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清色的回忆
- 入库:04.10
她寻了一个机会上山来找了张氏说这件事,结果却只见张氏一张你是在跟我装傻的脸。
“大嫂,你自已的嫂子找到了祁府你不知道么?”张氏又冷哼一下,“你现在又来我这里作,怕是因为我有了身子不敢跟你对呛所以想气我是不是?”
“咱们家清娘可是看在大娘是一个好的才留下你们来做工的,都是自家人一起赚钱不是好些,哪想你能让你娘家的嫂子找到东家那里去。你是一个什么意思?”
韩氏真是没想到她大嫂已经去过镇上了,她只是微张着嘴,半天没喘出一口长气。
是这个样子么!
她若是从镇上把刘清清的活抢走了怕是不会再理自己了,就是因为在镇上碰了壁才转过头来找自己的吧。
哈!可真是好算计。
罢了,她痛快地跟张氏道了歉只说是自家嫂子让自己来闹的,现在也知道清娘的打算了,还是想做好这些工的。
她这么痛快认错的态度一下子就把张氏弄懵了,不是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么,这还是韩氏?
不管如何只要她不再闹事就好,张氏可是大夏本土人信奉的是一家人和气生财,若能跟韩氏相安无事她也不会主动出击找她的麻烦。
送走了韩氏刚想躺一会儿的张氏就见陶氏挺着一个大肚子进来找她。
“快坐下,你这是出来干什么?”
因为还差两个月就要生了陶氏的肚子大得吓人。
“我一个人呆着烦心,听见大嫂的声音就过来找你了,她又来什么事?”
看看,这才是亲弟妹,人家一听韩氏的声音就知道有事。
张氏自是把这些事都跟她说了。
陶氏连自已的嫂子来帮忙了也不知道,是刘义上门去求的人,隐家人都很乐意,有一份差事做还能赚钱谁不乐意啊。
“我们没想让三弟告诉你就是怕你多想,等你生完了再说。”
陶氏也知道二嫂她们是好意,又听说自己娘家嫂子来帮忙了也很感激张氏给自己娘家一个赚钱的机会。
“你感激个什么劲,都是一家人,若不是你帮忙家里的活也张罗不起来。好好养着,等孩子落了地再主别的。”
因为刘义把陶氏的娘家嫂子接了来家里的活也算是有了一个主持的人,冯氏得到信儿的时候已是三天后了,气得她咬紧了后槽牙小声骂韩氏是一个不中用的。
韩氏的大哥自是劝他的娘子,“你也知道她在刘家不中用你还去找她可不是自寻烦恼。”
正文 第343章 孝与不孝
343、孝与不孝
本以为冯氏这事完了就没有了烦心事的韩氏哪想到初冬的第一场雪就放倒了她的阿耶,听说是摔断了大腿骨,但听张郎中的意思怕是股骨头摔折了。
韩家可没来请张郎中给帮忙看看,张郎中也不想沾这些个烦心事只不会多嘴,但听来串门的刘正说了一次他岳丈的病情怕是治不了了。
刘清清一想在医疗水平落后的大夏哪里能治得了股骨头的事,自家还是不要沾这个麻烦才好。
可冯氏却不是会放过刘清清这只肥羊,谁叫韩氏是她的亲大伯娘呢。
“你看阿耶摔成这样,你大哥哪里能出去做工只得在家里照看他,这没了进项叫我们一家子吃啥喝啥呀?”冯氏也是一个戏精,她同韩氏哭穷的时候眼睛不时飘向韩氏耳朵上的银耳丁。
韩氏哪里会不明白大嫂的意思,她娘家在自家村里也是做个小生意的,大哥的头脑一向好使,再说家里还有那许多地怎么就过得这样惨了。
冯氏这些年拿了多少东西填补她自己的娘家,硬是让她那个没了双亲的小弟弟盖了一个新院子娶了邻村的一个会绣工的小娘子,她在这里跟自己哭穷不就是看这一阵自己过得好些了么。
这耳朵上的银耳丁可不是给刘清清做活赚的,那是她从前存了私房才拿出来置办的。
老人讲财不露白是对的,只是一副耳丁就惹来这些祸事。
她只得跟大嫂冯氏说:“我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哪里能做得了这个主,还得问一下刘正才行。”
听她这话冯氏暗自撇嘴,心里暗道:你不是把张氏都抖趴下了么,如今怎么跟我装上熊了?
