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北地安抚下来,再慢慢发展势力。
她不用担心大楚乱不起来。
有那样的昏君,有那样的一群自私自利的豪门世家,大楚乱起来,只是早晚的事情。
“你能解决?”宁时皱眉,看着古青烟。
“嗯。”古青烟自信的点头:“确切的是说……我帮宁公子想办法,保北地一方平安。”
保北地一方平安!
宁时一震,看着古青烟。
明明还是一个小姑娘,可却能说出让人震撼的话来……更震撼的是,在古青烟说出保北地一方平安的时候,他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相信她。
相信她说得出做得到,相信她有那个能力保北地一方平安。
“你有什么办法?”宁时很认真的问。
古青烟浅笑着看着宁时,她就是喜欢宁时这一点,不会看不起她是一个小女子,不会认为她口出狂言。
如果宁时做皇帝,一定是一个开明的君王,能听得进任何的建议。
“宁公子也知,我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古青烟说。
宁时没有说话,没有反驳。
古青烟心里了然,看来……宁时果然是对古家的一切都清清楚楚。
“以前,祖父,曾祖父他们带兵打仗,收缴的战利品中的一些书籍都放在古家的书楼里,而那些书我都看过……其中有一些很杂的书。”古青烟说。
宁时认真的听着。
作品相关 第242章 番薯玉米
认识古青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古青烟自认为已经很了解了,古青烟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
她既然说起这些,肯定是有用的。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两种植物。”古青烟说。
“两种植物?”宁时蹙眉。
古青烟点头:“也可以说是两种食物,一种叫番薯,一种叫玉米,根据书中记载,这两种食物易种植,产量高,一亩地的番薯产量可以达到一千斤,而一亩玉米的产量也可以达到五六百斤。其中……玉米可以作为主食。”
这个时代并没有玉米和番薯。
这表明玉米和番薯还没有传到大楚来。
“你说的是真的?”宁时诧异震惊的看着古青烟。
亩产千斤的粮食?
从来没有听说过。
现在大楚的粮食是小麦和稻米,稻米主要种植在南方,好的田地一亩产量也不过一两百斤。亩产五六百斤的主食……如果,真的种植亩产五六百斤的玉米,那么……就再也不会有百姓饿死了。
“嗯。”古青烟点头:“不过……根据书中记载,玉米在很遥远的地方,如果我们骑马,最少也要走几个月的时间。”
根据记在,玉米是差不多在十六世纪从西班牙传入华夏大陆的。
她去过西班牙,应该说,她去过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城市很多国家,当然不是去游玩的,最主要的就是去看看国外的墓葬跟华夏的有什么不同。
他们如果要去西班牙,要从亚洲到欧洲,中间要穿过很多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的问题,虽然在二十一世纪,语言统一的差不多了,但……这个时候,语言肯定还是没有统一。去欧洲,可以走陆路,走水路的话,太危险,她对于航海这方面不擅长,危险太多,在海上遇到什么危险,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她选择走陆路。
走陆路可能要比走水路的时间长久一些,但更安全一些,在陆地上遇到毁灭性的灾难的可能性也小很多,只要语言通……问题不大。
番薯,是从现在的菲律宾传入华夏的,也差不多在十六世纪。但是……现在的番薯应该还没有传入菲律宾,最开始的番薯,也是从西班牙传入菲律宾的,所以,番薯和玉米都在西班牙。
宁时微微蹙眉,沉思。
“如果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寻找到这些粮食的种子,但这两种粮食从种下到成熟要多久?”宁时问。
古青烟愣了一下,眨眨眼,看着宁时,之前好像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仔细想了一下,古青烟皱起了眉头。好像……两种食物并不能解了北地的危机。
玉米在南方的种植在三四月,七月就可以收成。
但北地的气候以及土壤这些跟南方有所不同,北方四五月播种,要九十月才能收获。
九十月……时间太久了。北地的百姓根本就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番薯虽然产量高,但番薯并不能作为主食,把番薯作为主食吃,会引起腹胀,烧心,反酸,胃疼等身体不适。
“番薯在每年三月份栽种,大概五月份就能成熟,但番薯不能作为主食,番薯作为主食对人身体有害。”古青烟认真的说。
她之前没有想到这些,只想到了番薯的产量。
“会致命吗?”宁时皱眉问。
致命?
