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没有说话,倒是颜毅觉得有些过意不去,道:“上一次尉迟义是中了你们的埋伏,如今他如果再来的话,肯定不会轻视于太平寨,便是在山口围上数月,我们也会受不了的!”
许云起道:“尉迟义肯定还会来的,如今我们只能盼着他被契丹人绊住最好!”
“他要是来了,我们怎么办?”许八郎也忧心忡忡地问道。
许云起道:“上一次,咱们还没有那么多的人马,如今有颜大哥的八万人马在此,还怕他做甚?这片山谷中 ,也容不得再多的兵马交战!”她说着,稍作停顿,又道:“不过,居安思危,我们也绝不可以在这里什么都不做,等着他们发兵过来,大家把准备的事情做在前头,等到尉迟义真得带兵过来之时,我们也就不怕了!”
“是呀!是呀!”刘贺等人也连连点头。
颜毅想了想,道:“夫人,我想,能不能让我的军队也装备火枪呢?如果我有一万火枪兵,就算是尉迟义带着百万人马过来,又有何俱?”
许云起一笑,点着头道:“我的火枪也卖与楚军,也卖与汉军,就是没有卖给过契丹人,如今颜大哥可是我们自己人,别人有的,我们必须要有,而且还要比他们的要好!”
“放心吧,颜大哥!”许八郎也道:“我姐不会让咱们的军队比别人的差的,他正在研究比火枪更厉害的步枪,到时候,咱们把火枪卖给外面的人,咱们用的都是步枪,看谁还敢忍咱们。”
“步枪?”颜毅一呆,这名字还是第一次听到。
许云起肯定地点着头,同时又道:“步枪与火枪不同,不用打一次还要上火药,加子弹。也不怕他们把步枪偷去,因为子弹是特殊的,只有我们才能做,别人无法复制。就算是他们偷走了枪,没有子弹,那也只是一个烧火棍而已!”
一听此言,所有的人都向往起来。
便这样,太平寨一边生产,一边秣马厉兵,等着尉迟义的再次到来。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81章 买卖(一)
第381章 买卖(一)
第四卷:行商天下
第一章 买卖(一)
尉迟义亲领着十万大军一路北向,很快就光复了赵州、定州和保州,在涿州与其他部队会合,他派出了崔明远率领一部五万人,攻打易州和蔚州,自己统领着十五万大军围住到燕京城。
此时的燕京城,已然显得兵力不足了,在耶律休达战死之后,齐增代行南院大王的职权,只收得残兵八万余,原本燕京二十万的契丹军,在经过了南征之后,竟然折损了有十二万之多。
对于城中的形势,尉迟义十分得清楚,他的鹰眼组织,在城中布满了眼线。
正是因为知道此时的燕京城中兵力不济,而堪称为守将的实则只有齐增一个人,所以他才会最终下定决心,要一举夺城。
毕竟,齐增曾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将官,在楚军中的时候,也是他非常看好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当初的易州之败,曾启此时应该替换了崔明远的角色,成为他身边的真正副帅。
在尉迟义手下最为得意的十将之中,曾启是排在第一的,其后才是崔明远和金崎,至于祁东和林花,却是排在最末的两位。
当年尉迟义手下的十员战将号称为北地十虎,分别是飞天虎曾启,插翅虎崔明远,锦毛虎金崎,翻江虎戚科,烈焰虎吴尚,闪电虎秦郁江,林中虎耿亮,旋风虎朱文亭,下山虎祁东,花面虎林花。
只是如今,尉迟义身边也只剩下了插翅虎崔明远和旋风虎朱文亭两个人。
曾启成了契丹的驸马,改名作齐增,成为燕京城的实际守备,与他为敌。
金崎远在河内,统兵一方。
戚科在这一次契丹人南下之时,是北地诸将中唯一的亮点,保持着瓦桥关从始至终都挺立未倒。
只是这一次北征,他还需要有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的右翼攻略蓟州、平州和栾州等地,以平定幽州之东的广大地区。所以尉迟义已然命令戚科领着瓦桥关和京东东路过来的十余万兵马,越过拒马河,往蓟州去了。
至于吴尚和秦郁江,这两个人一个被宣德帝调往了长安作守备,一个被顺昌帝调往蜀中平叛去了。
耿亮战死在定州城,祁东和林花如今成了游侠,暗中为他查访他的长子子煜的下落。
望着帐下齐齐排列的十数位北地的将领,尉迟义感慨万千。
崔明远已经带着五万人去攻略易州和蔚州了,这一次他特别要求,要崔明远无论如何,把金刀寨拔除掉。若是当年没有留下这么一个祸患,又怎么会有颜毅借兵乱北之事呢?
