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只交代了这么一句就起身走了。
自己的两个准女婿都一心远赴前线保家卫国,他骄傲的同时哪能不默默担心?但是,他也知道,那是他们的责任和梦想,他怎么能不默默的支持他们?
“杏儿,你不要担心。我的武艺如何你心里清楚,我保证,不管怎样都会全须全尾的得胜归来。”
等到所有的人都会意的离开,留给他们两个话别的机会,沈七这才知道,面对一脸担忧却坚强得不让他担心的王杏儿,哪怕再多的言语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他叹了口气,终于伸手将王杏儿拉进自己的怀里,在她的耳边轻声却坚定的保证道。
“我…我自然知道你的本事。你放心,我…我在家里等你…”
王杏儿语气虽然有些颤抖,但是,很快却变得坚定起来。
她自然知道,战争虽然残酷,却是最好的建功立业的场所。
如果沈七能坚持到得胜归来的话,肯定能拥有一个配得上她的身份。
虽然她觉得他们的感情不是用身份和地位可以度量的,但是,她也不愿意让沈七一直担负着“高攀”她的名声迎娶她。
“杏儿,你知道吗?世子和板栗两个有个约定,等到战争一结束他们两个就立刻成亲。到时候,咱们和他们一起同时成亲好不好?再说,咱们两个年纪还大些,总不能让他们在咱们前面成亲对不对?”
沈七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有几分委屈的样子,王杏儿不由得有种破涕为笑的冲动。
“好,我答应你。虽然到时候父王和母妃可能有些不舍…”
她点点头,知道沈七这是向她讨保证来了。
但是,只要他能够得胜归来,这事答应他又何妨。再说,她也想早点嫁他。
越早越好。
前线的消息一天比一天紧张,京城的气氛也越来越萧索。
原本正月正是各种宴会盛行的时候,但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宴会自然被取消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盯在赤月关。
所有人都在心里祈祷战争能早一点结束。
在张斌离开的第二天,唐栗儿就带着自己的两个贴身大丫鬟住进了威远侯府。
“板栗丫头,你不要担心。这其实是好事。你想想看,赤月国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如何敢发动这背水一战?只要这一战赢了,赤月国肯定被收复。到时候,侯爷和长公主也能回京,咱们一家总算能得以团圆…”
老夫人还是那么睿智。
只是,王栗儿如何听不出她掩藏在睿智笑容下的浓浓担心。
赤月国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会发动这最后一战。既然被称为背水一战,对方自然是来势汹汹,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这样的背水一战又岂是那么好打的…
但是,此时,她们都不约而同的忽视这一点,彼此安慰自己,只要赢得了这场战役,接下来自然是花好月圆,阖家团圆。
或许是太过担心,老夫人每天都要念打量的佛经才能保持心情的平静。
王栗儿每天跟着老夫人吃斋念佛,抄写佛经,日子倒也过得飞快。
到了二月,前线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威远侯世子张斌带着他的先锋小队深入敌军,一举烧毁了赤月国大半的粮草锱铢。
赤月国原本的粮草锱铢就不多,又被烧毁了大半,只怕赤月国再也坚持不了多少的时间,收复赤月国指日可待。
这消息一传回京城,整个京城都欢欣鼓舞起来。
京城低迷了一个多月的气氛陡然间变得热闹起来。
楚天舒下旨褒奖了张斌和他的整个先锋小队,又下旨让张蒙不必冒进,最好能够稳中求胜。
但是圣旨虽然这么下,但是即便是楚天舒自己也清楚,赤月国哪里会让他们有机会稳中求胜?只怕那边粮草越少,他们进攻大楚的姿态就会越发的凶猛。
“板栗丫头,你说这小毅是不是太胡来了一些?他这样做不是摆明了要激怒赤月国吗?没有了粮草,人家还不得跟他们拼命啊…”
得到消息的老夫人并没有觉得轻松,反而忧心忡忡的同唐栗儿说道。
“祖母,咱们也不要在京城瞎着急。小毅这么做他的道理,我估计,小毅烧粮草的行为应该只是顺便,他深入敌军应该还有其他的目的。”
王栗儿自然知道张斌本身并不是这么冒进的人。
他之所以烧敌军的粮草自然有他的目的。
接下来的战役并没有像老夫人想象中的那么惨烈。
赤月国损失了粮草固然心疼,但是并没有对大楚进行疯狂的报复。很明显,赤月国举全国之力并不是瞎说,那些粮草虽然重要,但是并没有让他们失去理智。
