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技术宅在古代 强推完结+番外 (沉云香)


  李成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大人今天的举措,小的有些担心。”
  “你觉得……不妥?”李文柏知道李成说的是田产处理的方案。
  李成点了点头,担忧道:“如今整个西州的人,都看着大人手里的田产。而大人却不愿讲这些田产接济给穷苦百姓,小的担心……会被有心之人以为口实。”
  李文柏知道李成的意思。自古以来,百姓以耕种为生,田地对于百姓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今如此多的田产在他手里,根本就如同一堆烫手的山芋,他若是一个贪官酷吏倒也罢了。可他偏偏百姓眼中的“青天大老爷”。
  既然是青天大老爷,自然便是站在百姓这一边的。查抄了这么多的田产,怎么可以不用来救济穷苦百姓呢?
  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百姓的想法是淳朴的,同时也是强盗思维。
  不过这是这个时代人思想的局限性,李文柏也不多解释什么。他不在乎暂时的恶评,只要最后交合县富了,便没人能说他什么不是。
  “放心吧。”李文柏看着李成,说道:“你以为我不分田,而是让百姓买,是真的贪他们那点钱吗?一亩田十两银子的市价,县衙只卖二两。这根本就是贱卖了。我当初能以工代赈,帮难民度过寒冬。如今就能照样让那些无田的百姓,攒到买田的钱。”
  李成愣住了,他不知道李文柏还有这样的想法。
  “大人的意思是……还要雇他们……”
  李文柏点头。
  “可是……城墙和道路都修完了,还能雇他们做什么呢?”
  李文柏笑了,“你忘了,我去岁腊月收购的草场地契?”
  *****
  原本贴出的施五等人被查抄的财产处理方案,引起的风波还未消退。第二天一早,衙门里又贴出了新的告示。
  这次是一张以县衙为名义,雇佣民工的告示。
  和去年腊月的以工代赈不同,去年是干活儿给吃的,这次是干活儿直接给钱。
  县衙刚刚查抄了施五等人的家产,根本不差钱。昨天刚说要卖田,今天就给你活儿干让你赚钱,这里面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告示里的雇佣内容有两个部分。
  一是种草,二是开山。
  种草是指种植芦苇、龙须草,开山则是指开凿北边草场上的那座端山。
  芦苇、龙须草都是纤维含量很高的植物,虽然不能吃也不好看,但确实造纸所不可或缺的辅助材料。李文柏既然决定制造改良宣纸和普通书籍用纸,便必须提前种好这些必备的材料。
  而那座端山,正是去年腊月,李文柏在草场上偶然发现的那座盛产端石的端山。这端山,还是他给起的名。端石,是制作后世负有盛名的端砚的主要原料。尽管端砚在这个时期还未出名,但李文柏相信,只要好好开发端山,制作出端砚,投入市场,便已定会惊起文人圈子的惊涛骇浪。
  同时,改良宣纸的问世,必定也会引起文人用纸的大改革。宣纸成为富豪世家的奢侈品的时代,将会永远过去。
  李文柏是商贾出身,他深知,这个世上,有两种人的购买力,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一个是女人,一个就是读书人。
  毕竟,这是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
  听说要种植芦苇和龙须草,不禁都有些疑惑不解,交头接耳起来,最后问道,“不知大人让大家种植芦苇和龙须草,是何用意?”
  是用药吗?
  可好像没听说芦苇和龙须草有什么药用价值啊。
  既然不能吃,又不能用药,与野草无异,那种来做什么?
