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张凯同学,正望着天,急巴巴的等待着天空中蓝鹰的出现,算时辰蓝鹰早该回来了,他急吼吼的等待着爹娘的回信,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得了回信就正式和二丫提亲成婚。
“张凯大哥,天空有什么啊,你怎么不停的望呢,脖子不酸吗?”三丫从厨房里出来,端着做好的小点心,恰巧又看到这一幕,她也望着天空,晴空万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好奇的问。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麻袋银子
“我,我在练习眼力。”张凯红着脸说。
“这样能练习眼力?那你脸红什么?”三丫又问,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又做好吃的了?”柱子从外面回来,恰巧看到这一幕,走过来替张凯解围,上去就要拿点心吃。
“刚从外面回来,洗手去。”三丫果然成功的被转移了注意力,得意的说:“这是给二姐单独做的,让她尝尝我的手艺。”
三丫眨眨眼,端了点心盘子,高兴的去了中院。
柱子看着张凯脸上未消尽的红晕,揶揄道:“看天管啥用,要去多表现表现。”
张凯不好意思的挠着头:“奶奶她们都在中院呢,我哪好意思坐在那不走。”
“等信来了,你就好意思了?”柱子打趣道。
“我想好了,信来了就交到奶奶手里,让奶奶帮着说和。”张凯嘿嘿笑着说。
“万一你爹娘不同意呢?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一个是元帅府,一个是普通的乡野小民,两家的门庭差的太多了。”柱子不放心的追问着。
“不会,我娘最是平易近人,我爹本就是乞丐出身,不是爷爷当年捡了他,他现在怕是还不如一个村民呢?”张凯自信满满的说。
柱子点点头:“你有把握就好,我们现在去中院,正好有事情和二姐聊。”
两人就要往中院走,就听有人咚咚的敲着院门,柱子和张凯惊讶,这是谁呀,大白天的把院门敲的咚咚响。
柱子去开门,见是狗蛋和他媳妇,只见狗蛋背着一个麻袋,正汗流满面,一副焦急的样子。
“狗蛋叔,这是怎么了?”柱子见他急慌慌的样子,惊讶的问道。
狗蛋进门把大门关上,没回答柱子的问题,着急的问道:“家里出啥事了?俺才听说,这不是俺两口子急着跑回来了。”
“出啥事?”柱子疑惑的问。
“村里都传遍了,说出大事了,你别瞒着俺,这些年俺两口子赚了不少银子,俺都带来了,万一有个用处。”说着狗蛋放下了麻袋,从里面又拿出一大袋子,沉甸甸的一看就是不少的银子。
看狗蛋这个样子,柱子被逗乐了:“狗蛋叔,哪有什么事,就是有事你这点银子也不够用的。”
“这大白天的都关着门,肯定有事,你把俺们当外人了?”狗蛋媳妇不乐意了,大着嗓门说道。
“得,婶子,你们也不是外人,跟我来吧。”柱子说着就把他们二人往中院领,狗蛋背起麻袋,夫妇二人到了中院,就被中院的情景震惊了。
只见中院热闹极了,院子中间摆了几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色茶点,老太太们、婶子们、小姑娘们,坐在桌边吃着点心喝着茶,说着笑着似乎很开心的样子,狗蛋媳妇一眼认出了其中四个漂亮的小姑娘,是那通判家的四朵金花,见那通判夫人也在场。
燕曼舒坐在竹椅上,暖暖的晒着这初冬的太阳,旁边还有一个火炉烧的红红的,身上裹着一床薄被,手里拿着一本书翻着。
她是低着头看书,又过于清瘦,几年没见,狗蛋和狗蛋媳妇没认出她。
“你们咋来了,今儿个不忙了?”钟老太太打着招呼。
“忙,可是忙也得来呀,你们咋都在呢,咋这天气就生起炉子了?那是谁家的丫头,咋还披着棉被呢?”狗蛋媳妇连珠炮的问道。
不等大家回话,狗蛋擦着额头的汗说:“就你老娘们话多,俺听说咱家里出事了,放在地窖里的银子都挖出来了,看能不能用得上。”
狗蛋的嗓门也不小,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引到了他身后的麻袋上。
“你背的是银子?”三丫好奇的问。
“可不是,这东西值钱,就是太沉了。”狗蛋把背上的麻袋放下,用袖子又擦了擦汗。
燕曼舒也抬头望来,看着憨厚朴实的两口子,她不由想到当年在山上见到狗蛋时破衣烂衫的样子,不由乐了。
“那是二丫吗?”狗蛋媳妇眼尖,一眼看到笑着的,憔悴的没有人形的女娃,有点不确信的问道?