接下来又是好几个月的僵持期,前线传来的消息渐渐有好有坏。但是,不可否认,张斌带领的先锋小队却屡立奇功,沈七英勇善战的名声也渐渐传了出来。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王栗儿已经过了十一岁生日。
十一岁的王栗儿已经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小姑娘亭亭玉立,优雅大方,在京城渐渐有了自己的名声。
原本以为烧了赤月国的粮草,这场战争能够很快的结束。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场战争眼见着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持久战。
赤月国攻打得越来越吃力,但是,张蒙这次却是坚决贯彻楚天舒稳中求胜的建议,将赤月关守得滴水不漏。
他们彼此心里都很清楚,等到赤月国的物质耗尽,接下来才是一场必须分出输赢的硬仗。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足足打了三年又八个月。据说,在赤月国坚持的最后一战里,在战争开始之前,赤月国的将士将仓库里所有的粮食全部煮完,又将所有用不着的马匹都杀尽,这才勉强够大军吃饱喝足。
他们是抱着吃了今天没有明天的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响了最后一战。
经过所有将士的浴血奋战,在威远侯张蒙的指挥下,大楚军队终于收复了赤月国,活捉了赤月国公主和国王,彻底的收复了赤月国。
消息传到京城,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当然,最高兴的莫过于王坤和赵氏夫妻。
战争结束,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即将嫁人。
王杏儿都已经满了十八岁,但是,因为战争的原因迟迟没有和沈七完婚。现在总算战争结束了,沈七也从一开始的武状元成功晋升为正四品的忠武将军,和王栗儿总算门当户对起来。
据说忠武将军因为战争耽误了亲事,楚天舒早早的御赐了将军府,工部早已将将军府修葺得焕然一新,只等着大军班师回朝就可以直接使用。
“老夫人,咱们这些聘礼都准备了好几年,总算过两天就能送出去了。世子马上就要进京了,看到这些你亲自准备好的聘礼只怕要高兴坏了…”
------题外话------
感谢QQ070121pc36f8亲的一张月票!
第三百六十九章
威远侯府的库房里,老夫人正在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着那些聘礼,蓝嬷嬷在一旁笑着打趣。
“是啊,好不容易,差不多四年了,这场战争总算结束了。等到看到小毅和板栗成了亲,老身这把老骨头总算可以安心的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等到板栗丫头嫁过来,咱们威远侯府总算要热闹起来了。”
老夫人的脸上流露出向往的神情。
在这四年间,王栗儿住在威远侯府的日子比住在一字并肩王府的日子还要多。老夫人年纪大了,身上偶尔有些不爽利,都是王栗儿贴心的侍候,用心的陪伴。
经过四年时间的相处,老夫人和王栗儿的感情越来越深。
因为张蒙和楚月不在京城的原因,老夫人从三年前就陆陆续续帮着准备聘礼。
因为威远侯府都是几代单传,所以这聘礼也就无所谓非要用长公主楚月的嫁妆。再说,因为楚月长期呆在赤月关的原因,楚月的嫁妆多半都是由老夫人打理。
由此可见老夫人替张斌准备的聘礼有多奢侈豪华。
“可是,老夫人,咱们府里准备这么多的聘礼的话,峥王妃和世子妃可得伤脑筋了。就算这些年二房因为咱们世子夫人的原因挣了不少的银子,但是要凑出和咱们聘礼差不多的嫁妆却是太过困难了一些。王府的世子妃虽然大方,但是她也有自己的儿女,总不可能用自己的嫁妆来帮二房凑齐嫁妆不是…”
看着眼前那奢侈的聘礼,蓝嬷嬷却充满了担心的意味。
王府二房的根基总是太浅,手里头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好东西给女儿们当做嫁妆。
要知道,大户人家为了帮女儿们凑好嫁妆,大多都是在女儿刚一出生就开始准备。经过日积月累,看到有好东西就收藏起来这样才能帮女儿们凑齐一份可观的嫁妆。
再说,有些真正的好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的准备,哪有自家女儿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