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京都就传出了一个传言,长公主荒淫无度,长时间养着男宠,强抢男人回宫供自己玩弄。
皇帝第一时间派人下来镇压谣言,又传出一个新的传言,长公主此次去边境安慰军心,实则是去抓之前的丈夫,看见前夫已有妻子,强行与前夫发生关系,为人毫不检点,与侍卫之间也暧昧不清。
这一个个的传闻,让皇家的颜面眼中受损。
甚至京都中,还传出了一些民谣,民谣点出长公主的不检点,所有女子如果都像长公主这样,那整个国家女人都会放荡不堪,如果所有的男子都像皇帝一样,那整个国家都会暴虐荒淫。
皇帝每日都在皇宫中大发雷霆。
下令一定要彻底封杀谣传,保护皇家颜面。
一时间杀戮沉浸在整个京都,谈论这件事情的人,都被秘密谋杀封口,这让整个京都的人都人心惶惶,大臣门都开始连名上奏,想要阻止皇帝现在荒唐的行为。
但皇帝一意孤行,对话大臣的话置之不理。
民间开始传出,皇帝残忍暴政,名不聊生。
皇帝正怒,命大理寺去寻找谣言的源头,放下手头上所有的审问,大理寺不敢不从,但谣言就像是凭空出来的一样,完全找不到源头。
皇帝直接下令斩杀大理寺寺监的头。
这一下,整个皇城,都动荡了。
皇帝对百姓不仁,最多满朝文武递出奏折,但如果皇帝动不动杀的是当官的人,那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可以容忍皇帝虐杀百信,但是如果皇帝是一个不管功臣佞臣全都杀的人,那所有人的项上人头都不保。
很多的大臣直接请辞,回故乡。
一部分将军竟然在边界,节节败退。
皇帝的做法,让全国上下都寒透了心。
一夜间。
皇帝白了头。
大理寺在第二天的正中午,大门外的鼓被敲响。
一个女子穿着一身白色的孝袍,跪在了大理寺门口,单薄的身子,绝世的容颜,让所有人都不免多看两眼,副寺监特意出门迎接这位美人儿,听其诉说冤情。
此女,就是贝秋。
这些天,在民间流传的妖艳,也是贝秋传出。
皇帝不仁不义,想要用杀戮来获得民心,一言不合就要斩杀当时参加此事的所有人,大部分百信也只是看热闹,而将死者家属也是敢怒不敢言。
她一步一步的逼迫皇帝下黑手,一步一步的把百姓的怨恨提到最高。
但没有想过效果会这样好,皇帝直接杀了办事不利的大理寺寺监。
她催生泪下,哭的副寺监的心都融化了。
“夫人,不是本官不帮你,如今这事儿,皇上自有定夺,倘若唐突,怕是……”副寺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心疼面前的美娇娘,更是不忍心这么美的美娇娘去送死。
贝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中通红乏泪:“大人,如今夫君莫名入狱,倘若不放手一搏,夫君死了,妾身如何活?皇上自有定夺不假,但身边若有奸臣挑拨,皇上滥杀无辜,寺监大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人又怎么会不觉得,下一个,就到了您?”
副寺监浑身一颤,额头已经浮出冷汗。
这小娘子说的不错,皇帝此时已经完全没有理智,谁知道会不会再叫他去查什么,查不到又是满门抄斩!
“大人不如放妾身去见皇上,妾身虽说是一个女子,但我相信皇上一定也有仁君的一面,大不了就是一死,妾身将所有的错都揽到自己身上,绝不拖累大人。”贝秋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一颗响头。
正文 第四十四章多情将军请接招(27)
副寺监的心开始有些松动了。
贝秋可怜楚楚的眼神看着副寺监,动人的双眸中不满了恳求。
最后副寺监点了点头:“好,本官帮你,但是死是活,就看夫人您的命了。”
贝秋重重的磕了一个头,感谢了一番副寺监,连夸带捧,夸的副寺监整个人飘飘然,当下决定明日就带着贝秋进京面圣。
第二天。
贝秋换上了一套素色的衣服,没有再穿白色的孝服。
一路进皇宫,四周的人似乎都有些恹恹得,完全心不在焉,贝秋知道,这件事情想必是让宫里的人也人心惶惶。
皇帝在御书房接见了副寺监与贝秋。
贝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先是重重磕了两个响头,待副寺监与皇上说明来意之后,皇帝显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意,看着面前跪着的人儿,似乎已经在考虑如何杀死。
“大胆!谁给尔等的胆子,来朕面前求情要人!”皇帝猛地一拍桌子。
一旁伺候的太监以及副寺监立刻都跪在了地上,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贝秋却抬起了头,目光直视这个已经白头了的皇帝,“草民并不想求情,草民知道皇上一向爱民如子,草民这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给皇上一听。”
皇帝一愣,盯着贝秋的脸久久没有说话,良久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不妥。
脸色一沉,“倘若不想求情,又有何时要说,朕乃一国之君,朕要谁死,谁便得死!”
