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清色的回忆
- 入库:04.10
何先生笑:“水利一事不是想不想修,而是看天而定。想太祖就命乾王修了江南的主要河道,哪想五年后一场大水全完了。”
何先生这么说完全是在逗刘清清,那次修整江南水利乾王收了多少好处不说,还卖了不少官出去,给太祖皇帝杀他留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没有工程师就是不行。”刘清清小声嘀咕。
她以为何先生没听到,哪想人家耳聪目明。
工程师么?是教什么的?
带着何先生在她的工地里转了一圈,见工人们头上戴着柳条编的帽子,何先生又问何故,不得已只得把安全生产的知识普及一下。
她的前世那些个安全生产的条例可比这里全多了,“虽说他们只是便宜的劳力,可是没了他们谁来干活。”
“所以要提倡劳动保护!”何先生何等聪明,一点就透。
正文 第219章 开门
219、开门
美食街两旁都有自来水,还修了排水的地沟,让小商小贩们有如厕洗手的地方。街面上铺的是条石,不说小摊车,就是富贵人家的马车走上去也不会颠簸。
那些签了契买了摊位的均有一种庆幸在里面,这地方真不错。
从美食街修建开始何先生不时就来,听说刘清清跟田将军要了几个不能再上战场的军汉又过来看热闹。
河边货栈每日清晨是这些军汉们操练的时间,大家在仓库那里的空场上集合,虽说身上都有些残疾却也练起来,未来他们还是要保护在这里做小本生意的人,所以挺有干劲。
就连这种事何先生也来看了,还带着刘小虎,美其名曰:读万本书,不如行万里路。
从他家到桃镇这里河边上有几里路?
人家教自己弟弟总不好过于失理,只得请他进来参观一天。哪想人家还让刘小虎记录这些军汉一天都做了什么,本来只是一群大老粗在进行体育锻炼,被他们这么一弄整得全体人员兴奋起来。
还得招待这两人在店里吃饭。
何先生像刚进镇的村人见什么问什么,就连美食街两边的排水沟也问到了。
“你是说做吃食的地方一定要讲究卫生,不但要用活水洗手,还得把他们洗碗洗菜的水及时排掉。”这是肯定句,在重复刘清清的回答。
只得点头承认他说的对的刘清清好无语啊,先生你真的是在殿前侍候的大臣么?!怎么看起来比村人还不如呢。
已是春深,河边草也长出来了,树上也发了嫩牙,微微的春风带着一丝甜意吹进河边货栈的大堂里,引得行人一阵陶醉。
刘清清此时的心情也跟这里的客人一样好,因为她的衣料全卖完了。不光这,就连她库里的白叠子织成的内衣料子也全卖完了。
没有存货就意味着没有资金上的积压,可也意味着她也没什么东西可卖了。
当初受她指点去种了白叠子的那位南大老爷现在成了刘清清最大的供货商,但刘清清专治他各种不服,把他白叠子的价格压的很低。
好在给他除棉籽及织布的手,让他在中都的棉布市场占了一席之地。
要说人也是奇怪,南云惯会算计,谁都不服,却最是服刘清清,他逢人就说遇人就讲,这个刘家的小郎君真是有出息,是一个做生意的料。
因他如此懂事,刘清清免了他的船资把他的棉布送进中都销售,竟然卖得很好。
南云也会做人三五不时来看看刘清清也不拿什么贵重的东西,不外些家中产的土物,也哄得刘清清请他喝两杯好茶。
再说鲁十八在这里住了一段日子,人也舒坦起来,每月都有钱拿自是高兴,央了席掌柜给家里写信说他找了一个赚大钱的活,虽不能一夜发家可也能使妹子寻一个好人家,等今年末一定把家里的屋子翻盖了。
席掌柜偷偷跟刘清清说,跟了她的人都有奔头,活得开心。
谁不想活得开心,本是少年郎,因为战争伤了腿脚,回到乡下也不能种地养家,不如给她做工就是当个打手也好啊。
前世叫什么来着?安保。
他们可是一些会功夫的安保。
美食街开张的时候,请了镇长来,何先生也来了,刘清清出钱在河边货栈里招待了镇里这些大人物一顿。
“他们抢你的生意,你怎地还帮忙?”镇长笑问。
“哪里是抢我的生意,是给我送钱来了。”刘清清笑他们没见识。
前世那些生意好的饭店全都是左右都有店的,少有一家独自在那里却还生意好的。
