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清色的回忆)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清色的回忆
- 入库:04.10
想一下才明白自家现在很危险啊,没有一个男子在家,只有一条狗,会武功的还是两个小丫头片子,能打倒一个老头就不错了,还得算着这个男人不会武功,不然死得不知道怎么死的。
转眼又想起来刘清清对她说的,不要乱开门,万一有坏人偷摸上山来怎么办,一家子全是女人,不安全。
张氏想哭,她怎么这样不听话,如果是情郎来寻仇该怎么办?
想着如果有一口气在得看清这个歹人的面目啊,多看一会儿就觉得怎么有些面熟呢。
好像在哪里见过啊。真的,在哪里见过呢?
还好盛四娘先反应过来,“你来了。还是喝绿茶吧,家里只有绿茶。”
“可!”一个字。
张氏听了顿时觉得可惜了这把好嗓子。怎么就这么惜字如金呢!多说两句话你能死啊。
这个郎君提了衣服下摆向前走,自他背影看去怎么跟冯大郎那么像啊。
不会是?
真的吧。
盛四娘把这个人引进了她平日里授课的屋子,内有桌椅,因刘清清实在不喜大夏这里的榻,所以家里用的具是胡凳类的家具。
好在她们都见过胡人用的家具,刘清清画了样子找人打了家具也得了大家的认可。
张郎中更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他才不是大夏这里的雅士一定坚持用榻。
两人对坐好又没有话了,张氏见二人开着门对坐在屋内觉得没有意思,这个人不可能突然拔刀杀人什么的,她还是去盯着饭吧。
要说心大哪家强,真是非张氏莫属。只不过也因她这点得了许多人的好感,她果然不是一个好事的人。
叶九郎自打坐下就盯着盛四娘看,她的脸受伤了,但不影响她的气质,仍是如兰般的人物。只可惜她的眼神不再是从前那般坚毅,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定让她受了不少苦。
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的盛四娘终于开口劝他喝茶,理由是走了这么久的路一定累坏了。
“找到这里不是很累。不过是托了不少朋友打听,不知道你到了这里,盛家…”
“盛家也不剩下什么了,我也是托了当时那件事的福气才有命在。”
“福气?”叶九郎的直眉竖了起来,表示他生气了。
“祸与福谁又能看透呢!”顺手给他倒了一杯茶。
不管热不热人家都喝干了,看得盛四娘直瞪眼。
“你想要的,不论是什么我都会为你尽力。你怎么会有祸事?”
“不是你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算到。哪里会想到人心如此。”盛四娘不愿回忆过去,对于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事人们都不愿意再去面对,这也算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保护吧。
但是今天不能再逃避,那个人来了,那个曾经说要爱她一世、保护她一生的人来了,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才找到她,只见这一面就足够了。
“你?”叶九郎不知道余下的话要怎么问。
“我很好。现在张家为奴。”身份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家嫡女,却也不是不能接受。
果然见叶九郎的额角在跳。
“你也不用想着把我买走。怕是你家里都会知道我的身份,如今不同与往日,你若是想对我好些就常常来看看我,我也是想念你的。”
那么深的思念、那么多的日日夜夜在这一句话中全成为一种平淡,我也是想念你的。
现在不敢面对分开的那些经历的是叶九郎不是盛四娘,她是如何过的那些日子、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都不能听,怕是听了就会想着把那些已经死了的人再挖出来连骨头都烧干净。
他的那个神情已经泄露了他内心的忿恨,“我真恨!”
“恨什么?!都过去了,好在我们都活着。”又给他续上茶。
伸手拿过茶杯仿佛他们仍在盛家的别院里,那个娇俏的小娘子含羞带怯地给自己煮着茶,只是一眨眼间已是物是人非。
他今天来找盛四娘是因为他手里还有一些盛家的产业在,想要还给她,以保她余生有依靠。
“这些怕也是不能给我。应该是有人盯上了吧。”
“怎么会?”