此时,他也只能将自己的倚重,寄托在唯一的十虎将之一的朱文亭的身上了。
“朱将军,契丹援军必定会从古北口过来,所以,你带着于子都、王延辉两营六万人守住亮马河,令其不能过河增援燕京!”尉迟义分派下的第一个任务就交给了朱文亭。
朱文亭接过了令箭,却有些犹豫,问道:“元帅,契丹援军有多少人?”
“最多应该只有十万!”尉迟义肯定着。
他算过契丹人的总兵力,辽东还是契丹人最为在意的心腹之患,所以不可能抽调太多的兵力往燕京来,能够抽出十万兵,已然是极限了。
至于契丹人的西京云州方向的援军,虽然也有十万之多,但是他们也要防备北汉人会突然兵出雁门关,能够抽出一半的兵力东援就很不错了。只不过,从云州往燕京来,就必须要经过蔚州,他让崔明远攻夺蔚州的目的,就是为了堵住契丹人云州方向上来的援军。
当然,契丹人在九原还有十万铁骑,不过,要是调动那边的军队过来,便太远了,更何况他们还要守备云中,以防西夏人兵出河套。
所以算来算去,契丹人也只有从中京临潢府调集十万人赶过来支援。
“十万?”朱文亭不由得有些咋舌。
“怎么?你没有把握吗?”尉迟义皱起了眉头来。
朱文亭连忙道:“也不是,只是觉得以六万对十万契丹的铁骑,的确有些难。”
尉迟义道:“亏你领兵多年,六万步兵对付十万契丹铁骑虽然有些难度,但是隔河而对,将河上的桥拆掉,如今是丰水期,他们的骑兵无法徒涉,你怕什么?在河岸多设陷马坑,绊马索,筑好营寨,以大量的弓箭护之,那些契丹人也不是那么好过得河来的!”
“诺!”朱文亭点着头,却并不急着离去。
“你还有事?”尉迟义问。
“元帅能不能把火枪兵拨给我守备呢?”朱文亭厚着脸皮问道。
如今王小山的五百火枪骑兵,可是成为了楚军的翘楚,是大家都想要得到的。
“不要想了!”尉迟义直接地回绝着:“我们的火枪兵就只有五百,本帅的好刀要用在刀刃上!”
朱文亭只得道:“若是我们能够配制火枪兵,哪怕不多,只要一千,就足可以对付契丹人的铁骑了!”
“以后会有的!”尉迟义道。
朱文亭这才退了下去。
接着,尉迟义又分派了其他将军的任务,将营中的将军们一个个地分派出去,到最后只剩下了王小山和孙伟。
“王小山,太平寨每日可以出产多少火枪?”尉迟义问道。
王小山道:“元帅,小的当初只是一个火枪兵,许七对我防范甚严,我也只是听杨炼提到过,若是熟练的工匠的话,一天能够制作一把火枪,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着王小山的话,尉迟义的心里不由得有些发凉,若按他的这种说法,那么一年下来,十个工匠也只能生产三千多支火枪,他若是想要装备出一万的火枪兵来,岂不是要等上三年?
尉迟义挥了挥手,令王小山退下,又把孙伟叫到近前来,道:“小孙,这一次,你亲自赶往京中,让他们催促往太平寒收买火枪,不管太平寨作出多少来,要他们尽数地全部买下,绝不能让太平寨卖与其他人!”
“诺!”孙伟点着头,转身准备离去。
“等一下!”尉迟义又叫住了他,却是从桌案上取出一封信来,交给他,同时道:“这一次,你一定要亲自跟着尉迟德昌去太平寨,顺便帮我把这封信亲手交给许七。”
他知道,虽然太平寨和大楚朝签订了火枪的供销协议,但是尉迟俭是不可能前往太平寨的,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事情,肯定是会通过万商会;而尉迟俭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别人去他肯定不放心,所以必定是万商会的会长尉迟德昌亲自前往。
孙伟接着这封信,愣了愣,马上点着头答应了。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82章 买卖(二)
第382章 买卖(二)
太平寨里,一切似乎都归于了平静,但是,只有许云起和颜毅心里面非常得清楚,八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他们两个都把整个人力和物力,包括荒地的开恳都算了进去,也只是堪堪能够令这些士兵们不挨饿,还要颜毅让士兵们节省着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