“二丫?”狗蛋停止了擦拭,惊讶的抬头扫视着,当目光停留在燕曼舒身上时,看到的是一张苍白的没有血色的小脸,狗蛋细细端详着,满脸的不相信和惊讶,这哪里还是当年那个神采奕奕的小丫头?
“你咋瘦成这样了?到底出啥事了?”狗蛋媳妇哇的就哭出了声。
狗蛋不停的抹着眼泪,他们两口子这一哭,院子里其他人眼睛顿时红红的,燕曼舒笑道:“叔,婶子,好了,我好多了,不哭了,讲讲你们现在过的怎样?”
狗蛋媳妇哭着说:“俺们好着呢,你让俺哭会,俺哭会就好了。”
“咋得病了?还是受伤啦?”狗蛋擦着眼泪,着急的问。
“二丫咋会得病?你糊涂了,二丫可是神仙弟子呢。”狗蛋媳妇说。
“那是受伤了?俺现在功夫厉害的很,俺去给你报仇。”狗蛋急道。
这次狗蛋媳妇抹着眼泪,懒得搭理他,狗蛋说完也觉得不对,二丫的功夫比自己厉害多了,自己这三脚猫的功夫还给人家报仇?悻悻的蹲在地上抹着眼泪。
“那人已经死了,不用去报仇,身体伤了元气,慢慢调养就会好。”燕曼舒轻描淡写的说着。
“别哭了,我给你们讲点好玩的事。”柱子打着圆场说:“原来四皇子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专门来查蝗灾地区的受灾情况,”
“钦差大臣?”钟老太太和李老太太不由惊呼出声,眼睛瞄了一下二丫。
“咋啦?”二丫娘紧张的问。
“是皇上亲自派遣的官员,代表皇上本人,有着生杀大权。”田翠花怕她着急,忙解释道。
“啊,代表皇上本人。”二丫娘吃惊不小,内心激动不已,这样的人能看上俺二丫,俺二丫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大丫一脸羡慕的看着二丫,内心五味杂陈,自己这个妹妹呀,怎么这般厉害呢?幸亏自己被娘喊回来了,想当年为嫁个好人家,忍了多少气,受了多少苦,芝儿只不过嫁了户有钱人家,爹和秦寡妇就天天在村里显摆,要是二丫嫁个王爷?那会是啥样?
狗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明白她们脸上的丰富表情,人家钦差大臣和她们有啥关系,激动个啥?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称兄道弟
“柱子,发生了什么好玩的?”张乐乐问道,她还等着听故事呢。
“哦。”柱子喝了口茶接着讲道:“钦差大臣去了镇里,发现粮仓里堆得满满的粮食,当时就生气了,问李亭长:这么多粮食为什么放在粮仓里?不给灾民发放?”
“亭长咋说的?”狗蛋关心的问。
“说是储存着给老百姓过冬呢。”柱子说。
“屁,还过冬呢,这次灾情就没见他们放过粮,不是咱满口香,那些灾民早饿死了,还能熬到冬天?”狗蛋骂道,“钦差大人信了那狗官的屁话?”
“哪会信呢,当时就大怒,让放粮还要杀了李亭长,说他违抗救灾的圣旨,李亭长吓得跪在地上头都磕破了,这才说出实话,说是得了知县的吩咐,让粮食压着等入冬时,能卖个好价格。”柱子说道。
“啊?等着卖钱呢?”大丫惊讶道。
“是啊。”柱子接着说,“钦差大人气的大骂,说百姓纳税白白养他们了,却在其位不谋其政,在百姓受苦受难之时,不伸手援助,反而还想着赚银子,他们的良心被狗吃了?”
“骂的好!”田翠花道。
“后来呢?”听得入迷的张可可等不及的问。
“后来,四皇子派去的人到了粮仓,准备向灾民分发粮食,谁知打开麻袋一看,粮仓里哪还有粮食,都是些沙子。”柱子说到这,不由得嘿嘿笑了,这都是爷爷的功劳。
“啊?是沙子?”三丫惊讶的张大了嘴。
“后来呢?”张可可急不可耐的又问。
柱子收敛笑容接着说道:“后来,钦差大人让李亭长把事情原委交代明白,签字画押后,当场把他杀了。”
“杀了?”二丫娘听到这,惊呼道,李亭长她见过呢,四王爷那么一个和善的小伙子咋说杀人就杀人呢?
“该杀,活该!”其他人纷纷解气的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