“又怎么不会。当时能把我绑了弄走,如今也能让我无声无息地消失。”
叶九郎也明白那个背后之人只怕不想再让盛家繁盛起来。
“那你怎么办?”他低了头,声音也很低沉,像一个孩子一样无助。
倒是盛四娘伸过手去拉着他的手,“我现在很好,一切都过去了。张氏待我也如家人一般,两个孩子也很听话,我在这里像一个女先生,并不是一个奴仆,也知足了。”
叶九郎被张氏留下来吃了饭,孩子们在席间虽做足了礼节却仍很淘气,小手在桌下你碰我一下,我拍你一下,玩闹得很开心。
大家都不是什么感性得不得了的人,知道那个人还不错就相约日后现见,叶九郎走得很快。酒娘跟着盛四娘到院门处相送,见叶九娘的背影就说:“这位先生跟冯大郎哥哥长得好像。”
盛四娘眼里泪光闪烁,迎风吹了好久,才低叹一句:“这里的风好大啊。”
本来只不过是一般的午饭却因为叶九郎的到来变得丰盛起来,张氏有些吃撑着了,直呼晚饭吃汤饼吧,再吃这些好的会肚子疼。
刘清清却是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她的杂货铺白日里买卖太多,不但卖了不少衣料还有人到这里来定做衣服。席掌柜这次做足了准备,茶水点心充足省了点心供不上招人骂。
在后厨做点心的小子原来活不多,别人忙的时候他还得给人家帮个忙,此时却忙得停不下脚。
正文 第214章 扩大买卖
214、扩大买卖
小二们不但要招呼来吃饭的客人还得应对喝茶吃点心的杂货铺的客人,大家像陀螺一样转来转去,却是个个面带笑容没有一个叫苦喊累的。
偏有那个跟别人不一样的,见大厅里有人吃牛拉他也跟着点,弄得河边货栈的饭厅没到饭点就人声鼎沸的,在河边这里嘈杂一片引得路人来看。
韩大家带来的那些个小娘子不但身姿婀娜挺拔就连举手投足间也有一般风情,引得桃镇里各家小娘子们争相效仿。
她们来的时候都画了中都时兴的桃花妆,现在引得桃镇这里满街小娘子也全是满面桃花妆。
时尚的力量真是不分时空跟朝代,在哪里都是有一群女人引领着大家爱美的风朝。
刘清清这几日只要得了空就会站在河边看小娘子们都在穿些什么、用些什么,她打算重盖杂货铺。
从这风次卖布开始她就发现当初小小的一间杂货铺并打算着把桃镇附近的手工、特产卖出去,哪想卖布还卖成风了。
转型!
其实是想到了前世的超市,把货物摆在高架上让大家选,如果想大量进货可以议价,反正自家有仓库。
不能自己一下子就说了算了,写信给祁三郎说了自己的想法,把预算、实施的方法一二三都写上,让祁三郎看。
她觉得自己的这个方案祁三郎会感兴趣,但也会考虑多买地。河边这里他们买了一大片的地,但现在看来有些不够用了。
由于他们的买卖太好已经带的河边这里聚集了许多小商小贩,那些吃不起河边货栈的人多在小摊前吃一口,再寻一个可以过一夜的地方。
由于人一多,这里就有些乱,更有一些不讲究的小贩竟把自己的摊子摆到了河边货栈门口,虽说被赶走了,可也有些让人心烦。
他们可以建一个小吃一条街什么的地方,收些费用管理市场的秩序,这样一来怕是还能再收些从军队里下来的军士。
中都的天气比桃镇要暖一些,相隔近十天的水路那可是不近的距离。
城里的小娘子们已经穿上了春衫,脸上的妆也千变万化起来。
九娘也曾邀请祁三郎去她那里聚会,可惜都被祁三郎给拒绝了,她那里哪是随便消费的地方,怕是一次没有百贯钱是出不来的,而百贯钱也会被人家看不起,说小气,不如在家里请朋友。
全是商人,不讲究那些个宴会的气氛风不风雅,请些在市井里卖唱的小娘子也可以充门面。
恰好在刘清清那里赚足了钱钞跟面子的韩大家带着她的小娘子们也抵达了中都,大家又热闹了起来。
“三郎,今晚五王府上有宴,请了陈都上家的小儿子去,咱们也跟着去看看吧。”
这位五王曾买过祁三郎的坐便,他最爱的却是那个大浴盆,加上淋浴,听说和小妾用得极好。
祁三郎有些想笑,本是清洁用品,偏被刘清清弄得香艳有情趣,好似他一个黄口小儿知道什么是闺房乐趣一般。只是这些买了的人全买他的账,不但买了,还买的很多。
远在江南的江患穷也得了刘清清的图纸给皇宫里装了很有“情趣”的卫浴用具,说是做出来后很有风格又不失典雅,可是皇帝他也是一个男人,那些个妃子也是女人好不。所以香不香艳全在大臣的折子里出现了,有一阵子早朝总有人弹核皇帝太“奢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