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双手合十拜了拜:“慧如年少无知,口无遮拦,菩萨莫要和他一般见识,阿弥陀佛。”
那名叫慧如的小和尚接着又道:“师兄……什么叫淫祠?他们为什么把咱们法藏寺叫做淫祠?”
“你听谁乱说嘴?”白羽恼火道。
“人家都这么说,”小和尚嘟嘟囔囔道,“还说上次那官儿要砸庙,这才叫咱们梦娘娘作怪弄死了……”
话音未落,只听“砰”的一声,那小和尚发出“哎哟哎哟”的惨叫。
“什么梦娘娘!说了多少回了!菩萨!这是菩萨!”白羽瞟了一眼董晓悦,有些底气不足,“总之你莫要胡言乱语,尤其是明日使君来了,千万别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拿出来乱嚼,咱们是佛门弟子,清修之人,别学那些长舌的野老村妇做派,知道了么?”
“知道了……”慧如和尚活似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儿似的,摸摸脑袋上的包,不敢再造次。
师兄弟俩齐心协力打扫佛堂,时不时搭两句话,讲来讲去不是鸡毛蒜皮的衣食起居就是他们师父的病,惠如小和尚吃一堑长一智,直到他们收拾水桶抹布离开,没敢再提一嘴刚才的话题。
他们一走,佛堂静得落针可闻,董晓悦陷入了沉思。仅凭两个和尚的只言片语,她没法窥得全豹,但是也获得了不少信息。
首先这法藏寺和她这尊菩萨路子似乎有点野,看白羽作贼心虚的样子就知道了。
其次寺庙的主持释信大师,也就是两个小和尚口中的“师父”,大约是病入膏肓了。
再次附近的州县遭了旱灾,这笔帐还栽到了她头上。
再再次那个想砸庙的前任官员死于非命——据说也是她的锅。
惠如说的“梦娘娘”又是什么意思?
她绞尽脑汁地想了好半晌,渐渐打起瞌睡来,清醒过来时发现佛堂里被暖金色的残阳笼罩,脚下传来“笃笃笃”的木鱼声,轻而慢的一下又一下,敲木鱼之人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耐心。
董晓悦使劲往下张望,只见一个身穿僧衣的人逆光跪着,脸藏在阴影中,宽厚的脊背微微佝偻,透着股沧桑的老态。
因为是个剃光了头发的僧人,看不出头发白不白,但她直觉这人已经不年轻了,至少年过半百——应该不是梁玄。
这位大约就是两个小和尚嘴里的“师父”了。
董晓悦期待着他能给点线索,谁知那和尚只是跪着敲了半天木鱼,直敲到日落西山明月东升,门外草木间传来声声虫鸣,他才意犹未尽地撂下木鱼,往后退了几步,双手合十拜了拜。
借着香案上长明灯微弱的光线,董晓悦看见了僧人的脸,不由吃了一惊。
这人约莫五十来岁,生得五大三粗,肩背宽阔厚实,黝黑的阔脸庞上嵌着对金刚似的眼睛。他鼻梁凹陷,鼻翼横阔,嘴唇肥厚,最醒目的地方莫过于脸中一道长长的刀疤,蜈蚣似地从左脸颊穿过鼻梁,一直延伸到右眉骨,让这张本来就不甚标致的脸变成了狰狞。
向来以貌取人的董小姐觉得这人不像和尚,倒像个土匪。
老和尚拜完了她,从莲花灯上取了火,点上提灯走出了佛堂。
董晓悦看着他趔趔趄趄地往外走去,转身闩上木门,这才想起他似乎病得很重,不知他刚才磕头时有没有祈求健康——反正她是泥菩萨过江,没有神力帮助他。
第二天大清早,董晓悦被寺里的钟声吵醒,不一会儿,一群年轻和尚鱼贯而入,各就各位地开始敲木鱼念经做早课。
董晓悦数了数下方的秃脑袋,总共有十二颗——老和尚因为病重没露脸——这法藏寺的人丁比她料想的兴旺些。
小和尚们有口无心地把经念完,他们翘首以盼的大人物也到了山门口。
寺庙里人才凋敝,接待使君的重任落在了首徒白羽的肩头。
白羽把使君迎入佛堂,一边殷勤地道:“使君大驾,有失远迎,家师病笃,且多年来修闭口禅,未能亲迎,还请使君见谅……使君当心屋槛……”
董晓悦透过袅袅的佛烟看到一个颀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心快跳到了嗓子眼。
这位使君似乎也感应到了她的目光,脚步顿了顿,抬头望过来,果然是燕王殿下。
他没穿官服,也没戴冠冕,一身落拓青衫,像个白衣书生,然而气度不凡,往那儿一站便是濯濯春月柳,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叫他吸引过去。
梁玄的目光在她脸上逗留了一会儿,特别对那浓墨重彩的嘴巴多眷顾了几眼,然后默默收回视线,走到香台前。
一旁的和尚们都被他的气度震慑,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梁玄到了“菩萨”前也没有要跪拜的意思,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看退了色的刺绣经幡和缺了一叶花瓣的黄铜莲花灯。
“使君,这就是敝寺供奉的大势至菩萨像。”白羽像导游一样热情介绍道,仿佛董晓悦是什么4A级景点。
使君点点头,沉吟了片刻,转过头道:“在下听闻贵寺有一尊菩萨像十分灵验,俗称梦娘娘,据说香客只需在佛殿后睡一觉,便能得灵梦占卜吉凶祸福,说的可是这一尊?”
