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八郎在边上道:“可惜我也没有见过乌兹刀,不知道哪位大人能够忍痛割爱,将乌兹刀与这把刀一起放入水中,无须多久,只用三日,就可以见出分晓,我们太平寨所出的这种刀是不会生锈的!”
尉迟俭是有一把乌兹刀,但是那可是他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可不愿意作这种比试。
“呵呵,生不生锈,就不用比了!”尹凯笑道:“若是我们大楚的军兵,都能够用得上如乌兹刀一样的横刀,在与敌对阵之时,定当无往而不利!”
“是呀!是呀!”兵部尚书汤灿也道:“不知道你们太平寨有多少这样的刀具呢?”
许八郎笑了笑,道:“我们送与皇上的朝贡品,当然是最好的。这把刀是我们的样品,也是我们精心制作出来的第一把样刀。虽然后继在大批量生产时,不可能做得到如这把刀一样得精细,但是却也相差不多,最少能够保证与别的刀相斗之时,能够断敌刀,而自己不受损伤。”
尉迟俭也有些动容起来,就算是打斗之后刀刃上有了缺口,只要是能够削断敌人的武器,那也是十分不错的。
尹凯问道:“你们太平寨何时可以制作这种刀呢?”
许八郎道:“适才我也说了,这把刀是第一把样刀,若是要批量生产,却也不难。呵呵,如今我们主要生产的是老百姓用的菜刀。”
“这么好的钢口,只制作菜刀,太可惜了!”尹凯道。
尉迟俭不由得一动,尹凯的话已然提醒到了他,他知道,这其实并不是太平寨的刀有多好,而是太平寨所生产的钢要比他们大楚国的治铁司所生产的钢,强了许多倍。
他忽然想到了他们在仿制太平寨火枪的时候,所遇到的难题。
太平寨的火枪枪管可以用上几百次,上千次而不弯不变形;而他们制作的枪管,也只能用上十几次,然后不是裂开,就是变形弯曲了。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所用的钢料不同。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15章 朝贡(五)
第415章 朝贡(五)
“若是我们向你们太平寨订购一万把这种刀,不知道许寨主何时能够制作出来?需要多少价钱呢?”
尉迟俭忽然问着许八郎。
尉迟俭的问话,也惊住了顺昌皇帝,但是他马上就明白了什么,连连点着头,道:“是呀,朕的军队,若是都装备这种刀,那必定战无不胜!”
许八郎心中好笑,若按姐姐的想法来说,以后太平寨可能都用不到刀了,最多是在步枪上装上一个刺刀,真得打起仗来,也不会让这些持着横刀的敌人士兵冲到近前来。
不过,既然大楚国财大气粗,愿意买他们太平寨的刀具,他又何乐又不为呢?
许八郎想了想,道:“这种刀打造起来比火枪还要麻烦,而且材质要经过特殊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是批量生产的话,十天也就只能生产一百把的样子吧!一万把刀,需要近三年的时间。”
“三年?”大家都有些面面相觑,这个时间的确比较长了,但是想一想,以太平寨一寨之力,能够在三年生产出一万把削铁如泥的刀具来,也已然是很厉害了。
“至于价格。”许八郎又道:“这把刀的成本要比火枪的成本还要高,就算是下等品的也需要八十两银子,若是上等品的话,如何也可以卖到两百两银子。装备军队,用中等品即可,也需要一百二十两银子。”
工部尚书道:“这刀的确比我们大楚武器司打制的要高,我们武器司打造一把上等的横刀,也不过八十两银子的成本,外间可以卖到一百两。”
许八郎微微一笑,道:“我们太平寨的刀,比乌兹刀只好不差,若是诸位去买乌兹刀,呵呵,普通的一把刀,没有三四百两银子,应该是买不下来的吧?”
尉迟俭点了点头,他的那把乌兹刀,可是花了五百两银子的。
此时,顺昌皇帝却又有些心痛钱了,想了想,道:“那就先不订这么大的量,既然太平寨十天能够生产一百把刀,那么一年三百天,应该可以生产三千把刀,那就先订三千把吧!”说着,又看了看尉迟俭,问道:“尉迟爱卿,你以为呢?”
尉迟俭作出十分恭敬的样子来,道:“圣上英明,一切听凭圣上定夺。”
顺昌皇帝点着头,又对着许八郎道:“我们军中只装备中等品即可,太好也没有必要,你们太平寨便按一百两一把卖与朕好了!”
许八郎立即苦起了脸来,道:“适才小民也讲过,一百二十两已然是成本价格,我们太平寨若是做这等赔本生意的话,那还不如不做!”
