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常撩人:摄政王爷轻点宠 (梅林十三香)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梅林十三香
- 入库:04.10
丁尚书向慕丞相投去感激的一眼,感谢这个时候还有人站出来帮他说话。
“臣也赞同慕丞相的意见。”吏部尚书范有为出来说道。
每年不管是涝灾还是旱灾,最忙的还是吏部,百姓没有吃的就容易暴动,坑蒙拐骗偷抢,每年有灾情吏部每个人都要当几个人来用,很多可怜的人都仅仅是因为没有饭吃迫不得已才偷抢,也不能过分怪罪。但是这样的工作量就太大了。
吏部尚书范有为是出了名的阴冷,从来不会为任何人说话的,更多的时候都是汇报完吏部的事情就站着不说话,似乎其他的事情都跟他没什么关系。
慕丞相有些惊讶的看着吏部尚书,以前想结交他,但是这个人是只对皇帝衷心,其他人的话他都是不听不看,不闻不问,难得今天开口帮他说话。
御彦倾也没想到,看似跟灾情最没有关系的吏部尚书会出来说话。
“其他的卿家们怎么看?”御彦倾问道。
“臣等赞同慕丞相和吏部尚书意见。”众臣异口同声。
“臣有一个意见。”御史台陈太傅站了出来,“慕丞相说的给丁尚书一个戴罪立功的意见,臣赞同,毕竟一时半会找不到比丁尚书更适合的人,但是江北大堤动辄就是几百万两银子的大工程,相当于关税一个季度的税收,这么大笔银子的支出,户部尚书不在,国库是否充盈还不好说,另外江北大堤去年已经修过了,对于很多地方的用量以及用钱上来说,应该心里都有一个大概的普,应该不会像去年那样多了吧?”陈太傅看着丁尚书。
陈太傅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上至天子下子平民百姓,没有他不敢说的话,没有他不敢上奏弹劾的人。
御彦倾点点头,“陈太傅说得有理,江北大地去年花了几百万两银子,不到一年时间就决堤了,按照这种形式的投入,就算是永江都装满了银子也不够用的。丁尚书觉得再投入多少银子修缮江北大堤比较合适呢?”御彦倾略带着讽刺的微笑,看着丁尚书。
丁尚书思索了一会,才道,“一百万两银子差不多吧。”丁尚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慕丞相和陈太傅都忍着笑,看来丁尚书真的是很怕摄政王了,一百万两银子,修缮江北大堤确实是不能再低的数额了。
御彦倾微微点头,“既然如此,就给丁尚书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希望丁尚书不要让本王失望。另外丁尚书说负责之前江北大堤工程的人是谁?把人抓起来,由御史台和大理寺卿来共同审理此案。其中肯定有人贪污了不少,所以跟此案有关的人全部都彻查,有任何进行不下去的环节来找本王。本王绝不允许有官员吃着朝廷的俸禄,干着吃里扒外的勾当,给三郡的百姓一个交代。”
“臣领旨。”御史台陈太傅和大理寺卿异口同声道。
“还有其他的事情没有,没有就退朝。”御彦倾说道。
“臣有一件事情。”陈太傅又站了出来。
“太傅请说。”御彦倾道。
“陛下已经久未上朝了,不知病情如何?要不要立太子帮忙辅政?”陈太傅看着御彦倾。
他这话一出来,整个南书房非常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到。
这个问题是朝中大臣不敢问,不敢想的事情,陛下病重,皇子年幼,摄政王兵权在握,在军队中威望又高。如果摄政王有意想做上皇帝的宝座也没有人敢说什么,主要就是看摄政王想不想做这个位置了。
“太傅说得对,陛下身体不好,皇子也该为自己的父亲,还有天下黎民百姓做一些事情。”御彦倾点点头。
朝中果然是暗潮汹涌,每个人对皇位都是虎视眈眈,上位者不明朗,他们做事情也不安心。
“但是眼下陛下只有一位皇子,也才六岁,能为朝廷和百姓做什么,我看还是摄政王来主持议事比较好,立一个未成年的皇子为太子,现在也有些早了。”兵部尚书石义说道,他是站在御彦倾这边的,平时因为军务跟御彦倾来往颇多,钦佩御彦倾的能力,是一个御彦倾的死忠派。
“石尚书此言差矣,皇子年幼,但是也是会慢慢的长大的,现在跟着摄政王一起议事学习,对他未来亲政也是有帮助的。”德妃的哥哥崇武侯路东明说道。
早就听妹妹说起这个事情,眼下陛下病重,正是要立太子辅政,也好定民心以及朝中这些摇摆不定的人的心思的时候。
朝中的这么多官员,说不定一大半人都是站在御彦倾这一边的。
“陛下现在只有一个皇子,身体又不好,正是立太子以安定民心的时候。”
崇武侯说道,今天刚好是陈太傅说起这个事情,要是没有他说这个事情,自己也不好意思,挑起这个头,毕竟陈太傅又是三朝元老,又是忠心语陛下的,他说的话在朝中还是有一些分量的。
