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保州城,张云山便被崔明远关了起来,并且从他的身上搜出了那个发给颜毅的诏令。
崔明远觉得事情重大,他犹豫再三,还是觉得应该先与尉迟恭商量一下,毕竟颜毅之所以兴兵,就是为了要报仇,而众所周知,颜家与尉迟家是不可能和解的。若是这封诏书流传开来,那么对尉迟家的打击定然是相当大的。
便是碍于尉迟义的原因,崔明远也觉得自己应该维护尉迟家的声誉。他之所以没有马上把这件事禀报给元帅郑王,就是知道,若是郑王拿到了这个诏书,定然会巴不得皇帝派人过来与颜毅和解,也一定会让张云山去找颜毅的。
尉迟恭带着弟弟尉迟礼来到了崔明远的私宅,当从他的手里拿过了这份先帝的诏书之时,两个人都如同被雷电击到了一般,只觉得透体通凉。
“宰相大人怎么看?”崔明远问着尉迟恭。
不等二哥答话,尉迟礼马上坚决地道:“不行,这份诏书不能公布于世,而且那个被派去跟颜毅媾和的信使也不能留,必须杀掉!”
崔明远看了他一眼,若不是看在尉迟义的面上,他才不会搭理尉迟礼这个草包呢!看他行事的作风,没有一丝的仁者之义,有的只有人之态。
“我若杀了来人,便是欺君之罪,传到京中去,只怕也人满门抄斩了!”崔明远淡淡地道。
“怎么会?”尉迟礼道:“如今这件事,只有你知我们知,又没有别人知道,谁会晓得那人是你崔将军杀的呢?”
崔明远心里暗暗生气,他若真得杀了张云山,将这份诏令烧掉,那么就踏进了尉迟家的这条贼船了,今后便只能听凭尉迟礼这样的家伙对自己指手划脚。
他看了看尉迟恭,后者却是捋着胡须,一言不发,分明是在赞同弟弟的意见。
当下,崔明远坚决地道:“我之所以叫二位过来,是完全看在康王的面上,想让你们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但是你们却想到的是至令我陷于不忠不义,而且有可能满门抄斩的境地中,也罢,就只当我没有对你们提及,我这便拿着人和诏令交与郑王,由他发落!”
一听此话,尉迟恭连忙阻拦:“将军何需生气,适才四弟之言的确过于孟浪,没有考虑到将军的安危!”
尉迟礼更是不解:“这与崔将军的安危有何关联?”
尉迟恭瞪了他一眼,真为这个木头脑袋的弟弟感到羞愧。
崔明远道:“张云山可是皇帝派出来的钦差,秘密往颜毅处谈和,按道理,若是谈成,于国于民,也于我等边境我军士有益无害,我等本就应该鼎立相助。你却让我害了他的性命,又毁了这张诏书,难道欺万岁是傻吗?人不见了,他们不会查吗?这份诏书就算是毁了,他们不会再下一份吗?”
“查?他们又怎么查?”尉迟礼不以为然。
“这件事一查就是一个准!张云山被抓之时,可是大庭广众之下,那么多的人看到他被我的手下抓获,人家一问,自然会查到我这里来!”
“那还不好办吗?”尉迟礼道:“那便将所有看到的人尽数杀掉,以绝后患!”
崔明远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尉迟礼的这个办法他是连想都不会去想的。
尉迟恭骂道:“糊涂,你杀了这个信使,皇上难道不会再派一个来吗?若是尹凯亲自过来,一旦查之此事,只怕你我都难逃干系。”
听着尉迟恭的话,崔明远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想想康王尉迟义,做什么事情都会首先替大家着想,而尉迟恭也好,尉迟礼也好,他们做事的风格,向来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哪里去顾得别人的死活?
“那依二哥的意见呢?”尉迟礼问道。
尉迟恭道:“这件事情还请崔将军先压下来,不要往郑王那里交人。”
“难道我便一直这么压着他吗?”
尉迟恭道:“待我往三弟那里去一封信,听听他的意见,再作定夺!多则三日,少则两天,必有回复!”到这个时候,他也没有了主意,想到弟弟尉迟俭的敏思,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
崔明远点了点头,道:“时间长了不好,若只是两三日的事情,那也好办,我便好生款待这位张将军,拖他三两日,也不是什么难事!宰相大人还是速作安排!”
