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请沈大人告诉本宫,谁有能力带兵去打败琅琊国?派你去,能当此大任吗?”皇后咄咄逼人的问道。
“这,臣乃一介文官,怎能带兵打仗?打仗是武官的事,还请皇后娘娘三思。”沈真讪讪的答道。
皇后的眼神挨个扫视着跪在眼前的臣子们,她的眼睛扫到哪里,哪里的头就深深的低下去了,就怕皇后点他们的名。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位大人张口为大相朝的江山,闭口为天下百姓,本宫看只是限于嘴上嘛,真的让你们为国上前线打仗,你看你们一个个的。”
皇后又看了看还站在柱子旁的那位老臣,笑道:“老大人,为了大相朝的基业,你连命都不要了,本宫佩服,不如您老人家带兵去前线打仗,拯救皇上,死有其所,如何?”
“皇后娘娘,不是老臣不敢去,是怕去了也是白死啊,臣无能,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只怕耽误了救皇上的时机。”老臣诺诺的说道。
“本宫十分不解,你们要让本宫垂帘听政,却都没有救皇上的能力,难不成让本宫带兵打仗吗?你们欲救天下苍生,为何还要反对四皇子的提议?”
“皇后娘娘糊涂啊,南北有劲敌,此时如果天下由相改为燕,定会生出民乱呀,到时一定会生灵涂炭,灾祸四起。”一个大臣俯身回道。
“民乱?”
相云天听到这里,质问道:“永乐府受灾,你们一个个为了百姓安康的正义之士,装聋作哑、不闻不问,在父皇被太子威逼之时,你们每日在朝堂之上忙着勾心斗角,迎逢站队,你们可知道,当今天下已经变成了谁的吗?”
“谁的?”
朝臣们没听懂相云天的问话,一个个云里雾里的,天下能变成谁的,只要你不送人,一直不是你们相家的吗?
“几年来,就在你们高谈阔论之时,知道苏冬宝亲手调教出了多少武功高手吗?知道永乐府受灾有多少灾民吗?就在你们忙着溜须拍马、谋取私利时,知道满口香的生意已经遍布大相国的角角落落吗?”
相云天一脸郑重的讲道,曾老太医频频点头,皇后面带惊讶的看向了燕曼舒。
“不就是做个小生意,和天下有何关系?”一个大臣问道。
“不错,一个生意摊子而已,能说明什么问题?”这话似乎代表了多数大臣的想法,大家纷纷点头附和。
相云天听到这样的言论,长叹一声,父皇和太子只喜欢听话的臣子,有能力的不是被杀,就是被排挤走,剩下的多半是酒囊饭袋,有这样的大臣父皇不被掠走才怪.
“看来诸位大人舒服日子过久了,不知道布局蚕食的道理,即使没有外敌入侵,我大相国很快也会被吞并,苏老先生培养的高手,文武全才,带兵打仗,飞檐走壁不在话下,做生意种地更是行家里手。”
相云天声音加大,朝臣们听的清清楚楚,什么?又能带兵打仗,又能种地,这哪里是普通人?原来是这样的能人支起的生意摊子,还分布在各地的角角落落?
这一琢磨不要紧,朝臣们顿时如醍醐灌顶,脊背发凉,明着是生意,暗着就是布网,随时揭竿而起的预兆啊,看似太平的大相国,原来早已危机四伏,波涛汹涌?
正文卷 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愿意
这?怪不得四皇子要让皇位,不让能行吗?大厦将倾,唯有主动让出,或许还能保得相氏一族有活命的机会,有些心思活络的朝臣,开始为自己的前程打算了起来。
皇后惊讶的看向燕曼舒,自己刚来时还想和人家比,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话语权的自己,拿什么和人家比呀?此时的她输的是心服口服。
好一个心机深沉的丫头,沈真的眼光不善起来,这种智谋双全,步步为营的女子,为何不早点杀了她?怎么还要留着给让皇位呢?。
“四王爷真是糊涂,既然早知道她的布局,为何不上报皇上,早点除之而后快,也省去了今日的担忧?你,你,你,真是我大相朝的千古罪人哪!”
之前想撞死的那位老臣,指着相云天大骂了起来,他的话,引起了两个刚正不阿的大臣的共鸣。
他们站出来发难道:“臣等七尺男儿,断不会在一个妖女手下为臣,要杀要剐任由四王爷处置。”说着脱下了官帽,放在了一旁。
“好,大家畅舒己见,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没人会怪罪你们。”面对大家的指责,相云天不怒不恼,面带微笑的看着大家。
“请问四王爷,皇位让出去后,大相国要改国号吗?”有人问道。
董贵妃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曾老太医抚着胡须,一个劲的呵呵笑着,嘴里还念叨着,“好,好!”
