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本良善 (惜妍199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惜妍1997
- 入库:04.10
莫璆鸣站在台阶之上,玄色的龙袍,威武,挺拔。
长长的珠帘几乎遮住了他的脸,没有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两旁的大臣看着清欢议论纷纷,女子听政,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正文 第169章 群臣
清欢站在大殿的正中央,向莫璆鸣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莫璆鸣说道,“夫人请起。诸位爱卿,这位就是护国夫人。从今天开始她将与诸位一起在大殿听政。”
莫璆鸣此话一出,群臣哗然,安静肃穆的大殿顿时吵嚷了起来。
清欢站在大殿里,听着四周的吵嚷声,紧闭双眼,她还不知接下来这些老臣会用什么样的教义来辱骂自己。
一片嘈杂声中,冒出一位老者的声音,“臣,礼部尚书赵廉上奏。”
“爱卿,请讲。”
“大王,这历朝历代都没有女人听政的先例啊!这个女人既非出身名门,又非后宫嫔妃,她,她怎么可以站在这里和我们谈论国事啊!”
“赵尚书,你可知《孟子·告子下》?”
赵尚书轻蔑的看着清欢,说道,“如此名篇我自然知道。”
“好,那我问你,你刚才说我非名门出身。那么,那里面的六位,有谁是出身名门?”
赵尚书气得指着清欢说道,“你······你······。女子,读《女则》与《女训》即可。这孔孟之道也是你能碰的?”
“赵尚书,要论起孔孟之道,我是不如您。可这《女则》与《女训》也没有哪一条说过女子不能读《孟子》啊!”
“大王,这自古以来,若有女子听政。那必定是是一国太后,辅佐新君。哪里有这样上殿听政的?这简直就是胡闹!”
“大王,请听臣妾一言。”“你说。”
“刚才赵尚书所言不虚,古往今来的确没有我这样的先例。可是妇好、吕后、王皇后。她们都是女人。各位大臣,我是女人。但我不是敌人。我更不是那亡国的褒姒、妲己。大王只是让我听政,但是并没有给我任何实权,我只是一个虚爵。我知道,多说无益。如若诸位大臣有什么不满意的,等到有问题时,你大可凭真本事让我拜服。今天,我就站在朝堂之上了,是与不是,还望各位大人海涵。”
清欢说完这番话,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莫璆鸣对清欢说道,“护国夫人,你日后就站在前排听政吧!”“是,大王。”
“好了,退朝!”“恭送大王。”
清欢刚转身要走,便被宰相叫住。
“夫人留步。”“大人。”
“夫人可真是女中豪杰啊!你可这是胆子大啊!老朽佩服!”
“大人谬赞。我们都是为大王效力的人。我来做着开天辟地头一遭也是大王让我来的。”
“我虽然不敢揣度圣意,但是有一事想向夫人请教。”
“大人您说。”
“大王向繁国借兵,可是夫人的主意?”
清欢微微一笑,“大人果然智慧,正是我的主意。”
宰相哈哈大笑,“我起初是不同意起兵的,但是直到大王出兵,我看到了那张条约才恍然大悟,我不得不承认,没有夫人这样的远见。”
“大人太谦虚了,我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哪里有大人足智多谋。”
“夫人可知道大王为何要你听政?”
“大人这可是问到我心里去了,我就是想不通呢?还请大人赐教。”
“夫人过人之处有二,胆识和远见。大王刚刚登基需要夫人的胆识来为他开辟道路。夫人的远见十分难得,这可以为滇国谋利。两者相加,大王顾不得夫人是男是女了。”
清欢点点头,“原来如此。”
宰相向清欢作了揖说道,“夫人非一般女子,好生历练,必有大成!”
清欢回礼说道,“多谢大人错爱,还望大人指教。”
正文 第170章 金簪
“夫人,前朝绝非后宫,但又和后宫息息相关。夫人牢记这点,小心行事就是。”
“是,多谢大人。”
清欢抬起头来,看到福星气喘吁吁的跑来,“福星,你来做什么?”
“宰相,夫人。夫人,王后正在找您。”
“好,我知道了。”清欢向宰相又行了礼,说道,“大人,我就先告退了。”
宰相笑呵呵的说道,“好,夫人慢走。”
清欢到了苍雪宫,杜嘉正靠在靠枕上,身上盖着一个鸳鸯戏水的小被子。闭着眼睛懒懒的。
“臣妾参见王后娘娘。”
杜嘉缓缓的睁开眼睛,“起来,坐吧!”
