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系统不这么想,他十分低落,好像是他害死宋却的一样。
宋却问了一声:“那我们这样了,这个世界还有进度条吗?”
他倒不是真想知道,就想转移一下这个小家伙的注意力。
这个方法显然极管用,系统一板一眼地查了查,发现先前一直灰着的界面亮了,兴奋道:“有百分之七十的进度了!”
宋却:“……马失前蹄哎嘿。”
这个世界真是浪的飞起,他琢磨着是不是太放纵自己那些不健康的“爱好”了。
系统突然道:“你还写了本书?”
宋却反应过来,系统应该是刚刚通过他看到有人在整理他的遗物发现的,他点了点头,道:“第一次当作家,不知道写的怎么样,说起来我最后那个案子还没写完呢。”
宋却自然不会把经历过的案子和诊治过的病人都原原本本写上去,而是很贴心地进行了艺术加工,并且注明了这一点。他这一死,就算是杜风也不能帮他续笔,宋却觉得有些可惜。
系统又道:“你还搞了科研?”
宋却觉得它这个语气有点微妙,好像他趁它不在乱搞了一样,但还是大方承认:“一点不成熟的研究,还不知道可不可行。”
系统当机立断道:“我们等等再走,我觉得你的进度条能刷满。”
宋却疑惑道:“我都死了这个进度条还可以继续刷?”
那他有一大堆新套路可以用了。
系统:“!”
它很机警:“这次是系统出错,所以给予你的特殊补偿,不是常规,你不要乱来。”
宋却也不失望,系统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很习惯。
宋却撑着脸看着这些为他悲痛的人们,心里感到温暖和庆幸,他总算又能重新拥有这样的感情了。
系统突然小声道:“还有一个原因,我想看看你写的书。”
宋却微微一笑,眼睛都弯了起来。
宋却死后,那些荣誉不必再提,家人的悲痛亦不忍多看。等悼念会结束,才有人将整理的遗物一一翻看,为宋却出版此书。另一边许昌平亦将宋却的研究上报,为他申请应得的荣誉之余,寻求能够继承他研究道路的研究者。
宋却满意地看着这一切。
那本半自传出版了,封面是二十多岁、容貌极盛时的宋却。这是宋却自己的要求,算是个小心机,打算靠脸多卖几本。多一百个人一千个人看,兴许他就能真正多帮到一个人。
和宋却有过缘分的人都看了那本书,作为作家已经小有名气的张圆圆发了一条长微博,她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写下了她的回忆,她对宋却最深的思念和感激。
长微博里的最后一句话:“他在书里说他是个心理变态者,可事实上,我没有遇到过比他更好的人。他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是他鼓励我变成了你们现在所喜欢的这个人。他就连死,都是最光荣最体面的。我为他骄傲。”
张圆圆是个出色的作家,最擅长的便是以情动人,更不用说这不是虚构的故事、幻想的情义,而是真真切切存于世间的一段往事。
张圆圆的这一条微博是最好的宣传,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大家带着期待读了宋却的半自传,阅读到最后一页竟泪流满面地合上了书。
宋却的经历、宋却的荣誉和宋却的科研成果都被大家慢慢找了出来,被各大营销号争先恐后地转发,让大家知道,这世间曾有这么个人来过。
还有些被宋却救治过的病人,从未想过会在微博上看到曾经医生的死讯,也没想到,宋却除了是心理医生以外,还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曾经得到的帮助在这个氛围下又变得清晰起来,许多病人并不吝惜和人分享那段经历,因为他们已经彻底痊愈,曾经的惶恐和悲伤已经不再困扰他们。他们现在想做的,仅仅是和其他人一起悼念这位伟大的心理变态者——宋却这么在书中不断地称呼自己。
在这样的热潮中,另一件事被顺其自然地推上台面。
有人决定要拍以宋却为原型的电影,名字便叫做《天生变态》,宋却的自传是最好的素材,其他一切经历也都被网友们陆陆续续整理出来。
导演几乎是一眼便在脑海中想象出他想拍摄的画面,并为之深深战栗。
导演是最好的导演之一,编剧是最好的编剧之一,就连男主角都选的十分挑剔,演技挂里长的最好看的那位,才勉勉强强没让人声讨这个选角。
电影开拍之后,系统又道:“再等等吧,我想看看你的电影。”
而电影公映不久之后,便不是系统能做主走不走的时候了。人生赢家进度条被蛮不讲理地推向了百分之百,没等系统吱上一声,两人便开启了传送。
传送的过程里,宋却感到久违的晕眩,系统还有力气调侃他一句:“天下谁人不识君哦?”