此言一出,和尚们全都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白羽吓得脸都脱了色——几年前那场祸事如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那时候法藏寺还是本郡首屈一指的名蓝,每天门庭若市,香客络绎不绝——大多都是慕名而来求梦占卜的。
谁知树大招风,惹得新到任的知府不快,扣了个淫祠的罪名,差点把整座寺庙给砸了。
师父被官府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投入县牢,受了不知多少苦,要不是那知府突然暴毙,继任的知府清正宽宏,师父说不定就有去无回了。
虽说是逢凶化吉,可师父还是在牢里落下了病根,那菩萨像害死知府的传说不胫而走,倒像是坐实了法藏寺供奉妖神的淫祠罪名。
这几年香客都不敢来进香拜佛,偶然有来求梦的,也都掩人耳目,像做贼似的。
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寺,没几年便冷落萧条下来,不过求梦之人大多准备了丰厚的香油钱,留在寺里的十几号弟子倒是不愁衣食。
白羽只求太太平平地做他的和尚撞他的钟,谁知道这新上任的使君哪壶不开提哪壶,一上来就问这梦娘娘的事。
他揣摩不出这人有什么目的,支支吾吾地不知该怎么作答,正急得一脑门汗,那使君却道:“在下想求个梦,不知高僧可否安排下榻处?”
第74章 求梦
白羽难以置信地睁圆了眼睛, 脸颊慢慢泛起了红晕,自从当年主持遭难,他对卜梦之事的态度极其矛盾, 这是招灾惹祸旁门左道的营生, 然而法藏寺上下二十来口人都是靠这营生养活着。
这新来的使君是说真的么?还是在诈他?
御史见那小和尚疑惧又戒备,不由笑了笑, 和颜悦色道:“高僧不必有所顾虑, 在下是诚心求梦, 并非无端生事。”
白羽看他态度恳切, 言谈举止彬彬有礼, 与当初那凶神恶煞的知府有霄壤之别,这才放下心来,仰头看了看菩萨像,朝御史行了个合掌礼:“使君多礼了,卜梦须待入夜,还请对小僧前往禅房稍作歇息。”
御史想了想道:“既如此,在下昏时再来叨扰。”
“快晌午了,使君不如用些粗茶淡饭再走?”
御史道了谢, 婉拒道:“舍下还有些冗杂事务, 先告辞了。”
他新官上任, 府里想来有不少事, 白羽试着挽留了下,见对方执意要走,便没再坚持。
法藏寺在城郊, 骑马只需不到一个时辰,来回还算方便。
董晓悦等得百无聊赖,她算是亲身体会到什么叫做望穿秋水,被禁锢在泥塑里不能动弹的滋味太难受了。
她等了大半日,昏昏沉沉地打了会儿瞌睡,醒过来便听见下方有人在说话。
“……使君夜晚务必把门窗关严实……若在半梦半醒间听见异动,置之不理便可。”是白羽的声音。
原来是在交代注意事项,董晓悦心想。
白羽又小心翼翼地问道:“使君真的不要去殿后禅房歇宿么?虽说寒素简陋,总比这里舒适些许……禅房距佛堂不过一步之遥,使君既是要卜梦,也是一样的。”
“在下睡在此处便可。”梁玄语调温和,态度却不容置疑,说完还若有似无地瞟了董晓悦一眼。
白羽劝了无果,只好作罢,又交代了些注意事项,比如入睡前要诵一卷妙法莲华经,香台上的莲花灯不能灭等等。
当然也不能做一些奇怪的事亵渎菩萨,不过六根不净的白羽和尚看人下菜碟,觉得这使君知书达理,断然不会如此无礼,便略去不提。
“使君就寝前切记诵经,送完将所求之事说与菩萨,菩萨若是应允了,便会在夜里赐下梦来。
“不知该找哪位高僧解梦?”
白羽迟疑了片刻,斟酌着道:“迄今为止得梦者数百人,无一人需要解梦,使君若是有缘,亲身试过便知晓了。”
御史挑了挑眉,有些诧异,董晓悦也感到意外,在她看来占卜算命求签都是故弄玄虚的把戏,靠着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解读让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