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致远点头,古青烟分析的很有道理。虽然楚清明死了,但纪贵妃和纪家都不能退,一旦退,身后就是万丈深渊。
既然开始了,就只有斗倒低。
斗,有可能还会硬。
如果现在停手,等太子登基了,纪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古致远看着笑盈盈的古青烟,她干掉了楚清明,他很开心。
古家被陷害他知道原因。
第一,纪家想要古家手上的兵权。虽然古家的壮年都战死沙场,但他至少还能活个十几年,等十几年,古君耀这一波孙子也长大成人成材了,纪家到时候想要古家的兵权就太难了。
第二,楚振纲忌惮古家在边疆的声威。虽然古家的牺牲惨烈,但至少古家一直镇守着边疆,没有让边境鞑子蛮夷侵占大楚一丝一毫土地。自古功高震主,总是会引起帝王的猜忌。
他不是不寒心,心里不是没有怨气。
作品相关 第441章 宁王府的反应
只是没有能力报复那些陷害他的人而已。
“干的好。”古致远笑的开心的说。
他本来的打算是他们回到北地,然后潜伏下来,慢慢的发展……肯定是要报仇的,但报仇要慢慢来,因为对方是皇帝,是二皇子一派,势力庞大,现在的古家根本就没办法跟皇室对抗……
可想不到,古青烟这么快就干掉了楚清明。
干掉楚清明,纪家一派就有了很多麻烦。太子和皇后一派会痛打落水狗,可纪家是一颗庞然大树,就算二皇子死了,也不可能那么快被太子一派干掉。
太子一派和纪家一派在朝堂上争斗,你死我活,而楚振纲又是个昏庸的,那点心机都用在皇位上了,对于政事只能勉勉强强,大楚才立国不到五十年,根基本来就不稳……
听说西南地区和更北边的地方已经乱了起来了。
大楚,就要乱了。
古青烟笑了笑,看着古致远说:“祖父,那些欠我们的,我会要回来,害了我们的,我会让他们拿命偿还。”
古致远看着古青烟,突然眼眶就红了。
对于古家那么多人战死边疆,他的心里是难过的,但……再难过他也能支持下去,因为他们是军人,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责任!可,他们古家为了大楚为了大楚的百姓在边疆抛头颅洒热血,而大楚皇帝却忌惮他们的兵权,联合臣子一起陷害他们。
“嗯。”古致远红着眼眶看着古青烟:“祖父相信你。”
这个孙女以前就聪明,可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困在后宅,到了北地,身体莫名其妙的就好了,从到北地到现在她所做的一切事情让他相信,古青烟真的能为古家报仇能为古家平冤,能带着古家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
古青烟去找了古君耀,看着古君耀带着人训练,士兵被古君耀训练的很好……在她去京城的这几个月,古家都在陆陆续续的买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个人的分工都很明确。
古家还搬了私塾,买来的小孩子就去读书,并不求要什么学问,但多少识得几个字。小孩子们平时上学,放学的时候就帮着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整理一些简单的药材等轻松又简单的工作。
老年人基本上都被分配着去种地了,年轻力壮的男人和少年就进入军营,由人带着训练,现在春耕,军队是每天上午训练,下午帮着种地,时不时的还要上山打猎等等……
而妇人就做一些手工活,比如给男人孩子们洗衣服做饭做衣服,整理药材等等……
分工明确。
苍安岭周围的村落越来越多,除了极个别少数的孤儿住在‘宿舍’之外,其他的一家人都住在新修建的村落里,每天早上在家里吃饭,吃完了饭一家人就出门,干活,训练,上学等等,中午就统一在食堂吃饭,而晚上就回到自己家……
在军营里的人每个月是六百大钱的军饷,当然,不能说是军饷,私养军队是犯法的,只能说是护卫,而军饷就是工钱,壮年的护卫每个月六百大钱,女人们每个月三百大钱,老人每个月三百大钱,孩子们是没有工钱的……
按照古青烟定的规矩,春夏秋冬每个季度每个人都有一身新衣裳。然后每天吃的粮食等等,会按照家里的人口分配下去……
生病了就有大夫来看,并不需要银子。
在这样完善的制度下,每个人都很开心。每天干的活跟在家里差不多,但在家里累死累活的还不一定能吃饱,在古家,干一样的活,还有钱拿,孩子还能上学,每个季度都有新衣服,看病也不需要钱,还有青砖大瓦房住……这样的生活简直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什么?
