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目,无愧“瑰宝”之名。
第一卷 第235章 铜瓷二器 (一)
录完了“音书双绝”的部分,照例中场休息。
南姝走下台,观众席的位置上陆续有人离开,南姝瞥了眼,径直走到后台。
后台,导演和张波波、杨正一起围在监视器前,见南姝走过来,站起身,“南总。”
南姝看向监视器,“查到什么了吗?”
三人摇摇头,“我们一直盯着,没发现他有什么异样。”
南姝又看向张波波。
张波波会意,“他我让人去查了,暂时还没查到,不过我记得他是临时替补我们之前的一位观众,叫彭行任,不是节目组一开始找的一批。”
南姝垂眸,无意识的摩挲着手指,“你继续查,越快越好。”
说完,南姝走到另一台监视器跟前,“把之前的观众席的录像调给我看。”
“好。”
监制杨正伸出手,在监视上面滑动两下,几秒过后,监视器上显示出之前录制“音书双绝”时候的观众席影像。
杨正在观众席上精确的瞄准彭行任,将他的人像单独拉大,占据整个屏幕。
屏幕上,彭行任坐姿随意,半躺在后面的椅靠上,目光直视着前方舞台,除了偶尔的走神外,他表现的很寻常,气氛热烈时跟着其他观众一起鼓掌尖叫,气氛降下来时就静静靠在座位上,目光盯着前方,看样子像是认真听着台上人的讲解。
正经,合群,看不出一点奇怪的地方。
几人都盯着监视器,目光微沉,眉头蹙起,试图找到一些异样。
南姝视线定格在监视器上,杏瞳深处幽光闪烁,监视器上的影像在不断放映着,静静过了几分钟后,张波波叹气,“没有什么异样啊。”
除了偶尔的走神,一切都很正常,就连人本身下意识的小动作都很少。
“的确看不出来什么。”杨正附和,睨着南姝,语气轻了些:“南总,会不会是您弄错了?”
南姝手指搭在裙上,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敲着,看着监视器,杏眼轻眯,若有所思。
屏幕上,杨正正低着头,看了眼身上的黑衬衫,随后,抬起手,理了理领口。
杨正的黑衬衫很普通,右胸上有一个四方形状的小口袋,和他的人一样平平无奇。
见南姝不理他,杨正略有些尴尬,试探问道:“南总?”
南姝眯起眼,忽然出声,“这已经是他第四次低头看自己胸前的口袋了。”
观看不过几分钟,就低了四次头?
恐怕有猫腻。
三人怔住,脑海里齐齐回想起刚才的画面,皱起眉,好像···
他的确低了不少次头?
而且每低一次头,就会伸出手,整理自己的领口。
杨正和导演微微变脸。
混这行,他们知道不少隐秘手段,彭行任这么频繁的点头,莫不是···
“查一下他胸前的口袋,另外,节目录制结束后,拦住他,其他观众可以离开,他不行。”南姝不容置喙的声音响起。
“好。”
三人正色,神情严肃。
交代完三人,南姝走到台下,杜浅过来为她补妆,三两下之后,执行导演提醒上台。
最先上台的是薛余,温和的脸庞含笑,“华夏盛产瑰宝,除了音书双绝外,还有一种瑰宝,丝毫不逊于它们。”
观众席悄无声息,即使知道了薛余惯常用的套路,但还是兴趣高涨,期待的等着薛余的下文。
薛余没卖多久的关子,停顿了几秒,扬声说道:“那就是——铜瓷二器!”
话落,薛余背后的屏幕亮起,四个龙飞凤舞的墨色大字横出:铜瓷二器。
不得不说,薛余抑扬顿挫的声音以及背后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是十分震撼人心的了。
但是,现场观众的心却是降落谷底,一阵失望。
铜器和瓷器?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他们知道铜和瓷是什么啊!
常说破铜烂铁,用铜做的器皿又能好到哪儿去?
至于瓷,是他们自家的瓷碗吗?