宋却:“感谢现代媒体的发展。”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还是本世界的内容,下下章新世界=3=,治愈系的
第119章 天生变态(二十四)
宋却为这本书写了个短短的前言:
我是宋却, 一个大脑额眶部皮质和其他几个地方同时出现功能性缺陷造成的心理变态者。如果你们想听有关大脑和心理变态者的相关理论, 我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使你们感到陌生的名词,但我猜, 你们并不想看这个。如果真有人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一下我的相关研究,那要学术性的多。
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心理变态者开脱, 事实上,心理变态者是十分危险、难以感化的。梦想着拯救这些不懂爱的心理变态的人里, 一半是蠢货,还有一半大抵是圣人。
我比较幸运, 碰上的是圣人。
我并不是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是个心理变态者的。当一个人不曾体会过普通人应有的心态, 他很难知道自己其实是特别的。在我偶然拍了大脑的正电子图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和变态杀人犯有着相同的大脑模式, 在掌管感情相关的领域脑功能受损,像是弥补一样,思维相关的脑域则要更加发达。也就是说, 我比普通人要更无情,也更聪明。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出色的变态杀人犯预备役了。
在这种情况下,从小到大, 我一直是老师家乡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我的人缘也很好。虽然我心里没有什么最好的朋友这种概念,但很多人都称呼我为他们最好的朋友。男孩子们喜欢和我一起运动,是的,我的运动神经也很发达。女孩子们喜欢我, 喜欢我出色的运动天赋,喜欢我在学业上表现出的超高智商,当然,她们可能也喜欢我的长相,不过这和我那该死的大脑没有什么关系。
知道我有一个连环杀人犯通有的大脑这件事是个意外,我的父亲是一名资深刑警,他的老搭档是犯罪心理学的专家,同时也参与了有关犯罪与大脑的科研。他们俩一起来医院看我的时候发现了这件事,这件事还传到了学校里。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的认知被全盘颠覆。在那之前,我从没想过我可能是个坏人——我还拿过几次三好生。
可当我知道这件事之后,这个世界在我眼前天旋地转,尔后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当我意识到自己焦躁易怒,我就会成倍的焦躁易怒。我在学校和谈及我这该死大脑的男孩打架,打的很凶,然后被我爸拎回了家。
青春期的男孩打架,多么正常的事啊,但因为我的不正常,这件事在我爸眼里并不普通,开启了我爸和我数十年的僵持。他很怕我会变成一个变态杀人犯,对我的监管相当严格,我妈差点因为这件事和他闹离婚。
在我这件事上,父亲和母亲是两个极端,父亲做着最坏的打算,每一步都极力避免容易让我变成杀人犯的选择,母亲则相反,始终认定我是个温柔善良的孩子,恨不得给我完全的自由。
老实说,父亲的过度不信任和母亲的过度信任都使我痛苦,但他们俩的不放弃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
因为这件事在学校传开,我在高三那年出国了。出国的那段时间,心理医生的诊疗让我的情况稳定很多,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调节自我的方式,避免偶尔被暴力冲动占领脑子,做出可怕的事来。
我的堂妹比我小七岁,他们一家人都在国外,来自纯真善良孩子的亲近,最终也打动了我这副铁石心肠。
亲人的陪伴对心理变态者到底有没有?答案是有。但这个作用太过微小,只有病人自己能感受到。可如果这是一位十分想变成正常人的病人,这一点微小的变化便是希望、是曙光。
当然,我并不建议男男女女们对心理变态者来个爱的感化。不是我鄙视爱情的伟大,而是世事往往如此,能当成圣人的不是爱人,而是父母。当然也有例外,只是十个人里若有一个是成功的例外,往往便有九个悲剧收场。
父母在帮助心理变态者这方面又有天然的优势,童年时孩子们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心理变态者也不是个十足的心理变态,虽然作用机制还不能完全明确,但一个幸福童年对心理变态者的作用是正向的。比如我。起码我到现在为止都无愧于心,不曾在杀戮的快感中失控,不曾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妖尊复仇记 (清茶如酒) 起点VIP2018-08-25完结玉无裳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要将所有的仇人都杀个片甲不留!但就在她磨刀霍霍准备...
-
挽香传 (心尖的水滴) 起点VIP2017-12-31完结苏挽香现代中医学院才女兼宅女,一次事故穿越到古代,做了童养媳。她觉得自己实在是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