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清色的回忆
- 入库:04.10
大家都在这里腹诽王婆子,可没有一个人敢当面说什么。
刘三娘见到了陶氏也不意外,她就觉得她跟二婶是一伙的,所以来这里报信也是正常的,她就在这里等着看一会儿他们怎么说。
王婆子进了屋也不急,“给我倒杯水。”
张氏就冲院子里的刘清清喊:“还不给你奶倒水。”
刘清清正愁怎么才能进屋去呢,就得了令,“好嘞,这就来。”
不是茶,是一碗蜜水。
“奶奶你喝,这是我姥爷的蜂蜜冲的。”说着还露出一副馋样。
只有一杯,没刘三娘啥事,气得刘三娘直瞪她,偏刘清清只看着王婆子等她夸她。
“还是你想着我啊。”王婆子这时候再不说一句怕是得被刘清清看秃噜皮。
嘿嘿,刘清清笑得挺傻。
大家都坐下了,刘清清自然而然地站在张氏身后给她打扇。
王婆子不张嘴,这屋里谁都不说话。
大家就这么僵着。
好在盛四娘过来问是不是开饭。
“四娘子,我奶奶跟三妹来了,多摆两副碗筷吧,现在再加菜也来不及了,就把我姥爷下酒的那个驴肉切一切吧,他若是问起谁吃了…”
王婆子一听,这里毕竟是人家张郎中的家,哪有来了还把人家的下酒菜给吃了的,“可别!”
及时打住了刘清清的话。
“该吃什么吃什么。都是乡下人哪有那么讲究。”王婆子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可是今天吃得太素了…”刘清清有点委屈。
“别说那些个没用的。”王婆子终于搂不住火了,“你们家给那些帮工的都能买得起头花,还是带珠子的,哪里还用吃个肉都吃张郎中的。”
张氏立即转头去看刘顺,那意思是:看吧,开始犯病了。
刘顺皱了一下眉,给张氏一个眼神:先别吱声,等等看,看她还说啥?
“奶,你说啥珠花跟肉啊?”这是明显想捣乱的。
王婆子本就看不上刘清清,偏她还爱吱声。
“别跟我装不明白。你自己心里清楚。”摔了一下茶杯。
“没有肉菜也不能杀猪,那猪还没长大呢。”山上小院里真的养猪了,这是时人的习惯,自家养两头猪,一头卖了一头吃了。
她这傻乎乎的一说倒把王婆子给气乐了,“我说刘清娘,你是真傻啊,还是跟我装傻啊!你真当我是一个乡下的老太太没看得起我啊!”
刘清清还真没看得起她!不是因为她是一个乡下的老太太,而是因为她这种处事风格,或者应该说是她这个人品。
偷偷翻了一个白眼暗暗吐槽一下对王婆子的不满,结果一抬眼跟自己阿耶看了个对眼,怕是那个白眼他都看到了吧。
“奶,你得说明白到底是什么事啊?我就是装也是装得像啊。不然我这一头雾水的,也不知道是啥事啊。”她这么搅和有一种后果就是大家都不说话,都想听她跟王婆子在说什么。
王婆子给她一个我叫你死得明白的眼神,“我可是听说你三婶陶氏那里做工的娘子们人人都得了一枝珠花,上头可是镶着小米粒大小的珠子。”
好吧,就这玩意你也当个宝,要是让你看见酒娘戴的那种真正用海珠子当花心的不得撕了我?!