预期的气氛没有出现,薛余不慌不忙,接续接下来的流程。
“铜器与瓷器都是华夏至宝,下面,请南姝和秦烨上台,为大家讲解铜瓷二器。”
南姝和秦烨先后走上台,来到舞台中央。
薛余笑道:“第一个说的是铜器,由秦影帝为我们讲解。”
秦烨微顿,“好。”
秦烨拿着金话筒,长身玉立,看的台下观众眼泛花痴、
默默感叹,有颜就行,节目内容什么的,他们就不要计较了。
秦烨没有直入主题,而是说道,“在讲解铜器之前,我想纠正大家的一个误区,铜器和瓷器才是华夏瑰宝,铜和瓷不是。”
正着迷于秦烨颜值的观众一顿,眨眨眼,开始思考。
铜器和瓷器。
铜和瓷。
一字之差,不就是材料和实物的区别吗?
难不成实物有什么特殊之处?
刚才失望不已的观众被秦烨的话勾起了好奇心,现场的气氛也稍微好了些。
秦烨握着话筒,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说道:“等看完铜器和瓷器,你们就会明白两者之间的差距。”
秦烨的语调平直,没有过多起伏,薛余在他身边,接过话,低沉有力:“秦影帝的一番话让我很期待接下来的铜器,究竟会是什么呢?来,大家请看!”
所有人的视线聚焦在屏幕上。
写着“铜瓷二器”的屏幕一换,一张高清立体图弹出。
是一方鼎。
长方体形状,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线条古拙,鼎身沉重,雷纹为地,刻着饕餮以及盘龙纹。
明明是一个死物,却像是承载着昂扬古老的灵魂,大气、古拙、浩然。
现场安静无比,所有人的视线聚焦在一起,看着这口鼎,脸上是同样的震撼,心底是同样的惊奇。
瑰宝就是瑰宝,即便淹没在浩浩岁月里千年,但只要一现世,就能抓住所有人的视线,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这就是瑰宝的魅力,凝聚着前人智慧的魅力。
震撼在蔓延着,在场观众不禁心底发问:这就是铜器?
秦烨的声音给了他们答案,“这叫做鼎,由青铜所制,又称青铜鼎,是铜器的一种,青铜鼎的样式很多,但最出名的当属屏幕上的这尊——后母戊鼎。”
“青铜器起源不可考,但最早发祥地青铜器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
第一卷 第236章 价值连城的活文化(二)
秦烨解释了青铜的由来,历史过程,又慢条斯理的解释了面前这尊后母戊鼎的由来、构成、听的一众观众如痴如醉。
薛余也是连连点头,心底越发觉得这趟节目自己是来对了。
主持尚在其次,但关键是节目内容实在是好啊!
主持这么多年的节目,就这一个说的是文化,就这一个能让他从心底真正发出感同身受的震撼来。
等到秦烨讲解完,薛余走到秦烨身边,摇摇头:“听过秦影帝为我们带来的讲解,我算是明白了,铜和铜器,根本没法比。”
“对!”
回应他的是观众爆发出的喝声。
没法比,根本没法比。
差别太大了!
秦烨轻笑,“那你们觉得,青铜鼎算不算得上的是国之瑰宝?”
“算!”震天的回应声。
看完了青铜鼎的观众此时处于情绪高涨的疯狂状态。
南姝秦烨的美颜华服,古音水墨,现在出现的青铜鼎,他们感觉一生中的美好事物都要在今天一天全部看完了。
薛余感受到强烈的回应声,抬手,虚虚压了压现场的气氛,“大家先安静一下,看过了铜器,我们接下来另一种瑰宝——瓷器。”
所有人的视线纷纷移向大屏幕。
只不过,这次,预想当中的画面没有出现,反倒是四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抬着一个蒙着织金红布的长方形盒子上了台。
盒子个头不大,被四名工作人员抬着,有些滑稽。
舞台中央,南姝面前,又有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一张紫檀木桌上了台,将桌子稳稳的放在南姝几人面前。
摆好桌子后,其他四名抬着盒子的人将手上的盒子放到桌子中间,下了台。
南姝朝前走了两步,站到桌子跟前,不着急掀开红布,而是看向观众:“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在华夏发展悠久···”
简短的几句介绍完,南姝收了声,伸出手,捻起红布一角,往外一用力,盒子上的织金红布被掀开,酸木枝浮雕刻着竹纹的长方体盒子暴露在灯光下。
灯光透亮,黑酸木枝盒子,折射出红黑的光芒,秦烨站在南姝身边,看着面前的酸木枝盒子,呼吸放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