贝秋看了看一旁的大理寺副寺监,道:“此话,草民只想与皇上一人说。”
皇帝冷笑一声,挥了挥手,一旁伺候的太监与宫女退了下去,只留下一个贴身太监站在皇帝旁边,副寺监此时额头已经布满了冷汗,见皇帝如此,也连忙推了出去。
此时御书房内,只剩下皇帝,贴身太监,以及贝秋。
“躺若你说得讨朕换心,朕或许会饶了你一命!”皇帝冷冷的看着跪在地上的贝秋,道。
“草民不奢求其他,只希望皇上能听完,皇上下旨当初在那个偏远山村,所有参与此时的人全部处死,导致民生怨道,百信之间传出个各式各样的谣传,说皇上残暴不仁,滥杀无辜!”贝秋毫不客气的说道。
“大胆!”太监捏着嗓子怒喊一声。
“你就不怕朕,杀了你!”皇帝眼中已经浮出杀意。
贝秋却抬着头,一瞬不瞬的望着皇帝,“皇上是任君,是百信的福音,又怎么会杀了草民?皇上命大理寺寺监去查谣言的源头,却因为办事不利,被斩杀,这一切,只是奸臣所为罢了,皇上只是一时被奸臣糊弄。”
皇帝浑身一震,微微蹙眉,语气平缓了许多道:“朕岂会被人愚弄!”
“皇上执政这两年多,百信安居乐业,奸臣与后宫同谋,想要至皇上和整个国家于不仁不义之态,想要揭竿而起,密谋造反,皇上误以为此人是忠臣,听信此人言说。”
皇帝眉头紧蹙,看了一眼一旁的太监,太监立刻退出了这个房间。
“你切说,接下来如何。”皇帝继续道。
“当皇上感受到奸臣所为,立刻改变了注意,此乃大仁大义之举,为了全国百信满朝文武性命,皇上勉收金言,不杀那些无辜之人。”贝秋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皇帝眉头皱的更紧了,“朕乃天子,金口已开,岂有收回的道理?!”
“皇上英明,是为了全国百信才收回了金口,此才可体现出皇上的英明神武,大仁大义。”贝秋在地上磕了一个头,继续道,“如今内忧外患,皇上也愁的整日整夜不得安眠吧?皇上如此忧愁,不就是为了全国百信?怎么会如同民间所言,为了这荒谬的言论?”
皇帝眉头展开。
终于脸上带着一丝笑意,看着贝秋道:“朕的身边,倒是缺少你这样的妙人,不如留在宫中,为朕出谋划策?”皇帝抛出了橄榄枝。
贝秋一愣,显然忘记了这一点。
贝秋磕了一个响头,道:“这怎么会是草民想到的,草民夫君曾一再与草民说,皇上是一个大仁大义之人。”
“你夫君是何人。”
“左文献,前左将军。”贝秋此时也毫不避讳说出。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变幻莫测,忽然站起身,望着跪在地上的贝秋,眸中隐晦的光芒一闪而过,呢喃道:“左文献……”
说罢,就让人安排贝秋在宫中住下。
很多的宫女都前后的招呼着,皇帝的贴身太监,也对贝秋有所改观,点头哈腰的,这让贝秋心中有些忐忑了,皇帝不会是想要将她留在后宫吧。
一连三日。
贝秋就被囚禁在深宫中。
但外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皇帝将一个臣子处死,背上了所有最民,最受宠的一个妃子,也被皇帝翻脸无情的直接吊死在寝宫。
都说帝王之家,毫无情感,所言太对。
第四日。
皇帝竟然摆驾贝秋的宫中,一桌丰盛的晚宴,所有的宫人都守在屋外,屋内只有皇帝与贝秋两人。
皇帝的神色显然好了很多,脸上没有了一点愁容,皇帝给贝秋加了块菜,柔声问道:“你想要朕如何赏你?”
贝秋淡然一笑,毫不畏惧,一口吃掉了皇帝夹的菜,“草民只想与夫君,远离这繁华的地方,做一个山野农妇,平平静静安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