流云拿了绣墩来,清欢坐下。
杜嘉说道,“嫂子,我听说你今天上朝去了?”
清欢笑着说道,“是了,我这刚下朝你就把我叫过来了。你不知道我今天和那些老顽固一通争执。”
杜嘉坐直了身子,拉起嘴角,一丝微笑挂在脸上。
“嫂子,这女子上朝听政你可是头一遭啊!看来莫璆鸣很看中你啊!”
“王后真是取笑我了,我不过只是个没有实权的护国夫人,哪里谈得上被大王看中呢?”
“哈哈,嫂嫂。咱们是什么关系,这些客套话就不必与我说了。我还没感谢你救我呢!流云去把那只翠竹雀鸟簪拿来。”“是。”
流云走进里间拿来了一个锦盒,打开来,里面是一只金簪。
簪子是竹节状的,顶上是块翡翠做成了翠鸟的样子,用红宝石点了眼睛。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呀,这簪子真是做工精巧,真是好看啊!”
“这是鬼门国进贡的,我看着做工好,翠也好,想着配你就给你留下了。”
“多谢王后。”
“你我之间说什么谢字,只是这东西,何时才能送进宫来?”
“王后放心,明日便可送到各位娘娘宫里。”“嗯,嫂嫂操劳了。”
清欢回到烟罗轩便开始看着伙计们包装。
“各位娘娘的脂粉都不一样,可不要弄错了。仔细着点。”“是,夫人。”
刘子渊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抓住清欢的胳膊问道,“你听政去了?”
清欢费劲的扣开他的手指,说道,“谁告诉你的?秋蕙是不是?我去收拾这个小蹄子去!”
“你不必去了,满大街都在传,说烟罗轩的夫人上朝去了!我又不聋,自然知道!”
清欢笑呵呵的看着刘子渊拧成了麻花的脸,“这事是大王允许了的。”
“大王?我管谁允许了的。你这是在玩命!那些大臣会放过你吗?”
“哎呀!我只是听政,我又不掌权!哪就有你说的这么吓人了?”
刘子渊气鼓鼓的说道,“你不知道伴君如伴虎吗?你做了他的左膀右臂,就是在玩自己的命,清欢,你醒醒。”
“好了好了。什么伴君如伴虎,我就算不听政,不也是护国夫人。”
“我不管,总之你就是不能去!明天不许去上朝了!”
清欢无奈的看着刘子渊说道,“刘子渊,你觉得,你阻止的了我吗?”“我······。”
“好了,放心吧!我有分寸的。这个是贤嫔的,你小心着放。”
清欢转身又开始忙碌起来。刘子渊静静的看着清欢。
他心里很清楚,清欢是个有才能,有见地的人,深宅后宫,都不是她的天地。可是朝堂,容不下女人。
况且,她是林清欢。
正文 第171章 贤嫔
精美的瓷罐里,装着各色的脂粉,一张细细的封条上写着“烟罗轩”。
太监把这些瓷罐分发到各宫。娘娘们喜不自胜,毕竟,烟罗轩,值得他们炫耀好久了。
“王后娘娘,各宫的东西都按照吩咐,分发下去了。”
杜嘉端着茶杯,倚在靠枕上。“嗯,福星,昨天大王住在哪的?”
“回娘娘话,大王昨天住在了兰竹宫。”
杜嘉喝了口茶,说了句,“哦。”呆呆的盯着地上也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才举着茶杯说道,“雪心,本宫这会是不是不能喝茶了啊?”
“娘娘,那是一般的茶不能喝了。您这个可是碧湖红叶,喝了可有好处呢!”
杜嘉看着茶杯里碧色的茶汤,杯底是红色的茶叶。
“啊,这样啊!大王今天来过吗?”
“娘娘,您糊涂了,大王还没下朝呢!”
“是吗?本宫怎么忘了,大王也不来吃早饭了。”
“娘娘,贤嫔前来请安。”
“进来吧!”
贤嫔只穿着一身白色的素衣,略施了粉黛,只戴了只极素净的簪子,便进到屋内来了。
“臣妾拜见王后娘娘。”
“哎呦,好妹妹,你快起来。坐吧!”
“谢娘娘。”
贤嫔静静的坐着,气色极好,就像春日里的桃花一样。样貌只是平平,不知差了禧妃多少。
杜嘉眉开眼笑的看着她,“妹妹昨夜侍寝,不用这样早就来请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