古青烟摇头:“这倒不会,不过会引起腹胀,烧心,反酸,胃疼等不适。”
宁时点点头:“在快要饿死的时候,腹胀胃疼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
古青烟愣了一下,宁时说的也对。她也听说过一些,在灾荒年代,人们连泥土树皮都吃过,和吃泥土树皮比起来,吃番薯引起腹胀胃疼这些,真的不算什么。
“番薯味道好吗?”宁时问。
古青烟点头:“味道很好,不管是生吃还是煮熟了吃,味道都很好……啊……”古青烟突然眼睛一亮,兴奋的看着路时:“我想起来了,番薯还可以做成粉条。”
“做成粉条?”宁时眼中闪过光亮。
“嗯。”古青烟兴奋的点头:“番薯可以做成粉条。”
而且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的记起,就手工就能做成粉条。现在这个社会也完全可以做。
古青烟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家乡大概在中原一带,他们那里的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手工番薯粉条。她自己虽然没做过,但看别人做过,也知道工序和需要的东西。
“番薯在三月就可以栽种,栽种过大概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吃番薯叶子,番薯叶子是一种蔬菜。大概五月中旬,就可以吃新鲜的番薯了,七月,番薯就完全成熟了。番薯可以蒸,可以和稻米一起煮,还可以做成粉条,如果番薯栽种成功的话,北地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够支撑到秋收,最重要的是番薯对于土壤和水分的要求都很低,即使是在沙地山坡上也能长的很好。”古青烟兴奋的说。
虽然不敢说可以让整个北地的人都免于饥荒,但至少能保证大部分北地的人都不饿死,能够支撑到秋收。等到秋天,玉米小麦成熟了。
这个时代没有各种复合肥,玉米的产量肯定没有二十一世纪高,但也绝对比小麦稻米这些的产量要高多了。
从华夏到西班牙,直线距离差不多上万公里。
这个时代有八百里加急,意思就是一天跑400公里,这基本上是神速了,算得上是最快的速度,而且一路上要不停的换好马。
汗血宝马每天应该可以跑500公里,但汗血宝马难得。
就算他们用汗血宝马,一天跑500公里,一万公里,也需要跑二十天,但这是最快的速度,而他们基本上不可能20天从大楚跑到西班牙。
现在,她手上没有完整的世界地图,很难辨别方向,一路上穿山越岭,根本就不像在平地上行走那样快。语言不通等等……
她估计,他们走到古西班牙,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去要两个月,回来就远远不止两个月,回程,他们要带着玉米种子和番薯,不是三两公斤的事情,玉米种子,至少也要上万公斤。还有番薯,番薯需要的更多。
作品相关 第243章 决定去西班牙
其实……如果走水路,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可走水路,实在是有太多未知的危险了,现在……还没有到发现新大陆的时候,没有人有航海图,在海上,他们根本就找不到方向。
而她对于航海,也是一窍不通。
走海路,她一点把握都没有。
只有走陆路,走陆路……回程的时候带上上万公斤的玉米种子和番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到家大楚。
可是,再困难也要去。
这可关系到北地几十万人的生命。
“宁公子,我们去树上记载的古西班牙,有很多危险,第一,我们没有确切的地图,古西班牙距离我们很远很远,大概有上万公里。一路上我们翻山越岭,要走过很多不同的国家民族,语言不通,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我们回程,要运送回上万公斤的玉米和番薯,怎么回来?是我们自己带车队去,还是在当地雇人回来?第四,我们带什么去换玉米和番薯?在大楚,通用的是银子,但万一金子银子在古西班牙不好用怎么办?那我们拿什么去换?”古青烟认真的把所有的问题都摊开在了宁时面前。
宁时看着古青烟。垂眸,想了想,抬起眼眸问古青烟:“你估计,我们如果顺利的来回,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