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尉迟义并不止是想要击败契丹人,他的胃口很大,是想要将这些契丹人一举消灭,连契丹人的退路都给堵死了。
见到尉迟义停顿了一会儿,没有再往下派将,翟辉不由得起来身,问道:“元帅,众位将军都领兵出战,不知道我们可为元帅做些什么吗?”
他知道,既然尉迟义把他也叫过来,一定是有事安排的。
尉迟义点了点头,道:“在大水到来之时,本帅会亲率八万人夜袭契丹北营,这城中所留的人马不多,却也有两万,就是为了防备不测,那就只好拜托郑王殿下与翟大人好生看管!千万莫让敌人趁机攻进了城中来!”
郑王赵克连忙道:“请元帅放心,这等守城的事情孤还是能够做得好的!”
尉迟义点头,又道“我会留下一名将军与郑王一起守城,只是……”说到这里的时候,把目光投向了翟辉。
“元帅有话尽管吩咐!”翟辉忙道。
尉迟义这才道:“大水起来,虽然大名城有护城河可以将水导入到卫河中去,但是难免还有余水涌入城中来,这还需要请翟大人及早准备,以免令城中百姓受害!”
翟辉连忙道:“元帅放心就是,我等已然做好了准备,一旦大水到来,便会将百姓疏往城墙之上,不过,财物终会难免损失,定然会想办法将之降到最小!”
“翟大人如此早有准备,那么本帅也便放心了!”尉迟义感谢地道。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令百姓流离失所,终不是尉迟义心里愿意的。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56章 败溃(一)
第356章 败溃(一)
子夜时分,随着一阵铜锣的声音紧急响起,浩浩的漳河从三十里铺的南岸大堤,被掘开了一条口子,本来就已然被堵塞了一天的河水早就漫过了河堤,这个时候,那些高涨的河水就好像是脱缰的野马,顺着这道破开的口子,狂奔而下,向着南面与东面迅速地扑去。
几乎是与此同时,尉迟义带着八万人马,也出了大名城的北门,突然对契丹人的北营发起了攻击。
此时在北营驻守的齐增连忙调兵遣将,同时也向西营的耶律休达派出求援的信使。
实际上,齐增自从换防到北营之后,便一直派人监视着大名城北门的动静,在大名北城门打开的时候,他便已然接到了楚军出动的报告。
作为跟随尉迟义作战多年的老将来说,齐增非常清楚尉迟义的作战方式,他总是能够找到敌人的空当,而且也总是能够窥透对手的目的。他相信,契丹汉营与契丹中军换营之事,一定逃不出尉迟义的耳目,对于尉迟义来说,找到这个时机,在契丹汉兵还没有完全熟悉北营状况之时,对他们连夜进攻,将他们赶出漳河的河岸,是一次最佳的时机。
果不其然,尉迟义真得出动了。
虽然齐增有所准备,而且他们在兵力上来说,还占着一些优势,但是真得面对着大名城的楚军精锐之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齐增所率的契丹汉营,在契丹的各族杂兵中,也只能算是二流的部队,契丹人引以为傲的,自然是他们的铁骑,
只是,契丹人步兵较少,所以在攻城战的时候,才显现出来汉营步卒的重要性来。
尉迟义一出动,便进行强攻,一鼓下来,一直就没有一丝的停顿。
那些楚军士兵,身穿着厚甲,他们的攻城橹与攻城槌都带着铁盾,这种铁盾虽然无法防御火枪射出来的子弹,但是对于防御弓弩来说,却是绰绰有余的。
尽管黑夜里看不清楚军的人数,也看不清他们进攻的方向,齐增只能命令着士兵们不停要向营寨之外的来敌射箭,楚军的攻城橹与攻城槌还是推到了他们的营寨之前。
那些攻城橹的高度已然超过了契丹北营的寨墙,上面的楚军弓兵可以轻易地将箭矢射进契丹北营的寨中,而且是居临下,令人几乎无法抵挡,一时间竟然压过了契丹汉兵的箭雨。最可怕是他们的箭都带着火油和火焰,直接射到营帐上,马上着起火来,火势越来越大,几经扑救,却在短时间内无法扑灭。
楚军的攻城槌也到了寨墙之下,这些攻城槌比攻城橹还要令契丹兵卒畏惧,因为楚军的攻城槌并不是去撞寨门,而是直接撞击寨墙。这些寨墙毕竟不是城墙,多是由木桩用麻绳捆扎成排,埋入土里,里面用粗大的棍子撑住。
如此的寨墙,又哪里能够承受得住攻城槌的敲击,两三次撞击之后,便会倒下一片,于是将寨墙内的契丹营帐尽数得暴露出来。
寨墙一倒,那些尾随在攻城槌之后的楚兵蜂拥而至,挥着他们的制式横刀冲杀进来,立时,双方的士兵便短兵相接了。