御彦倾看了崇武侯一眼,眼下皇兄的病情还不明朗,这些人就已经在开始为皇位之争谋划了,真是迫不及待啊。
“大家觉得呢?现在陛下的病情还不明朗,要不要立太子来安定民心,在座的都是安国的栋梁之才,想必应该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御彦倾淡淡道。
慕苏羽刚来的第一天上早朝,没想到事情就这么多,一会儿是灾情,一会儿是皇位,灾情才刚刚解决又出现了皇位之争的一些问题,慕苏羽终于明白御彦倾说朝廷很复杂的意思了。
正文 第三百二十九章国事
这些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来找御彦倾,问题解决了之后,又怕御彦倾的权势太大会阻挠另外的事情,又急切的想分解他手上的权力。
想想真是令人心寒的一件事情,御彦倾这么费心费力地为安国做事情,为安国的百姓谋福祉,可朝中大臣却对他充满了怀疑。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如何说是好。
“慕丞相觉得呢,慕丞相作为安国的一国之相,对是否立太子以安民心这件事情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崇武侯看着慕丞相道。
慕丞相心里暗骂一声,这个时候把他推出来,明显是置他于两难之地。现在御彦倾的态度并不明朗,不知道御彦倾对立太子这件事情反不反感,如果不反感的话,他说什么都还无所谓,如果是反感的话,那他岂不是莫名的就得罪了御彦倾。
慕丞相面上还是笑道,“现在陛下的病情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立不立太子,这件事情应该还要过问一下陛下的意见吧,陛下对于这件事情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作为一个臣子,肯定是要以陛下的意见为主。”
慕丞相这一番话说的非常巧妙,既巧妙地避过了立不立太子的问题,又把立太子的事情推给了陛下,眼下陛下这个情况,谁又敢去问陛下呢?
不愧是当朝丞相,慕丞相的一番话,让众大臣的心里不禁为慕丞相竖起来大拇指。
慕苏羽也不禁为自己的父亲这一番话点赞,既不得罪于任何人,又把问题巧妙地推回去了。
从武侯侯得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却也不好再说,其实慕丞相也说得对,立不立太子是陛下的事情,主要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但是眼下这个端口,谁要去敢问陛下的意思呢?
“崇武侯觉得呢?”御彦倾问道。
“慕丞相说的是,立太子这件事情还要问问陛下的意思。”崇武侯说道,心里有些不甘但是也没办法。
“还有其他事情吗?”御彦倾问道。
没有人说话,御彦倾看了殿前的太监一眼,太监会意,尖着嗓子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场早朝在太监尖锐的嗓音里结束了。
慕苏羽一直等到所有人都走之后,才慢慢地往御彦倾所在的方向走过去。
去找御彦倾。
慕苏羽刚到门口就被门口值守的太监拦住了。
“什么人,要做什么?”太监凉凉的看着慕苏羽。
果然是天子脚边的太监,说话都这么有气势,慕苏羽暗自佩服,看来以后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下官花长卿,有事求见摄政王。”慕苏羽按着求见的礼仪规规矩矩地说道。
值守的太监听到花长卿的名字就笑了,摄政王特意吩咐过,如果是花长卿求见的话,就不需要拦着可以随时进来。
这是摄政王主理朝中大事以来,第一次给了一个人这样的特权可以随时求见,说明这个人肯定深深地摄政王喜欢。
“花大人,请进。”太监笑着说道。
慕苏羽还没有从这么快的变脸的表情里面恢复过来,不是很明白,刚刚还对她冷眼的太监,怎么就突然对她笑了起来?只觉得这宫里的太监都不简单。
慕苏羽走进去,远远的就看到御彦倾坐在书桌面前,旁边放着一堆的奏折,此刻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奏折。
御彦倾此刻眉头微微皱着,脸上的表情又非常认真,衬着他那张清贵的脸,看起来格外的迷人。难怪都说认真的男人是最帅的,慕苏羽此刻深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