你说是下人没有自由?
在这个灾荒年代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还需要什么自由?
在家里一年到头难得吃一回肉,可在古家做下人,七天吃一会肉,每七天,古家就会杀很多猪,然后各家各户按照人口去领,一个人是半斤肉,男女老少都是一样的……
在古家村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妇人们在一起干活说说笑笑的,说说家长里短,小孩子们在私塾认真的学习,男人们认真的训练。老人们在地里种地,累了就歇息一下,然后抽抽烟,聊聊天……
虽然看着是古家养着这么多人,其实古家并没有亏,吃的粮食是古家的下人们种的,菜啊什么的也是下人种的,平时吃的鸡鸭鱼猪肉什么的都是统一养的……
古青烟在古家村住下了……
……
宁时回到了宁王府。
关于宁时和古青烟被赐婚的消息早就传回了宁王府。
宁王府的人很吃惊,但再怎么吃惊也没用,这是皇上赐的婚,古青烟这辈子只要不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就会一直是宁时的妻子……
史乔娘很生气。她虽然觉得古青烟不错,但古青烟无权无势的,怎么能帮助自己的儿子?宁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家帮助他,他本来以为史慧心跟着回到了京城,史家一定会想办法促成宁时和史慧心的事情,可是……想不到,史家居然任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
纪侧妃和宁丰就比较高兴了,古青烟无权无势,在官场上根本没办法对宁时提供任何的帮助。
想不到宁时兜兜转转错过了那么多的名门闺秀,最后却找了一个这么不给力的岳家。
而且古青烟和宁时是圣上赐婚的,只要古青烟不犯什么大错,那这辈子宁时就休想休了古青烟。
只是,宁时已经被封了世子了,他们的情况非常不妙。
……
宁时回到宁王府,洗漱过后就去外院找宁王。
“儿臣拜见父王。”宁时恭敬的对宁温行礼。
宁温看着宁时,这是他的嫡子,从小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嫡子……他之所以亲近纪贵妃,对宁丰多有提拔,也是……不想宁时的风头太盛。
风头太盛,纪家会更加容不下宁时。
作品相关 第442章 恶婆婆棒打鸳鸯
宁时终于被封为世子了。
他很高兴,他心目中的世子人选一直是宁时,从来没有变过,只是……圣上给宁时赐婚古青烟,他不是很满意。应该说很生气。
如果他没有猜错,宁时和古青烟应该是早就来往,不然的话,古青烟为什么会带人去找玉米和番薯?
那古青烟确实是有几分才能和胆识,不然也不可能从遥远的地方带回来玉米和番薯。
虽然去的大部分都是宁时的人,但他了解自己的儿子,如果早就知道玉米和番薯,肯定早就去寻找了,而不可能让古青烟带着人去寻找。
古青烟在这件事情上的功劳很大,就算不用宁时的人,她自己也能组建人马去遥远的地方带回玉米和番薯,她之所以用宁时的人,是为了宁时……
宁时的人找回玉米和番薯,这是天大的功劳,凭着这份功劳,宁时的世子之位肯定是稳稳当当的。
宁时被封为世子,他也很高兴,但是……他也非常不高兴宁时瞒着自己,宁时和古青烟的事情,宁时真的喜欢古青烟可以告诉他,他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父王……他会成全宁时和古青烟。
但……最多给古青烟一个侧妃的位置。
想不到,这两人胆大包天。
宁时带着去京城的队伍里,虽然大部分是宁时自己的心腹,但宁王府也安插的有人,宁时和古青烟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他基本上是清楚的。
“楚清明的失踪,跟你们有关系是不是?”宁温沉着声音问。
“是古青烟杀了他。”宁时说。
宁温诧异的看着宁时。
是古青烟杀掉了楚清明?
怎么可能?
古家的一切他都是了解的,古青烟根本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女的弱女子。
等等……也许并不是呢?
古青烟如果真的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闺阁女子,怎么可能从遥远的语言不通的地方带回玉米和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