“哦!是这事啊。吓我一跳,我以为咱家杀猪了没给你送,你来挑理了呢。”张家杀猪凭啥给老刘家送啊,张郎中肯定不同意,他的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了,还得倒贴着老刘家。
“你别扯那个没用的。我问你,你得那么多好珠花为什么不想着点家里的堂姐妹?”说到正题上来了,这是给刘大娘跟刘三娘来讨好处来了。
“那些珠花也是不是我的呀。”反正你也说我装傻了,我就装到底吧。
“那是谁的?”王婆子横她一眼。
“那是人家祁东家给他请来做工的绣娘的,我只是给人家带回来,哪里轮得到我做主?!”刘清清的表情既真实又惊讶。
“不信,你问我娘,咱们这样的家庭哪里有钱买那种东西。我在中都的街上看了还想给酒娘买来着,这不没舍得么。”
张氏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你那是没舍得么,你原话是怎么说的,这种便宜货怎么能戴在我家酒娘那颗聪明的脑袋上。
结果她这种表情助力刘清清说服了王婆子。
正文 第303章 笑话
303、笑话
刘三娘在一旁听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到底哪里不对她又说不上来。
“奶啊,你听我说啊。咱家这些人这次去中都也是陪着我,人家东家本是叫我一个人跟着货去的,哪想我娘舍不得我,两个女人也不安全就让小虎陪着了。”刘清清还向王婆子那里探了探身子。
“好在这一趟有人家东家安排吃喝,不然我们哪有那个钱去中都。”
又指着张氏的头说:“你看我娘都没有一枝珠花,我不给我娘买,给不认识的娘子买珠花戴,我又不是一个花心的小郎君。”
刘顺听了直摇头,这瞎话叫她说得连他都信了,如果他不知道她能赚多少钱的话。
王婆子还真抬头去看张氏的脑袋,上面还真是只有一支玉簪子,还不是什么好玉。
“哎呀,我这上山来走得这个饿啊。什么时候开饭啊?”硬把话题叉开了。
刘清清倒是能接住,“四娘刚才就让宝儿来了一趟,咱不聊得开心么,现在就去吃饭吧。”
张氏嘴角抽啊抽,都快摔你家茶杯了,还聊得开心,你有病吧。
刘顺也服了自家女儿的脸皮,她要是不发家都对不起她这么不要脸。
其实张氏这里的晚饭真是比山下刘家老宅好多了,起码是用油炒的菜,还有肉片。
王婆子吃得口中大响,不时还不忘了酸刘顺两句,“也就是在你这里能吃上些好的,家里你阿耶怕是没有这些个东西吃。”
刘顺只是低头吃饭并不接话,这里是他岳丈家,吃的、住的都是人家张郎中的哪有给自己家里送饭菜的道理,更何况他的双亲跟着大哥一家住,也不是没有人管。
张氏见刘顺低头不吱声,也是知道他不爱听王婆子这些怪话,那一年年的养老钱也不是没给他们,吃不吃好的还不是他们自己做主,现在同他们这些做儿女的说这个也不觉得良心难安么。
可人家刘清清不怕说啊,“奶,你跟我爷这养老钱不够么?我看村东头的王爷爷一个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家的王大伯都是给他单独做的。”
村东头的老王头跟刘家的情况差不多,他的二儿在外行商,他跟大儿子一家过,二儿子一年才回来一次,年年给养老钱,只不过这老王头做事自有自己的一套。
他也拿二儿子的钱填补大儿子一家,可是他在家里得吃好的喝好的,若是大儿媳敢跟他有一点不对付,那是绝对不行的。大儿媳也知道自家在老爷子这里占了不少便宜,所以人也乖觉,天天给这老头单独做菜,全是他爱吃的,剩下的也是进了自己儿子的嘴,所以这一家子过得挺好。
刘清清这么说也是想呛王婆子一下,她的意思就是:分家了,咱家给了养老钱,可你不舍得花,还想给大儿子省钱,还得占着二儿子的便宜,这好事全是你的了。
王婆子也是一个脑袋够用的,也听明白了刘清清的意思,她存着二儿子给的钱就是想填补一下其余的孩子,哪能让刘清清得逞。
“我跟你爷哪能跟人家王二比,他可是有一个做生意的儿子,哪给的钱钞可不是咱们这种小门小户能想的。”这意思是说刘顺他们两口子给得少了。
“那可咋办?我姥爷最近还想撵我们家走呢。要不是他嫌弃我们几个不跟他的姓,我们也跟他说一说把你跟我爷接来一起吃?”这话说得有点不像样子了。
“你这丫头,说什么疯话?”王婆子顿时不高兴了,也不顾嘴边沾了一堆渣滓就开始数落刘清清,“你们家现在住在你娘的娘家哪能跟你姥爷乱提要求,别说我跟你爷不能上这里来吃饭就是你们也得做低伏小一些,哪天那老张头不高兴了非得把你们撵出去不可。”
她跟刘清清这一急把张郎中称为老张头还说得振振有词,旁边一直低着头吃饭的刘三娘差点没被一口饭给噎死。
酒娘一口饭没含住到底呛了,一面拍胸口一面找汤喝。
王婆子瞪酒娘一眼,“就你事多,小小的人总听大人说话,可不兴把我的话告诉你姥爷,听见没?”
一边咽汤的酒娘一边点头,嘴里含着汤含含糊糊地说:“听明白了,不说,不说。”
刘三娘一看这酒娘也不像刘清清那样难斗啊,人小还没心眼。
在饭桌上没见着张郎中,再一打听,听说他出诊了。王婆子长出一口气,今天上山来她可是有两套方案的,一个是大闹一下二儿子一家,另一个则是跟二儿子好好说一说家里的苦。
哪想可以实行第一套方案了却被刘清清那个死崽子给怼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