就是有了这些做小生意的人来陪衬大家才能一起赚钱,再说,他们不是还收管理费么。一家签一年的约,这小二十家也是不少的钱钞,把这后来的十人的工钱全出了。
刘清清可不想就让这十人去看场子,她把后厨、仓库、美食街调动起来,谁更会做什么,都让他们做到了。
也不知田将军招兵的时候是怎么招的,就拿福满来说吧,他切菜切得好,一手好刀用得上下纷飞,那棍法也好,打得招招带风。
所以刘清清就说了她招的人不但入得厅堂、下得了厨房还打得过流氓。
后厨的小子们听了总是爆发出一阵大笑,本来是形容小娘子的词用在这些军汉身上也很贴切。
只有金二眼盲不能参与他们这样的轮转干活,但他却是每日操练的总教头。
刘清清当着大家的面说过,金二身上有一种狠劲,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想当初为了在厨房里适应不知被烫着多少回。说笑到,如果有一天自己上山为匪了,一定要带着金二当二当家的。
有多嘴的小子接话,他一定想当,已经是金二了。
自福满把自家的老娘接来,后面住客那里也方便多了。福婶子当日身体不好也不过是日子不顺心,又在族里受欺负,现在跟着儿子,还能吃喝不愁也就好了起来。
原来是想让她在员工村里住着帮忙看看地什么的,哪想人家也是闲不住的,一定要来店里帮忙,体弱干不了大活却也是一个手脚麻利的,把住客的地方收拾得十分干净,被褥也常晒。
春日里午间阳光已经很好,晒过的被褥有一种阳光的味道,晚上来了客人就会觉得住在这里很贴心。
员工村那里的地已经种下了黄豆,听说种豆子最养地,不管如何先试试再说。
镇长听她说到手里的地全都用上了,还用的这样充分,也很高兴。
“你那里的地是三年不用交税的,可要好好养护,待得要交税了,就可以种些好粮种。”
“种好粮是必须的。不但要种粮,还得种些能赚钱的。”啤酒花的事不想先说,却得跟镇长打个招呼。
镇长是什么人,从前也是带兵打仗的,现在看刘清清招了不少不能上战场的军汉有些高兴,不由得高看刘清清与祁三郎一眼。私下里也认为曲氏这个女人不简单,她带出来的孩子果然会做事。
“您大可放心。税钱总归是不会少的,还得让他们活下去呢。自家店里的用粮与用菜也要指着那里出了。”
“哦?”又一想,“听说你家里冬日也产菜?”
正文 第220章 长脸
220、长脸
刘清清见镇长对她家里的地也感兴趣就邀他有空去玩,哪想人家当场就跟她定了日子,一旁还有何先生跟着起哄要一起去。
听得他们这桌这样热闹一旁镇里来的客人也吵着要一起去看看。
没办法,只得约好了给各家下贴子一同聚一聚。
刘清清面上笑得开心,可心里却苦了起来,上次只不过是小娘子们聚会,刘大娘就挑着刘家跟着闹了一出,不知这次会如何。
只得把路线给他们画好了,可别再有那个不当回事的再给自己惹麻烦。
总之,这次美食街开业一下子哄动了整个桃镇,连镇长都出面了,也是头一份。
打听一下,得知是主家收了战场上下来的军汉,就琢磨出味来。
“他们哪里是做买卖,只是买镇长的好,谁不知道他原先也是一个将官。”
“人家会买好,你也去啊?还不是你不行,你能找来军汉给你做工么?”
“我承认我不能。那你能么?”
两个人说说就杠了起来,脸红脖子粗的,只差动手了。
旁边拉架的说了公道话:“你们俩有时间搁这儿吵不如想着做点啥事赚赚钱钞,看人家行事说得明白,你们俩也去试试啊。”
俩人一听全没声了,哪个能有刘清清的造化被抓进军营还能认识一个将军,不但活着出来了,还交了一个朋友。
刘清清没事就去美食街转转,卖得全是时下人喜欢的吃食,如果来的是一位小娘子怕是吃一份小吃就饱了,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往日码头这里有船来,不过是客商加上旅人,吃得起河边货栈里吃食的也得口袋里有钱钞。那些个小家小户的轻易不敢进货栈的大厅来看一看,现在有了美食街也是一个临时解救肚饿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