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莺莺传 (夏天的绿)


  赵莺莺回了房间,没事做,干脆取出了一叠白纸,两支炭笔,开始作画起来了。只不过赵莺莺拿这个并不是为了普通画画,而是为了画花样子——观音大士坐莲花台算是刺绣里面常常用到的图样,但是高手刺绣的话,每个人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粗略画了一个彩图,勾勒了一番,正用心的时候,有人敲门。赵莺莺打开门来,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牙婆已经人走了,而赵家这边买的人也是手脚迅速,迅速地把买丫头这件事给办完了。
  王氏身边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王氏指着这个小姑娘道:“这就是家里给你买的丫头了,顺着前头杏儿的名字,她就叫做桃儿——如今她就跟在李妈妈身边当差,等到你独当一面了,她也差不多出息了,到时候就跟着你出门。”
  赵莺莺不知道王氏是如何选人的,不过她看桃儿也挺有好感的。这个小姑娘穿着一件陈旧而整洁的小棉袄,看上去十分干净利落。同样是花十二两银子,最终王氏从好几个人里面选了这个看起来并不十分抢眼的小丫头,不是没有理由的。
  “二小姐,我会做一些点心,以后做给家里吃。”


第115章
  桃儿是个勤快又有眼色的小姑娘, 自从来到赵家之后她就跟着李妈妈做事, 跑前跑后,从来没有躲懒的时候。李妈妈怜惜她年纪小, 经常各种照顾她。她也十分晓得好歹,一旦有机会就会回报李妈妈。
  而且她很聪明,明明知道自己将来会专门做赵莺莺的丫头。但是王氏既然安排她现在是给一家人做事, 那么她就会按照这个安排来, 给每个人做事都尽心尽力, 而不是对着赵莺莺格外特殊。
  但是不是说她就不懂得讨好赵莺莺了,一旦是赵莺莺这边的事情,比起别人那里的中规中矩, 她总是多了一份贴心。
  就连王婆子见了一两回都赞道:“这个丫头好,心思不错懂得感恩。一个丫头有这种心思, 即使笨一点也值得用了,但是你家这个桃儿却不笨,十分有眼色呢!侄媳妇越来越会挑人了。”
  这话里有些恭维的意思,但是恭维这种东西也不能无根而来,至少桃儿是真的不错,王婆子才会赞她。不然赞什么不好,非要赞一个丫头呢?先不说这也不会真的让王氏格外受用——就是能,王婆子也用不着如此讨好王氏吧。
  “二小姐,你让买来的颜料。”桃儿恭恭敬敬地把几色颜料放在赵莺莺的桌上。
  现在桃儿的年纪还不够大,很多事情做不了,大都是跟着李妈妈做一些轻省活计, 然后偶尔给跑跑腿。这一次就是赵莺莺有两色颜料用光了,让她出门买菜的时候顺带捎带回来。
  赵莺莺此时桌上铺着一张画纸,这不是什么别的,而是一幅观音大士坐莲花台的画图,也是她的花样子。这种重要的绣活儿,她还是喜欢先打个底。
  此时的观音像已经快完成了,桃儿看了一眼,低声赞道:“二小姐画的可真好,我在家时候奶奶也信佛,家里头就供着观音娘娘的像,那可比二小姐画的差远了。”
  赵莺莺笑着道:“哪里好了,随便画几笔,和外头几钱银子一幅的也差不多。”
  观音像还有更便宜的,有些只要几文钱就能请到一幅。但是那种观音像,就是寥寥几笔,画在黄纸上罢了。若是想画成赵莺莺这样,光是颜料就很花钱了,更不要说画者的心力,所以几钱银子就是一个底价。也是赵莺莺在谦虚,她虽然比不得那些以此为生的大家,但是比一些半吊子可要强!自然不只是一个底价而已。
  “我奶的观音像,还有其他相亲家请的,都...都死板的很,二小姐这个慈眉善目呢。”桃儿可不懂得画画,所以她也就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说而已。
  赵莺莺却笑了起来:“慈眉善目?观音像不都是慈眉善目的?算了,你先去帮李妈妈做事吧。”
  赵莺莺虽然驳了桃儿的话,但是看上去一点都不生气,所以桃儿松了一口气,应了一声就去找李妈妈了。留下赵莺莺一个人在屋子里——慈眉善目?确实是的,观音当然要慈眉善目,只不过能把观音的慈眉善目体现地恰到好处,而不是虚浮在表面,那就是本事了。
  赵莺莺就能做到这一点,这甚至不只是技艺的关系,这是对于这种大慈悲的理解。上辈子宫廷里的绣工给太后呈上去的佛像、观音像都被太后驳回了,原因不过是太后一句断言。
  “这些人技艺倒是一等一的,只不过心里没有佛祖菩萨,所以东西出来一点也不‘真’。”
  当时的赵莺莺刚进宫两三年,绣活在整个长春宫已经很出类拔萃了,却还没有到达顶尖的地步。太后不满意绣工进献的,自然就责令宫里的宫女子自己来做。赵莺莺没有多想,随大流和几个绣艺好的宫女子一样,绣了一幅观音小像就呈上去了。