汤灿厉声道:“你难道还要与皇上讨价还价不成?”
许八郎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我们太平寨就是商人,是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的。”这态度也是十分得坚决。
顺昌皇帝十分得不快,但是一起到太平寨此时的确还并非是大楚的国土,太平寨的百姓也并非是大楚的臣民,便又有些气馁,求助一样得看向了尹凯。
尹凯只得咳嗽了一声,走将出来,对着许八郎道:“许寨主,我看这样好了,我们订购一半的下等品,再订购一半的中等品,两者都按一百两银子结算,如何?”
许八郎心中暗自算了一下,这实际上就是他刚才的报价,只不过将下等品与中等品的价格平均了。当下,点着头道:“如此,自然可以。”
汤灿不由得道:“尹将军,你这是将刀的品质降下来,实则价格并未低呀?”
尹凯道:“太平寨的刀既然可以跟乌兹刀相比,就算是下等品,也是很不错的!咱们的禁军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有精锐的,自然装备好武器;有二流的,自然装备中等的武器;还有三流和不入流的,那就没得说,只装备下等品武器。”
“嗯,就依尹爱卿所言!”宣德皇帝却一口应承着,对于他来说,他觉得尹凯是在给他一个台阶。
见到皇帝出了口,所有的人便不再作声。
“许云勇,你所说的第三件贡品,又是什么?”顺昌皇帝忍不住问道。
许八郎向着杨炼挥了挥手,杨炼已然明白,走出殿外,不一会儿,捧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木盒子走进来,双手将盒子交与了许八郎。
许八郎再转手交与尹凯,由尹凯亲自将这个盒子摆放到了顺昌皇帝的案牍之上。
早有太监过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这个木盒子,这个木盒子里放着两样东西,一把插在皮套里的转轮手枪,和一个装着二十发子弹的弹匣。
“这又是什么东西?”顺昌皇帝问道。
“这是转轮手枪!”许八郎告诉着他:“这也是只有我们太平寨才能出产的武器。”
“哦?这种武器怎么用?”顺昌皇帝又问着。
许八郎转身对着杨炼道:“杨将军,你便与皇上演示一下!”
“诺!”杨炼却是掀起了自己的袍子,从腰间抽出了一把同样的转轮手枪来,然后又用身上摸出了几发子弹,当着众人的面,将转轮打开来,把子弹一料料地塞进了转轮弹匣中,然后合上转轮,来到了大殿的门口,向外面看了看,见到外面放着两个青铜的鼎炉,抬手对准其中的一个,便开了一枪。
随着“啪”的一声响,将殿中的人都吓了一跳,早有一个太监跑到铜鼎前查看,马上又跑进了殿来,对着顺昌皇帝道:“陛下,那铜鼎被打穿了一个洞!”
众人皆是惊讶,这个铜鼎如何也有一个手指的厚度,这手枪的子弹竟然也能够将之击穿,若是盔甲的话,要比这个厚度薄了很多,那不是一打一个穿吗?
“呀,这东西跟火枪威力一样了!”尹凯不由得赞道。
许八郎呵呵笑着,却摇着头道:“手枪是个人防身用的,威力自然没有火枪可比,火枪可以打到两三百步之外,但是这种手枪却不行,五十步以内还好说,若是五十步开外,便没什么威力了。”
“原来如此!”顺昌皇帝点着头,随即又是一阵得惊喜,他这样不会武功的人,若是有这么一把手枪带在身上,的确是一个防身的利器,最其马要比那些护卫可靠了许多。
尉迟俭却是一怔,忽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若是他也能够带着这种手枪,走到哪里,便是不带护卫也不要紧了,难怪许七这么一个弱小的女子,一点儿的武艺没有,也敢行走江湖呢?
“这种手枪,你们太平寨也卖吗?”尉迟俭问道。
许八郎看了他一眼,却是摇着头:“这种手枪我们是不卖的。”
“为什么?”汤灿也不由得问。
许八郎道:“若是这种手枪也可以出卖的话,那么只怕用不了多久,天下就要大乱了。只要有钱,就能够买到枪。虽然说手枪是防身的利器,比刀剑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但是,这也同样是一种凶器,可以在五十步以内杀人于无形,到时候,只怕行刺也将成为家常便饭了!”
所有的人都是一愣,尤其是顺昌皇帝,忽然就惊出了一身汗来,他想到,如果许八郎这些人是要过来行刺他的,只要是手里拿着枪,就算是不能近他身前,也足可以将他杀死,那只不过是扣动一下扳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