只是现在这话却不能这样说,也是苦着脸说:“你跟妹夫想个办法吧,我们可是快挺不住了。”
韩家可不是只有韩氏跟她大哥两个兄妹,冯氏不去找别人只找她是因为韩氏现在是几兄妹中过得最好的。
心里有事的韩氏做晚饭时就弄打了两只碗,王婆子最看不惯拿家里的家什不当回事的韩氏,直接骂她:“你一个乡下的小妇见过什么世面?如今不愿意侍候这家里的老的、小的了?有能耐你也滚出去赚钱去。”
刘正听了他娘骂人的话不由得眉头一皱就去厨间帮韩氏做饭去了,让王婆子看个正着,不由得冷笑,“想当初我还说老二是一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现在看来老大也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
刘奉祖最不爱听她这些责骂子女就背着手出去转转等饭好了再回来。
给王婆子当了这么些年的儿媳妇韩氏已经不介意她骂自己什么了,见刘正时来正好跟他先商量自己娘家的事。
听韩氏说了她大嫂找来的事,刘正也明白这是她大哥不想照顾老人了。
“你阿耶摔成这样怕是治不了了,咱们去看看再给些钱也是应该的。”
他这样一说听得韩氏眼睛一亮,又听他接着说:“可你阿耶跟娘有儿子也不应该让咱们来出钱啊。若是你哥跟二哥都不在了…”
这话说得就难听了,不在了就是死了的意思,怕是刘正已经烦上韩氏的大哥一家了。
韩氏也明白刘正的意思,人家能去看看岳丈就不错了,还想着让外嫁的女儿承担养老的责任么。
晚上刘正特意去了正屋跟刘奉祖商量自已岳丈摔倒的事,他哪里是去跟自己的阿耶商量,他是想让刘奉祖出头也去看看亲家,这样钱就由公中出了。
王婆子平时是想不明白的,这时却是看得清楚,“你想得美!他算是一个什么东西,养了这么一个不要脸的嫁进咱们家,难道还要我谢谢他不成?”
刘奉祖却是跟王婆子想的不一样,这亲家怕是不行了,看也就是看这一次,算是给大儿媳妇一个脸面,再说也是给自己在乡亲间留个好名声。
“我跟你娘一起去吧。看往他们家的钱就不用你们出了,你们养着几个孩子也不容易,我看看再让你娘准备点什么一起拿着。”
得了自已阿耶的准话刘正很高兴,回去自已屋里跟张氏说让她放心。
好在没让张氏跟他一起去说看岳丈的事,不然非得让自己老娘收拾不可。
刘清清可没想到自己家发家了还能给大伯娘家里招来这些个烦心事,她只是从刘大娘那里听说她姥爷怕是不成了,“他现在只能躺在炕上哼哼,上来气了还用手边的东西打人,脾气忒不好。”
原来跟刘清清很不对付的刘大娘现在一心想着赚钱哪有那个闲功夫跟刘清清生气,两个人的关系好了不少,空闲时竟能聊会天。
相比刘三娘,刘大娘只不过小孩气些,性子还算是单纯。
而刘三娘却是一直想着弄清楚刘清清是怎么搭上镇上大户祁家这条线的。
乘着现在自己娘跟二婶关系缓和了她就想跟着刘清清进镇里去,借机看看能不能巴结上刘清清的东家把刘清清给替下去。
所以早上她见爷爷他们乘着二叔家的马车去看姥爷时就找上刘清清,“我想去镇上看看,你能不能捎我一段?”
啥?刘清清没听清,这还是那个不喜欢搭理她的刘三娘么。
人家也没什么别扭的,又说了一遍,只不过刘清清可不能捎她,她还得在半路上换成男装呢,哪有那个心思跟她搅在一起。
正好刘顺也要起身去镖局,刘清清就把刘三娘推给了刘顺。
“我不去福来镇。”人家还不乐意跟刘顺一起走呢。
刘清清才没那个洋时间跟她废话,乘她跟刘顺说话的功夫就骑上马跑了,真是给她的颜色都能开染房了,你想跟着我我就让你跟着么。
一到杂货铺就收到祁三郎的信,有一位他在中都认识的客人想从桃镇这里发货,这几天会有中都的货运到,让她亲自接货入库再封好。
若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祁三郎不会这样郑重地跟她说,她这些天怕是得看好中都来的货船。
刚换好衣服出来招呼客人就从琉璃窗户看见刘三娘从街上走过,她这是要去镇上吧。
哈,她可没想到自己不在镇上做工,更不会想到自己还是这祁家的合伙人吧。
正文 第344章 由人度已
344、由人度已
韩氏乘着二叔家里的马车进了娘家的村子一下子就引得小孩子们跑来看大马车,心里不由得有些失落:张氏的阿耶现在身体健郎还能给张氏赚钱,而自己的阿耶不但摔得卧床不起还得伸手跟自己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