齐增从来没有想过,尉迟义竟然会拿攻城的武器来攻他的营寨。
对于契丹人来说,制作一架攻城橹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尉迟义一下子拿出来十架这种攻城的武器,也的确是看出了楚朝的财大气粗,在这一点儿上,契丹自然是无法可比的。
齐增也知道,大名城作为楚朝的北地重城,又称之为北京,自然会存贮许多的武将器械,还有一种更为可怕的攻城武器,叫作投石车,只是因为攻打他们的这个营寨根本没有必要,所以尉迟义也没有拿出来。
打一个契丹北营,尉迟义便动用了攻城橹与攻城槌,看来,他是志在必得的。
只是,在齐增拼命抵抗,以期待着西营的援军赶过来之时,却听到西南面轰隆隆的声音传过来,如同巨.龙的咆哮,那个被派去求援地信使跑了回来,却是向他报告着一个惊人的消息:漳河决堤了,大水滚滚而来,直接席卷到了大名城的城西。
听到此言的时候,齐增忽然明白了什么,他记起了许云起告诫过他的话,让他马上换营。也想起了他在漳河河边看到了渐露出河床来的断流,却原来这一切都是尉迟义搞的鬼。
水攻呀!那么经典的一场战谋,当时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难怪尉迟义亲自披挂,猛攻北营呢?
却原来,尉迟义是有必胜的把握。
齐增不由得气恼,耶律休达身为主帅,为什么就不派斥候查看大名周围数十里的方圆呢?楚军填河掘堤,肯定是有很大的动静的,为什么就没有人发现呢?
仔细地想一想,其实这一切都有征兆的,除了他看到的河水渐少之外,他也听说了楚军正在迁移城西的村庄百姓的事情,当时他的想法只以为那不过是尉迟义坚壁清野的一个政策而已,并不当成一回事,却原来那便是蛛丝马迹。
“将军,前营快要顶不住了!”齐增的亲卫从外面跑进了中军大帐,急急地向他作着禀报。
另一个校尉也催促着:“将军,西营为什么还不派援军过来,他们是故意要咱们大败吗?”
齐增默然无语,半晌之后,还是无奈地道:“只怕咱们已然没有了援军!”
“将军此话怎讲?”校尉不解地问道。
齐增道:“因为他们都是自身难保,又怎么可能有援军来援助我们呢?”
亲卫与校尉面面相觑,不明白齐增的话意。
迟疑了一会儿,齐增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命令着道:“命令前军弃营后撤,中军与后军也撤出营寨,往杨桥、洺州方向退却!”
校尉愣了愣,齐增的命令,说白就是败走。
“将军,若我们擅自弃营撤离,到时元帅追究下来,只怕咱们提待不起呀!”
齐增道:“元帅?哼,不过是一个倚老卖老的无能之辈,这一仗,他若是能够活着回到燕京,就已经是祖上有德,谢天谢地了!”
校尉与亲卫都不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又不好多问,他们知道自己的将军是与元帅耶律休达有隙的。
“撤!”齐增再一次果断地命令着:“若是撤得晚了,只怕洺州我们都去不了了!”
“诺!”两个人齐齐答应着,退出营帐,往前营、中营和后营分别通敌各军的将领去了。
“四更天了,天也马上就要亮了,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够顺利地退走呢?”齐增却是自言自语着。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57章 败溃(二)
第357章 败溃(二)
耶律休达接到齐增的求援之时,微微发出一声的冷笑来,他们移到西营,好不容易可以睡一个安稳觉,如今又接到了北营来的求援。
尉迟义好像喜欢专攻北营一样,不管谁在北营,他都会一如继往地攻伐北营。
他身边的一个幕僚建议着道:“元帅当初在北营的时候,齐增躲在西营看热闹,如今他受到了楚军的冲击,便让他受受打击也不错,省得到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比元帅强一样!”
耶律休达却摆了摆手,道:“话虽然是那么说,但是,若北营真得被尉迟义冲垮了,他们退出了漳河河岸,到头来这仗不好打的还是我们!我是主帅,并不是他是主帅!”
幕僚道:“那就少派一些人马,堪堪令其抵住楚军的进攻为嘉,也让他损些兵将,将来也好遏制他的发展,不能与元帅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