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老公死了我登基/凤鸣 (潇湘碧影)


张金培被念的耳朵起茧,不耐烦的道:“你怎么比我阿妈还啰嗦!”
管平波不客气的给了张金培一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白养了你们这么许久,丢了一个两个,我不是亏死?”说着戳着张金培的脑门道,“你是老娘的人,生死由老娘说了算,你给我记住了!”
张金培翻了个白眼,跳上船,摇晃了几下稳住身形,才掏掏耳朵冲管平波吼道:“全天下就你话多,老!太!婆!”
龙大力听得此话,一脚就把张金培踹进了水里。
开玩笑!上回不是管平波派他送信,得了一百两银子,他全家早饿死了。
现如今又令他管船队,好不威风,可谓再生父母,岂容人挑衅?
冬季寒冷的水,冻的张金培牙齿打颤,狼狈的爬上船,怒骂道:“狗腿子!马屁精!我冻死了你赔得起吗?”
管平波笑个不住,隔着河喊:“你有空骂人,还不赶紧去船舱里烤火,真个冻死了,我就把你做成腊肉干,好弥补一些损失。”
张金培气结,河面上寒风呼啸,他实在扛不住了,跑进船舱,换衣烤火,嘴上还不住的骂骂咧咧。
忽听船头鼓声大作,与平素营里训练时出发的节奏一模一样。
张金培的心里,顿时生出了一股不舍之情。
什么时候起,把老虎营当成家了呢?不知不觉间,好像变得不愿离开。
尽管谭元洲对他依旧没有好脸色,尽管在营内少不得有些许排挤和矛盾。
但此时此刻,他竟是觉得老虎营是阿妈怀抱外,最能安心的所在。
船身摇晃,缓缓前行。
张金培醒过神来,胡乱披上件衣服,把头探出窗外。
风雨桥下,管平波的身影越来越远,手却一直不停的朝他们挥动。
耳边好似又响起了那一路平安的唠叨。
眼睛不自觉的看向百户所的方向,还未分开,就已想念。
终于,管平波消失在视线里。
张金培全身卸力,懒洋洋的坐回了船舱。
一只大手拍在了他的后背上,浑厚的声音笑骂道:“站没站相,坐没坐像,叫稽查队逮着了,抽死你!”
张金培立刻坐直,扭头看拍自己的汉子,三四十岁的年纪,很是健壮。
那人见他看过来,笑道:“我叫曹仁,在盐井入伍的。
谭百总听说我以前做过水手,就把我调来了。
其实我更想做战兵,不过营里有需要,战兵的事以后再说吧。”
张金培听到谭元洲三个字就不自在,冷哼一声道:“思想觉悟还挺高!”
曹仁年纪比张金培大了一截,不好同后生计较的,爽朗笑道:“我觉得镇抚司的话虽多,细细想来,还是有道理的。”
张金培贼笑:“很是,很是,陆镇抚的话最有道理。”
龙大力从船头走进来,恰听见最后一句,调侃道:“你方才不是看营长都看呆了么?怎地又想起陆镇抚了?你心到底有几瓣啊?”龙大力跟着管平波混了小一年,虽不曾入营训练过,却是一直打交道,受老虎营影响颇深,整个气质大为不同,再不见往日的畏畏缩缩。
此刻逗弄起后生来,也是驾轻就熟,俨然一副船老大的模样。
张金培听到此话,毛都炸了!不自觉的学着管平波的语气道:“活着不好吗?我疯了才跟谭百总抢人!”
曹仁一脸八卦的凑过来道:“我怎么听说营长是有夫君的?”
张金培一脸惊讶:“不是拆伙了嘛!”
龙大力瞥了二人一眼,道:“谁说拆伙了?我们这不是往她夫家送木材么?”
“唉!那谭百总不是……”张金培话没说出口,心里已是忍不住的幸灾乐祸,嘿嘿嘿,谭阎王,你也有今天!
龙大力不满的道:“你们休传闲话,对营长名声不好。”
曹仁叹道:“她夫君真个狠心,把她丢在这里,一年二年都不来看一看。
别是被狐狸精勾住了吧?依我说,这般负心薄幸,趁早换一个是正经。
就方才张兄弟说的,谭百总不就挺好的嘛!”
龙大力笑道:“若说这个,你们营里年轻小伙,十个里有三个想着营长,七个想着陆镇抚,我说的是也不是?”
“错!”张金培道,“分明是都想着陆镇抚,只有谭百总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仁挤眉弄眼的道:“我看不止吧。”
张金培呵呵,放着陆镇抚在前,谁要喜欢母老虎啊!曹仁却是怎么都不信,在船舱内八卦不绝,把张金培烦的想跳河的心都有。
哪里来的话唠,你怎么不进镇抚司呐?靠!
最后一艘船驶出了视线,管平波心中盘算,窦向东不是小气人,大概会供应给她足够的棉花吧。
跟随着船队而去的,还有她积攒了一年的兔皮。
兔皮十分保暖,又硝制不易,若非条件艰苦,她真不舍得送去巴州。
可比起兔皮,显然棉衣更划算。
娘的,真穷!所以必须打通水路,兴盛贸易,才有未来。
送走了船队,回到办公室的管平波在记事本上画了个勾。
视线往下,工作计划上,赫然写着全县土改四个大字。
眼光一凝,整整一年的预备,可以开始了!
合上记事本,管平波唤来通讯员彭景天,吩咐道:“通知谭百总,以云寨、盐井为中心,春耕前,荡平石竹!”
“是!”
======================