  这只有做出来,才能够看得到成效,李文柏对着李二轻点头。
  李二瞬间明白自家大人眼神里的意思,迈出几个步子,大声喊道:“哪来的这么多问题?让你们干活儿就干,又不会短了你们的工钱。若是不愿意,县尊大人也不强求。且自退去。”
  反正给银子就成,百姓也就不再多问。
  见百姓们都没什么要说的了,李二在李文柏的示意下,带着衙役兄弟们,在县衙门口,东西两个城门口,都摆了一个登记处。但凡有想报名的,都可以来登记。三天后,便可以开工。


第144章 纸和砚
  又过了一日, 李成突然来报, 京都来的宣纸纸匠, 终于到了。
  说到这两个宣纸的纸匠, 李文柏也略微听李成说起过。
  因为宣纸制作不易, 极为珍贵,工艺向来都是不传之秘,而把纸匠请走, 也变意味着, 要买下人家的工艺。虽说是不传之秘,但毕竟都是商人, 商人之间的事,便都是钱的, 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
  故而为了请这两个纸匠, 着实花费了李文柏家里不少的银子。
  终于请动两个纸匠后,长途跋涉,又各种好生照料,生怕这两个中年纸匠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 要是一不小心病死在了路上,可就什么都白搭了。
  要知道, 对于古人,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每一次长途跋涉,都可能是要命的。
  所以这两个纸匠能够平安来到交合县,着实是费了李家那边不少的心血和功夫。
  两个纸匠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见到李文柏后,发现竟是个这么年轻的公子,都有些意外。他们心里都知道,李家花了重金把他们请到交合县,自然是看中了他们手里的工艺。本以为也是个造纸的行家,却没想到竟是个县令,而且还是如此年轻的县令。
  见两个纸匠有些拘束不自在,李文柏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客套了两句,便在县衙周边安排了两间房,先让他们住下。
  等到第二天一早,李文柏才把两人叫到了县衙的书房。
  “不知李大人千里迢迢把我们叫到这里,可是为了宣纸的制造工艺?”
  两个纸匠知道,既然他们已经被李家买下,自然就是李家的匠人了,所以见到李文柏,便直接开门见山了。
  “不错。接下来一阵子,便要辛苦两位了。”李文柏心情不错,客气地说道。
  两位纸匠感觉到了李文柏的客气,也放松了不少,不再那么拘谨,互相交换了个眼神,道:“既然如此,那便请大人将您的纸匠请出来吧。我等也好快点开始。”
  “我的纸匠?”李文柏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笑了笑,指着自己,笑道:“不必请了,本官就是。”
  这下轮到两个纸匠愣住了,两人的脸上满是惊疑,似乎觉得李文柏在开玩笑。
  “大人您就是?这……大人还是别取笑我等了。”
  “本官可没有在说笑。”
  李文柏见两人不信,也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走到一处书架上,从上面取出了几张图纸,然后放到了案台上。
  “这些图纸,乃是本官去岁腊月,绘制的,两位不妨看看,有什么建议,尽管提。”
  两个纸匠对视了一眼,下意识地走到了案台旁。
  当他们看到第一张图纸上的图案和文字详解时,不由得一怔,随即脸上疑惑的表情渐渐散去,转而变得认真起来。
  “这是蒸煮青檀树皮……然后日晒吗……为何要选青檀树的皮?”
  两人一边看,还一边喃喃自语。
  李文柏见状,也不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看着。
  然后他们拿开第一张图纸,翻到了第二张。
  “然后是捣碎,锤薄……嗯……这倒是没什么奇特之处……”
  然后翻到了第三张,两人的表情又变得古怪起来。
  “既然已经锤薄,为何还要撕碎?哦……原来如此……只是撕碎后,再想做成纸状,可就不易了啊。”
  两人一边看,一边低声自语,亦或是商讨着。
  李文柏在一旁紧紧听着,不由得脸色微变。这两人,不愧是老纸匠,自己都还没解释,他们光是看一遍图纸和文字详解,便能看出其中每一道工艺的优点和缺点。
  看来还是不能小看古代工匠的智慧啊。
  时间慢慢过去,大概过了两刻时间,两人终于看完了最后一张图纸和文字详解,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两人脸上的表情,早已不再是最初的疑惑,而是深深的震惊。
  对此,李文柏并不觉得意外。
  毕竟,他们俩看到的,是后世成熟的宣纸工艺流程,虽然简略,但也是千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在两人看来,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
  “依照此工艺,所造之宣纸,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远超当今市面上的宣纸啊。”
  “大人……这……这图纸,是您所做?”
  两人的语气里充满了震惊与钦佩,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怀疑。
  李文柏很敏锐地听出了他们的怀疑,他本来就不打算把这个工艺流程归为自己的名下,毕竟分量太重,不是他这么一个年轻人可以担得起的。
  于是便解释道:“这些工艺流程,是本官一年前在一个孤寡老纸匠那里听来的,老纸匠没多久便去世了。本官见如此工艺后继无人,觉得甚为可惜,便将当初所听所闻,凭着印象,记录在纸上。只是隔了一年了,其中难免有错漏之处,且当初那老纸匠也曾感叹此工艺尚有不足。故而,才将二位请来,将此工艺完善。正好本官,也要在交合县制造这新宣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