是把事情办砸了,他有何面目去见两人?有何面目执掌大教?
想及此,如来心里烦躁得很,一脸忧愁的看着座下一众佛子,说道:“阿弥陀佛!五百年前孙悟空无知抢夺定海神针、大闹地府,与后土娘娘结下深重的因果。如今娘娘震怒,派出座下弟子捣乱,意图破坏佛法东传,不知诸位师弟对此事怎么看?”
如来刚一出完,便见弥勒佛出列道:“佛祖不必担忧,天意注定佛法大兴,佛法东传乃是天道大势,纵然冰清一脉强势,也不敢强逆天意,最多是做点手脚,我等只要小心应对,就不会出事。”
如来听了,心下稍稍安慰,说道:“弥勒师弟所言极是!”
相似小说推荐
-
妻主会种田:神医大人宠不停 (华桑) 阿里文学网VIP2018-08-20完结一朝穿越,云绯白竟然来到了女尊王朝。家中一贫如洗,她扛起了家里责任,带着家人奔...
-
被杀后我快穿了 (萱草妖花) 2018-09-10完结6815 8401 营养液数:39544 文章积分:148,741,696乐璃一睁眼,穿成凶案现场犯罪嫌疑人,她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