第146章 回朝

冷风挟着雪花席卷着大地,营地周围不时传来狼的嗷呜之声。
账内的矮几上摆着简陋的酒菜,来传旨的太监两眼泪花:“驸马,您受苦了。”
孔彰没什么表情,被陆氏养大的他,多少受到了点儒家熏陶,对本朝重用太监之事嗤之以鼻。
传旨官被称为天使,原是个体面荣耀的差事,不知不觉被太监们窃取,在百官面前耀武扬威。
至今日,太监已深入朝廷的角角落落,不独传旨,便是他在外打仗,除了督粮的文臣外,还有监军的太监。
武不如文就够让人憋气的,督粮的文官也须得对太监奴颜婢膝方可保得平安,这叫什么狗屁世道!
官场的陋习逼的孔彰在傲气与现实间不停的摇摆纠结。
幸而他自被选入驸马那一日,就不怎么高兴过。
整个京城无人不知孔驸马一张青菜脸,人家对着皇家都是这幅表情,旁人也就不好意思过多计较了。
陪传旨太监吃了顿便饭,又命亲兵请人去休息。
孔彰便呆在主账中发呆。
李恩会掀帘子进来时,就见孔彰一脸疲倦的靠在架子上,闭目养神。
拨了拨盆里的炭火,李恩会道:“怎么?不想回京?”
孔彰有气无力的道:“想。”
李恩会笑笑:“想老太太和孩子了?”
孔彰睁开眼,双眼却无一丝神采,望向北方的目光没有聚焦,显得尤其的颓废。
“又怎么了?”李恩会叹道,“要我怎么说你?你就是往常日子过的太顺了,现才动不动不高兴,跟个怨妇似的,也不怕短命。”
孔彰没搭理李恩会的抱怨,落差太大的确是他不高兴的原因,但此时的心情,却与落差无关。
沉默了许久,才道:“我好像又一次进退维谷,还是自己选的路。”
李恩会也沉默了,兄弟多年,他霎时明白了孔彰的惆怅。
出京时的豪情壮志,剿匪半年后,化作了乌有。
他们兄弟头一回知道,战无不胜是这般沉重的滋味。
每一次入京的捷报,每一次送上的人头,都似凌迟的尖刀。
因为,匪不是匪,仅仅是活不下去的流民。
他们成为了官家豪强的鹰犬,成了他们兼并土地的利器。
河东郡的人口在急剧的减少,剩余不多的人口,交着高额的佃租,安安分分的活在豪强的庄园里。
赋税没有多出分文,却因养兵,致使鄂州苍梧两郡叛乱不止。
流寇越剿越多,孔彰渐渐发现,他的兵强马壮,除了徒增自己的罪孽,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倒在干涸土地上,四肢瘦弱、腹部高高鼓起的幼童尸体,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梦靥。
最令他不寒而栗的是,吃观音土吃到胀死亦算善终,因为河东早就易子而食。
生长于苦寒西垂的孔彰,骨子里自然少不了好勇斗狠。
但不代表他喜欢把屠刀挥向手无缚鸡之力的、骨瘦如柴的流民。
果真遇着悍匪,他不惧战死沙场。
军人,本就该为战争而活。
然而河东的土地上,并没有多少悍匪。
或者说比悍匪还可怖的,是剿匪的官军。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亲眼见过,方知此言不虚。
孔彰能尽力约束自己的部下,却不能越权阻止旁人。
更何况,他是驸马,粮草充足,当然可以道貌岸然。
那群官兵,平日粮晌就不足,不靠着打仗劫掠,他们吃什么?家中老婆孩子又吃什么?而他充足的粮草,一样来自令无数人倾家荡产的劫掠,只不过下手的不是他。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兵士或许单纯,当兵吃粮,仅此而已。
可作为将领的孔彰,就不得不想,他打仗的意义是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