  当时她又不是长春宫最顶尖的,而且之前宫里的绣工都不成。所谓天塌下来了有高个子顶着,她倒是没心没肺地不着急。可是就是这种没心没肺之下,她的观音小像成了太后唯一一个留下的。
  “虽然绣艺还有些不足,不过好歹这是个心里纯善的,没得其他人——连佛像观音像都绣的一股子逼仄之气。”
  太后娘娘在这世上心眼最多的地方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看人那是极准的。哪怕在别人看来,这些绣活都差不多,偏她能从各种精美的绣图里看出什么逼仄之气——说真的,就连被她赞过了的赵莺莺其实也没有明白自己有哪里不同。
  不过从此之后赵莺莺就算是入了太后的眼了,太后让绣艺特别好的绣工专门教她。后来她花了三年功夫绣成一幅观音像,如何巧夺天工且不提,难得的是观音像眉宇之间那种慈悲、纯善,叫人一看便诚心祷愿。
  这幅观音像自此之后就一直被挂在长春宫,直到太后驾崩,赵莺莺被赐死,依旧挂在长春宫的小佛堂里。
  赵莺莺在绣观音像的时候是有自己的心得的——倒不是说她是一个慈悲为怀十全十美的完人,能体悟到观音那种大慈悲,所以能绣出那种绣像。说到底,只不过她一向是一个所求不多,且随遇而安的人,即使在皇宫里也没有想着上位之类的事情。所以她的绣图才能比别人更接近观音的样子,所以太后娘娘才会一眼看中了她。
  现在的她绣观音像当然是手到擒来,只不过为了谨慎,她还是要画一幅图确定种种布局而已。
  就在赵莺莺‘观音大士坐莲花台’这幅绣图开针的时候,家里的气氛也不同寻常起来。一开始她专心于并不知道什么,只不过后来气氛实在是太过于怪异,对于敏锐的赵莺莺来说,这就像是夜里的灯火一样扎眼。
  不了解自己错过了什么不要紧,这个家里又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这种事情她只要抓住赵芹芹就好了,赵芹芹还是像她小时候一样,什么事都要去听一听,活似一个包打听。
  赵莺莺问她的时候,她还惊讶来着:“二姐,你怎么会连这个也不知道?前几日小姑还和娘吵架了呢!就在院子里,这个家里谁不知道?”
  着这赵芹芹把事情前后说了一遍,赵莺莺这才知道竟是家里打算把赵嘉嫁出去。说实在的,走到这一步是赵莺莺没有想过的,但是真走到这一步她又不觉得奇怪了。本来养个出嫁的妹妹一辈子就已经很少见了,要是这妹妹一家还不省心,想要把人嫁出去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
  至少对于没办法把人赶出去的王氏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说不准还是两边都好的好事,毕竟赵家虽然还不错,但是寄住在兄长家里,总是有一些让人介怀的地方的。
  当日方婆子劝说赵嘉不成,但是这件事不是到此为止了。无论是方婆子王氏,还是赵嘉,其实都有一点心照不宣,没有把这话说死。方婆子和王氏不用多说,而赵嘉么,则是她的确在犹豫。她想的是万一,万一真有好人家呢?她也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嫁的。
  识破了她这心思的王氏和方婆子也就不在逼她了,就这样两边僵持着。平日里多说周围哪户人家的女儿再嫁,如今过得和和美美。偶尔还请王婆子到家里来说,最近有哪些人要做媒。
  这里面不止有那种再嫁之身的妇人,更多的是普通的姑娘。王氏让王婆子多说这些事情的目的不过是勾动赵嘉嫁人的心思——若是她认定不再嫁人这是没有用的,但她分明不是这样想,所以多多少少能引动她。
  赵嘉颇有一些犹豫地坐在桌旁,清闲到没事情做也有一个坏处。如今她脑子里全都是乱七八糟的思绪,没事做的话只会更加胡思乱想。正在她心乱如麻的时候,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王婆子。
  王婆子是家里的常客,不过却不是赵嘉的常客,所以赵嘉见她专门来找自己,还挺惊讶的。如果是以前,有这种事她会很高兴。但是现在的话,她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王婆子是为什么来找她了。这样的话,心情就很难形容了,高兴当然没有,生气也不至于,就像之前一样,拿不定主意啊。
  王婆子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来意,笑呵呵坐下之后就道:“侄女儿见我来其实也该知道为什么,也就是你娘你嫂子托我而已。大概是有时候至亲之人说话反而不容易听进去,所以才让我这个外人来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