“好!”尉迟恭答应着,正要告辞,却听到崔明远又叫住了尉迟礼。
“尉迟将军,大帅令你的捧日军到城外扎营,这两日还未见你们动作,所为何故?”崔明远问道。
一听提及此事,尉迟礼便气不打一处来,指桑骂槐一般地道:“也不知道是哪个多事的人,向元帅提出来的这等建议,却又偏偏让我们捧日军出城去。这不分明是对我们捧日军不信任吗?如今我们军中,一堆的流言飞语,什么北地军团对我们捧日军有意见,这是在排挤我们,很多的将官找到我,要求我向大帅提议,换别的军队出城去,留我们捧日军在城内,要不然的话,便将我们调往他处,以避嫌疑。”
崔明远的心下里十分得不快,已然听出来,尉迟礼这是对他的不满。按道理来,尉迟礼还算是北地的副帅,在他之上,只是大家都不把他当成一回事,有名无实罢了、
当下,崔明远一本正经地道:“虽然尉迟将军有些为难,但军令又岂是儿戏?将军还是快快行动才好!”
尉迟礼点了一下头:“我自会安排的,不劳崔将军关切了!”
崔明远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头撞到了墙上,想了想他也是为了尉迟世家,才好意将他们请过来,看来,尉迟礼并不是一个可以相交的人。
尉迟恭连忙道:“崔将军莫要见怪,他便是这种禀性!”着,骂着尉迟礼道:“崔将军也是为了你好,你却这般不识好歹!”
尉迟礼想要反驳,看了看崔明远,还是把话忍住了。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正文 第281章 破城(一)
第281章 破城(一)
尉迟恭连夜派人往京城送信,以征询三弟尉迟俭的意见。
如果顺昌皇帝真得想要为颜家的人平了反,那么尉迟家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便是天下人呦呦之口,也足可以将尉迟家的人淹死。
但是,还没有等到尉迟俭的回音到来,保州城便出了事。
捧日军反了!
任谁都没有想到,逼反捧日军的不是别人,正是尉迟礼!
对于调出捧日军到城外扎营,捧日军所有的将士,都十分得不满,若是还有别的军队一起往城外扎营,还可以得过去,但是却单单只有捧日军一支,便不由得不令人疑惑了。
尽管尉迟礼自己也有抵触情绪,但是却也知道崔明远得不错,将令难违!
在拖延了几日之后,尉迟礼也抵不住郑王的压力,他并不想因此而丢官,他非常清楚,如今的北地元帅不再是他的弟弟尉迟义,也许郑王正巴不得他犯下大错,然后以此为由将他撤职,以便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
捧日军也算是禁军中的一支劲旅,原来颜毅的带领之下,是战无不克的。也便是到了他的手里之后,却无所事事,好不容易盼来打了一仗,却又是大败而归。
将士们的心里都窝着火,再加上军中有人有意散播谣言,什么北地兵团的人将他们放在城外,就是要为了让他们先与贼军火并。
的确,在城外扎营,又哪里有在城中安全呢?
尉迟礼最信任的李甲和张乙,这两个人也一再得反对到城外去,他们因此被尉迟礼关进了军牢。
两天过去之后,见到捧日军依然没有动静,郑王亲自来到了捧日军的营地里,当然,作为主帅,他也不可能去跟那些校尉和兵士们发火,而是将所有的不满,都对着尉迟礼来了。
尉迟礼尽管在身份上,还算是郑王的妻兄,但是郑王却一点儿也没有跟他客气。
对于郑王来,若是他连自己的内兄都无法管束的话,那又如何来控制这千军万马呢?别的将军势必会拿此事,令他的权威扫地。
在郑王一走之后,尉迟礼愤怒异常,又把自己的两个副将从军牢里拉了出来,第一个人重打了八十大板,并且放出了狠话去,若是他们不动其他的军士迁营,那么他们两个不仅会撤职,更会杀头。
如今,对于尉迟礼来,他觉得必须要杀一个人才能立威。正好有一个传播谣言者被他抓到,当即,定时审也未审,便在营中将大伙儿都招集过来,当众执行了处斩,以儆效尤。
一时间,整个军营里噤若寒蝉,大家这才开始行动起来,当天便有一营三千人当了头兵,到了城外五里处安营扎寨。
见到有人已经动了,尉迟礼这才觉得自己真得是立了威,却也没有想到,也因此失去了捧日军的兵心。
那一营的营长叫作司马东,原本是捧日军里的元老,按理尉迟礼提拔副将的时候,当先就应该提拔他的,但是却又认为他和尹凯走得过近,便弃之不用。