到底好什么?赶来看热闹的老里正,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仔细的看认真的听,就怕错过一句重要的话。
他这个乡下老头子,曾经不过是一个比九品芝麻官还小的村官,此时在他眼前的大人们,全是平日叫也叫不上来的大官,眼睛耳朵早不够用了。
如今又听四王爷说让二丫做皇上,他的嘴巴惊的再也合不拢了,二丫可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小上树摸鸟鼻涕流的两棒槌呀,要当皇上了,这个咋可能呢?
“大家如果没什么问题,那么我来说几句。”相云天看着一众朝臣说道。
“二丫,我们成亲吧?你愿意嫁给我吗?”这话一出口,大臣们更是目瞪口呆,堂堂一个风流倜傥的皇子,居然问一个女子愿意不愿意嫁?
唉,可悲可叹啊,大相朝后继无人了,沈真悲哀的闭上了双眼,莫非是权宜之计,不想让大相国的权利旁落别人?沈真又睁开了眼睛,一脸希冀的看向四王爷。
这是提亲吗?来自文明时代的燕曼舒,笑的眉眼弯弯,她早已想好,此生非相云天不嫁,于是爽快的点了点头,大声说道:“我愿意!”
什么?她居然敢说她愿意,连害羞、欲迎还拒都不懂吗?不知礼教的乡下女人,真是厚颜无耻,有伤风化,大臣们悄悄摇着头,叹着气。
听着二丫大声说出三个字,“我愿意!”
相云天的心都要飞扬了起来,感觉幸福原来如此简单,这才是他的二丫嘛,从来不知忸怩做作为何物?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董贵妃又是高兴又是羡慕,用手帕拭着泪,自己一辈子追随着皇上,一颗心全给了皇上,奈何只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哪里像这丫头,这般好命。
朝臣们看着四皇子那发自肺腑的笑,一个个心中鄙视着,怎么感觉这是卖身求荣?眼见大相国不保,这是委曲求全,先保命再说?
“好,真是琴瑟和鸣,天造地设的的一对,恭喜二位终成神仙眷侣,可喜可贺啊,你们在一起,于公于私都是大好事。”
皇后看出了大臣们的心思,想想这里毕竟是封建王朝,两人如此时尚的求婚,他们那些老古董肯定看不惯,于是出面解围。
董贵妃疑惑的看向皇后,她为何今日拒绝了垂帘听政,此时又站出来为两个孩子说话?是审时度势还是真的变了?
沈真看向了皇后,一脸的狐疑,皇上被抓走了,怎不见她着急?又为何跟那妖女在一起?如今又站出来替四皇子说话,莫非她们也有猫腻?
“二丫,你带兵打仗,布阵杀敌比我厉害,运筹帷幄、统筹规划也比我强,不管是种植还是经商,哪怕开学校培养人才,都有自己独到的一套。”
正在沉思的沈真,被相云天的话吸引了,放下疑问,认真的听了起来。
只听四王爷又道:“二丫,你赈救灾民,心存百姓,德才兼备,你不光是满口香的好当家,也即将会成为我大相朝的好皇帝。”
看着相云天无比真诚的说出这番话,朝臣们一个个听在耳里,惊在心里,谁说四皇子不会拍马屁,这夸起人来一套一套的,牙都要酸掉几颗了。
“二丫,这个皇上非你莫属,千万不可推辞呀。”
不等燕曼舒回答,一旁的曾老太医急着大声喊道,如此才俊,要是当了皇上,那大相国的人,岂不是和西来镇的人一样,要过上好日子了?百姓有福喽,有福喽!
曾老太医高兴的眉飞色舞,眼巴巴的瞅着二丫,就怕她不同意。
正等的着急,就听二丫说道:“好,我同意当皇上,不过先说好了,我只当三年。”
燕曼舒想到自己前世是凤凰,也许这一切都是因缘际会,老天让她来到这个异域时空,也许就是要她来做点事的,既如此,就不必推脱了。
燕曼舒的话音刚落,朝臣们的眼睛珠子都要瞪得掉出来了,又是连一番推辞没有,还只当三年?这丫头还真拽呀,得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好像多给四王爷面子似的。
有见机行事的大臣,见四王爷是铁了心让皇位,江山是相家的,既然相家的人都同意,那咱们还叫个什么劲呀,眼下赶紧找出路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